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之路》 《昆曲之路》-基本信息,《昆曲之路》-内容简介

杨守松的《昆曲之路》是一部全面系统的讲述昆曲文化的著作,他从宏观的角度对昆曲600年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同时,杨守松有着开阔的眼界,为昆曲在今后的发展进行着深入的探讨。他将昆曲作为文化的典范,希望从昆曲来把握文化发展的道路,因此,“昆曲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文化之路”的缩影。杨守松对昆曲进行了精心的调查研究,他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文化,他尽自己的全力来守护文化,所以他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文化的守望者。

昆剧简介_《昆曲之路》 -基本信息

作者:杨守松著[同作者作品]


封面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73535

上架时间:2009-8-5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开本:16开

页码:336

版次:1

所属分类:艺术>舞台艺术和戏曲

昆剧简介_《昆曲之路》 -内容简介

她被列入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她拥有600年悠久历史,她几经坎坷、命途多舛。新中国成立后,她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百般呵护,她就是优美动人的昆曲。《昆曲之路》再现了昆曲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传字辈绞尽脑汁保留剧目,白先勇倾心打造青春版《牡丹亭》,科学家王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惦记着昆曲的振兴……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留给人们无穷的回味,显示出中国的形象和民族文化的光彩。

昆剧简介_《昆曲之路》 -目录

《昆曲之路》 《昆曲之路》-基本信息,《昆曲之路》-内容简介

第一章忆秦娥

赫赫辉煌200年断井颓垣有谁怜

第二章神仗儿

创办昆剧传习所神曲薪火一脉传

第三章朝元令

《十五贯》轰动朝野一出戏救活昆曲

第四章集贤宾

首届昆曲艺术节危难时刻见真情

第五章锦上花

文化遗产代表作撩人春色是今年

第六章高阳台

王选建议为昆曲政府行为更强势

第七章小桃红

湘昆幸自在郴山永嘉特色农家菜

第八章莺啼御林

春风化雨陶然亭独树一帜燕赵风

第九章渔家傲

十星齐辉大都市临川四梦圆上昆

第十章越恁好

一样风雨坎坷路十年一剑不寻常

第十一章折桂令

一年三百六十日满庭花雨四季春

中本园林好一:工风

第十二章朝元歌

文章文人与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

第十三章节节高

盘点节点和亮点保留剧目是焦点

第十四章四园春

人间美景苏州多虎丘曲会是朝圣

第十五章传言玉女

歌罢阳春飞白雪舞余凉月醉霓裳

第十六章浣溪沙

吴侬软玉是何人好事多磨恁般难

第十七章蝶恋花

大洋彼岸昆曲迷做梦女孩是知音

第十八章意难忘

始作俑者说来由功成名就是他人

第十九章破阵子

我情中呵你意中选择苏州是个“缘”

第二十章虞美人

登高一呼为昆曲我拿“青春”赌明天

第二十一章一剪梅

二十年前红“牡丹”人在琼楼第几层?

第二十二章沽美酒

传承主要传美德身体灵魂都改造

第二十三章玉芙蓉

姹紫嫣红牡丹开良辰美景新秀来

下本尾声好姐姐

第二十四章古轮台

一个世纪的传承两个聋子的对话

第二十五章普贤歌

雨后春笋多讲座艺术传承待后生

第二十六章齐天乐

幽兰香飘沁四海五彩缤纷好风景

第二十七章粉孩儿

丝竹东传蓬壶山神曲无处不销魂

第二十八章太师引

昆曲探源访名师旅游文化非信史

第二十九章杏花天

杏花春雨江南会玉山雅集昆山腔

第三十章驻马听

喜忧参半老与小水磨雅韵断续弦

第三十一章点绛唇

高屋建瓴文化事了如指掌昆曲人

第三十二章双声子

戏如人生人如戏怡园曲境说短长

第三十三章千秋岁

赏心乐事谁家院白发清客寂寞心

第三十四章山坡羊

“文化中心”说文化“走进大众有可能”

第三十五章啄木儿

何时勾却心头债便是相思莫相负

第三十六奄风入松

一生爱好是天然问谁个真心到底

参考书刊

附录1:俞振飞讲话(1978年4月)

附录2:蔡正仁访谈(2006年)

附录3:柯军昆曲日记

附录4:采访日记

后记

昆剧简介_《昆曲之路》 -书摘

第一章忆秦娥

赫赫辉煌200年
断井颓垣有谁怜
悄然出世辉煌200年

中国的昆曲在明清之际曾经辉煌了200年之久!

