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方舟子微博 谁欠我一个道歉?

没有看方舟子到底写了什么,不过关于这个事情(那段视频),还是有点可以说的。

就事论事,这件事,对的是方舟子,或者说,方舟子并没有错---他的话是否难听、他是否尊重那位民科,都不影响他是对还是错。我在这里谈的,不是说方舟子的用词是否过于犀利、也不是说方舟子是否应该打断别人的谈话等等,我只是在说谁对谁错这个应该首先明确的问题。

一个你最讨厌的人,他对你说:
我C尼玛!你个SB!F**K YOU!!! 1+1=2.
当然,你愿意的话可以骂回去、可以鄙视他素质低如何如何,但是,你不能说1+1=2说错了。

世界上最坏的人说1+1=2,我们也应该支持;世界上最好的人说1+1=3,我们也应该反对。我们讨厌世界上最坏的人、我们喜欢世界上最好的人,但是我们的这些情感不应该作为判断他们观点是否正确的依据。这是一个理智的民族应该拥有的最起码的能力。



人类的物理学发展到今天,有这么几个特点:
1)对于前沿物理,要想有成果,必须有钱、有团队、有强大的数学能力(要会利用计算机)。有钱,是为了做那些成本高昂的实验;有团队,是因为今天任何一个物理分支都不可能由一两个人做出成绩;有强大的数学能力,是因为今天的理论物理研究首先要提出的就是数学模型---这些模型都很复杂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借助计算机的帮助。
简单来说,今天的前沿理论物理是这样发展的:
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现象,一个事物从A状态变成了B状态。现在我们要研究的是从A到B的过程而要想观察到这个过程很难。因此,就要先提出一个数学模型,这个模型在逻辑上是成立的,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数学模型,我们可以解释得通A到B的变化过程。然后,再用那些烧钱的设备去做实验,详细记录数据,来证明这个数学模型是否正确。比如按照某数学模型,在从A到B的过程中,会有一个A1的过程,那么我们就要观察是否真的有这个A1。当所有现象都符合该数学模型后,我们就说这个模型是正确的。如果想证明这个模型是错的,你只需要找到一个不符合该模型的反例即可。
2)理论物理到应用物理需要长时间的沉淀。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触屏技术。该技术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但是真正推广成商业化产品的,是本世纪的智能手机。再比如,核能的理论人类早已掌握,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不能控制核聚变发电。再比如磁悬浮,理论早有了,技术也成熟了,但依然无法大规模使用。所以从理论到应用的这个时间是以世纪为单位来衡量的。要想让今天前沿理论物理的那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服务于社会大众,至少需要100年---毫不夸张。



那么科研究是什么?
对任何人而言,要搞科学研究,第一需要你对前人的经验的大量学习--中学阶段就在做这个事情。第二需要你选择一个方向--大学。第三需要有人指引你在你选择的方向上继续深入--硕生。第四你需要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论证解决方案,你会在一个团队里完成这些事情---博士。
这是前人为我们后人探寻出来的一条科学的道路。
按照这条路走下去,最终国家会给你钱养着你、大量的资料给你看、给你创造机会和世界上的同行交流、你够厉害得话国家还给你配备秘书和研究生等让你组成你的团队,然后你就能一门心思搞研究了,这样的人,只要水平够高,完全是“终身制”的,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这样的人。现在,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说他能获得诺贝尔奖,在我看来,这和街边算卦的人跟我胡扯什么“天机不可泄露”一样无聊一样可笑。

或许这位民科真的对物理很感兴趣,但是我们要搞清楚:兴趣是什么?
兴趣是一种能把你引导到某条路的路口前的东西。如果你想要沿着这条路往深的地方走,需要的不是兴趣,而是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精神。
当年中国的物理学家们研究粒子对撞时,为了获得第一手数据,经常是在辐射环境下工作。
再比如当年美国人在研制原子弹时,一个人直接拿手拽开了两块正在发生链式反应的物质最后在场的十几位工作者都受到了辐射......我绝不相信,只靠兴趣可以让人为了科研事业去牺牲健康甚至生命。


