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集》 《苏轼诗集》-书籍简介,《苏轼诗集》-新版说明

《苏轼诗集》苏轼诗集,内容包括了苏轼的诗词作品,全集本与分类注本迭经翻刻,集注本与编年注本未见流传,选注、选评苏诗成为社会风尚。

苏轼的诗全集_《苏轼诗集》 -书籍简介

《苏轼诗集》苏轼诗集,宋代流传的主要有全集本(收在《东坡前集》卷一至十九,《东坡后集》卷一至七及《东坡和陶诗集》中)、集注本(包括四注、五注、八注、十注等)、分类注本(王十朋《百家注分类东坡诗》二十五卷)、编年注本(施元之、顾禧合撰的《注东坡先生诗》四十二卷)以及《超然集》、《黄楼集》等选本。元、明两代,全集本与分类注本迭经翻刻,集注本与编年注本未见流传,选注、选评苏诗成为社会风尚。

清人宋荤、邵长蘅、冯景、查慎行、翁方纲、沈钦韩、冯应榴、纪昀、王文诰等,分别在苏诗编年、笺注、评论、考订、刊行方面儆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而冯应榴与王文诰可以说在清朝中叶做了总结。

《苏轼诗集》 《苏轼诗集》-书籍简介,《苏轼诗集》-新版说明

苏轼的诗全集_《苏轼诗集》 -新版说明

新版《苏轼诗集》正是历代流传的各种苏诗刻本的合情合理的延续,尤其是继承了清人的校订成果而又有所发展,进行了新的整理加工。本书在校订文学古籍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颇引人注目,特加以评介。

一、底本的选择
清人段玉裁云:“校书定是非最难。”又云:“必先定底本之是非,而后可断其立说之是非。”校点古籍首先必须慎重挑选底本,这是校点工作的基础,有时关系到一部古籍整理的成败。底本选得好,校订整理,事半功倍;底本选不好,则会带来一系列麻烦。

《苏轼诗集》用清王文诰(1764一?)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道光二年武林韵山堂王氏刊本,以下简称集成)作底本,而不用久负盛名的清冯应榴(约1740-1800年)《苏文忠公诗合注》(以下简称合注),这是一个十分大胆的抉择。
校点者孔凡礼同志在本书《前言》和《点校说明》中陈述了选用集成做底本的理由。认为集成比合注问世晚二十年,“它比较合理地调整了查注①、合注中一些篇目的次第”;“删去了合注中繁冗的部分,增加了纪昀的一些评语和他自己的案语(即[诰案])”,“诗注部分的篇幅,略减于合注十之二,比较简明”。

但是前人对集成也有过截然相反的评价。最早的责难来自冯应榴之孙冯宝圻,他说集成对合注“阴据之而阳熬之”,进而批评王文诰:

考核事迹,排次年月,自谓于论世知人之学加密,而多失之凿且固。元刊《王状元集百家注》本,宋刊《施顾注》本及影钞本都未目睹,但据此书(合注)所采,翦截移易,自谓简明该括,而多失之陋且略。至于《南行集》及“他集互见诗”、“补编诗”,恣行删削,一变查注本来面目,顾诩诩然以为搜剔净尽,永断葛藤,又何其专辄僭妄耶?②针锋相对的两种意见摆在面前,从而要求我们必须对集成与合注的得失认真加以考查比较;也只有对两书各自的优劣短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扬长避短,合理地综合地利用它们。下面就此做些初步的探讨。

首先,王文诰确实没有广搜异本,更未曾目睹宋、元诸善本,这一点冯宝圻说对了。王文诰对苏诗正文,自注及各家笺注的采辑汇编,主要依赖合注提供的资料,他确实是坐享其成,只搞了些“翦截移易”的编辑加工。他在苏诗的校订方面绝少建树,充其量不过在查注、合注提供的异文之间做出自己的取舍。于是,合注自身的某些疏误,集成往往因袭不改。例如《梅花》(其一)“一夜东风吹石裂”句③,合注误“石”为“破”,致使句意难通,集成竟从误仍作“破”。本书据诸本校改为“石”是对的。更有甚者,由于王文诰删略不当,“翦截”失误,还增添了某些新的讹谬。例如《百步洪》(其一)“描四山眩转风掠耳”句④,合注原本有双行小注:“(施注)《文选》班孟坚《西都赋》:‘目眩转而意迷。’风掠耳‘用’耳后生风’意,见后卷二十《安国寺寻春》诗施注。”这里的“风掠耳”云云,是冯应榴的说明文字,做叙述口气。王文诰见不到施注原刊本,无从校核,对合注采取注文互见的体例亦未加辨析,竟将冯应榴所说"风掠耳"云云两句话,删后句存前句,合并到该条施注中。除此类荒唐的合二而一外,删改旧注乃至苏诗正文的现象,在集成全书中亦不乏其饲。因此,用集成做底本,必然在校勘方面留下更艰巨的任务。

