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2:黑暗森林》的故事,就是在三体文明锁定了人类基础科学200年间所发生的故事,人类试图在三体文明到达地球之前,找到解决办法,对抗三体文明。但是,由于智子的存在,使人类对于三体文明是完全透明的,地球对三体文明来说是完全透明的,而唯一不透明的,只有人类的思想。于是,人类制定了“面壁计划”,试图通过三体人所不能了解的人类的思想,来达到对抗三体人的目标。
三体2_《三体2:黑暗森林》 -内容简介
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地球人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
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的“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智慧博弈……
“面壁计划”究竟能否成功?地球人究竟能否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竞争中战而胜之?神秘的
“黑暗森林”究竟意味着什么?
三体2_《三体2:黑暗森林》 -作者简介
刘慈欣,祖籍河南,长于山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
自1999年处女作《鲸歌》问世以来,刘慈欣已发表短篇科幻小说三十余篇、出版长篇科幻小说六部,并创下连续八年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纪录。他的长篇作品《三体》开创《科幻世界》月刊连载原创作品的先例,成为2006年度最受关注、最畅销的科幻小说。
三体2_《三体2:黑暗森林》 -书评
《三体2:黑暗森林》的故事,就是在三体文明锁定了人类基础科学200年间所发生的故事,人类试图在三体文明到达地球之前,找到解决办法,对抗三体文明。但是,由于智子的存在,使人类对于三体文明是完全透明的,地球对三体文明来说是完全透明的,而唯一不透明的,只有人类的思想。于是,人类制定了“面壁计划”,试图通过三体人所不能了解的人类的思想,来达到对抗三体人的目标。
以上就是《三体2:黑暗森林》这个故事的大概,值得称赞的是,《黑暗森林》仍然延续了刘慈欣的恢宏大气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想象力,整个作品处处充满了作者精心布置的场景,大多数场景都浓缩了作者对未来的想象,亮点俯拾皆是。而通过几个人物像罗辑、大史、舰长等几个人物将200年的历史整个的串了起来。关于“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等理论也非常不错,而关于“水滴”的描写,也是好到极致、出乎意料到极致,“水滴”一定是中国科幻史上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角色――如果中国可以有真正的科幻电影的话,这个形象一定可以更加名垂千古。可以说,《黑暗森林》这部作品,虽然在我看来,仍然没有超越《球状闪电》,但是刘慈欣的整套宇宙理论已经非常完整的建立起来了。后续的第三部,三体人肯定会登录地球,而地球文明灭亡而衍生出来的宇宙舰队文明如何生存和夺回地球,可能是重点,期待刘慈欣的第三部。
不过,《黑暗森林》也并不是十全十美,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超越《球状闪电》的原因之一。《球状闪电》独立的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物质理论,并且能够完美的自圆其说,关于宏电子、宏原子的理论几乎无懈可击,这是《球状闪电》最大的成功;再辅以人物塑造的生动,整个《球状闪电》简直就是完美了。而《三体2:黑暗森林》有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则没那么让人兴奋了:通过三体人和地球叛军的对话,我们知道三体人是不会“说话”的,他们的思想是可以直接交流的,他们是通过阅读彼此的思想来完成交流的,所以,他们没有“计谋”,没有“诡计”,不知道“想”和“说”到底有什么差别。对他们来说,“想”的事情,就是“说”的事情,不可能“想”而不说。他们的思想是完全透明的,就像是身体上有一个字幕显示器,所想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在这个字幕显示器上明明白白的显示出来。所以,最终,三体人还是败在了人类的“阴谋诡计”之下。
这个特征的描写给人感觉是非常不好的,不但是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称不上及格。
如果细致推敲的话,如果真的有一个文明是这样的话,可能他们根本没办法达到高等文明。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像“阅读思维”、“没有诡计”这种东西,其实在十几年前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中间就已经有了。皮皮鲁通过309暗室,找到了玻璃人,玻璃人就是直接“读取”别人的思想的。一部科幻作品竟然低级到去暗合一部童话作品,而且是如此没有理论基础的一个想法,这是让我比较难以接受的。整部书的“面壁计划”、“破壁计划”等,都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而架构起来的,而这个理论是如此的让人(至少是让我)难以接受,那么,既然连根基都无法相信,搭建于之上的各种其他理论就更难以让人信服了。
所以,这是《三体2:黑暗森林》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方。
