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种植 灰树花怎么种植_如何种植灰树花

  由于我国较早的权威专著《中国的真菌》的采用,灰树花便成为比较通用的汉语名称。灰树花具有松蕈样芳香,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不过灰树花怎么种,以下就是爱华网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灰树花的介绍

  灰树花营养碳源以 葡萄糖最好,人工栽培时可广泛利用杂木屑、 棉籽壳、蔗渣、 稻草、豆秆、 玉米芯等作为碳源。氮源以 有机氮最适宜菌丝生长,硝态氮几乎不能利用,生产中常添加玉米粉、 麸皮、大豆粉等增加氮源。维生素B1是 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灰树花菌丝在20~30℃范围内均能生长, 最适温度是24~27℃。子实体可在16~24℃下发生,最适温度为18~21℃。 菌丝生长的环境相对湿度以65%为宜,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湿度是90%。

  灰树花属好氧型 真菌,无论菌丝生长还是子实体发育都需要 新鲜空气,特别是子实体 发育阶段要求保持经常对流通风,室内一般难以满足,因而出菇多在通风较好的室外进行。菌丝生长对光照要求不严格, 子实体生长要求较强的 散射光和稀疏的直射光,光照不足色泽浅,风味淡,品质差,并影响产量。 灰树花生长的pH值为4.5~7,最适pH值为5.5~6.5。

  灰树花的特征

  灰树花子实体肉质,短柄,呈珊瑚状分枝,末端生扇形至匙形 菌盖,重叠成丛,大的丛宽40~60厘米,重3~4公斤;菌盖直径2~7厘米,灰色至浅褐色。表面有细毛,老后光滑,有反射性条纹,边缘薄,内卷。菌肉白,厚2~7毫米。

  菌管长1~4毫米,管孔延生,孔面白色至淡黄色,管口多角形,平均每毫米1~3个。孢子无色,光滑,卵圆形至椭圆形。 菌丝壁薄,分枝,有横隔,无 锁状联合。

  灰树花在不良环境中形成 菌核,菌核外形不规则,长块状,表面凹凸不平,棕褐色,坚硬,断面外表3-5毫米呈棕褐色,半木质化,内为白色。 子实体由当年菌核的顶端长出。

  灰树花是一种中温型、好氧、喜光的木腐菌,夏秋季发生于 栎树、板栗、 栲树、 青冈栎等 壳斗科树种及 阔叶树的树桩或树根上,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木质部成了灰树花的主要营养源。海拔800米以上,日降水量达200毫米的年份,灰树花发生较好。

  灰树花的种植方法

  菌种制作

灰树花种植 灰树花怎么种植_如何种植灰树花

  不同 菌种和菌种质量对灰树花的产量和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有的菌种质量低劣,甚至干脆就不出 子实体。因此一定要选用经生产验证,抗逆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的优良菌种。无论是引进的或自己分离的菌种,在大规模扩接前都应进行出菇试验。

  灰树花母种适宜的 培养基为PDA综合培养基和麸皮培养基,也可用谷粒培养基,按常规方法制作。这三种培养基可用于灰树花母种的分离和转扩,分离部位以灰树花菌盖与 菌柄连接处的内部菌肉为佳。选择待分离株应是品系中分化好的健壮株,分离和转扩均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制作灰树花原种的常用培养基 配方有:

  (1)栗木屑80%、 麦麸皮8%、石膏和糖各1%、沙壤土或壤土10%。

  (2)棉籽皮80%、麸皮8%、石膏和糖各1%、沙壤土或壤土10%。

  培养基配水拌匀,含水量60%,拌好后装瓶、灭菌、接种,在25~26℃培养,30天左右即可满瓶。经质量检查,菌丝粗壮,无 杂菌污染方可使用。

  菌袋的制作

  流程: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培菌。

  (1)培养料配方

  ①栗木屑70%、麸皮20%、生土8%、石膏1%、糖1%。

  ②栗木屑50%、棉籽皮40%、生土8%、石膏和糖各1%,加105%~110%水拌料,使含水量达55%~57%。湿度过大, 子实体形成时渗出棕色液体太多,易导致子实体腐烂。

  (2)装袋:用长宽17厘米×30厘米,厚度为0.5~0.6毫米的聚丙烯袋或 高密度聚乙烯袋,装料15厘米左右,袋口套直径3厘米高、3厘米的套环,加棉塞盖防水纸,用皮筋或小线扎紧,然后灭菌。

  (3)灭菌:常压灭菌,保持100℃ 8~9小时,或高压灭菌1.5小时。

  (4)接种:按前述要求,采用优良品种,无菌操作。

  (5)培养 菌丝:保温25~28℃,室内湿度70%以下,避光培养,日通风1~2次。15天后加 散射光,加强通风,温度22~25℃,30天后菌丝长满袋底,表面形成菌皮,然后逐渐隆起,逐渐变成灰白色至深灰色,即为原基,可以进入出菇管理。

