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秋水 庄子・外篇・秋水-作者,庄子・外篇・秋水-题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庄子

庄子秋水_庄子・外篇・秋水 -作者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秋水_庄子・外篇・秋水 -题解

庄子・外篇・秋水 庄子・外篇・秋水-作者,庄子・外篇・秋水-题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这个长长的对话根据所问所答的内容,又可分成七个片断,至“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是第一个片断,写河神的小却自以为大,对比海神的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观点。至“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是第二个片断,以确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极其不易,说明认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总体的无穷性所影响。至“约分之至也”是第三个片断,紧承前一对话,进一步说明认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论”,“意”不能“察”。至“小大之家”是第四个片断,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更深一步地指出大小贵贱都不是绝对的,因而最终是不应加以辨知的。至“夫固将自化”是第五个片断,从“万物一齐”、“道无终始”的观点出发,指出人们认知外物必将无所作为,只能等待它们的“自化”。至“反要而语极”是第六个片断,透过为什么要看重“道”的谈话,指出懂得了“道”就能通晓事理,就能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至“是谓反其真”是第七个片断,即河神与海神谈话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返归本真的主张,即不以人为毁灭天然,把“自化”的观点又推进了一步。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篇之强调了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对性和认知过程的变异性,指出了认知之不易和准确判断的困难。但篇文过分强调了事物变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认知过程中相对与绝对间的辩证关系,很容易导向不可知论,因而最终仍只能顺物自化,返归无为,这当然又是消极的了。

庄子秋水_庄子・外篇・秋水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10103/12629.html

更多阅读

莊子內篇正注真釋(一)陳志濱 庄子全文及解释

莊子內篇正注真釋自序老莊之道,與孔孟之學,兩千年來,分庭亢禮,難衡其軒輊焉。老莊尊內聖,孔孟重外王,內聖者與天爲徒,外王者與人爲徒,莊子云:「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與天爲徒之老莊,却奢談人事;與人爲徒之孔孟,仍不離天命。

十年暗夜流光 外篇十年番外——记忆之森 十年by暗夜流光番外

十年(暗夜流光) 外篇 十年番外——记忆之森章节字数:10359 更新时间:07-11-0611:45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GAY,到现在也一样。我千真万确就不是,我犯不着对自己撒谎,而且有的时候,我倒希望自己是,那样我反而比现在安逸省事得多。我喜欢女人,这也

道家经典著作——《庄子》 庄子著作

《庄子》,也称《南华经》,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所流传的,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其中内篇七篇,历来

乱世读庄子:从王先谦的两篇序言说起(作者:熊逸

1.        我这篇序言,要从一百多年前的另外一篇序言谈起。        为一本书作序,常规的做法不外是发掘一下这本书的优点,尤其当这本书的作者和你是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过分吹捧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但凡事总

抱朴子外篇 抱朴子名句

经名:抱朴子外篇。晋葛洪著。五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参校本: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笑》。目 录#1卷一   嘉遁卷二   逸民卷三   勗学卷四   崇教卷五   君道卷六   臣节卷七   良规卷八   

声明:《庄子・外篇・秋水 庄子・外篇・秋水-作者,庄子・外篇・秋水-题》为网友踏天地荒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