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概述,华中科技大学-历史沿革

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是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的十所院校之一,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学校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喻家山麓、东湖之畔,被誉为“森林大学”。其前身分别为1952年创建的华中理工大学、1907年创建的同济医科大学以及发源于1898年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校在2000年5月26日合并组建为全新的华中科技大学。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本科生32449人,研究生2283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445人、硕士研究生16392人,有各类留学生1745人。

张鸿毓_华中科技大学 -概述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坐落于武汉喻家山麓,东湖之畔,被誉为“森林大学”,是中国一所声名卓著的顶尖大学。该校的前身是1952年筹建的华中工学院、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PaulunErich)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898年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
华中科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中国“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拥有实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拥有中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协议获准共建三所中欧学院之一的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是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联盟中方牵头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共建医学院的十所名校之一,是入选海外创新人才基地的五所中国著名大学之一,也是21世纪学术联盟重点成员高校及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高校和七校联合办学牵头高校,是中国最杰出的一流高等学府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被世界权威学术期刊《Nature》评为中国十大科研机构之一,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另一所为清华大学)。被外国友人和国家领导人称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也被很多媒体和学子称为“中南六省第一校”。

张鸿毓_华中科技大学 -历史沿革

华中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
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2年筹建的华中工学院。
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所属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高等教育计划会议,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
1953年1月,由中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文,正式成立三院联合建校规划委员会,武汉大学查谦教授任主任委员。
195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机电互补,命名为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同时,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

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同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
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
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
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
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
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66年至1976年,“文革”初期,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
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
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
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
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
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
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
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
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
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
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
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
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数达到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
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
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
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
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
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
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
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

同济医科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
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
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
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
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
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
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
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武汉大学医学院并入,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
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
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
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
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
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
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
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
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
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
1997年,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学校。

张鸿毓_华中科技大学 -学科建设

科研机构

截止2014年4月,学校建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有国际合作科研基地25个,国际科研中心一个。

序号名称管理部门

国家实验室

1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科技部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国家发改委

国家重点实验室

3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4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5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6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7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9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10国家企业信息化(CAD)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科技部11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12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13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

国家工程实验室

14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发改委

国家专业实验室

15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其他国家级科研机构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

"985工程"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111计划)

光电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分子生物物理创新引智基地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对策研究创新引智基地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

华中科技大学

其他国家级科研机构8个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

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

国家能源煤炭清洁低碳发电技术研发(实验)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

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脉冲强磁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外存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退行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器官移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肿瘤侵袭与转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靶向治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其他部级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健康环境保护部重点实验室病理生理中医药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器官移植卫生部重点实验室骨代谢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呼吸系统疾病卫生部重点实验室针灸神经生物学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给排水建设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药理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靶向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引力与量子物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数字流域科学与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分子影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智能互联网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船舶和海洋水动力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肿瘤侵袭转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天然产物化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电力安全与高效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药物靶点研究与药效学评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敏感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力安全与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七、教育部研究中心教育部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研究中心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研究中心十一、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电子信息产业智能网络信息融合技术创新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中药新药关键技术创新基地十二、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现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院校发展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健康服务研究中心驻外研究院6个深圳研究院温州研究院苏州研究院佛山研究院东莞研究院无锡研究院

学术成果

2010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列全国高校第一;2011年获4项,列全国高校第五。2012年该校全年科研到账经费17.38亿元;获国家科技奖5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565项,总经费达3.51亿元,其中重点项目6项,创历史新高;重大专项新增立项课题26项,到账经费近2亿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14年,学校拥有三座图书馆,总面积42642平方米,馆藏文献53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60万册),拥有522个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160万册,电子期刊达42202种,涵盖了理工文管医等九大学科门类;其中数十门学科文献达到研究级,德文医学文献、城市建设科学文献收藏齐全,是馆藏特色之一。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有各类学术期刊40余种,涵盖文管、理工、医学等多个领域。

张鸿毓_华中科技大学 -学校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路钢校长丁烈云党委常务副书记丁汉初常务副校长邵新宇罗俊党委副书记周建波 马建辉副校长杨勇骆清铭段献忠

张鸿毓_华中科技大学 -学校规模

师资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为中坚的师资队伍,学校有教授10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其中,院士14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长江学者33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1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5名青年学者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医院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导型磁共振装置、X刀装置等一大批现代化诊疗设备,在器官移植、心血管内外科、血液科、耳鼻喉科、骨科、泌尿外科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拥有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中地区网络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大量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用现代化实验室。学术交流中心、体育场馆、游泳池、学生活动中心、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全国高校的一面旗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扬。八所学生食堂全部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标准化食堂”。拥有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三座,馆藏各类图书408万册。

院系设置

截止2014年4月,学校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设有44个院系,于95个本科专业招生。

门类部门文科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

新闻与信息

传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学系国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哲学系

远程与继续

教育学院

中文系理科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生命科学与

技术学院

工科

机械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

工程学院

光学与电子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院

自动化学院

材料科学与

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

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

工程学院

水电与数字化

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中欧清洁与可

再生能源学院

医科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医药卫生与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概述,华中科技大学-历史沿革

管理学院

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三临床学院法医学系护理学系计划生育研究所其他直属启明学院

体育部

国际教育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图书馆档案馆校医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与计算中心校史研究室

张鸿毓_华中科技大学 -人才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校、严活结合的方针,校园学术空气浓厚,学风、校风良好。学校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学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重视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实行特优生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及本科、硕士贯通培养等措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学校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了为国内高校瞩目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高级科技人才。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重点高校前茅。

张鸿毓_华中科技大学 -杰出校友

学术界


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叔子 熊有伦 丁汉
中国工程院院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9434.html

更多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大学的恩恩怨怨 九龙仓和武汉的恩怨

个人前言:2000年的全国高校合并浪潮中,武汉市政府初拟将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与武汉大学合并,以建成全国首屈一指的名校。但合并便意味着华中理工大学将成为历史(在武汉,名字当然得改成武汉大学)。这遭到华中理工大学创始校长在内

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公开信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就《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在出版发行过程中发生的众多咄咄怪事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公开信尊敬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各位领导:我是《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一书的作者。此书是一本致力于吹响当前时代道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华中科技大学校徽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其前身为成立于1953年的华中工学院及随后的华中理工大学;2000

华中科技大学校训释义: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文章出处 http://qol.qdc.com.cn/ychust/xhxx.asp华中科技大学校训释意:明德厚学 求是创新经华中科技大学一届三次教代会讨论通过,校训为“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其中,“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

声明:《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概述,华中科技大学-历史沿革》为网友好好爱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