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东门行》 《古东门行》-正文,《古东门行》-译文

《古东门行》 《古东门行》-正文,《古东门行》-译文

元和十年(815)六月,反对藩镇割据,坚持平叛治乱的宰相武元衡不幸被逆贼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等人的爪牙刺杀身亡,御史中丞裴度也被刺成重伤。消息传出,朝野哗然。文武大臣们,有的主张大事化小,对叛贼不必采取行动,对武元衡等宠赠厚葬了事,以求“稳定”;有的力主兴兵讨伐,严惩叛逆。两种意见针锋相对,而宪宗则首鼠两端,莫衷一是。刚到柳州上任的柳河东得知这一情况,无比悲愤。他一向反对藩镇割据,但由于此时诗人身处逆境,官微言轻,不能直抒己见,于是用乐府旧题《古东门行》的形式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诗中多典故,皆隐语,借古讽今,隐而有指,十分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东门行_《古东门行》 -正文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雨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拒明深井里。
绝咽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东门行_《古东门行》 -译文

亚夫平叛, 天兵发威; 横扫千里, 所向披靡。

鸡鸣狗盗, 雕虫小技; 如蚁门客, 貌合神离。

少年刺客, 杀人无忌; 官兵捕快, 丧失警惕。

歹徒一吼, 护卫逃逸; 可怜冯敬, 遇刺归西。

凶手得逞, 狞笑窃喜; 文武噤声, 惊若木鸡。

魏王救赵, 虚情假意; 子西被害, 可痛可惜。

相如讽喻, 车轼防断; 吴起劝谏, 修德第一。

袁盎枉死, 真凶难辨; 聂政行侠, 深井认尸。

忠良殉国, 人头落地; 厚葬犹可, 宠赠予谁?

东门行_《古东门行》 -赏析


元和十年(815)六月,反对藩镇割据,坚持平叛治乱的宰相武元衡不幸被逆贼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等人的爪牙刺杀身亡,御史中丞裴度也被刺成重伤。消息传出,朝野哗然。文武大臣们,有的主张大事化小,对叛贼不必采取行动,对武元衡等宠赠厚葬了事,以求“稳定”;有的力主兴兵讨伐,严惩叛逆。两种意见针锋相对,而宪宗则首鼠两端,莫衷一是。刚到柳州上任的柳河东得知这一情况,无比悲愤。他一向反对藩镇割据,但由于此时诗人身处逆境,官微言轻,不能直抒己见,于是用乐府旧题《古东门行》的形式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诗中多典故,皆隐语,借古讽今,隐而有指,十分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众所周知,封建王朝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历朝历代,臣下对皇上进谏,必须投其所好,只能用前朝故事或看似不相干的生活趣闻引喻取譬,转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皇上才有可能恩准采纳。无人敢触龙鳞,逆圣听。否则,轻者丢掉乌纱,为民为奴;重者人头落地,甚至九族遭诛。所以,自古以来,文武百官讽谏启奏都很讲究,唯恐龙颜大怒。柳公自然深谙此理,故其乐府《古东门行》几乎句句有典,并无锋芒。表面看来,所引者皆前朝之事;但细细琢磨,所射者乃当朝之政,言在此而意在彼也。试举之则有:

一二句明叙周亚夫奉命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刘濞等吴楚七国乱贼之事,暗指朝廷命令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伐吴元济等叛逆之功,歌颂了这场战争的正义性。

三四句明写孟尝君赖门客“鸡鸣函谷”之力出关逃逸之怪事,暗射王承宗之流居心叵测,意浑水摸鱼,刺杀忠良之歹心。柳宗元不怎么赞成鸡鸣狗盗,因为“客如雾”,因为“貌同心异”,潜伏着的危险多,因而酿成了武元衡被刺的悲剧。用“鸡鸣”之典便有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是一种否定,又是一次警策。

第十一、十二两句明赞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暗刺唐宪宗平叛不力之实;援子西“以袂掩面而死”的故事,喻武元衡无辜殉国的悲剧。这两句话写得大胆,却也极有讲究:魏王不下令,救赵乃是一句空话;唐王犹豫不决,吴元济等益发猖狂,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子西固死得无辜,难道武元衡却死得其所?说的是春秋故事,为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却又不露痕迹,可谓妙绝。