不过也应指出,王文诰生活于清朝乾嘉年问,他从公开流传的《苏诗合注》中,无所顾忌地转录有用资料,也是无可非议的。况且他直接采用“榴案”(冯应榴的“补注”)时,一般也标明所自(集成改称“榴案”为“合注”)。合注也同样“合”进了施注、类注(王注)、五家注、邵注、查注等各家注文,并有所“翦截”。这不是抄袭。通读集成全书,王文诰掠前人之美而不标出处者实不多见,因而也谈不上“阴据”。唯有上述王文诰因治学粗疏而“翦截”失误者,应由他本人承担“陋且略”的文责,不应委过于前贤。幸而此类失误并非大量存在。

公平地说,王文诰对合注的“翦截移易”,大体合情合理。例如《双凫观》诗“王乔古仙子”句(卷二,82页),合注先引冯景注《后汉书・王乔传》云云,说明苏诗原句化用了古老的传说故事,本已经够了。但它接下去又引查注,据《列仙传》、《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学林》等书,考订《后汉书》有误。这种考订,于阐明东坡诗旨无补益,徒增篇幅,浪费笔墨。集成只保存冯景注而删查注,确实比较简明。又如合注中对“区区”、“历历”、“书生”、“苦辛”等词语,亦加注日“字习见”,这类无聊的注释均被集成翦除,也是理所当然的。

合注资料翔实,某些考订亦颇见功力,为校注苏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在清朝考据学风影响下,冯应榴对诸家旧注兼收并蓄,务求详备,不避重复,有些脱离诗旨的考索甚觉乏味。诚如前人所说:“征引太繁,往往喧夺。”⑤将读者的注意力引进烦琐旧注的汪洋大海,对苏诗的意境主旨的理解反觉淡薄了。比较起来,集成创见不多,也有失于烦琐处,但比合注简明,切合实用。特别是递补了纪昀评语和“诰案”,充实进新见解新资料,校正丁包括合注在内的前辈注家的某些错误,确有胜于合注处。校点者从节省篇幅,务求诗注之简明、减少印制负担着眼,舍合注而取集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说到“考核事迹,排次年月”,一向被认为是王文诰的一大专长。王文诰有《苏诗编年总案》四十五卷,就是扩编的东坡年谱,提供了调整部分苏诗编年的史料依据,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赠上天竺辨才师》(卷九,464页),宋嘉定刊《施顾注苏诗》将它编为卷十首篇;而卷十所收诗乃“时守高密作”。苏轼守密州在熙宁七至九年间(1074-1076年)。可是,这首《赠上天竺辨才师》题注又云:“疑悴杭日所作,误置此卷”。施注对此诗编年似乎举棋不定,故两说并存。查注卷七引《咸淳临安志》等书,考出“东坡■杭时,辨才正住天竺,赠诗必于此时”,并说:“宋雕本及施氏本俱载此诗于密州卷中,讹矣。”④合注从查注,将此诗移编于熙宁五年(1072年)《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诗后,进而指出查慎行“删施氏原注⑦,而为己之考证,非也。”体现了尊重事实,不掠他人之美的学术道德。王文诰独辟蹊径,先据诗中“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等句,确认此诗应是苏轼于次子苏迨(长头儿)四岁那年所作。《苏诗编年总案》卷九援引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赴登州时《与杨康公书》云:“某有三子,其次者十六岁。”上溯十六年,则苏迨当生于熙宁三年(1070年),他四岁时(虚岁)应是熙宁六年,故《赠上天竺辨才师》写于这一年(1073年)。由此可知,王文诰考核苏诗编年时,千方百计求内证,即从苏轼诗文本身的内容联系上找线索,这无疑是细密可靠的方法。因而他的意见有较大参考价值。他比施注、查注、合注高明之处,正在于此。仍以上诗为例,合注编者冯应榴同样看到过苏轼《与杨康公书》中的自述,他在合注卷首《东坡年谱》内的一条“榴案”中,据《斜川集・送仲豫兄赴官武昌叙》误算出苏迨应生于熙宁二年(1069年)。明知这与《与杨康公书》推导出的生年(1070年)有矛盾,却据查注“考《赠辨才师》诗为熙宁五年作”,认定“以二年生为确”,进而疑《与杨康公书》,“安知非六字有讹耶?”总之,宁信苏过不信苏轼,宁信查注对编年的考证,不信东坡自述,未免本末倒置。王文诰对合注的疏误发出"此是何见解耶"的反诘⑧,驳正有力,令人信服。