这位民科同志,一上来就说汽车是漂浮的,还说人可以永生。从个人的感觉上说,我觉得他更像是个算命先生。
我现在还不明白他打算如何让汽车漂浮,不过人永生如果是指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的话,我只能说他连最基本的狭义相对论的理论大门都没进来......
更为奇葩的是,他还说到了惯性系和加速系......好吧,我只知道什么是非惯性系,加速系是什么?
加速系+引力波+物质波......这三者的关联,至今我没想明白......
最为奇葩的是,他还提到:相对论量子力学---能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起来的人,我想其物理造诣恐怕要比爱因斯坦强几十倍。

当然,我承认,我只能根据他已经说到的东西来做出一些判断,或许他的理论从物理上来说并不全无道理但有个最基本的事实是: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这句话是初中第一本物理书的前言的内容,每个学物理的人在学习物理之前都应该牢记这句话。

这句话的含义是:物理,就是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理论,然后去做大量实验去验证。

他一个人,闭门造车,搞出了一些理论,即使这些理论在逻辑上可以说得通,但没有观察和实验做依据,一切都等于零。一个人埋头研究物理、却不做任何实验,这是不可想象的和可笑的。要知道,想要提出一套逻辑上说得通的物理模型是非常容易的,一个物理水平非常糟糕的人甚至一个完全不懂物理的人都可以提出各种物理模型。
为了说明这行黑体字,这里我们随便拿个例子来说明:原子结构的研究。
当年人们在对“正电荷”、“负电荷”有了认识后,开始研究原子的结构。
随之而来就是各式各样的物理模型的提出,最具代表性的有汤姆生提出的“枣糕模型”---。
但是呢,有个叫卢瑟福的家伙,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个金箔垂直于地面立起来,然后用一个α粒子源从垂直于金箔的角度去轰击它,在金箔的四周有粒子的接收装置。通过观察这个实验,我们发现:

第一,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

第二, 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

第三, 极少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反回。

如何看待方舟子微博 谁欠我一个道歉?

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
当年卢瑟福做这个实验,本来目的是想证实汤姆生的枣糕模型,但是最终却成了否定枣糕模型的经典实验......最终,“原子核、电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内非常空旷”等这些正确的理论才出现。

介绍了这段历史,就是要告诉大家:提出物理模型,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觉得在知道了电荷的存在后提出一个枣糕模型有难度吗?你觉得在观察到α粒子散射实验的三个现象后否定枣糕模型然后提出新的模型有难度吗?很显然这根本没有难度,你、我、任何一个正常人,看到了某些现象,都能提出相应的物理模型。
物理学家和一般人,其“提出物理模型”的水平是基本一样的。而两者所不同的是,前者在掌握了大量前人的经验和结论的基础上,懂得如何严谨地设计实验、懂得如何用数学工具去论证实验等等。
所以说,提出物理模型非常容易,问题在于如何论证。比如卢瑟福设计的这个实验就非常有水平或者说,非常科学。这种实验不是随便一个路人甲就能设计出来的。至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统计与研究,更是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清楚,这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现在的物理实验“更可怕”,可怕到一个微波炉都能把物理学家们耍好几年......



很多很多的民科,都有一种错觉:认为能够提出物理模型就是物理学家了、就能拿诺贝尔奖了。
其实这些人与其被称为“民科”,我倒认为应该称他们为“不写科幻小说的科幻小说家”。

