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王》 电影 《孩子王》 电影 -基本资料,《孩子王》 电影

《孩子王》是根据阿城同名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谢园等主演,一部反映知青和乡村教育的影片。影片通过“孩子王”的故事,理性思考了教育、文化的缺失问题和其对社会造成影响的问题,它除了延续了文革后反思文革的传统外,还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更加深刻的思考。由于影片对教育问题上的批判思考,曾获法国第41届戛纳电影节教育贡献奖。获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

孩子王_《孩子王》[电影] -基本资料


《孩子王》

导演:陈凯歌
时间:1987年
主演:谢园 张彩梅 杨学文 陈绍华
摄影:顾长卫
编剧:阿城何建军
片长:100分钟
国家:中国
颜色:彩色
演职人员:
谢 园 饰演 (孩子王)
陈绍华 饰演 (陈校长)
徐国庆 饰演 (老黑)
尚勒刚 饰演 (牛童)
顾长卫 饰演 (吴干事)
吴 霞 饰演 (吴霞(班长)

孩子王_《孩子王》[电影] -剧情简介


《孩子王》

据阿城同名小说改编。十年动乱时期,山区一所简陋学校奇缺师资力量,队长把一名已在本地插队7年的知青派到学校做“孩子王”,给孩子们当老师。

学校让“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惊不小,想要推拒,只有小学程度的校长鼓励他大胆挑起担子。学校政治学习材料堆积如山,却没有一本像样的教科书,孩子们只能大学大批判材料。但面对一群连小学课本上的生字都不认得的孩子,“孩子王”只好从认字开始教学。

几个月后,“孩子王”和学生们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家境贫寒的学生王福想赢得“孩子王”手中的字典,但没有写出真正的好作文,于是每天晚上在油灯下抄字典。“孩子王”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却违反了教学内容,又被退回到队里。临行前,他把字典留给王福,并在上面写道:王福,今后什么也不要抄了,字典不要抄……

孩子王_《孩子王》[电影] -影片内涵


《孩子王》

由于影片对教育问题上的批判思考,曾获法国第41届戛纳电影节教育贡献奖。作为经历过文革的陈凯歌,他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处在政治斗争超越一切的时期,影片把当时教育和文化的缺失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理性而又具反省式的思考。如今看来,这种教育的缺失越发看出对中国当代社会的不良影响。影片除了延续了文革后反思文革的传统外,还从深层的教育缺失问题上提出了更加让人痛心的思考。这部影片虽然提出的问题晚了很多年,但如此深刻的反映出中国教育缺失问题却还是没有见到的影片。

陈凯歌拍摄这部知青和乡村教育的影片,不知道带有多少他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和情感。但可以理解的是,他已经把个人的经历和情感都隐藏起来了,转化为对文化和教育的深层反思。这种文化思考影响了影片对现实的关注,但在画面上的精心雕琢,让影片传达出了更为遥远的隔离效果。文化的缺失让一部字典成为联系世界的钥匙。这部影片还是陈凯歌最具现实的一部影片,甚至超过了他后来号称的“现实主义”影片《和你在一起》。

孩子王_《孩子王》[电影] -幕后故事


《孩子王》

刚刚看到陈凯歌的《孩子王》。晚上看的,郁闷了我今天一天。好像是那种类似元小说的元电影。说有人曾经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分析这个电影,然后接下来的人认为值得分析。我也支持这个看法。
觉得陈凯歌的电影中一直贯穿并融合着两种气质。一个是很男性的王者霸气,体现在具体的人身上,便是一种奇怪的执拗。另一个是很女性的柔情妩媚,体现在具体的场面上,是一些很奇妙的柔弱迷离而且无法自主的眼神,它们大多空若无边,像你生平见到的最大的镜子。
一:谢园的“朋克”头
《孩子王》应该是一个关于文化的隐喻。一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知青,去云南山林深处的荒蛮之地,教一群初三的孩子,语文。
知青是一个保持着本真欢乐和怀疑精神的奇怪人物。谢园有瘦而弯曲的身体,身上吊吊着的褂子裤子,和时而神经质的空漠杳远的眼睛。最后定格在我眼里的是他向上竖起的头发。这个似乎代表了他向上“飞升”的一面,与他在答应学生和一段话前提头时大声豪放地喊出的“好!”是相应而生的。同时还有他的笑,让你能够想到原始人类的笑。这些东西混杂在一起,再从他身上泄出时,是对学生的,冷静、理性、又充满着感性敬畏的爱。这样,他朗诵起学生的作文来,就像朗诵从他自己胸口流出的一种很温柔的歌声。同时,在学生用最朴素的连夜劳作的辛苦来试图赢他们的赌时,他依然能冷静地告诉他,你今天永远写不出明天的事情,所以,你输了。这大概是始于本初的感性但又到达很深处的理性知觉的求真本能。
所以,才有后面陈凯歌在阿城原著基础上,让谢园在临走时,给王福留下,“王福,不要抄书,字典也别抄。”怀疑,以及未知神秘的顶点在谢园回走路过那片荒木林时,遇见放牛娃。放牛娃穿白色微纱质衣服,带草斗笠,脸相凶蛮漠然。在这之前遇到他,是谢园还是老师的时候。那时,他小心地凑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不上学呢?我认得字,可要我教你?这时,是放牛娃刚刚撒完尿。这里涉及到我一直没弄明白的一个细节。是谢园他自己造的一个字。上面一个牛,下面一个水。这个字,他最后一节课的时候给了同学们一个解说。放牛的时候,他从一个放牛娃那儿,知道了,牛喜欢吃咸东西,所以它喜欢在人撒过尿的地方吃草。他写这个字的时候,脸上的笑是可爱而且微微得意,像悄悄做了坏事没被发现,而且还偷偷看人表情的孩子的笑。