我们承认王文诰对苏诗编年的考订“大体可信”,但也不应盲从。集成武断臆改、“失之凿且固”的情况也是有的。如《和陶杂诗十一首》(卷四一,2272页),查慎行编为元符三年庚辰(1100年)作,合注从之。集成曰:“查注于《和陶》全未了,又以此三年⑨诗少,概以《和陶》填入辏数。合注知之,又以逐首拆改,难以藉手,故不肯明言其事,但朦胧委过于查也。”王文诰将《和陶杂诗》定为“丁丑秋冬海外之作”,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断不能误。”可是宋庆元间黄州刊本《东坡先生和陶诗》卷三,在((和陶杂诗十一首》后,附载了苏轼弟苏辙(子由)的“继和”十一首,子由继和之诗题下有注云:“时有赦书北还。”题注与诗内容是相合的。子由“继和”之诗,总是在得到东坡新作后即次韵唱和,两者的写作时间不会差距三年。东坡的((和陶杂诗))显然也应作于子由继和《和陶杂诗》的稍早,即元符三年(1100年)赦书下达时。王文诰未做考订,无根无据,硬把《和陶杂诗》写作时间提前到绍圣四年(1097年),又厚诬查注、合注,实不足取。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冯宝圻说集成“阴据阳豁”,不全属实。合注原有误编、误收、误校、误刊,并非尽善尽荚。集成也有立论不周密,武断自信的弊病。两书各有所长,又瑕瑜互见。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片面性。重要的是破除门户之见,设法取长补短,综合利用。

集成删去合注所收的绝大部分补编诗、他集互见诗及见于《南行集》的某些早年诗作,冯宝圻斥此为"专辄僭妄",强烈不满。其实这部分作品中,只有少数诗可定性(确系东坡作品或定非苏轼所作),更多的诗还待考辨研究。王文诰企图快刀斩乱麻。一删了之,其删诗体例,确如《前言》所说:“不够谨严”。为了弥补底本的这一缺憾,同时也“为了使读者看到苏诗的全貌,掌握有关苏诗的比较完备的资料⑩”,校点者回收了被王文诰妄加删削的这些诗,单编一册(第八册)。其中卷四十七收入一至四十六卷已见合注而集成未收诸诗;卷四十八收入除已编入集成外的全部合注“补编诗”;卷四十九和卷五十收入合注“他集互见诗”。这四卷还参照集成体例,采用合注注文,一样详加校核。只是排版格式上与“王文诰辑注”的前四十六卷稍有不同,这四卷的辑注者题名也改为“冯应榴”了。换言之,本书最后四卷暗用合注作底本而重新编排,并使之成为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于是新版的《苏轼诗集》,既有集成的诗注较简明、编次较合理的优点,又有合注的资料较丰富,收诗较完备的特长。这种新颖独特的处理方式,可谓校点者选用底本方面的新尝试。

王文诰的《苏诗编年总案》,是自可单行的详细东坡年谱,它对东坡一生立身行实,进退升沉,考订颇详。其中有新见解,也有谬说。鉴于《苏轼评传》已有专著,《东坡年谱》有待重编,《苏诗总案》也需再订补校正,故此次整理《苏轼诗集》暂不收总案部分,我以为是明智的。今见集成诗注部分与总案联系密切的可互为发明的内容,校点者已酌情摘引了总案相关条文附于注后,这何尝不是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同时也从总体上照应了集成体例之统一。
在收诗范围和编注体例上,做了上述两方面"善后处理",再用集成做底本,就比较妥当了。

二、关于校勘
新版《苏轼诗集》的最大特点和优点,在于它审慎细密地校订了全部苏诗的正文和东坡自注。校勘古籍首先应广征异本,详缅占有资料。在这方面,《苏轼诗集》的成绩是显著的。该书使用了今所知见的(包括美国、日本公私藏书在内的)十余种极珍贵的苏诗宋、元刻本及有参考价值的部分明。清刻本,做为主要校本;又参考了存有苏诗真迹的金石碑帖与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还充分利用了清人,近人校订苏诗的成果。全书采用汇校方式,整理出四千余条校勘记,分载各卷之后。这些校勘记忠实录存下各种苏诗珍本、善本、孤本、秘本的异文资料(惟缺台湾独存的宋刻苏诗残卷的异文)。这就使本书在资料价值、学术水平上超过以往任何一种苏诗版本。

