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森林生态,西天目山-简介

西天目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杭州临安31公里处,是大自然赐予天然尤物。 西天目山植被复盖率达95%以上,森林景观独树一帜,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于世。人称“天然植物园”的西天目山中汇集了2000多种植物。西天目山-浙江临安市天目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一员,面积1.5万亩,有“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谓,素以飞泉、奇石、云峰、大树、庵宇、茶笋“六绝”着称。天目山有木本植物1200多种(其中药材900多种),“大树华盖冠九州”,被称为“植物王国”。森林景观以高、大、古、稀为特征,有众多奇木异树,其中有树径2米多的“大树王”,有被称为“活化石”的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古银杏,有大可十围的柳杉,有高耸入云的金钱松(高五十多米),有“地球独生子”天目铁木等名贵树种,有天目铁木、夏腊梅等珍稀树种,还有倒挂莲花、四面峰、狮子口等等。

西天目山_西天目山 -森林生态


森林

天目山古称“浮玉”、“天眼”,据文献记载,“天目”之名始于汉,显于梁,宋以后名声大盛。东峰大仙顶海拔1480米,西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据《元和郡县志》载:天目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望,冬夏不涸,宛如两只仰望苍天的巨眼,故称“天目”。

西天目山享有“天然植物园”和"“大树王国”之称。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网络,成为世界级保护区。是浙江省唯一一处加入MAB网络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被授予"两个基地"称号的自然保护区。位于杭州临安31公里处,是大自然赐予天然尤物。 西天目山植被复盖率达95%以上,森林景观独树一帜,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于世。

古:保存有许多古生代孑遗植物,如野生古银杏、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据《中国植物志》载: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我国特产,仅浙江西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银杏林。有"活化石"之称。

大:天目山以"大树华盖"闻名于世,拥有世界罕见的大柳杉群落,需3人以上合抱的大树达数千株,最大的胸径226厘米,树高44米,单株材积80余立方米。


西天目山

高:有国内最高的金钱松,树高 60余米,誉称"冲天树"。40米以上的树木,不计其数。

稀:天目山有许多特有物种,其中首推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6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以"天目"命名的植物37种,如天目金粟兰、天目朴、天目蝎子草、天目蓟、天目凤毛角、天目贝母、天目凤仙花等。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3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2种。天目山的保护植物占浙江省保护植物的64%。国内外专家采自天目山的模式标本植物有56种,有"模式标本库"之称。

多:植物种类繁多,高等植物计246科974属2160种。

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森林生态,西天目山-简介

美: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图,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皆美。春天,木兰报春,野樱怒放,红白相映,鲜嫩欲滴;夏日,绿茵铺地,凉风送爽,飞瀑流泉,清幽澈骨;入秋,青柯红叶,古寺淡林,烟凝山紫,绮丽交错;隆冬,玉树银花,腊梅吐艳,烟林带长袖,云暝争雪飞。

如果说黄山“奇松怪石传四海”、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那么,西天目山则是“大树华盖闻九州”。

天目山分东天目山、西天目山两山。其中西天目山素有“江南奇山”之称,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8峰、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图画。清朝浙江省提学佥事大参谷近沧在天柱峰题镌的“天下奇观”四个大字,就是对西天目山的精辟概括。


西天目山

在我国众多的名山中,西天目山有着独特的地位。如果说黄山以奇、华山以险、泰山以

雄、庐山以秀名噪天下的话,那么西天目山就是以树闻名了。“大树华盖闻九州”,西天目山拥有世界上罕见的大柳杉群落,历来被尊为“大树王国”。有昆虫26目、213科、其中以天目命名的45种。天目山模式昆虫标本和以天目命名的昆虫之多实为罕见。

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天目山自然景色优美,四季俱佳,夏日凉爽无比,素有“大树王国”和“清凉世界”之美誉,堪称长江“金三角”上的一颗绿宝石,为古今揽胜之地。西天目山不但是植物宝库,而且峰奇石怪,谷幽泉清,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游览胜地。