二:谢园的妩媚眼
女性的妩媚,会让我想起她们身不由己的凋零。世事浮沉,她们的香气只能随尘辗转。 有两个细节。一个是谢园刚到山中,见过学校其他人众,到自己的住处。竹窗内,他探过头,向前方望时,眼睛大而无力,漫长的流转。

另一个,是干活的大伙一起簇在地上吃饭。谢园慢慢地起身,从屋内,绕过大伙,有点失神似的,摇到门框。(这时的光线和谢园的眼睛、神态其实让我想到王家卫电影中淡淡的本能欲望的流动。)他背倚在门框的一侧,喃喃自语,“世界上的事谁能说的清,人能干什么,谁能说的清?”他边说着,边把手移到了小腹下部,微微地抚动,手中的餐具(好像是筷子,没有记清楚)正是一个扬起的阳具的样子。这是另一个我没能体会的细节。

三:伙夫豪放女的灵魂
这也是一个关于青春,关于寂寞的电影。但,前面那些心灵的铺垫,已经让青春和寂寞,都放到了灵魂里面。这时,女人与姿色无关,男人与爱情无关,孩子与学校无关。

孩子王_《孩子王》[电影] -创作背景


《孩子王》

《孩子王》是陈凯歌导演的第二部影片,《孩子王》的背景不是黄土地,而是绿色葱茏的肥沃的土地,但同样属于一片文化沙漠,这就指明了:我们的文化悲剧不是简单的自然环境所形成,而是长期折磨我们的人文环境一代一代所积淀。想一想吧,本来是追求知识的一群年青人,现在却被赶到一片文化沙漠上接受改造,接受那一代一代抄写字典的现实。这种只讲“抄写”的人文环境,还有什么独立人格可言,还有什么人的个性可言、还有什么人的创造价值可言?《孩子王》的这一笔,深深地切入了封建文化统治的骨髓,使人为之触目惊心,悲恸欲绝。

但是,现在却还有个别人为那场政治运动的罪恶涂脂抹粉,为那场封建文化的灾难添光加彩。把知青上山下乡美化为一种革命锻炼,以个别例证掩盖它的普遍悲剧。观看《孩子王》这部影片,虽然不见剑拔弩张,但那身陷文化沙漠的生命处境,却让你深深铭刻在心。

《孩子王》也让我们进一步理解,陈凯歌所以在艺术构思上注意画面造型,并不是像有些艺术家那样是为了达到一种外在的情绪渲染,或是为了一种戏剧性的夸张。他的意愿是追求更好地透示人们的精神状态,让观众从画境中,品尝更多的人生意味。他的画面常常表现出一种冷峻,但冷峻与沙漠不同,它能让你感受更多的内心痛苦。这,就是陈凯歌的艺术:恒久的对于人的关注。

孩子王_《孩子王》[电影] -幕后花絮


《孩子王》

十年动乱时期,山区一所简陋学校奇缺师资力量,队长把一名已在本地插队7年的知青派到学校做“孩子王”,给孩子们当老师。学校让“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惊不小,想要推拒,只有小学程度的校长鼓励他大胆挑起担子。学校政治学习材料堆积如山,却没有一本像样的教科书,孩子们只能大学大批判材料。但面对一群连小学课本上的生字都不认得的孩子,“孩子王”只好从认字开始教学。几个月后,“孩子王”和学生们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家境贫寒的学生王福想赢得“孩子王”手中的字典,但没有写出真正的好作文,于是每天晚上在油灯下抄字典。“孩子王”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却违反了教学内容,又被退回到队里。

影片根据阿城同名小说改编,由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影片通过“孩子王”的故事,理性思考了教育、文化的缺失问题和其对社会造成影响的问题,它除了延续了文革后反思文革的传统外,还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该片获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并因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思考获1988年第四十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教育贡献奖,比利时1988年电影探索评奖活动探索影片奖。

孩子王_《孩子王》[电影] -影片评论


《孩子王》

《孩子王》通过对于“社会需求”(在陈凯歌看来,这种“社会需求”乃是一种“个体必需”)的言说,试图重建一种关于统一性、意识和主体性的现代主义幻觉,从而对抗80年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生活中持续不断的“震惊”的涌入(aninfluxofshock),尽管这些“震惊”的社会历史意义本身在当时还是不明朗的。此外,这种重建也同时是一个颠覆和解体的过程、一种“去中心”的行为。不间断的“影像”之流(flowofimages)始终围绕一个“主体”,一方面把这个主体的轮廓勾勒出来,使观众明确无误地感受到它的固执的存在;另一方面,却又把它架空和打散,抛洒在电影形象和符号的飘忽的瞬间之中,从而把它变成了一个不确定的、或者说正在艰难地寻找自己的精神确定性的主体。

