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坐落在中国首都北京,是一所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截止2013年4月,学校有校舍33.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2亿元;图书馆藏书102.88万册,电子图书15.79TB;设置有12个学院(系),35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73余人,在读博士30余人,普通本科生近11000人。

安捷伦科技大学_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简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风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两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有清河小营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校区、金台路校区、酒仙桥校区和昌平校区(非学校产权)等6个校区,占地499.7亩(市政府已批准学校新征土地1,226.7亩,规划建设新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新校区建筑面积42.3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1万平方米,室内外运动场地6.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4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亿元。有3个校级实验(实习)中心,5个院级实验教学中心,本科教学实验室23个,教学用计算机4,870台;图书122.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77.9万册,中外文期刊1,783份,数据库34种,声像资料3,907件;“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覆盖全校,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室135个。有部市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12个,其中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重点建设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和科研基地7个,其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有教职工1,509人、其中专任教师77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104人、副高级职称244人、高级职称占45%;硕士及以上学位523人、占68%,其中博士学位149人、占专任教师19.3%;硕士生导师131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有中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9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属市管高校学术创新团队5个、优秀教学团队1个、拔尖创新人才5人,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76人。

安捷伦科技大学_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历史沿革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的前身北京机械学院于1958年成立。
1972年该院迁往陕西与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了陕西机械学院。
还有一部分以印刷专业为主在北京黄庄成立了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机械学院迁往陕西时,有一部分留在了北京,该部分于1981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定名为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另一部分(陕西机械学院)于1994年1月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是由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于1986年合并而成,定名为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
1990年11月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7年。
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会议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第四机械工业部1915所举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
1985年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隶属电子工业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历史发展
1985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1997年与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成人电子工业学院合并。
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江泽民同志出席了学院更名大会,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校牌揭匾,并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2000年划转北京市管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新世纪初,北京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北京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首都机电行业和信息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决定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03年8月21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04年5月18日,教育部批准筹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08年3月26日,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安捷伦科技大学_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设施建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有清河小营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校区、金台路校区、酒仙桥校区和昌平校区(非学校产权)等6个校区,占地499.7亩(市政府已批准学校新征土地1,226.7亩,规划建设新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新校区建筑面积42.3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1万平方米,室内外运动场地6.1万平方米。

清河小营校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园风光位于小营东路12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正对面。原隶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现主要有人文社科学院的传播学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经管学院与信管学院。共有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共四栋教学用楼,其中第二教学楼与图书馆部分区域有校方提供的免费无线网络覆盖。 健翔桥小区 与鸟巢旁盘古大楼仅隔一个单位,校区小,实验室很丰富,在四环上,交通方便。

昌平校区

昌平校区是租用位于八达岭高速沿线邓庄的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校舍和部分教学楼,主要提供给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部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一新生居住学习。校区内的学生宿舍没有网络接入,宿舍为6人间,设有独立卫生间。

沙河校区

沙河校区在建设中,是北京市征地1000多亩。

安捷伦科技大学_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教学理念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学校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训

勤以为学信以立身

安捷伦科技大学_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学科建设

本科专业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政治理论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体育部,以及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机构。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管、理、经、文等学科门类。

具体专业专业大类专业小类质量管理工程(本科)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工学能源动力类物联网工程(本科)工学交通运输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网络工程(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软件工程(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自动化(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通信工程(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工学电气信息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工学仪器仪表类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工业设计(本科)工学机械类车辆工程(本科)工学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工学机械类行政管理(本科)管理公共管理类统计学(本科)理学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理学电子信息科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信息安全(本科)理学电子信息科学审计学(本科)管理工商管理类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理学数学英语(本科)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电子商务(本科)管理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管理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本科)管理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本科)管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本科)管理工商管理类传播学(本科)文学新闻传播学类经济学(本科)经济经济学会计学(本科)管理工商管理类工业工程(本科)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本科)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硕博设置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软件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应用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1个)光学工程精密仪器与机械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信息检索与内容理解软件工程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计算机语言学智能传感与信息处理生物传感与医学仪器数字文化传播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理论先进装备动力学及控制先进制造设备 工业设计车辆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工商管理(MBA)

重点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与机械技术经济与管理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应用数学测试计量与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管理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

特色学科

序号项目层次专业名称所在学院1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机电工程学院2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3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自动化学院4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学院5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工程学院6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机电工程学院7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8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测控技术与仪器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9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10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自动化学院11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学院12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计算机学院13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学院

安捷伦科技大学_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人,其中专任教师近800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教授1人、客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173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328人,具有博士学位251人。学校现有全国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2人、教学名师8人、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师德先进个人4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属高校创新团队24个、拔尖创新人才15人、人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高层次人才2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36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组织颁奖知名学者