西天目山_西天目山 -简介


西天目山

如果说黄山“奇松怪石传四海”、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那么,西天目山则是“大树

华盖闻九州”,因而享有“天然植物园”和“大树王国”之称。

西天目山有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岩、27石、28峰,自古以来就是宗教名山和旅游胜地。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宝库”。

西天目山是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杭州临安31公里处,是大自然赐予天然尤物。

人称“天然植物园”的西天目山中汇集了2000多种植物。林中景色以古、大、高、稀着称,拥有中生代孑遗物、有“活化石”之称的野生银杏树,世界罕见的、直径达2米多的大柳杉400株,高达56米的“衡天树”金钱松,“地球独生子”天目铁木等名贵树种。它又是“鸟兽乐园”,拥有数百种鸟兽、其中有云豹、黑麂等30余种濒危动物。天目山还是昆虫世界,有昆虫26目、213科、其中以"天目"命名的45种。天目山模式昆虫标本和以天目命名的昆虫之多实为罕见。


西天目山

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天目山自然景色优美,天目山又是佛教名山,主要胜景有禅源古寺、

太子庵、开山老殿。

天目山山高林密,气候凉爽,盛夏平均气温为二十五度,是杭州附近又一避暑胜地,更是道教圣地,有道家的第三十四洞天之誉。

相传古时候,东、西两个山峰顶上都有一泓半月形的水池,池水清澈透底,大旱不涸,宛如仰望苍天的两只眼睛,故名“天目”。


西天目山 物种照

山鸳鸯。天目山除了“十里不同天”的树景外,还有古刹禅源寺、狮子岩、倒挂莲花、眠牛石、四面峰、西关龙潭等景点和分经台、太子庵、“洗眼池”、“昭明寺下院”等与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有关的古迹。天目山山高林密,气候凉爽,盛夏平均温度25℃,最高温度也只有32℃,是“白天不用扇子,晚上不离被子”的避暑胜地。禅源寺位于西天目山南麓。

这里群峰拱抱,古木掩映。寺居昭明、旭日、翠微、阳和诸峰之下,原为双清庄旧址。禅源寺东侧,有七星石、蟠龙桥、雨华亭、天然居等,林泉幽雅。蟠龙桥下,一泓山溪,蜿蜒而下,溪水澄澈,溅石鸣玉。狮子岩狮子岩以“崖石雄踞,状如狻猊”而得名。岩势突兀,如狮昂首,中有凹处,仿佛狮口,因此亦称为狮子口。据传狮子口是元代高峰禅师参禅和坐化之处。站在狮子口向西遥望,可见象鼻、香炉诸峰。象鼻峰奇峭高耸,有石乳下垂如象鼻。香炉峰孤挺摩空,云雾笼罩如香烟缭绕。倒挂莲花从开山老殿向东而下,有翠壁青峰,如刀削斧劈,昂然耸立。峰顶石尖,状如莲芯,故名倒挂莲花。倒挂莲花景色奇丽,奇峭的石峰,耸峙丛林之上,中临峡谷,异常险峻。一边奇峰峭壁,一边幽谷密林,每当风起云涌,在叠叠云涛中,奇峰犹如出水青莲。四面峰又称玉柱峰。住玉龙岗攀登玉柱峰,两边深谷,一道山梁,人行其上,蜿蜒登峰,仿佛踏着巨龙脊梁,盘旋翻腾,飞向天际。峰顶有一平台,稍作前倾,山风激荡。四面峰伸处,有一天目松,虬枝俯谷,翠盖摩空,姿态优美。仙人顶是西天目山顶峰,这里海拔1507米,东望东天目山大仙峰,北眺龙王山龙王尖,三峰鼎立,众山俯伏。极目远眺,天地辽阔,胸怀坦荡。在顶峰可观日出,云海,偶能看到罕见的“天目宝光”。