本书《校点说明》列举的校本和校勘资料中,有些特别值得重视。如集甲--《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宋孝宗时刊刻的十行大字体,是今存最早的较完整的东坡文集。传世者仅两部:一藏北京图书馆,残存前集的三十卷(诗缺卷三),没有后集,存者亦有漫漶处;一存日本内阁文库,前、后集全,虽亦有残缺处,但与北图藏本互为补充,便得到一份比较完备的宋版《东坡集》异文资料。又如施乙――施元之、顾禧合编《注东坡诗》四十二卷,宋景定问郑羽补刊本,出自怡王府,今由翁同和玄孙翁万戈(现居美国纽约)收藏,存三十四卷(在各施本传世诸书中,此本存卷独多)。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曾目睹之,叹为人间奇宝”。冯应榴知有郑羽补刊本而未见过。此书是今存较早的编年注本之一,可补嘉定原刊残帙(清人宋荦获见者)之佚缺。今用此书订正了清人校编施注时的诸多疏漏。再如类甲=二宋黄善夫家塾刊本《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二十五卷,是今存最早的苏诗类注本,与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所收的元虞平斋务本书堂本颇多不同,富有校勘价值。……总之,本书使用的校本,大都成为秘籍珍本,其中某些书专家也无缘得见,更无机会通读通校。本书校点者以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在中华书局编辑部协助下,获睹诸多善本,细心比勘,汲取了各家之长,收集了各本有参考价值的全部异文,从而在苏诗正文及其自注的订误、补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足以为本书增辉。单从减省读者翻检之劳这一点看,也已功德无量了。现在让我们略举数例以说明本书的校订成果。

《九月十五日……进诗一篇》(卷二十九,1541页),是苏轼应制诗的代表作。诗题与正文的“紫薇花”,众本多作“紫微花”。按“紫薇花对紫微郎”,出自自居易《紫薇花》诗《见白氏长庆集》卷十九)。紫微郎为唐中书郎的别称,唐开元元年(713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盖取象于紫微星。后又于省中种紫薇花,白诗遂有此句。“紫微郎”或作“紫薇郎”,亦本于此。但“紫薇”是落叶小乔木,夏开红紫花,至秋方谢,故又名百日红,可供观赏。“紫薇花”的“薇”不能写作“微”,各本多误,本书据集甲校改,是。

《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诗:“笔老诗新疑有物,心空客疾本无根”(卷二十八,1505页)。“诗新”原作“新诗”,不合律诗对仗法则。本书据类甲等校改,好。

《狱中寄子由》是苏诗名篇,结句原作“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此诗异文颇多,唯“世世”二字,各本皆同。著名书法家启功教授钻研苏诗有独到见解,他据文义及佛教因果之说指出:子瞻与子由只能今生此世为兄弟,怎能说“世世为兄弟?”事理不通,中必有误。他怀疑第一个世字是“此”字因形近而误。我们复核了十几种善本,虽无作“此”字者,但施乙此句作“与君今世为兄弟”,也使启先生的高见有了版本依据。本书据施乙将“世世”改为“今世”,从而纠正了诸本的误刊。

东坡在其诗作中留下某些自注,那是研究苏诗编年或进行考索笺注的直接依据,是第一手资料,因而受到人们的珍视。可惜历代刻本中自注往往与它人笺注或编者校语相混,因而标明“自注”、“坡云”的双行夹注文字,是真伪杂糅的,有时拙劣的笺注家还故意伪造自注,竟能以假乱真。为了鉴别出真实的东坡自注,校点者花了不少心血。其中一项重大发现是:全集本、分类注本及底本中的某些所谓自注,在施顾编年注本中,时有不标“坡云”字样者。它们是否苏诗原有的自注,很值得怀疑。这有时可能是施乙漏标了“坡云”二字,有时则确属后代笺注家及书贾所添补。添补的依据,不外乎东坡题跋、宋人诗话,笔记杂说之类。有关自注的各本异文情况,详细保留在本书校勘记中。读者有志于辨伪时,可参考利用这些校记提供的线索。

汇校虽有利,并非人人皆赞同,有人就认为汇校是烦琐而多此一举的。本书的校勘实践证明了汇校方式对某些文学古籍的必要性。研究苏诗的前辈学者中,清人冯应榴所见善本最多,但他引为自豪的校本,不外乎宋刊《施顾注苏诗》(影钞本)与元刊《类注东坡诗》刘辰翁批点本,皆为残帙。我们今天可以获见的宋版《东坡集》、《和陶集》、《类注东坡诗》等,绝大多数冯氏都未见过。因而合注中"某一作某"的校记,远不能令人满意。本书校点者在掌握资料之全面丰富方面,超越前人,因而能在校勘方面有所前进,有所突破,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为了勘定是非,某些校记顺便做出简略的考证,写进了校点者的研究心得,对读者很有启发。

