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内容简介,《李白与杜甫》-写作

《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晚年作品。197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一本“扬李抑杜”的翻案之作。


《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晚年作品。197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一本“扬李抑杜”的翻案之作。

杜甫的作品_《李白与杜甫》 -内容简介

《李白与杜甫》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晚年的封笔之作。此书四十年来争议不断,有论者誉之为一代“奇书”。该书上篇讲李白,下篇讲杜甫。作者以其卓越的考据功底和敏锐的诗人感受,生动还原出一代“诗仙”、“诗圣”的真实生活:李白究竟是哪里人?为什么李白能一生游山玩水却不为生计愁?为什么李白会成为道士?为什么说杜甫是禅宗的信徒?为什么说杜甫嗜酒不亚于李白?作者还饱蘸情感,叙述了李杜二人的从政历程,并对当时的政治风云、权谋之争作了细致剖析,显示出一代文史大家深邃的政治洞察力。最后的“李白杜甫年表”则呈现了一代天朝从盛世荣光到凋零衰败的万千气象。书中诸多观点极富创见,随手援引资料更是妙趣横生。作者语言极富诗意,行文充满活力,写法独具典范价值,不愧为名家大手笔。

杜甫的作品_《李白与杜甫》 -写作原因

197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郭沫若的新作《李白与杜甫》。其中“扬李抑杜”的倾向,一望可知。在此之前,郭沫若对李白、杜甫本来有过公正的评价。


郭沫若和毛泽东

1953年4月,郭为杜甫纪念馆的题联是: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1963年春,郭为李白纪念馆的题联是: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那么,郭沫若为什么要突然180度大转弯呢?
原因是毛泽东最喜欢“三李”(即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三李”中又最喜欢李白。对杜甫的诗,毛泽东一向不甚喜爱。1958年1月,在为大跃进作舆论准备的南宁会议上,毛泽东说:“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在游杜甫草堂时,毛泽东以不甚欣赏的口吻,说杜甫的诗是“政治诗”。毛泽东尤其不满学术界“扬杜抑李”的倾向,要翻这个案。一位70年代参加《辞海》中国古典文学条目修订的学者回忆,他听复旦大学教授刘大杰说过:“毛主席之所以有扬李抑杜的想法,那是因为前人对杜甫的诗注家太多,号称‘千家’;李白的诗注家太少,同为大诗人,注家相差却如此悬殊,觉得有点不平,而在他看来,李白诗的成就与价值又并不在杜诗之下。”

一向紧跟毛泽东的郭沫若,便响应号召,写了扬李抑杜的《李白与杜甫》。

杜甫的作品_《李白与杜甫》 -扬李抑杜

扬李抑杜,是《李白与杜甫》一书的基调。这一基调,贯串全书,包括从第一页的各章标题直到最后附录的李杜年表在内。郭沫若专论杜甫的共有六章,这六章的标题是:杜甫的阶级意识,杜甫的门阀观念,杜甫的功名欲望,杜甫的地主生活,杜甫的宗教信仰,杜甫终身嗜酒。几乎没有一个好标题。全面贬低杜甫的倾向性是一目了然的。

杜甫

要贬低杜甫,首先就得把“诗圣”和“人民诗人”这两顶新、旧“桂冠”从杜甫头上摘下来。郭沫若正是从这里入手的。郭沫若说:“以前的专家们是称杜甫为‘诗圣’,近时的专家们是称为‘人民诗人’。被称为‘诗圣’时,人民没有过问;被称为‘人民诗人’时,人民恐怕就要追问个所以然了。”(《李白与杜甫》大字本196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屈原也曾被称为“人民诗人”,郭沫若并不曾表示异议,为什么对杜甫却大不以为然,还要代表人民追问个所以然呢?实际上人民的追问,一个也没有接到;为杜甫抱不平的函件倒是收到不少。而郭沫若自己也曾一而再地称杜甫为“诗圣”,如为草堂撰写的、并经中国人民邮政制成图案印在纪念邮票上的那副楹联就有“诗中圣哲”的话,为成都川剧学校的题诗也有“诗圣至今剩草堂”之句,现在却来了个大转弯。