比如《黑客帝国》,能看懂这部电影的人肯定会惊叹于编剧的计算机理论造诣和物理造诣,其理论核心甚至延伸到了哲学领域。世界上最厉害的物理学家,也无法证明《黑客帝国》是错的。但是这位编剧没有搞出个什么“黑客帝国物理模型”然后宣称自己能得诺贝尔奖,他只是把这些写成了剧本。
这里要提到一个人:刘慈欣。
此人的《三体》小说获得了美国的雨果奖,真的很厉害。在这部小说中,刘慈欣一个人就针对三体人所在的行星和三个恒星提出了不少各式各样的物理模型。
还有他的另一部小说:《球状闪电》。这个小说比较短,但是构思非常好,喜爱科幻的朋友一定要去读一读。在这部小说中他提出了“宏原子模型”。世界上最厉害的物理学家也无法证明这部小说里写的不是真的。
关键在于:刘慈欣把自己的那点物理造诣用来写科幻--这说明他很清楚物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他很清楚他在物理方面的知识并不能让他去做真正的科学研究;而有的人,比如这位民科,却以为自己懂了一些一般人不懂的理论,就能真的去搞科学研究了,这是在自欺欺人。
如果刘慈欣也按照这个民科的玩法来搞的话......
“我提出宏原子理论,所以大家应该一起找,中科院什么的,所有经费都拿来用,只要找到了,就能服务于人类社会了!诺贝尔奖非我莫属啊!!!”
值得庆幸的是,刘慈欣没有这样做。所以,我中华民族有了一位世界级的科幻小说家,而少了一个所谓“民科”。


在那个栏目里,我除了赞同方舟子的观点(我赞同方舟子的观点,不代表我认可他的表达方式)外,我还赞同一个人的观点,那就是在《亮剑》里演楚云飞的那位演员。他的观点,或许你没有意识到但其实本质上和方舟子的观点一致---他们都是在表达一种“希望你不要再天天研究这些东西了”的意思,只不过,他的表达方式更为婉转。他说得非常清楚:把这当成生活中的爱好就好了。什么叫爱好?爱好就是不耽误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空闲之时才会去做的事情。显然,一个把物理当成爱好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

所以,方舟子就是那个先说了一通脏话然后最后说1+1=2的人;楚云飞就是说了一堆让人听起来比较舒服的话最后说1+1=2的人。他们都在表达1+1=2,却获得了截然相反的评价。这和以偏概全、以貌取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感觉好的才是对的,感觉不好的就是错的而完全忽视了事物本身。


为什么这么多人支持这位民科?
不得不说,这是今天中华民族的悲哀。
支持民科的人,其中一些是因为看不惯方舟子的态度,还有更多的人,其实完全是在起哄。
不管是哪一种人,他们都选择性地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和错。这说明,这个民族没有理智。这个民族没有理智。这个民族没有理智。

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对弱者的无限同情和对向权威挑战者的无比支持。
对小商贩的无限同情和对城管的无限憎恨、对民科的无比支持和对正统学术权威的无比厌恶,等等等等,就是今天中国人之现状、事实上,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对中国人而言,感觉对了,一切就都对了;感觉不对,一切就必然都是错的。
自1840年以来,我们开始向西方学习,有一样东西至今没有学好,那就是:逻辑。道理啊逻辑啊什么的,不重要,中国人不讲逻辑不讲理,中国人讲的是“感觉”。中国人可以一面义正严辞地抨击行贿受贿,另一面可以揣着几万块钱去送礼。前者和后者居然是同一个人!奇怪吗?其实也不奇怪。抨击行贿受贿的时候,“感觉”对;轮到自己去行贿受贿的时候呢,“感觉”还对。前一种感觉和后一种感觉,不一样,但是呢,“都对”。
我就是要骂方舟子。为什么?因为“感觉”不对。我就是要支持民科,为什么?因为“感觉”对。
其实,你骂的,并不是方舟子,而是那种“不对的感觉”;你支持的,并不是民科,而是那种“对的感觉”。


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一个人,第一次第二次我能做到耐心地和他交流,第三次第四次我就不耐烦了,第五次第六次,我可能也会像方舟子那样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方舟子的态度确实也让我感到不舒服,但我可以理解他。总之,不管他的态度让我感到有多恶心,都不影响我对他观点是否正确的评价。