不足的是,校记分条过于细碎,一句诗或一句诗注,有时出两条校记;一卷的校记,有时多达二百多条。既占篇幅,又隔裂正文。个别校记旁征博引,长达千余言,简直成了考据短文,有悖于校记必须简明扼要的惯例。还有些校记,是多余的,如《点校说明》已交代过异体字、避讳字、明显误刊,径改不出校,但从校勘记中看到仍有出校的。如:1141页校记(五七)的"■"一作"■"、1418页校记(九七)的"裙"一作"■"、1419页校记[一二二]的"版"一作"板"、1520页校记(九二)的"欢"一作"■"、1518页校记(六三)的"■''一作"愧"……都是异体字出校。又如:1727页校记(四一)云:"新芽,原作'新茶'。各本作'新芽',集成目录亦作"新芽'。'茶',误刊。刀这样明显的误刊,径改就是了,何必出校?诸如此类的校记有损于本书校勘体仞j之谨严,违背了《点校说明》自定的条规。

校点者对使用的校本和校勘资料用简称是必要的,唯应在《点校说明》中有所交代。本书这方面有疏忽,如校记中常见的《法书赞》是岳珂《宝真斋法书赞》的简称,用的是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但在《点校说明》中没做说明,而是在卷二十校勘记(三二)中顺便指出。又如将《咸淳临安志》省称为《志》,是在卷七校勘记(五七)予以点明的。如果不是自始至终通读校勘记(还得细心查找,粗枝大叶不行),猛一见到个《志》或《鉴》,简直不知是何书。对偶一用之的校勘材料,这种省略书名的做法,实无必要。因为徒添混乱,利多弊少,为省几个字,反增读者负担。

《点校说明》第四条列举的集丁(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和集戊(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是分藏两地的同版书(宋庆元间黄州刊本《东坡全集》中的两种);施甲和施丙又都属于宋嘉定刊《施顾注苏诗》。仿集甲(包括北图、日本分别收藏的同一刻本)标名体例,均应合并。以上两处的"一分为二"的分标方式,说明校点者对所使用的某些善本之版刻源流似未全搞清。

三、注文的整理
新版《苏轼诗集》是校点本,不担负补证和新注的任务,故不能、也无必要逐条复核诸家旧注。注中存在的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局限,只能一仍其旧,这是无可奈何的。有识别能力的读者,也不会因此而苛求于校点者。

旧注中有些涉及史料和史实的明显错误,造成“词句和事理难通”(见《点校说明》),甚至影响句读标点。凡此,校点者查阅有关资料后做了校改,一般也反映在校勘记中。如卷二十《陈州与文郎逸民饮别》“河水渺绵瓜蔓流”句(1017页),下引“(王注子仁曰):《水衡记》”云云,底本原作《永衡记》。史无《永衡记》其书。校点者经过考订,知有《水衡记》,乃“记一年中各月雨水之特点并因以区分之书”;再查施乙、类本,“永”正作“水”,遂据以改正。又如卷一《竹枝歌》“满船哀唱似当年”句(25页),底本引“(合注]《史记・司马迁传))”云云,事理难通,司马迁怎能为自己在《史记》中立传?校点者将《史记》改为《汉书》,纠正了错误。类似这样的校改,我以为很有必要。

本书整理旧注的成绩之一,是将注中涉及十三经、李白诗、杜甫诗的条目,基本补齐了篇名。这就更便于读者使用旧注了。但是,注中常见称引的还有韩愈诗文等,其篇名未做添补,因为缺乏相关的索引,不具备校补的便利条件。底本据合注援引的施注注文,原有阙文,王文诰曾妄加添改。这次由校点者据施乙做了校订,未全写入校记。类注中同样的脱误,则不校改,大约是由于类注有四部丛刊影印本,较通行习见吧。总之,以上两项增补,均属尽力而为,对读者有利,值得欢迎。可惜在校改体例上还不够严密。

反之,校点者对旧注的某些删削,可能招来非议。譬如“诰案”中妄自尊大、诽谤前贤的那些话,校点者以“占篇幅”、“于诗义阐释没有补益”、“对读者则可能有不良影响”等理由而予以删削,又不出校记,很多人就不赞成。因为王文诰的文风和集成的特点,正在于“夸大噜哧而绝少新见⑾。”删去这些引人生厌的文字,客观上反而美化了王文诰,拔高了集成的水平。况且按照上引删注的“理由”,集成中“占篇幅”、“有不良影响”的话还很多,如侮骂王安石变法,攻击农民起义的那些议论,都没有删,保留原样。可见删注的“理由”不能成立。其实这些议论,只要在适当场合(例如《前言》)中做出总的概括的批评,原话照录也无;妨,读者决不会持异议的。删了,反而使读者不放心。这牵涉到整理古籍与研究古籍(校点与评论)的关系,在技术性的校点工作中,不应掺进个人的好恶之感,是非之见。如对校点对象_古籍,想有所议论,应通过撰写专著或评论文章等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必删书改注。处理今人著述强调文责自负,对待古籍亦应如此,替古人改文章岂不是越俎代庖,节外生枝?

