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作文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

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观察中,角度为何比距离更重要呢?因为角度是观察人、观察事物的出发点。人们从什么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什么结论。从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不仅难以一致,而且往往迥然不同。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有人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我,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自己不幸运、不快乐、不幸福。殊不知周围还有更多的人在“另眼”观察你、评价你。这个“另眼”就是另一个“角度”。站在他人的角度看你:“怀才不遇”既可能是“不善表现”的结果,也可能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甚至很可能你本人就是“平庸无能”之辈。你可以自己认为自己不幸福,但在很多人眼里你却是“被快乐萦绕着的幸运者”。我们见过遭遇失恋的男女常常痛不欲生、浑浑噩噩,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最可怜的、最倒霉的人。可在别人的眼中,“失恋”正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个非凡的磨练、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而这,也正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所在。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越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空谈误国”的千古骂名。

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

为什么你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你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是因为对“自我”正确的观察、客观的评价,并非来自自己,而常常来自他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这个实践当然包括自我感觉,但更多则包括他人的评价与认可,包括世间一切客观要件当做你的“参照物,当做你的观察坐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其实,要真正了解自我,不妨来一个换位思考,不妨试着从别人的立场、别人的角度去观察。这样,你才能摈弃自我“感觉良好”的弊端,才能真正走出“完美主义”的误区。如果你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自我,那么你看到的只是失真的、残缺的,甚至是畸形的“自我”。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作文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820971/271005924.html

更多阅读

付晓东:建立系统比表态更重要

付晓东:建立系统比表态更重要文/郝科来源《东方艺术大家》2012.12面对近两年日益火热的“青年艺术”现象,身兼着“推手”与“旁观者”身份的付晓东并不希望用简单的表态来断定“青年”的概念或“艺术”上的孰是孰非,她视野中的“青年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修订版 多数人的幸福更重要

四年前,我以《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为题写过一篇千字文。最近有感而发,我将本文进行了修订充实——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李镇西常常听年轻老师给我诉说刚参加工作便“热情冷却”“理想碰壁”,问我如何才能“坚守教育信念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能力与态度哪个更重要?

我们时常听到这样一些讨论,能力与态度哪个更重要?或者说能力比态度更重要?或者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当然这样的讨论是在一定语境下进行的,而且讨论能力和态度必然要讨论它们与行为绩效的关系。1、能力与态度能力和态度到底是什么?这两个词

声明:《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作文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为网友钟于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