最后,我要表明我的态度:我虽然没有刻意去关注过方舟子的观点,但就我通过新闻报道所知道的他的观点,我全部支持。是的,全部支持。
遗憾的是,每当涉及到他的新闻,评论无一例外都是在骂他。当我留言表示支持方舟子时,除了获得一帮人骂我以外,偶尔会有人会对我说:和暴民是没道理可讲的。这说明:
1)不是只有我支持方舟子;
2)支持方舟子的人都不敢说话。

今天之中国,媒体丧失了新闻的“客观”原则,为了吸引眼球骗点击率什么都敢写---已经越来越和“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看齐了,居然说这位民科“首提”引力波……爱因斯坦会不会被气活过来?而看新闻的人呢?毫无独立思考的能力,几乎完全是在起哄+人云亦云。中国的新闻审查机制明显对这些媒体人太放纵了。为了点击率,造个谣,一夜之间就传遍大江南北了......我一直希望中国不再需要“新闻审查”这种机制,但是每每看到这类新闻,我总觉得新闻审查的相关部门太仁慈了---一个丧失了做新闻最起码的“客观和公正”的底线、三言两语就忽悠起一大帮人胡扯造谣的媒体人,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


有一句话被中国网民广为流传: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回到最初的那个好人坏人与1+1的问题上:
我们说,如果你评价好人坏人观点的正确性可以不受你对两者的情感的影响,那么你是个理智的人;而上面的这句话并不要求你做到这一点,你只需要做到不会去想打击你不喜欢的人的说话的权利---也就是说,对于你不喜欢的那个世界上最坏的人说的1+1=2,你可以不去主动承认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当然你更不应该黑白颠倒地说1+1=3)而你需要做到的只是不要去试图让他闭嘴。
即,你最讨厌的人在那里说1+1=2,你可以选择不评论这个观点本身,但你不要试图剥夺他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而且,当别人想剥夺他发表观点的权利时,你应该主动出来帮他捍卫这种权利。也就是说:我不对你的观点发表任何看法但我承认并且保护你发表观点的权利。很显然,这比让你承认他的观点是对的要低一个层次。但遗憾的是,中国人目前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因此中国人也就没有资格享受这句话。






=========================补充说明========================
如何理解“说话的权利”:
1)讲话不受外界的束缚:字面意思,不多解释。
2)讲话声音的高低不受人数的影响:对同一件事,有一万个人持同一个观点,一个人持另一个观点,人数上是一万比一,这两方的声音虽然支持率不同,但是声音的高低应该是一样的;特别的,前者不能因为人数多就打压后者的声音。
3)讲错话要负责:人身攻击、造谣、传谣、违法言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小到公开澄清、道歉,大到负法律责任。

现实:由于第三点很难做到---技术上首先就很难做到,所以第一点和第二点也会有所牺牲。
换句话说,凡是在交流中肆意进行人身攻击的、造谣传谣的人,他们本质上都是言论自由的侵害者。如果你连区区一个方舟子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正确的的话都受不了、仅仅因为你“感觉不对”就要对他进行肆意的人身攻击,那么你就没有资格享受完整的“说话的权利”。


在这里送给大家一句法语名言:
La liberté s'arrête là où commence celle des autres.
直译:一个人的自由终止于他人自由的开始。
意译:一个人享有的自由不能以侵害他人的自由为代价。
具体到“说话的权利”:你想说什么说什么但是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各位、特别是那些“喜欢和擅长攻击方舟子式的人的”人们,都应该理解并牢记这句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0103/2371.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关闭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怎么注销账号

如何关闭新浪微博——简介微博,尤其是新浪微博,现在越来越成为大家在生活中的一种常用消磨时间的工具。可是微博不好的一点就是隐私保护不是很好,导致很多人想要关闭新浪微博。新浪微博现在是不可以关闭或者注销的,不过你可以通过隐私设

声明:《如何看待方舟子微博 谁欠我一个道歉?》为网友爱笑的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