这个重要的情节在第一部作品《三体》里面没有任何暗示,也就是说,作者是到了第二部才临时匆匆想出来的,这个就非常不严谨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在《三体》中,三体人已经建造出了“智子”这样一个完全理想化的物质,不但限制了人类基础科学的发展,而且也在无时无刻的监视着地球的任何一举一动,人类的任何反击计划都在三体人的掌握之中。这时候,地球人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胜算,该如何反击呢?在《黑暗森林》中,必须要为人类制造哪怕一个优势,让这个优势可以辅助人类去完成对抗三体人的计划。我想,刘慈欣也曾绞尽脑汁的想,但是最终已经是江郎才尽了,所以才有了三体人之间思维透明这样一个概念,并且在这个概念之上构建了整部作品。
『思维透明』这一幻想是非常脆弱,而关于『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以及宇宙社会学的其他猜想,则是非常能让人信服的。所以对我来说,《三体2:黑暗森林》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
希望在《三体3》中,刘慈欣不要再去强化『思维透明』这样一个理论,而能够通过其他的幻想和描写,再构筑一个宏大的作品。
三体2_《三体2:黑暗森林》 -特点
《黑暗森林》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表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思想深度,这至少是它感动我的所在。在与三体文明作战中幸存下来的人类太空舰的互相残杀与其说表现的一个震慑的场面,不如说表达的是一个重大的思想。独到、批判和创造力,温家宝总理希望每个人拥有这三种精神,在《黑暗森林》中都具备着而且不是一般地具备着。这种思想的力量也就是当初爱因斯坦设想自己与一束光一起前进时会看到什么的那种力量,极有可能遍布于宇宙中的各个文明,而刘慈欣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力量是如何的可畏。
刘慈欣对人类的批判的深刻性已经超出了许多主流小说。他是把人类文明的发展当作一个整体的过程置于宇宙的背景下来对待的,这在《黑暗森林》中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这里我只捡一条来说,也就是这种批判是从规则层面上来加以讨论的。刘慈欣在《三体》系列中为文明制定了三条规则,从而使得万有陷入了一个怎么逃也逃不脱的罗网,令人深深地窒息。小说中任何出人意料、令人震惊的情节发展,在规则的设定前提下,都成为了必然的与合理的。一切均受规则支配,最高级的想象来自于约束。因此,写作科幻大概需要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类似于编制程序的能力。这要求作者可能必须拥有一个计算机那样的大脑。科幻写作将越来越成为少数专业背景人的工作方式吗?至少在《三体》这样的主流科幻领域是这样的吗?当然,规则是人定的,因此完全也可以设定成另外一种。我们没有必要争论在外星文明那里究竟是爱更多一些还是恨更多一些,零道德究竟是不是宇宙的主题,如此高技术的三体文明究竟有没有必要向地球移民,等等,重要的是,刘慈欣向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在他的规则下能够自圆其说的世界。他在此中表现出了大胆、尖锐、沉着和缜密。
《黑暗森林》是期盼已久的那种令人着迷的、产生阅读快感的科幻小说,它是对中国科幻的巨大贡献。它体现了科幻小说疏离化的创作原则,为我们全方位地描述了未来社会的一种可能以及种种可能。从宏观尺度上,它展示了宇宙级别社会的复杂结构,叙述了全人类为迎战三体人而做出的各种努力,预言了太空舰队将成为国家形态;从中观尺度上,它虚构了面壁计划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独特情节;从微观尺度上,它描述了诸如太空舰的操纵方式、未来的政治思想工作以及蜻蜓式的自行车这样的细节。小说之所以能始终吸引人津津有味地看下去,还在于刘慈欣不断地在行文中“欺骗”读者,设立一个接一个的“圈套”给读者钻,带领读者走入宇宙这座巨型迷宫,让读者跟着他去猜测宇宙的可能性,然后给出谁也料想不到的答案结局。而在此之前,作者就先把读者能设想到的所有的可能性给排除掉了。在《黑暗森林》中,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圈套,大层次下的小层次,都足以展开成为一部长篇小说。比如,罗辑之外其他三个面壁人那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充满惊心动魄的悬念的故事进程。
这一切都需要海量而深入的知识储备。科幻小说的想象力是建立在牢固的、全面而综合的知识大厦上的。《黑暗森林》是一场现代知识和文化的盛宴,从物理学到宇宙学,从脑科学到信息学,从生态学到文化学,从军事学到社会学,从数学到心理学,从文学到哲学……书中大量的知识细节十分真实和严密,许多的技术表述都需要用一篇学术论文来支撑。天哪,刘慈欣是怎么做到的?这里我尤其想要说明的是,在我看来,《黑暗森林》不仅具有自然科学的内核,还更具有人文科学的内核,包括使作品雄峙起来的,是基于社会科学的一些重要推论,从而使它超越了一般的硬科幻,使之厚重、深沉而耐人寻味。人性(或生命性、文明性)成为了《黑暗森林》的重大主题,成为它极为耀眼的光芒。同时,值得称道的是众多的人物都栩栩如生,像作者借主人公之口所说的,是“十分钟的行为可能是十年经历的反映”。作者写出了“这一个”罗辑,写出了“这一个”章北海,而哪怕是那个可怜地为寻找信仰而来、最后消失在信念碑阴影下的前太空军人吴岳,哪怕是那个跟随丁仪去完成侦测三体探测器任务的西子姑娘的短暂出场,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