  栽培管理

  灰树花出菇有袋式和仿野生出菇两种管理方式。

  袋式出菇——将长原基的菌袋移入出菇室,保持温度20~22℃,空气湿度85%~90%,光照200~500 勒克斯,3~5天后除去环、棉塞,直立床架上,袋口上覆纸,纸上喷水,每天通风2~3次,每次1小时。约20~25天后,菌盖充分展开,菌孔伸长时采摘。采摘时,可用小刀将整丛菇体割下,连采2~3潮,生物效率30%~40%。

  仿野生出菇——木屑作 培养基的栽培菌袋,菌丝满袋后,脱去塑料袋,将菌棒整齐地排列事先挖好的畦内,菌棒间留适当间隙,在菌棒缝隙及周围填土,表面覆上1~2厘米的 土层。这是覆土栽培的一种形式,生物效率可达100%~120%。这种方式远远优于前者(袋式出菇),故在此着重介绍。

  排菌时间——灰树花在唐山地区栽培,最佳排菌下地期在11月至次年4月底。因为此时空气和土壤中的 杂菌、病虫不活跃,不侵害菌丝,而灰树花菌丝耐低温,菌丝连接紧密,长势健壮,对菌丝吸收营养有利。低温期排菌下地尽管发育期较长,但出菇早、产量高,可在雨季前完成产量的80%,4月底以后栽种的灰树花因为气温高、杂菌活跃,灰树花菌袋易感染,并会出现 子实体生长快,单株小,总产量低,易受高温和暴雨危害。

  排菌方法——①场地:选择背风 向阳、地势高、干燥、不积水、近水源、排灌方便、远离厕所或畜禽圈的地方。

  ②挖地坑:要求东西走向,挖宽45~55厘米、长2.5~3.0米、深25厘米的地坑,地坑之间的距离为60~80厘米,在其中间修排水沟,以便于行走、管理和排水。

  ③栽前预备工作:地沟挖好后,要先灌一次大水,目的是 保墒。水渗干后,在沟底和沟帮撒一层石灰,目的是增加钙质和消毒,再在沟底和沟帮撒一薄层敌百虫粉,最后在沟底铺少量表土。

  ④排放菌棒:将发好菌丝的菌袋全部剥去塑料袋,将菌棒横成排竖成行地排放在沟内,相邻菌棒要挨紧,每4个菌棒之间要有一个空隙。同时,要通过扒或垫沟底的回土,使排放在沟内的菌棒上表面 齐平。这样在沟内可排放4~5行菌棒。

  ⑤填缝隙:将菌棒与菌棒之间和菌棒与沟帮之间的空隙填上土,至菌棒以上1厘米。

  ⑥灌水:往坑内放水使土落实,有空隙或凹坑用湿润土拢平,保持表层土厚1~2厘米。

  ⑦包帮:用塑料薄膜或尼龙袋将坑四周包严,以防坑边土脱落。2月以前排菌下地的还需在畦内铺一层薄膜,在薄膜上覆盖5~7厘米土层,到4月中旬将畦内薄膜和浮土铲净,准备出菇管理。

  ⑧搭阴棚:在坑北侧和坑中部立两道横杆,中部横杆距地面15厘米,北侧横杆距地面25厘米,在横杆上搭塑料布和草帘,呈南低北高倾斜状。4月份以前北部塑料布直铺到地面上,并用土压紧,东西两侧留排气孔。

  ⑨铺砾:冬季下菌时盖浮土和薄膜的要在铲除浮土和薄膜后铺砾。畦内平铺一薄层1.5~2.5厘米直径的光滑 石砾。

  出菇管理——①水分管理:4月下旬自然气温达到15℃以上,在畦内灌一次水,水量以没畦面2厘米左右为宜,自动渗下后每天早、中、晚各喷水一次,水量以湿润地面为宜,并尽量往空间喷。根据降雨情况,干旱时每隔5~7天要浇水一次,水能立即渗下为宜,有降雨时少灌。灰树花原基发后,喷水时应注意远离原基,避免将原基上的黄水珠冲掉。灰树花长大后可以在菇上喷水,促进菇体生长。灰树花采收后3天,其根部不要喷水,以利菌丝复壮,再长下潮菇。高温季节还需要往 草帘和坑外空地洒水,降温增湿。低温季节喷水和灌水时最好用日光晒过的温水,以利保温。雨季降雨充足,可以少喷水或不喷水,干旱燥热需在白天中午增喷一次大水。

