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影寺 净影寺-简介,净影寺-历代高僧

净影寺,古称贤谷寺、景净寺,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宋以后始名净影寺,历史上又有宝岩寺、金灯寺、金门寺等多种称呼。此处是我国佛教史上的释义高祖、净土宗初祖慧远的出家学法及归骨之地。其后历代多有高僧在此修行,五代时著名画家荆浩,金代时最著名的诗人元好问和文学家赵秉文也都曾在此隐居。现寺院内还保存有明清几次重修时的碑刻,从中可以看到净影寺的创建及历代重修的经过以及当时寺院的规模和僧人的人数,是修武县重点保护文物。

焦作净影寺_净影寺 -简介


净影寺

净影寺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影寺村,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古称贤谷寺、景净寺,宋以后始名净影寺,历史上又有宝岩寺、金灯寺、金门寺等多种称呼。

此处是我国佛教史上的释义高祖、隋代佛学三大师之一――净影慧远的出家学法及归骨之地。其后历代多有高僧在此修行,五代时著名画家荆浩,金代时最著名的诗人元好问和文学家赵秉文也都曾在此隐居。

净影寺千百年来多有重修扩建,最盛时曾居僧人二百余人。现存寺院为清末时修建,有前殿七间、正殿七间及东西殿各三间,俱为二层砖、石、木混合建筑。旧寺在六七十年代曾作为影寺村的大队部,故在东西配殿的墙壁上至今还能看到当时用红漆刷写的《毛主席语录》,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历史见证。

现寺院内还保存有明清几次重修时的碑刻,从中可以看到净影寺的创建及历代重修的经过以及当时寺院的规模和僧人的人数,是修武县重点保护文物。2004年,焦作市公路局在保留旧寺遗址的基础上,出资恢复重建净影寺,寺院规模颇大,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僧舍、方丈室等,远观殿宇寮舍飞檐斗拱,鳞次栉比,入寺则见雕梁画栋,建筑精美,佛像庄严,巍巍壮观。

焦作净影寺_净影寺 -历代高僧

青龙峡净影寺虽非为隋代高僧慧远所建,但史料显示,这里曾是他的出家学法之地,也是他死后的葬骨之地。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北周武帝灭佛时,慧远引经据典进行抗争,周武帝虽然当时没有降罪,但对此怀恨在心。慧远知道大祸就要临头,就从长安远遁到太行深处的景净寺(贤谷寺),在此继续潜心佛法。因此,慧远和此处的净影寺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慧远


净影寺

慧远(523~592),俗姓李,泽州霍秀人,祖籍甘肃敦煌,是南北朝至隋代早期在净影寺修行的高僧。佛教界为了区别他与另一位佛教高僧东林寺的慧远,习惯称他为净影寺慧远。佛教界将他与天台宗开山祖师智颐和三论宗者吉藏全、合称为隋代三大师,后人将他和东林寺慧远并称为“佛门二远”。净影寺慧远博宗诸学,精通文理,世称疏王、释义高祖,是中国佛教界的集大成者。关于净影寺慧远的争议主要是他与净土宗的关系,后世有净土宗信徒尊其为净土宗初祖之说。这种说法是否确切,史有争论。至于慧远对净土宗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慧远为净土宗经典《无量寿经》义疏,系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而该疏对中国净土宗影响巨大,故慧远对净土宗的开宗之功不可忽视。二是慧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统一的净土分类说。慧远校研诸经,融会折衷,提出了三净土之说,即事净土、相净土、真净土,成为净土思想系统化的第一个探索者。净土信仰源于古印度,形成于公元二三世纪,于西晋时期传入中国。东林寺慧远所创立的莲社虽然为最早的净土活动,但净土宗的建立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后世把东林寺慧远尊为净土宗初祖是不确切的。后来佛教史的所谓净土七祖、九祖之说,并非根据师徒相承、衣钵相传的原则,而是后人根据历史上倡导净土信仰较大的人物编排而成。这说明与其他宗派相比,净土宗缺乏严密的传法世系。因此,净影寺慧远被尊为净土初祖并非毫无道理。