谭建荣,机械设计与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葛新权,经济学博士,教授。

张福学,压电学与传感技术专家。

祝连庆,“精密仪器及机械”北京市重点学科带头人。

徐小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安捷伦科技大学_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科研学术

学校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学校立足优势,紧贴需求,把握趋势,以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为重点,科技工作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取得了以连续三年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为标志的重大突破。科研经费持续增长,三年合计达2.09亿元。获得部、市级、行业及以上科技奖励18项,学校的科技竞争力明显增强。仅2013年度科研经费就突破1亿元,达到1.19亿元,在同类院校中独占鳌头,甚至超
过部分重点院校。


logo学校教师坚持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理念,写进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北京市国防军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单位认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科技园成功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学校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6家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之一。计算机数据恢复技术是学校科技工作的优势领域,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国内率先提出并践行科技赈灾理念的张京生老师当选2008年“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为主,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近五年,取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17本、市级精品教材16本、市级精品课程9门,出版教材113部。学生在全国及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达935人次。

安捷伦科技大学_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交流合作

合作

国家级校外实习基地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计算机学院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共建的实践基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历

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实践教育中心(通信工程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建)

交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体育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经与日本、爱尔兰、英国、德国、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近2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科研、互访讲学、人员考察培训、英语教师和双语教师学习进修、互派本科生,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等交流活动。学生对外交流项目为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优化学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依托众多的合作院校,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出国(境)学习、交流机会。

通过学校与合作院校搭建的对外交流平台,学校在读研究生、本科生可申请参加“3+1”、“2+2”、本硕连读、学生交换、短期交流等交流项目。参加合作院校交流项目的学生根据其学习成绩,

可享受合作院校提供的学费减免和不同额度的奖学金支持。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的境外学习奖学金以支持本科生、研究生赴国(境)外进行长、短期交流。

国际交流合作院校

国家/地区院校名称国家/地区院校名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帕克赛德分校德国耶拿应用技术大学鲍灵格林州立大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拉筹伯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卧龙岗大学奥本大学蒙哥马利分校邦德大学辛辛那提大学瑞典中瑞典大学奥克兰大学哈尔姆斯塔德圣何塞州立大学法国欧洲理工学院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日本冈山大学桑德兰大学福井大学爱尔兰考克大学韩国柳韩大学都柏林格里菲斯学院台湾地区台北科技大学阿斯隆理工学院朝阳科技大学沃特福德理工学院建国科技大学芬兰图尔库应用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

安捷伦科技大学_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现任领导

郑君礼

男,汉族,1955年12月生。1972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员。现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青年部副部长、党委青年部副部长兼研究生院管理处副处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6年3月起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

柳贡慧

男,汉族,1963年10月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

曾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北京联合大学校长。
2011年9月起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外事工作、港澳台事务工作,代管学科建设工作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安捷伦科技大学_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知名校友

刘 博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晖联想集团副总裁王 杰新浪网中国地区执行副总经理刘博IBM大中华区域与企业发展总监齐 跃IBM(中国)公司大中华区服务事业部经理刑国栋安捷伦科技(中国)人力资源总监郭 勇美国微软总部系统测试组组长张敬东国奥集团董事长南 海盛联科技公司总经理李林松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信息一部田开亮北京富士通系统集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素元中国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软件开发部副总经理邹 震《软件世界》杂志社记者贺 力著名主持人柳伟华美国国际管理技术公司(MTI) 培训顾问杨肇斌中国专利商标网专利代理人吴 健中科院软件所开发系统与中文信息处理信息中心副研究员杨 洋参与中国教育电视台《校园点歌台》节目肖伟澎数据空间创办人张素伟信息产业部华北所总工程师汪 旭首都信息发展公司总裁黄晓光北大方正科技电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 立北京国都信业实业集团副总经理胡 毅北京赛迪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刘 凡金蝶软件北方区总经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30103/21868.html

更多阅读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教务系统

河北科技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坐落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学校占地32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藏书144万册,收订中外文科技期刊2000余种,建有中国学术期刊、外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宿舍

北海有区位、资源、环境等多方面优势,是发展高等教育的理想之地。随着东盟的发展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对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为我校培养更多的电子信息类人

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校区图书馆 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

由于个人历史的原因和现在社会工作的原因,老汉我经常要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或者是他们的图书馆,或者是他们的经济管理学院(含图书馆学、情报学硕士点)。一直没有去过他们的长安校区图书馆,看过照片,感到很是不错,于是时常在黄小强副馆长(也是

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电子科技大学校徽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被纳入“111计划”的高校。学校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西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四川省成都市

声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简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历》为网友陽光尒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