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常见自然灾害避险自救 自然灾害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影响就从未间断。遇到常见自然灾害,怎么避险自救呢?下面是爱华网小编整理的常见自然灾害避险自救,欢迎阅读。

  常见自然灾害避险自救

  1、洪涝

  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尽可能使已发生的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加强堤防建设、河道整治以及水库工程建设是避免洪涝灾害的直接措施,长期持久地推行水土保持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发生洪涝的机会。切实做好洪水、天气的科学预报与滞洪区的合理规划可以减轻涝灾害的损失。建立防汛抢险的应急体系,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最后措施。

  自救方法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2、雷电天气

  自救方法

  (1)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线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要拔掉电器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收晒衣绳或铁丝上的衣服。不要从事电话或电线、管道或建筑钢材等安装工作。切勿处理开口容器承载的易燃物品。

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常见自然灾害避险自救 自然灾害防范与自救

  (4)不要或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以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不宜进入和靠近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水田等地和小船上。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6)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7)不宜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和敞篷拖拉机,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因有屏蔽作用,即使被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

  (8)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9)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10)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11)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3、大雾天气

  大雾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活动,要多饮水,注意休息,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外出回来后应该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大雾来临时,应暂停晨练,早晨一般是雾最浓的时候,此时锻炼将吸入大量有害物质,造成咽喉、气管和眼结膜病症;避免在雾中长时间跑动,由于雾中水汽多,氧气含量相对较小,而人长时间跑动时供氧需求激增,容易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

  (1)饮食要注意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如有不适,可以预防性地服用一些感冒冲剂或含片等。同时,还要警惕“湿冷”病,冬季低温下出现大雾,阻碍人体正常蒸发散热量,对肾病、结合病和慢性腰腿病都有不利影响,容易诱发关节炎。因而要多穿衣服,注意防潮保暖。

  (2)大雾天气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靠室内煤炉取暖的人们要做好通风措施。

  (3)大雾天气也会影响人的心情。心理专家表示,天气阴沉、气压减低,人的心情确实会受到一定影响,感觉情绪忧郁。如果出现这些负面情绪,应学会自身调整和平衡,比如做一些让自己感觉快乐的事情等。

  4、地震

  地震——地球的伸展运动,他带给人们的是生命财产与安全的无尽的威胁,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国计民生。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就造成了38万多人间接或直接的伤害,经济损失无以记数。 预报地震是地震预防的关键。按距离地震发生时间,预报分为中长期预报、短期预报和震前预报。中长期预报主要通过地震和地质情况的调查研究来实施。短期预报,既要靠地震和地质情况的调查研究,还要靠运用各种监测手段。震前预报主要靠各种监测手段。地震监测主要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去研究岩石中正在发生的各种物理变化。地震仪对微弱震能进行连续记录,分析研究记录,可以推断地震的发震趋势。此外,天气和动物的异常反应,地光、地声的产生,也是地震将到来的预兆。

  自救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进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04671/278215737.html

更多阅读

地震自救常识 谭千秋死亡图片

地震自救常识——简介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

公车火灾逃生自救常识各种方法 地震逃生自救常识

一、选好座位(或者尽量靠近安全座位)最“不安全”位置(红色)是最后一排,尤其中间的3个座位,因横向的没有扶手,虽然有安全带,但是几乎没有乘客使用它。即便有扶手,也是很短,一旦急刹车,都极易摔下来。示意图中,红色公交车的立体图内,分别用红色、

地震自救小常识 地震时自救小常识

   地震时自救小常识爱华阅读配图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

地震自救常识 地震时自救常识有哪些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日本曾有统计,发生地震时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过被压死的人。我们要掌握地震自救常识,尽可能的规避风险。那么,地震时自救常识有哪些呢?接下来,爱华网小编跟你分享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地震时自救常识有哪些 地震时的自救四

小学生自护自救常识 地震时的自救常识 地震自救自护知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时的自救常识有哪些呢?下面是爱华网小编整理的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欢迎阅读。  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

声明:《地震避险自救常识 常见自然灾害避险自救 自然灾害防范与自救》为网友影子不孤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