大约在600多年前的元朝末年,昆曲最早发源于江苏昆山一带,它起初的名称叫昆山腔。

昆山腔是元明南戏五大声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杭州腔、昆山腔,前四种声腔已经失传)之一,明代中叶(正德、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改革,融南北曲为一体,此后称为昆曲。

根据史料记载,在明万历至清乾嘉年问,是昆曲在中国最为辉煌的“盛世”。

这期间,昆曲北上,逐渐取代了北曲。昆曲在京城迅速流传、风靡,并且从明朝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万历年间,以苏州为中心,向全国拓展,流传大江南北。一时间,皇帝老儿都上了瘾,康熙对昆曲就是“岂可一日少闲?”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王公贵族、豪门内府、文人雅士,作为一种“身份”的标志,皆以欣赏昆曲为荣。

随之,一大批职业昆班如雨后春笋出现,其中苏州一带就有数千“专业”演员。他们大多在专业的戏班,也有在“家班”(家庭昆班),多靠演出昆曲为业。这样的戏班、家班,北京、天津、苏州、杭州、扬州、上海,直至湖南、广西、山西……星罗棋布,面广量大。

演出多,“明星”多,捧场的追星的不计其数,大画家大书法家文征明,可以一个月不洗脚不沐浴,却昆曲痴迷,往往从早上一直听到晚上,是个典型的“昆虫”!

张岱《陶庵梦忆》说,杭州余蕴叔家班有一次演出时,“万余人齐声呐喊!”而苏州枫桥杨神庙的职业昆班的演出,“四方观者数十万人”。难怪陆文衡在《啬庵随笔》则说是“通国若狂”,可见,当时对昆曲的追捧,远比现在的追星族还要疯狂!

来自歌剧之乡的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在他的《中国札记》中,不仅惊叹于中国的经济殷实富裕,而且亲身感受了昆曲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无可取代的地位―― 这个民族太爱好戏曲表演了!这个国家有很多年轻人从事这种活动,戏班的旅程遍布全国各地,他们忙于公众或私家的演出,凡盛大宴会都要雇佣这些戏班,客人们一边吃喝一边看戏,十分惬意,以至宴会有时要长达十个小时,戏也一出接一出演下去.直到宴会结束。

正是在这样丰厚的土壤中,产生了一大批戏剧作家,出现数以千计的昆曲剧本。其中,汤显祖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临川四梦”,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与关汉卿、洪升、王实甫等巨擘相比肩的伟大剧作家,而从文学、美学和哲学思想的高度和深度上说,则与同时期的莎士比亚遥相对应,堪称东西方的双璧。

汤显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他是成百上千的剧作家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他是千万昆曲迷所呼唤出来的大作家,也是中国封建体制下逼酿出来的愤世嫉俗追求爱情自由和精神释放的叛逆英雄!

万历三十年(1602年),纪振伦选辑《乐府红珊》,反映的是万历前期的昆曲舞台情况,当时仍搬演大批元明南戏旧作,如《荆钗记》,《白兔记》、《琵琶记》等。属于“新传奇”的则有《浣纱记》、《红拂记》等。全书共十六卷,分类选录了当时舞台上流行的昆曲台本,曲白俱全,足见昆曲流行和风行的程度之广之深。而梁辰鱼为魏良辅新腔创作《浣纱记》是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前后,在这之后半个世纪中,“新传奇”的数量尚未超过“旧传奇”。所以书中选录的昆曲台本多半是元明南戏,“新传奇”只选到汤显祖的《紫箫记》为止。汤氏依《紫箫记》改作的《紫钗记》以及《牡丹亭还魂记)、等“临川四梦”还没有入选。但仅此而言,就已经充分说明昆曲从曲唱而为戏唱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造就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昆曲在苏州最为兴盛的时候是乾隆年间,有大小47个剧团,每天都有昆曲演出。“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每家每户都会唱“收拾起”“不提防”两句昆曲唱段)昆曲的盛行,已经到了不分朝代不分民族不分贵贱的地步。《红楼梦》里有多次演剧活动的描写,无一不是昆曲。特别是康熙年间,《长生殿》和《桃花扇》的演出,北京朝野和扬州富商争相观看,其轰动性效应,绝不亚于当今任何一次明星大腕的演出。