郭沫若曾提到,有人批评他说:“你是偏爱李白,在挖空心思扬李抑杜。”郭沫若不承认,看确是事实。不妨举出一些例证。比如:李杜二人都好喝酒,但李白喝酒却有许多好处:一是“当他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有醉的时候,是他最胡涂的时候”;二是他的许多好诗都是喝醉后写出来的;三是喝酒使他从道教的迷信中觉醒过来了;四是使他具有了“平民性”,喝出了一个“太白世家”、“太白遗风”。而杜甫的喝酒,却一点好处也没有,也没有喝出一个“少陵世家”或“少陵遗风”,最后还死于酒。就这样,尽管郭沫若在行文中也曾说李白是“生于酒,死于酒”,但“终身嗜酒”的帽子还是落在杜甫头上。


李白

说到门阀观念,唐代文人都很重,李杜二人也毫不例外。比较起来,李白还更严重。为了拉关系,他可以把自己降低几辈子。郭沫若已举出不少例子,这里要补充一点的是李白还和唐王朝一样在诗中一再称老子为“吾祖”、“先君”。说实在的,杜甫还没有荒唐、庸俗到这种地步。然而“门阀观念”的帽子却又落在杜甫的头上。

谈到物质生活,李白比杜甫要优越得多,这是用不着举例的,翻开他的诗集就可以看到。但郭沫若却不去说,反而斤斤计较,拐弯抹角,寻章摘句来证实杜甫过的是一种“地主生活”,并写成专章。过着地主生活的诗人谁不讨厌,可惜的是这种说法并不符合杜甫的实际。关于杜甫的困穷生活同样用不着举例。这里只谈一点对杜甫“无衣思南州”这句诗的感受。去年十月中旬,由上海去广州,穿的是两件毛衣和一件毛背心。但到广州时,就脱得只剩下一件衬衫了。这时,忽然想起杜甫这句诗,并从这句诗里理解到诗人的贫困。“南州”就是现在的广东省一带地区,当时士大夫们都怕去,如果不是贫困,杜甫就不会有这种想法。杜诗中还有不少谈到他晒太阳取暖的情况,如在夔州时写的“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晚》)又“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西阁曝日》)举此一端,他的贫困也就不难想见。但郭沫若却放过李白,反而抓住经常不免挨饿受冻的杜甫给戴上“地主生活”的帽子。

扬李抑杜的例子,书中是很多的。有的偏爱偏恶还非常明显。比如同样是用的比喻手法,当李白用“大鹏”或“鸾凤”自比时,太平无事,而当杜甫以“老骥”、“饥鹰”自比时,却被斥为:“虽然在以鹰骥自拟,其实是自比于禽兽。”(244页)其实要骂杜甫自比于禽兽,不如举“狗”为例,杜甫是曾经两次自比于“丧家狗”的。然而这能说是杜甫的罪过和耻辱吗?“酷见冻馁不足耻!”杜甫自己早作了回答。又如,同样是用的夸张手法,但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没有问题,而曾获得陈毅赞赏的杜甫的名句“青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却遭到指责,说“松树要高到一千尺,是不可能的”。

李、杜同样是推崇屈原的,但郭沫若却硬说杜甫“抑屈扬宋(玉)”。其实杜甫对屈原从无贬词,倒是李白有时加以非笑:“投汨笑古人。”杜甫走过的地方很多,见闻很广,对事物能有个比较。所以诗中往往用“天下”来突出祖国某一地区的山川或人物的特点。前者如“剑门天下壮”、“西蜀地形天下险”等,后者如“越女天下白”。江南女子比较白晰,这是事实。她们自己也不否认,如南朝民歌:“跣把丝织履,故交白足露。”李白诗中也写到,如“耶溪女似雪”,“屐上足如霜”,“两足白如霜”,真是不一而足。但郭沫若偏抓住杜甫那句诗大作文章,并讥讽说“杜甫也并不经常是那么道貌岸然的”。


