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中考语文总复习

    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现在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已从过去的"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因此,我们在总复习中,要着眼于语文能力的提高。既要系统复习三年来所学知识,又要关注生活,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要在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主动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语文,以训练读、写、听、说、思的能力。在5月份市质检前进行的第一轮复习中,一般可以按"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个板块分块进行。
一、"积累与运用"板块
这一板块考核的目标是语言文化的积累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在"福州市中考考试说明"中,这一板块共有十个知识点,大致可分为"积累"与"运用"两个部分。"积累"指常用字词,背诵默写、文学常识(包括"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等;"运用"一般指词语的运用、改病句、变换或仿用句式、整理句序、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等。这些内容在中考试卷中常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题型出现。从这一板块考查内容及题型设置来看,较为实用的复习方法是按知识专题逐项进行。要夯实基础,特别是字词积累、背诵默写,应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运用来掌握。
"大纲"明确规定"语法修辞不列入考试范围"。即不用名词术语考学生,涉及语法修辞等概念理解的试题如词类分析、短语结构、划分句子成份、划分复句、判断修辞方法等现在都已不列入考试范围了,但有关的知识也还要有所了解,因为在改病句、仿写句式等题型中,还会牵涉到相关的语法、修辞知识,只不过现在是从运用的角度来考查。
"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则体现修订版教材的特点,强调实际的人际交往和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方面的训练主要应集中在语言表述能力上,如"当众说话"、"参加讨论"、"讲述见闻"、"发表感想"等,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如发手机短信,撰写广告词、广播稿、标语、对联,看图表写说明文字,进行采访、调查活动,评说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等。  二、"文言文阅读"板块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复习文言文的目标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诵读一定数量的名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里的"理解基本内容",首先是理解词句,然后是理解文意。也就是说,文言文复习要强调"言"、"文"并重。
所谓"言",指文言基础知识。如常见实词的词义(重在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常见虚词的用法(如之、其、于、而、以、为等)、文中重要语句的翻译、文言句子朗读的节奏划分、语气轻重等。所谓文,指的是文意的理解。从近年中考命题改革的趋势看,这方面的分值有所加大。有关专家认为,文言文阅读应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非语法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作为中考,文言文阅读只求通其意,而不求通其法。即以了解文意为目的,而不考察古汉语知识。
所以,我们在备考中,要注重多读多背,在理解全文内容基础上,整理、积累文言词句,增强文言语感。要运用多篇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文言文阅读复习,词语、句子、篇章的内容、作者思想感情、主要写作手法等都可以比较,通过比较,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规律的把握。还应注重文言文今译的训练,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切的古汉语知识和古文化知识都可融汇于其中。
三、"现代文阅读"板块
中考现代文阅读材料现在均取自课外,选材标准是文质兼美,意蕴深刻,体现人文内涵和素质教育导向。按修订版大纲和课标精神,现代文阅读要"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察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近年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已越来越重视对文章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而摒弃了那种相互割裂的、琐碎的命题形式。重在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合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重在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理、理解、分析、综合能力。我们在总复习中,必须充分注意在新大纲、课标精神指导下这一命题思路的改变。
现代文阅读复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地一味做题。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识、能力有缺漏,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方案。一般的复习思路是:先根据“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各种文体知识复习要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先将这些基础知识复习透,在这基础上,着重突破五个考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可以运用课内外典型材料对这几点进行分项训练。从应试的角度讲,这几点训练到位了,考生才有一定的能力应对中考阅读题的考查。最后再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等各种文体的综合阅读训练。
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实践。阅读的基础是语感,阅读的本质是理解,阅读的核心是领悟,阅读的价值是创造。现在中考阅读题更注重对考?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关注考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开放题的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思考、探索和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将阅读吸收和阅读表达紧密结合。写读书笔记、佳作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四、"写作"板块
教育部关于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中考作文不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总的精神是中考作文试题开放度要加大,给考生以更多的选材、立意、选择文体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一种倾向往往掩盖着另一种倾向。现在,写作的基本功训练有所淡化。所以,我们在总复习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写作不设审题障碍,不等于写作时不用审题;②淡化文体要求,不等于不要文体;③自由发挥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随意编造。一切的创新,都根植于深厚的基本功。必强加强写作基本功的训练,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举凡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读后感、小评论及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多种作文训练形式均不可编废,不抓写作基本功训练,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是一句空话。
写作训练应先求合格,合格作文的标准有四:①符合文体特点;②内容符合题意,要充实;③结构要完整;④语言要通顺。再求"写好",主要抓立意深、构思巧、选材新、语言好。这4点能突破其中一点,就有望达到一类卷。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现在的中考作文,国事、家事、校园事、窗外事、古今事,事事都可入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口、环保、资源、网络、乃至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件件皆可成文。关键在于,我们的学生,是否多一份激情,去关注时代;是否多一份理智,去感悟生活。一只眼睛要投向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另一只眼睛则要倾注于自己丰富充实的内心感受,唯其如此,才能拥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也才会有创意的表达。
 

如何进行中考语文总复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027871/28639320.html

更多阅读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语文 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2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语文 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2)分类: 四年级下册 语文 2011-03-30 14:07四下语文复习 第一单元(2)四、按要求写词语。1.含有动物的成语:莺歌燕舞 蜻蜓点水 鹦鹉学舌 鸡犬不宁 狗急跳墙 闻鸡起舞2.含有“花”的成语:鸟语花香

201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目录一、初中常见错别字举例... 2二、中考语文容易读错的字... 3三、成语解释... 5四、修改病句归类训练及答案... 9五、中考课外名著阅读集萃... 17六、初中古诗词背诵练习... 27七、文言文简答... 34八、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如摘录

小学语文总复习-句子练习缩句、病句、反问句、修辞

小学语文总复习-句子练习(缩句、病句、反问句、修辞)一、缩句练习1、缩句方法及相关说明: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等。借助“的,地

2014中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八_仿写

2014中考语文基础复习专题八_仿写八、仿写专题 所谓仿句题,也叫句式运用题。它用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修辞知识、语法知识、句式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境,要求考生参照规定的

转载 初中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选择题20题

原文地址:初中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选择题20题作者:中考资源网初中语文总复习文学常识选择题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

声明:《如何进行中考语文总复习》为网友眀媚哋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