又如第十三、十四两句,引司马相如《谏猎疏》之意,谈吴起舟中劝谏武侯之语,目的是提醒宪宗,潜伏在您身边的危险远比当年大得多,稍有懈怠,便有车翻舟覆的悲剧发生。所幸的是,现在这些危险已暴露无遗,皇上您该采取措施了吧!这两句话,语重心长,言外有意,弦外有音。

基于上面数例的分析,柳公完全可以将《古东门行》写成另一首内容与之对应而不用一典的乐府诗。在这首新的《古东门行》中,所有的典故均可改为现实,所有的历史人物都将被换成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武元衡、裴度、唐宪宗等,春秋战国时代自然也化作中唐社会,这应该是柳公的本意。但是,柳宗元胆子再大也不敢写这样一首《古东门行》。从另一角度审视,倘若柳氏写的真是此诗,他的官位可否保住,有无生命之虞,我们姑且不谈,而其艺术效果也只能差强人意,很难满足读者二度创造的审美愉悦,故这种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非常可取。

章培恒、骆玉明对柳宗元的诗作有一个评价:“柳宗元诗确如苏轼所说,兼有简洁、靖深、温丽、含蓄之长,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含了幽远的情思。”读《古东门行》,的确有这种感觉。本诗语言简洁晓畅,不奥僻,少雕琢,通俗易懂,意味深长。读者可以在这自然朴素的语境中体会到含蓄,领悟到靖深,感受到诗人炽烈的爱国之情和深沉的悲愤之意。如透过“徼巡司隶眠如羊”,读者可感受到诗人痛惜哀叹之情。刺客们行凶之前,官府捕快只要稍加防备,多点警惕,叛逆们决不可能轻易得手,只可惜官兵百姓均松懈,故汉代恐怖活动频繁,唐代刺客杀手不绝。善良的人们,太麻痹了,太大意了,可叹呀!读“子西掩袂真无辜”一句,读者分明体会到诗人既惋惜 “掩袂而死”的子西,也同样悲叹武元衡的殉国,而更深一层的意蕴和情思是,诗人用不完全归纳法昭示人们:忠君报国者未必有好下场,子西、武元衡如此,“二王八司马”如此,古往今来,几概莫能外。“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柳公分明是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垒块啊!

本诗最后两句“绝月 襄 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更是通俗易懂。其字面意思是,头已断,骨已碎,无法起死回生,再多的赠予和恩宠都已毫无意义;实际上是为武元衡鸣不平,对主和派的妥协表示强烈愤慨,对“宠赠厚葬”的建议嗤之以鼻,对唐宪宗的首鼠两端表示不满,对时政进行了嘲讽和鞭挞……这卒章之句极观柳公的爱憎之情,为本诗点睛之笔。

东门行_《古东门行》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 “唐宋八大家” ;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汉族。唐太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6267.html

更多阅读

辐射避难所最佳开局 《复联2》北美创2015年最佳开局

万众期待的《复仇者联盟2》于5月1日正式登陆北美,首周末三天票房狂收1.87亿美元,创下2015年最佳开局。以上就是网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内容哦! ,因你而精彩。

老人与海读后感一千字 《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

篇一: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因为书所有的“灵魂”不同,自然那个所构想的世界也不一样。而我所指的“灵魂”,就是每本书,其自身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愿望。我

把握时代坐标 初三上册政治《把握时代坐标》检测题及答案

处在初三的你,对于政治的复习还很困惑吗?是这样的话,那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初三上册政治《把握时代坐标》检测题,来热热身,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初三上册政治《把握时代坐标》检测题一、单选题1、中国海关总署2009年1月13日发布的统计

当代物流学 物流方面的专业书籍《当代物流学》

《当代物流学》内容推荐: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物流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许多物流实际问题,突出了供应链管理和国际物流。本书具有如下特点:内容全面丰富,逻辑关系清楚。第1篇从多个

声明:《《古东门行》 《古东门行》-正文,《古东门行》-译文》为网友撕扯我的靈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