与上述不必要的删削恰成对照的,还有一种不必要的校补。卷二十三《歧亭五首》其三“合散更主客”句下,底本原有小字夹注:“更,平声”(1207页)。这个音注究竟是东坡自加还是后人添注,已难确改。本书却在正文中插入“集本施乙原注”六字括注,殊无道理。正文中的双行夹注,除作者自注外,均为古代笺注者所加,插进校点者的括注,就混淆了校、笺的界限。其实把此六字括注改为校勘记置卷宋,也就可以了,不宜径改正文。此外又见到一种校补,是在旧注中括注校点者按语。如卷四十八《过潍州驿》诗,将翁注拦腰断开,中间插入长达一百二十字的按语(2614页);又《读后魏贺狄干传》诗,查注末附长达八十来字的按语(260l页)。这些都是校点者的话,今竟混在旧注文字内,也不伦不类,损害了旧注本身的体例完整。校点者在正文和旧注中穿插括注,是超越校点职责范围的,因而是多余和不必要的。

四、标点及其它
点断苏诗并不难,难的是为一百几十万字的旧注加新式标点。《苏轼诗集》的标点,基本正确可靠。但也有不少可商榷处,分举如下。

1.书名号的使用致误例:
603页第七行:“王安石《次韵》诗”;倒数第一行“《栾城集.次韵》诗”。这里的“次韵”二字不应视为省略的诗题,也无必要加书名号。它如“诗叙”(引)之类,亦以不标书名号为佳。

2621页第九行:“《古乐府》:木兰诗。”古乐府是文体名,不是专书,无须标号;“木兰诗”则是乐府名篇,应加书名号。正确标法应是:“古乐府《木兰诗》”。

1881页倒四行:“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引》”。这可能使人误以为东坡写过《和陶诗引》了。其实东坡只写了“和陶诗”,而由其弟苏辙撰写了“诗引”,收在《栾城集》卷二十一。按《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是可以单行的宋刻苏诗善本,即本书《点校说明》提到的主要校本“集戊”。故这里的正确标法应是:“《<东坡先生和陶渊咀诗>引》”。

2.因不熟悉佛学知识而致误例:

1245页第十行:“《法华经解》:‘世尊十号具足世出,世间之所。宗主,故名世尊,’”有人指出第一个逗号应在“具足”后,因为“世出世间”是世间和出世间的意思。而校点者可能不很精通佛教术语,遂出现失误。

3.因不熟悉古代地理、名胜而致误例:
1267页第九行:“先住江州之承天,继迁淮之斗方,庐山之开先,归宗润州之金山、焦山。_”按“开先”下应顿,“归宗”下应逗。校点者未核《庐山志》等书,不知归宗寺在庐山下,误以为它与润州有关,因而点破。

4.因不熟悉古代官制而致误例:
1591页第九行:“赵清献奏留之,入为三司驱磨官从副使。蹇周辅计度江岭盐还,除漕广东。”施注系节引《宋史》,删去了“从副使”前的几句话,又将原文“磨勘”引作“驱磨”。这一点已被校点者发现了,但仍将“从副使”连上读,似以“从副使”为“三司驱磨官”的副职。这是不应有的失误,也说明校点者不熟悉吏制。

5.因误解文义而致误例:
1303页第六行:“黄■历转运副使。哲宗议召用曾布,阴阻之。”据《宋史》,“召用”对象是黄■,而曾布阻之。“曾布”后的逗号应移到“召用”后面。校点者误以为“哲宗议召用曾布”,而黄定阻之了。

2354页第一行:“自江阴担簦,万里绝海往见。”按“担簦”本义是背着伞,引申指奔波、跋涉。这里“担簦万里”宜连读,不应从中点断,致使文气不顺。

综上所述,我们感到《苏林诗集》整理者似把主要精力花在校勘上,而标点断句方面稍欠功夫。上列各项失误举例中,有些显然是不应出现的(如1591页、1881页),有些似又难于避免(如2145页)。标点古籍是一项枯燥乏味而又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兢兢业业者亦难免千虑一失。因此有些专业作者不敢涉足其间,或不屑于此道。这是很令人遗憾的。我们指出《苏轼诗集》标点上某些可议之处,旨在协助校点者寻找致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利改进工作。决不想轻率否定该书标点上的功绩。