净影寺

鉴于净土列祖编排方式及净土传法世系,综观慧远对净土宗的贡献,人们尊其为净土宗初祖是对慧远在净土宗的确立与发展过程中所作贡献的认可与推崇。除净土宗之外,慧远对地论宗的贡献也是无可争议的。慧远之师慧光是中国佛教地论宗的开宗者。慧光圆寂后,慧远秉慧光之说,弘扬佛法。地论宗分为相州南道、相州北道二派,慧远成为相州南道地论宗的开山之祖,所阐释的《华严经要义》被华严宗采用。关于慧远的师从问题,佛教界也有争议。对慧远影响较大的老师共有三位:一位是青莲寺住持、被佛教界称为北方净土宗创始人之一的昙始。他是慧远进入佛门的引路人,对慧远净土思想影响最大。一位是中国佛教地论宗开宗、四分律宗开祖,世称“光统律师”的慧光大师,他对慧远后来关于地论宗的成就影响巨大,最终促成慧远成为一代宗师。还有一位是和慧远亦师亦友的隋朝两任佛教国统昙延,他是慧远的挚友,两人共参佛法,共研经书,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不少佳话。慧远一生博宗诸学,着书颇丰,着有《大乘义章》、《十地经论义记》、《华严经疏》、《大般若经义记》、《胜曼经义记》、《无量寿经义疏》、《维摩经义记》,共20部100余卷,其中《大乘义章》被称为佛教的百科全书。

关于慧远的传法故事及为护法所作的贡献,史有记载的主要是慧远因北周武帝灭佛而奋起抗争的事迹。据《续高僧传》记载,北周时期,武帝灭佛,命废经像,僧人还俗,大统法上等五百余人都不敢提出异议,只有慧远对武帝说:“今天陛下以为有王权在身,就破灭我佛三宝,你可知道阿鼻地狱所收之人是不分贵*的,难道你就不害怕将来下地狱吗?”慧远虽未能改变周武帝灭佛之心,但却保留了大量佛经。至隋朝佛法大兴,慧远在净影寺讲授佛法,所讲出疏,纲目具备,文旨允当,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高僧。隋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召六名德高望重的僧人入京统管天下僧尼,慧远位居六大高僧之首。开皇十二年(592年),慧远圆寂于净影寺。隋文帝痛心疾首地说:“吾伤国宝也。”

昙馥

昙馥,慧远的高徒之一,常随慧远左右。有碑刻记载,青龙峡净影寺为昙馥所创,以供其师慧远居住。其实不然。但昙馥极有可能是当时寺院的住持,泽州青莲寺尚存有他在隋开皇七年所记的净影寺山场四至。此外,在峰林峡东南淹井河开皇四年佛岩之铭的铭文记载:“有禅师昙馥者,慧识若空,明通真假。”虽然其后文字模糊难辨,但据文义推断,此处的仙岩寺是其创修或倡修。

净影寺 净影寺-简介,净影寺-历代高僧

芊上人

五代后周时净影寺高僧。据乾隆《凤台县志》记载:“芊上人,修真宝岩寺。端居石室,猛虎自伏。后坐化,遗骨甚香。其徒建塔崇奉。寺在太行山巅,俗称金灯寺也。”

焦作净影寺_净影寺 -金灯奇观


净影寺

自古以来,净影寺一带就有夜观金灯的传说。据唐末著名画家荆浩的《笔法论》记载:“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有日登神镇山四望。”后来五代时在此禅修的芊上人也惊奇地发现夜间常有一两盏金灯由东而西飘过,每当飘到寺院上空,寺内顿时金光满照,金灯寺之名由此而来。净影寺“金灯奇观”应是一种光影现象,只能在夜间看到,尤以阴历二月和八月常见。一般可看到一盏金灯在山头林间游走,飘忽不定,有时也能看到多盏。过去常把这种现象和佛力相联系,故净影寺又有金灯寺之称。如今,净影寺东面的山头尚被称为起灯山,西面的山头则被称为落灯山。历代文人对此多有吟咏,最有名的当是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9570.html

更多阅读

重庆市高等教、著名中小学简介 2016重庆市中小学校历

高等院校  在渝的高等院校共有55所,本科院校18所(含3所军校)。其中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所(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地方市属本科大学13所(不含军校),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院校,重庆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学校,西南大学是985工程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及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画

郑店街关山小学樊丽一、吟诗导入:1、师:CAI出示:《江畔独步寻花》、《宿新市徐公店》、《小池》;咱们来美美地吟诵一番,怎样!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另外一首诗,看老师写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解题:1

赵玉平教授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的解读 赵玉平 百家讲坛

赵玉平教授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解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赵玉平教授认为,这首诗不是写景的,而是写管理、写权力符号的(所谓权力符号,就是借助一些外显

声明:《净影寺 净影寺-简介,净影寺-历代高僧》为网友音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