《孩子王》 电影  《孩子王》 电影 -基本资料,《孩子王》 电影

电影《孩子王》票房失败的一个没有被道出的深层缘由是:在一个变动社会的转型期,面临多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倾向的选择和较少政治与思想意识的强迫,大众已不必被迫忍受任何沉重的“沉思”或晦涩的“形式”,更不要说“精英主义”的自我沉迷。相反,正如本雅明曾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指出的,大众似乎认为他们有权要求他们的形象被新的媒介予以再现,就像圣徒在中世纪的油画里得到了充分描绘一样。在这个意义上,《孩子王》在主观上讲是一个过分骄傲的盲视,在客观上看又是一个蓄谋的失败,它践履了陈凯歌的“现代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最初目标。沉浸在自己对艺术风格的探寻中,陈凯歌大概是最没有可能以一种容易理解的方式去代言大众欲望的电影人。当然,实际情况还要比这复杂得多。固着于自身的“文化自我”(它被证明比“自恋”要复杂),陈凯歌似乎还深深地沉溺在一种对“红卫兵”一代人创世纪式的现代主义乌托邦的怀旧之中,这个昨日的乌托邦理想虽然试图通过“文化”、“启蒙”和“主体性”等关键词同80年代建立起一种道德和政治的相关性,但此时的80年代已不同于“新时期”初始时的80年代,后毛泽东时代的现代化进程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世俗化、商业化、国际化和技术官僚化的轨道,因此,个人英雄主义的文化宣言对现实世界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也因此,《孩子王》也成为新时期一位最重要的电影导演的一部被关注和讨论得最少的重要作品。

孩子王_《孩子王》[电影] -影片获奖殊荣

该片获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美术奖,并因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思考获

1988年第四十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教育贡献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影视委员会特别奖

比利时1988年电影探索评奖活动的探索影片奖。

孩子王_《孩子王》[电影] -导演介绍


《孩子王》

导演:陈凯歌,被人们称为反思历史和文化的导演。

陈凯歌原名陈皑鸽,1952出生于北京,原籍福建长乐,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1984年开始执导了影片《黄土地》。1987年赴美国进修,1990年回国。主要电影有《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等。其导演的影片《大阅兵》获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孩子王》获第41届法国戛纳电影节教育贡献奖;《霸王别姬》获第46届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其作品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对历史和文化进行反思,具有风格化的视觉形象,寓言化的电影语言和深沉的批判力量。陈凯歌的处女作《黄土地》获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孩子王_《孩子王》[电影] -主要演员介绍


谢园

谢园:1959年出生于北京,满族人。他197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园中学,1978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主演影片《孩子王》,引人注目。

后因在影片《棋王》和《大喘气》中的表演,于1989年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1年在电视连续剧《上海一家人》中饰演重要角色,获飞天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2年主演电视连续剧《爱你没商量》。谢园演出的其他影片还有《黑山路》、《天生胆小》、《防守反击》、《寡妇村》、《无人喝彩》、《爱情傻瓜》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40103/28572.html

更多阅读

落花的窗台吉他谱 窗台吉他谱 汪峰

窗台 曲目介绍《窗台》是歌手汪峰的演唱歌曲,收录于专辑《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中。下面是小编专门为您整理好的:窗台吉他谱 汪峰。希望您会满意。窗台吉他谱 汪峰窗台 歌词窗外那片娇艳的花丛。就像记忆中闪亮的瞬间,墙上那片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构成什么罪行

网贷,又称P2P网络借款,是指个人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借贷。即,由具有资质的网站(第三方网贷平台)作为中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的行为。随着网贷的发展,集资方式虽然方便多样,但背后潜藏着不少风险。不少众

黑板报版面设计图 小组黑板报设计图

不是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实现,也并不是每个人的梦想都不能圆梦。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小组黑板报设计图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小组黑板报设计图图片1小组黑板报设计图图片2小组黑板报设计图图片3小组黑板报设计图相关资料1小

童话故事读后感100字 童话故事读后感100字5篇

小学生都很喜欢童话故事,重复、离奇的故事情节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大家读了之后会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小编来看看100字的童话故事读后感吧!童话故事读后感100字1我每晚都阅读《格林童话》,被童话里的神奇故事

冲锋号观后感400字 冲锋号电影的观后感6篇

《冲锋号》这部电影是关于红军和白匪军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冲锋号电影的观后感作文,共6篇。冲锋号电影的观后感作文200字19月19日,我公司青年职工带着孩子们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我国首部红色主题3D电影——《冲锋号》观影

声明:《《孩子王》 电影 《孩子王》 电影 -基本资料,《孩子王》 电影》为网友青春燃烧岁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