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简介,毒隐翅虫-亚种分类

毒隐翅虫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毒隐翅虫亚科(Paederinae)、毒隐翅虫属(Paederus)。生活在湖泊边的湿地。其体内含有强烈接触毒物,其毒素有3种,隐翅虫毒素(Pederin)、拟隐翅虫毒素(Pseudopederin)、毒隐翅虫酮(Pederone),强酸性,触及皮肤可导致皮炎,出现痒红肿痛、水疱、液疱,与皮肤烧伤相似。该属世界已知250余种,我国约有19种。褐足毒隐翅虫分布广泛,其他常见的有圆胸毒隐翅虫和黑足毒隐翅虫等。多分布在空气比较湿润的地区。

毒隐翅虫皮炎_毒隐翅虫 -简介


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是甲虫的一种,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属。该虫状若蚂蚁,体长约0.5~1.0cm,鞘翅很短,腹部全裸,乍看象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全世界已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20种,中国仅知三种,即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又名塔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又名梭毒隐翅虫)。多分布在空气比较湿润的地区。

毒隐翅虫皮炎_毒隐翅虫 -亚种分类


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亚族Paederina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母隐翅虫亚科Paederinae,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世界各地,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

毒隐翅虫亚族在我国以单纯的东洋界成分为51.11%,占绝对优势。在七个动物地理区划中,各区占有的种类数差异较大,以华中区种类最为丰富,分布25种,占我国已知种类的55.56%,其次为华南区和西南区。华南区单区分布种最多,为12种,占我国已知种类的26.67%。中国特有种较为丰富,达26种,占我国已知种类的57.78%,华中区分布17种,华北区为7种,华南区为6种、西南区5种、青藏区为6种和蒙新区3种。地区特有种共16种,其中华中区和华南区各6种,西南区、华北区、蒙新区和青藏区各1种,东北区无地区特有种。

毒隐翅虫皮炎_毒隐翅虫 -形态特征


毒隐翅虫

褐足毒隐翅虫为例。

成虫体长6.5~7mm,红褐色,有光泽。头部黑色,刻点粗大。复眼褐色。触角11节,丝状,除基部3、4节外,其余各节黑褐色。咀嚼式口器。触须第四节微疣状。前胸发达,背板呈长圆形,后部略窄,刻点稀而小。前翅特化为鞘翅,长方形,比前胸背板大,呈黑色,带有青蓝色金属光泽,刻点粗而深。后翅膜质,静止时叠置鞘翅下。足黑褐色,前足跗节Ⅰ~Ⅲ扁平宽短,各足跗节Ⅳ呈双叶状,除后足骨节末端黑色外,其余部分红褐色,腹部可见8节,前2节被鞘翅所掩盖,外露的前四节两侧有下陷而后隆起的镶边,其后两节黑色,末端有黑色尾须一对。

毒隐翅虫皮炎_毒隐翅虫 -生活习性


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的发育为完全变态。生活史有卵、幼虫(两龄)、蛹和成虫4期。多孳生在隐蔽潮湿的环境内,幼虫和成虫营捕食性生活,捕食稻田中的害虫。成虫常栖息于潮湿环境中。有些种类在天气闷热的夜晚受到灯光引诱时常飞入室内。每年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由一代至数代。以成虫越冬。

毒隐翅虫皮炎_毒隐翅虫 -危害

致病

毒隐翅虫的血淋巴液内含有剧烈的接触性毒素,称毒隐翅虫素(pederin),该毒素是复杂的非蛋白质物质。在发育各期都含有这种毒素,具防御性功能。当虫体被压迫或击碎时,毒素与皮肤接触引起毒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或称线状皮炎(dermatitis linearis)。