李白

扬李抑杜的一个最突出的例子,是关于李白那首“划却君山好”的绝句的解释,原诗是:“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郭沫若说李白要划却君山的动机目的,是因为“他看到农民在湖边屯垦,便想到更加扩大耕地面积”,“是从农事上着想”,“应该说才是真正为了人民”。(185、186页)。如果一定要说李白的“划却君山”是“为了人民”、“是从农事上着想”,却很值得商榷。第一,李白这首诗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写的,而秋天的洞庭湖,正是所谓“八月湖水平”、“洞庭秋水阔”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出现“湖中多种田”的事情,李白也不可能看到农民的屯垦,从而产生扩大耕地面积的想法。(郭沫若引杜诗“宿桨依农事”为证,是误解,详后。)第二,李白这首诗的题目是《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在这种情况下写的诗,会忽然想到要划却君山来扩大耕地面积,也实在有些离奇。足见这不过是李白醉后的豪言壮语。郭沫若说“洞庭湖里的水,湘江里的水,不能直接变为酒”,意在表明李白要划却君山,不可能是为了想多喝酒。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第三,划却君山,不但不能达到扩大耕地面积的目的,反而要缩小耕地面积。因为李白并不是要填湖造田,而是要把君山淹没在湖里,以便“平铺湘水流”的。有君山,农民还可以植树造林,搞梯田;现在把它划了,还扩大什么耕地面积?而且,被唐人形容为“水晶盘里一青螺”的小小君山,即使划了,又能扩大多少耕地面积?这也就是说,李白不会有这种想法。李白这首诗,却实在看不出是为农业着想,为人民着想。

郭沫若曾说:“翻案何妨傅粉多。”郭沫若对李、杜二诗人的抑扬未免过当,似与这种翻案观点有关。

人物评价: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称赞李白:“千载独步,惟公一人”。
杜甫对李白评价甚高,称赞他的诗“惊风雨”、“泣鬼神”,而且无敌于世、卓然不群。
韩愈对李白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在《石鼓歌》又叹“少陵无人谪仙死”。
唐文宗下诏将李白的诗歌、裴

《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内容简介,《李白与杜甫》-写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5093.html

更多阅读

唐.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毛笔字练习

沙丘城下寄杜甫唐.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

转载 《雪狼谷》大结局,杜淳演绎完美八路赵四海 雪狼谷下载

原文地址:《雪狼谷》大结局,杜淳演绎完美八路赵四海作者:爱江波爱杜淳唤一声“小犊子”,看四海变小变小,,,,青灰色军装,斜挎着手枪,青灰色军帽,军帽下炯炯有神的眼睛,这个萌点遍布、可爱可亲的小犊子,把邻家男孩的天真无邪,和超凡成熟的军人气度,

为什么说《清明》作者不是杜牧 杜牧的清明

为什么说《清明》作者不是杜牧清明节当天,用手机浏览网络诗选的博文《《七绝·清明》及作者杜牧》偶然想起以前看过一个资料说《清明》的作者并非杜牧,于是就发了条评论。郑正西老师回复让我提供权威资料证据。这些天一直忙着组织学

第57节:张小娴与杜拉拉

系列专题:《杜拉拉经典全记录:我们的杜拉拉》  张小娴与杜拉拉  writtenbyJovoich.M  张小娴是一个很迷人的女人,骨子里透出一股性感。记得一本说女人的书里面说,女人的性感不在于外形是否惹火,真正性感的女人是会从气质上透出一

声明:《《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内容简介,《李白与杜甫》-写作》为网友勇往直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