特别关照:西天目山山深林密、草木丛生,景区内常有毒蛇出没,游人最好沿人造青石板路登山,切勿贸然进入路边的灌木丛,以确保安全。

西天目山_西天目山 -气候环境


气候

天目山的地理环境和森林效应,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

年平均温度仙人顶8.8摄氏度,山鹿14.8摄氏度。茫茫林海,清静幽雅,夏天特别凉,冬季无严寒。丰富的植物资源及优越的自然环境,给各种动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人类的休闲、度假、旅游等创造了一个极好的环境。而且这里的森林中弥漫着多种对神经衰弱、心血管系统等疾病有明显缓解作用的气态物质。2005年,浙江林学院旅游学院的科研人员通过测量发现,天目山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最高达到130000个/cm3,刷新了全国纪录。因此,天目山是人们健康、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

西天目山_西天目山 -历史文化

天目山历史悠久,是集儒、道、佛诸教于一体的三教名山和历史文化名山。


文化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这里分经编《文选》,西汉道教大宗张道陵出生修道于此,东汉《洞渊集》称天目山为“三十四洞天”。

西天目山佛教兴起始自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开山始祖为竺法旷。嗣后,慕名入山修禅问法的高僧不乏其人。唐大中初,洪言西土禅师继位,“始惟百僧,后盈千数。”元至元十六年(1279),高峰禅师入西天目山狮子岩,倚松结庐,后与其徒断崖了义、中峰明本相继建成规模宏伟的狮子正宗禅寺、大觉正等禅寺。此后,西天目山名声渐起,与国内外交往频繁,日本、印度、朝鲜等国不断有高僧前来参禅留学。清代的玉琳国师,身受顺治、康熙两朝之殊遇,于康熙四年(1665)创建禅源寺,大振高峰、中峰法席,西天目山赫然改观,香火极盛,寺内藏书甚多。民国初期,西天目山佛事衰落。30年代中期又有复兴,有和尚几百人。1941年4月15日,禅源寺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毁殆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天目山香火渐衰。60年代初,住山和尚21人。1965年,16名和尚迁至临安县玲珑山。

西天目山僧侣,在唐宋时代多流寓,大多垒石为室,结茅为庐,涧饮木食,苦志修行。最早略具规模的寺院,为建于唐光启二年(886)的保福院,次为建于唐文德元年(888)的明空院。历宋、元、明、清诸朝,相继建成狮子正宗禅寺、大觉正等禅寺、禅源寺及45座庵堂。1000多年来,由于兵事频频,风雨侵蚀,寺院几度兴废。今幸存的尚有禅源寺山门、天王殿、韦驮殿、狮子正宗禅寺(今称开山老殿)及太子庵等部分建筑。

西天目山历代名僧辈出,屡受皇封。唐代,慧忠禅师向肃宗奏“理人治国之要,畅唐尧虞舜之风”,示寂后,封号“大证禅师”;鉴宗禅师示寂50年后,吴越武肃王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30103/24412.html

更多阅读

生态休闲大本营——森林游憩方式创新设计 金龙门生态休闲园

本人原创研究创新游憩方式,立体开发森林生态,打造生态休闲大本营最新,是三年来一直在研究的一个重要项目,经过100多个项目设计,形成了一套开发模式。针对森林生态资源优势,以“超级大氧吧”的理念,依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分布特点,结合

森林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森林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是以永续、均衡收获单一木材为中心目标的法正林理论和技术体系,基本上不涉及对其他森林功能和产品的收获、利用,更不考虑社会因素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影响。经过世界各国

森林资源在中国的现状及开发问题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摘要:近几年来,在环境破坏引起的负面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但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对森林资源的物质产品需求不断提高,再加上快速增长的人口,更是给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提出挑战。本文针对现在的森林

影像观测:中国完整森林分布

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代表着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顶级水平,其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复杂性和服务功能是人工林和次生林无法比拟的。然而,迄今为止,人类仍然无法准确度量原始森林的面积,原因是除

高达铁血的奥尔芬斯 西部生态治理成本高达5000亿元

     西部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纲要出笼,生态补偿成难题  国家发改委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根据国家生态地理区划以及西部地区生态地理特征,将西

声明:《西天目山 西天目山-森林生态,西天目山-简介》为网友迷倒万千少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