  ②温度管理:4月下旬或5月上旬以保温为主,晚上要盖严草帘和塑料布,或者草帘在下塑料布在上,并在日光充足时适当延长阳光直射畦面的时间。6月下旬至8月高温高热期应以降温为主,可以用喷水降温和增加草帘上的覆盖物增加遮荫程度。晚上揭开塑料布或草帘露天生长,白天气温高时再盖上草帘或塑料布等覆盖物。

  ③通气管理:4月中旬以后要将北侧塑料布卷起叠放在 草帘上,使北侧长期保持通风,每天早晚要揭开草帘通风1~2小时。注意低温时和大风天气要少通风,高温和阴雨时要多通风,早晚喷大水前后,适当加大通风。通风要和保温、保湿、遮光协调进行,不可不通风,也不可通风过多。菇蕾分化期少通风多保湿,菇蕾生长期多通风促蒸发。

  ④光照管理:用支斜架的方法保持灰树花生长的稳定 散射光,每天早晚晾晒1~2小时增加弱直射光。生产上不采用过厚的草帘,以保留稀疏的直射光,出菇期避免强直射光,不可为保温和操作方便而撤掉遮荫物,造成强光照菇。

  ⑤光温水气协调管理:光、温、水、气这些因子必须协调执行,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天气情况,以及栽培管理条件,抓主要方面,但不能忽视以致偏离次要方面的极限,还需要通过任何一种因子的概貌措施来创造对其它因子的需求条件。如雨天增加通风达到出菇的湿润条件,干热时通过增加遮荫减少高温伤害;每天早晚揭帘晾晒,可与通风、喷水同时进行,或者在此时采菇。

  灰树花畸形菇多是由于环境不协调造成的,如原基黄化萎干不分化,由于通风大湿度小造成;小散菇是由于通风小缺少光照造成;菇盖形如小叶,分化迟缓的 鹿角菇和高脚菇是由通风不畅、湿度过大造成的;黄肿菇是由于 水汽大、通风弱或高温造成;白化菇多是由于光照弱造成;焦化菇由于光强水分小造成;原基不生长,多是由于覆土厚、浇水过勤、浇冷水造成温度低,生长缓慢所致;薄肉菇是由于高温、高湿,通风不畅,菇体不蒸发而成; 培养基塌陷是由于高温、不通风以致 菌丝体死亡造成的。

  总之,灰树花高产的前提是协调光、温、水、气因子,创造适宜生长发育的条件。

  病虫害防治

  灰树花出 菇期较长,特别是贯穿整个高温夏季,时常发生病虫侵害,在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同时,通常还采用如下应急防治措施:

  1.发现局部 杂菌感染时,通常用 铁锨将感染部位挖掉,并撒少量石灰水盖面,添湿润新土,拢平畦面,感染部位较多时,可用5%草木灰水浇畦面一次。

  2.发现虫害,用敌百虫粉撒到畦面无菇处。用低毒高效农药杀虫,尽量避免残毒危害。

  3.在7~8月份高温季节,当畦面有粘液状菌棒出现时,用1%漂白粉液喷床面以抑制细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685771/48358635.html

更多阅读

第24节:金融道(24)

系列专题:《真实再现股市风云变幻:金融道》  两人站在空调前凉快了一会儿,邱明芳问他要抹桌布做清洁。袁非叫她先休息一会儿。邱明芳说:“屋里到处都是灰,怎么休息呀?”  袁非觉得有道理,于是领着邱明芳去卫生间找到清洁工具。他想自

拉绿粑粑是什么原因 宝宝拉绿屎是什么原因

宝宝健康与否,不仅可以从身体状况来判断,也可以从宝宝的便便来判断。经常有妈妈问宝宝问婴儿拉绿屎怎么回事、黑屎怎么回事、黄屎怎么回事、青屎怎么回事、红屎怎么回事、灰屎怎么回事、稀屎和硬屎怎么回事?关于婴儿宝宝的异常便便,小编

灰树花营养成分能量 灰树花营养价值

  灰树花是食、药兼用蕈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灰树花的异名很多,有些著作称之为贝叶多孔菌,河北叫做栗子蘑、栗蘑,四川叫千佛菌,《福建通志》中称为重菇,而当地群众把它叫做莲花菇,北京市延庆县东山地区称之为

灰树花营养成分能量 灰树花营养价值

  别名:贝叶多孔菌、栗蘑、千佛菌、重菇、莲花菇、甜瓜板、奇果菌、叶奇时菌、舞茸灰树花知识介绍:灰树花是食、药兼用蕈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子实体肉质,有柄,多分支,末端生扇形或匙形菌盖,重叠成丛,最宽

声明:《灰树花种植 灰树花怎么种植_如何种植灰树花》为网友心外有人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