本书所收苏轼诗,若包括他集互见诗与补编诗,则有二千八百二十多首,为目前收诗最全、资料最富的一部苏诗全集。

校点者见各本坡诗均有漏收者,又千方百计收集到"辑佚诗二十九首,"做为"增订",附于卷末。其中见于《永乐大典》的若干首,与栾贵明《苏轼苏辙集拾遗》(载《文学评论》1981年第五期)不谋而合,其余皆首次披露。由此可见出校点者在辑佚方面的专长。校点者为佚诗所作的校注和考订,很有参考价值。如剔除了见于((永乐大典》的《游南岳》诗,以其"不可信",就是言之有据的。当然这方面还有不少资料有待挖掘和鉴别,本书的辑佚还只是初步的,难免有漏辑者。

近接友人栾贵明函告:“近来偶然发现我所辑苏诗中,《寄汝阴少师》和《和南郡赵少师》二首,见于《苏魏公集》卷八。故应予注明或删除。”准此,本书增订部分,似应删去这二首诗,或仿《游南岳》之例,在校注中予以说明。校点者的疏失显然是由于未查《苏魏公集》,由此也可知辑佚之难。

苏诗数量多,查起来不方便。本书附了《苏轼诗集篇目索引》对读者使用该书,当有裨益;但还不够用。如能再编制出苏诗人名地名索引,以及"堪靠灯"式的字词索引,更可造福于苏轼研究者,加快研究步伐。我们期待着更详密的东坡集索引早日问世。

【注】
①指查慎行《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②引自同治九年(1870年)《新刻苏文忠公诗合注》卷首。
③见《苏轼诗集》卷二十、1026页。以下凡引本书只注明卷页数。
④卷十七,892页。⑤见李慈铭《荀学斋日记》辛集上五七。
⑥宋雕本指宋嘉定六年原刊本《施顾注苏诗。施氏本指清宋荦重刻的《施顾注苏诗》。
⑦指施本此诗题注"疑■抗日所作"等语。见上引。
⑧见《苏诗编年总案》卷一。⑨指的是戊寅至庚辰1098-1100年。
⑩见《点校说明》。
⑾引自钱钟书《宋诗选注》7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新版《苏轼文集》书后
《苏轼文集》七十三卷,孔凡礼点校;《苏轼佚文汇编》七卷,孔凡礼辑录。二者的合编本,最近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

鉴于《苏轼诗集》已经出版,《苏轼词集》准备另编,这部《苏拭文集》便成为只收东坡散文、韵文的专书,并与诗集、词集配套。

点校者经过深思熟虑,选用了明万历间茅维编印的《苏文忠公全集》做底本,不失为一项比较明智的抉择。

久负盛名的苏轼诗文全集当推许“东坡七集”,今所见足本有明成化间程宗刊本,其《前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等采自宋刻,《续集》十二卷乃明人新编。此书刻印精良,然有三点不足。其一是收文不全,如题跋杂记“或者具有比较高的文学价值,或者在其中就历史上的、现实中的、以及其它领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卓有见地的解释和论断,是苏轼散文的必要的和有机的组成部分”(引自《点校说明》),可惜“七集”中此类文字收录太少,缺佚过甚;又如尺牍系考查东坡交游与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七集”也收录不全,举《与程正辅书》为例,《东坡续集》只有二十四篇,底本却保存七十一篇。其二是编次欠佳,由于“七集”是分集合编,致使赋、记、铭、赞、碑、传、书、启及杂文等散见于《前集》、《后集》和《续集》,不按时序排比,又不以类相从,分隔数处,查找起来,颇为不便。其三是版刻有误,校订任务太重。

此外,明刻一百十四卷本《苏文忠公集》及清蔡士英刊一百十五卷本《东坡全集》,皆分类合编的苏轼诗文全集。前者因"编辑无法"而受到《四库提要》的贬斥;后者是《四库提要》著录之本,但取材不足(如尺牍较通行本少数百篇),体例不纯(如题跋、志林分类失当又有重出),且原本难觅,因之皆不宜做底本。

茅维刊本也曾被《四库提要》斥为"陋略尤甚",点校者认为这是偏见。按茅维刊本印制不精,误字较多,也有脱题漏句重出现象,这是明版书的通病。经过校对,可知茅维刊本有两个长处:一是资料齐全,尤以题跋、尺牍收录最多,乃至清初以来广为流传的《东坡尺牍》、《东坡题跋》等专书,皆据茅维刊本相关内容抽印单编而成。二是编排大体合理,全书按文体及内容分类,大类下又列细目,同类文章多数还能按写作时问排比(如尺牍),便于寻检和研读。点校者认为茅维刊本"瑕瑜相较,瑜远胜瑕",是有一一定道理的。

本书的校勘比《苏轼诗集》又有所发展。诗集主要用不同版本对校。文集情况复杂,除采用九种主要校本通校外,还使用了金石碑帖、宋人别集、年谱、笔记等多方面资料以解决个别篇目的疑难问题。文集中的制、奏议、尺牍、题跋杂记各类,又寻觅了各自的参考校本如《宋大诏令集》、《历代名臣奏议》、《苏长公二妙集》、《东坡志林》等等。总之,点校者将传统的本校、对校、他校、理校诸法综合利用,融汇贯通,从而订正了底本的某些误脱衍倒,录存下大量有参考价值的异文资料,并对部分篇章的写作时间乃.至重出疑伪问题做出了简要交代。兹举二例:

《后赤壁赋》有云:“梦二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指出:“前后皆言孤鹤,则道士不应言‘二’。”《朱子语类》卷一三0亦疑“二”字系“笔误”。但是《东坡集》作“二”,况且“东坡亲迹亦然”(朱熹语),虽于事理不合,一般选家仍不敢遽改。后点校者看到《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及《宋文鉴》皆作"一",遂据改,于是文义始畅通。

《议学校贡举状》首句:“熙宁四年正月口日。”底本和《东坡奏议集》、《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等书均同。点校者依据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指出:“四年正月”应作“二年五月”。虽未敢径改正文,但在校记中有所交代,对读者研究本文很有参考价值。

由于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校订,《苏轼文集》从文题到字句各方面都优于通行本,可以说已向苏文“定本”的目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当然,该书的校勘并非尽如人意。其校勘体例稍嫌繁琐,某些校记写得不够精炼,表达方式也不尽统一。对底本的个别改动以及不影响文义的文言虚词的出校,总令人感到点校者对所谓墨迹刻石资料有所偏爱和偏信。

本书对互见于《苏轼诗集》的篇目采取了删文留题的处置办法,这是因为点校者视二者为姊妹书,避免重复。只是给未备诗集的读者增添了阅读上的困难,或许这些读者会认为这种"互见"不一定是最佳处理方案。对于另外的一些疑伪或互见的篇目,点校者在校记中大都做了交代,这是完全必要的。偶尔也有漏校者,如《凤味砚铭并叙》(550页),又见于《栾城集》卷十八,未能出校。

《苏轼文集》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经学、史学、佛学、水文地理、中外关系、政治经济、典章礼仪等专门知识,标点起来颇多困难。幸赖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诸多名家协助把关,因而该书标点当比诗集更趋准确完美。但仍不敢确保万无一失。至于因对文义理解不同而产生句读上的差异.更有待于进二步探讨了。

《苏轼佚文汇编》是孔凡礼先生费数年之功潜心搜辑的结晶,他翻查过上百种文献和文物资料后,辑得东坡佚文(包括残篇断句)约四百篇,遵正集体例,按类编排,厘为七卷。各篇文末注明其出处,又在校记巾交代写作时间,考定文章标题,匡正误字谬句,并对两存疑似之作加以必要的说明。《艾子杂说》、《渔樵闲话录》、《续杂纂》等有争议的作品则编为附录。由于《汇编》的宗旨是"期于全而后已",所以历史上凡传为苏轼作品者,包括零章断句在内,已大体搜罗齐全,庶几省去研究者翻检之劳。

这里确实搜集了不少珍品,值得重视。如建中靖国元年六月的《乞致仕状》,诸家年谱均曾言及,正集却未收入。今从《东坡外集》觅得此文,弥足珍贵。又如《与钱穆父书》,正集只存二十八篇,今于《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中发现另外的二十九篇;总数长出一倍有余,这对考查苏、钱交游及东坡思想必将大有裨益。尤其是《西楼帖》保存的几十篇文章,内容比较可靠,更富参考价值。可以预料,《苏轼佚文汇编》对有关专家学者将有更强烈的吸引力,更使人感兴趣。

《苏轼佚文汇编》尺牍部分内容丰富,题跋杂记稍嫌芜杂。有些见于诗集注文或校记的叙跋短文,均予回收。而按照正集体例,这类文字是该删文留题的,到了《佚文汇编))中改为拟题以存文,大约是为了求“全”。出于同样的考虑,某些疑似之作也被采录了。笔者认为,当个人的校订考辨不足以做出最后案断时,先将它们收入文集,是行之有效的简便措施。而其为伪存真,只能留待各路学者其同承担了。

苏轼的诗全集_《苏轼诗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30103/24253.html

更多阅读

读一本好书心得体会250 读一本好书心得体会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事实是如此吗?下面是带来的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欢迎查看。读一本好书心得体会一: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自动自发》就是这样一部励志佳作,它

写景散文阅读技巧 高中写景散文的技巧

对于高中生的散文写作,有哪些好方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写景散文的技巧以供大家学习。一、写景有序,状物井然。写景需掌握一定的顺序,可以着眼于时间,也可以着眼于空间,还可以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写。例如朱自清的《春》,

声明:《《苏轼诗集》 《苏轼诗集》-书籍简介,《苏轼诗集》-新版说明》为网友浑身病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