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望洋兴叹

成语故事望洋兴叹

望洋兴叹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

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

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浩瀚无边的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主。”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7154071/595824578.html

更多阅读

买椟还珠成语故事传递的是正能量 传递正能量的小故事

文/上善若水最近看了博友买椟还珠(mǎi dú huánzhū)的成语故事,想想当下的世风,相比而言,此故事体现的是正能量。故事是这样的:说一个楚国人有一颗非常漂亮的珍珠想出手,他为了卖出一个好价钱,他找来名贵的木头,请了最好的艺术大师做了一

有关勤奋的成语故事————卢宇 勤奋成语故事

“凿壁偷光”: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凿壁偷光(主人公匡衡好学)。这个成语表面上的 凿壁偷光意思是在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子。故事是: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

成语背后的黑暗历史故事——《成人成语》 龙猫背后的黑暗故事

成语是很有意思的词语,因为成语都有成语故事,市面上成语故事多了去了,不过那都是给祖国花朵看的过滤版,笔者这里讲的成语故事,则是成人版,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段隐藏而黑暗的历史。已写完八十余个,等待集结出版,先发一部分。不识大体不识大体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_ssxnzxx57b 设x1 x2....xn是来自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草木皆兵(苻坚)入木三分(王羲之)按图索骥(孙阳)退避三舍(晋文公)梁上君子(陈寔)投笔从戎(班超).悬梁刺股(孙敬)打草惊蛇(王鲁)东施效颦(东施)高山流水(伯牙、钟子期)老马识途(管仲

10个带人名成语的经典故事传闻 经典成语故事视频

10个带人名成语的经典故事传闻文/乐奀1-东施效颦【读音】dōng shī xiào pín【意思】:东施为人名,与西施相对应。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声明:《望洋兴叹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望洋兴叹》为网友种相濡以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