接触方式一是与破碎虫体接触;二是毒液经手指携带到身体其他部位或其他人的皮肤和粘膜,引起炎症。主要表现为受损部位有灼热感、痒感及辣痛,严重者出现头痛、低热及附近淋巴腺肿大。局部皮肤初呈红斑,稍水肿,随后发生密集小丘疹,机制可出现水疱、脓疱等。病程一般为 7~8天。皮肤以线状多见,其余依次为斑片状、混合型和点状等。好发于头面部,其次为颈部、上肢与躯干,少数可侵犯阴囊、腹部和腰部等。皮损可见表皮有轻度角化,水疱及脓疱均发生于角质层下。表皮细胞内水肿,有网状变形。真皮上部有水肿,小血管扩张,胶原纤维有水肿变形。

流行防制

流行

中国自1959年在四川首次报道以来,已有13个省、市、自治区有散发或暴发流行,主要分布于东、南、西部,北部少见。好发于农村或城郊附近居民。好发季节为夏秋季,以秋季多见。

防制

防制主要包括:清除杂草等孳生地;关好纱门纱窗,防止成虫飞入室内;切忌在皮肤上拍打压碎虫体;在虫活动高峰季节,在室内外喷洒药物杀虫。

当皮肤与虫体接触后应立即清洗或涂以碱性溶液,如氨水等;皮损处涂薄荷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油。或用龙胆紫、半边莲加藤黄酒精浸液湿敷等。

参考药物:红霉素软膏

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简介,毒隐翅虫-亚种分类

1.夏季睡觉关好门窗,关好纱窗。

2.关灯睡觉,睡觉前检查床上是否有隐翅虫。

3.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如点灭蚊器、擦花露水等。

4.若有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不要用手直接拍打它,应用嘴吹气将其赶走。

5.到郊外游玩时,做好必要的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

6.隐翅虫在遇到风油精时会立即毙命,甚至是500ml水内加入2―3滴风油精,会使其在一分半钟内毙命。

7.保持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要保持室外整洁,及时清除房屋四面的朽木、废料、杂草,让隐翅虫无孳生场所和栖息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50103/29503.html

更多阅读

甲壳虫 甲壳虫-简介,甲壳虫-发展历程

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正式名称为大众1型(Volkswagen Type 1),是由大众汽车(香港译福士车厂)在1938年至2003年间生产的一款紧凑型轿车。1998年,在最初的甲壳虫下线许多年以后,大众汽车正式推出了外形与原先非常相似的新甲壳虫(以大众高尔

放射虫目 放射虫目-放射虫简介,放射虫目-放射虫-现代放射虫

放射虫目,通称为原生动物门辐足纲中的等辐骨亚纲稀孔亚纲和多囊亚纲原生动物,海生漂浮的单细胞动物,具放射排列的线状伪足。分布广泛,遍及所有海域,温带地区,尤其是赤道地区最为丰富。放射虫_放射虫目 -放射虫简介原生动物门辐足纲中的

毛翅目 毛翅目-简介,毛翅目-特征

毛翅目成虫称为石蛾,幼虫叫石蚕。石蛾幼虫生活在湖泊和溪流中,偏爱较冷而无污染的水域,其生态适应性相对较弱,是显示水流污染程度的较好的指示昆虫。石蛾又是许多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在流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据重要位置。石蛾_毛翅目

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简介,毒隐翅虫-亚种分类

毒隐翅虫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毒隐翅虫亚科(Paederinae)、毒隐翅虫属(Paederus)。生活在湖泊边的湿地。其体内含有强烈接触毒物,其毒素有3种,隐翅虫毒素(Pederin)、拟隐翅虫毒素(Pseudopederin)、毒隐翅虫酮(Pede

形态特征 柑桔爆皮虫 柑桔爆皮虫-简介,柑桔爆皮虫-形态特征

柑桔爆皮虫又名柑桔旋皮虫、桔长吉丁虫。寄主仅限于柑桔类。分布于中国各柑桔产区。成虫取食柑桔嫩叶,但其主要危害是幼虫在主干和主枝的皮层内蛀害许多蜿蜒虫道,将韧皮部破坏殆尽,使养分不能正常运输,虫道内塞满虫粪,树皮枯死而成片脱落

声明:《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简介,毒隐翅虫-亚种分类》为网友清风凉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