清人曹去晶于雍正八年(1730年)写的《姑妄言》说―― 你道这好儿子不送去念书,反倒送去学戏,是何缘故?但他这昆山地方,十户之中有四五家学戏。以此为永业……就是不学戏的人家,无论男女大小,没有一个不会哼几句,即如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是一个道理。故此天下皆称为昆腔。

由此可见昆山、苏州一带,昆曲流行普及的程度。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这年的8月17日,山西各地秀才到太原省试后,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曲子大会”,与会者“几五百人”。在比较偏远的省份,众多秀才汇聚在一起唱曲,可见昆曲的影响范围之广。

虎丘曲会空前绝后

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延续200年的苏州虎丘山中秋曲会。

一年一度,年年盛会!

中秋月圆,苏州曲会。“倾城阖户”,“靓妆丽服”。家家门户开,户户倾巢出,小巷人如潺潺流水,大街满似潮水奔湍。市民从四面八方汇聚,歌手从大江南北赶来。对此,明代文学家张岱《陶庵梦忆》有生动详尽的记载―― 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奚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自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而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硗跋(以上两字均“金”字旁),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硗(“金”字旁)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

无须再多的描述,苏州曲会的壮观场面已经活灵活地跃然纸上!

“万人云集”。他们都是观众,又都是演员,歌手与票友,明星与百姓,王公贵族与士农工商,上流君子与三教九流,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全都是虎匠曲会的参与者。

“万人齐唱”。他们同度一支曲,同唱昆山腔,“动地翻天,雷轰鼎沸”,那气氛,那声势,那秋风浩荡气势磅礴声震寰宇的场面啊!

也许,只有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才可能与之相媲美。

奥运会是倾一国之力举办的,而几百年前的苏州曲会,却是民间自发形成的节日。然而,使我们今人无法想象的是,封建时代的民间曲会,竟然能够组织起这样宏伟巨大的场面,至少,比现在“超男”“超女”的选秀大赛还要雷狂!

其实,苏州曲会就是道地的选秀大赛。因为所有的歌者,都是经过筛选,层层过关,逐次减少,再经过半决赛、决赛,于是,冠军产生了,“状元”登台亮相了,千人石上万众欢呼,申公台下山呼海啸,虎丘的塔为之倾斜,虎丘的树为之颤抖,剑池的水为之振荡――干将欢呼,莫邪“剑啸”,一对狂热的追星族!

接下来,张岱对“人渐散去”的情景有更为绝妙的描述:普罗大众的狂欢让千万人享受了昆曲的饕餮大餐之后,那些名士曲友、士夫眷属,意犹未尽,继续“曲会”――

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子,藻鉴随之。

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
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饧,“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夜深人静曲不散,万籁无声胜有声。

如此天籁之音,如此知音“识者”!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明朝闻!

明朝那些事,包括昆曲歌者的超凡脱俗与高雅圣洁,以及全民参与的疯狂程度,我们还了解多少?

那年那月,没有参加过苏州虎丘曲会的歌者是没有地位的,是被人瞧不起的,是不会被曲界承认的。

而一旦在虎丘曲会拿到了名次,身价立刻看涨……

昆曲的盛世,成就了中国文学和艺术史上一个堪与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并驾齐驱的戏剧的辉煌。

花雅之争“最高指示”不管用

是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是政治和经济的演变,还是常说的物极必反?昆曲在产生、发展直至辉煌到“万众齐颂”的顶点之后,出现了日渐式微的迹象。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40103/27319.html

更多阅读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作文

观看了电影《我的1919》后,心情十分沉重,面对着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心中无限感慨,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电影《我的1919》描述的是一段血与泪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当代史前进和发展的转折点,是中国人不屈从于国际列强,从

我的1919观后感 历史故事片《我的1919》观后感

简介:电影《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的历史故事片,陈道明、何政军、许晴等参加演出。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

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 《社会契约论》读书心得

《社会契约论》,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政治哲学专著,其基本思想是为民主政治提供理论基础的,基于人性之弱点形成了政治,但政治的专制导致政府成为侵犯人权的一个机构,于是社会需要建立人民能够控制的政府,这只有民主才能做到。接下来小编给你

教学反思范文 《冬至的梦》反思范文

《冬至的梦》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描绘出冬至后万物的萌动和人们的生活,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之情。小编搜罗了《冬至的梦》反思范文,相信大家

声明:《《昆曲之路》 《昆曲之路》-基本信息,《昆曲之路》-内容简介》为网友慌了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