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学校简介,江苏省淮阴中学-历史

江苏省淮阴中学,创建于1902年。初建之时为江北大学堂,是遵旨(光绪二十八年)设立的一所高等学校,在省内外很有声誉。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江北大学堂逐渐演变为师范学校,此后,在漫长的历史风雨中,师范学校与淮阴中学两者交替向前发展,省立第六师范时期和省立淮阴中学确立之后,学校规模逐步扩大,至1932年改设为省立淮阴师范时,校舍占地30余亩,有12开间楼房二幢、16开间楼房一幢,平房一百数十间。与当时全省同类学校相比,办学条件较为优越。1934年,又将学校外围房屋收买;1935年,在女生操场北面又建楼房一排。至此,学校建设规模保持到解放初期。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学校简介

江苏省淮阴中学,创建于1902年。初建之时为江北大学堂,是遵旨(光绪二十八年)设立的一所高等学校,在省内外很有声誉。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江北大学堂逐渐演变为师范学校,此后,在漫长的历史风雨中,师范学校与淮阴中学两者交替向前发展。淮中百年的艰难发展,积淀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出四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各个工作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

江北大学堂校址,在现今淮中北院,为清末科举考棚即考试院改设。省立第六师范时期和省立淮阴中学确立之后,学校规模逐步扩大,至1932年改设为省立淮阴师范时,“校舍占地30余亩,有12开间楼房二幢、16开间楼房一幢,平房一百数十间”。与当时全省同类学校相比,办学条件较为优越。1934年,又将学校外围房屋收买;1935年,在女生操场北面又建楼房一排。至此,学校建设规模保持到解放初期。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历史发展


报告厅

淮阴中学的前身为江北大学堂――两江总督张之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在其任内奉旨设立,在省内外很有声誉。江北大学堂旧址,在现今淮中老校区北院,为清末科举考棚即考试院改设。省立第六师范时期和省立淮阴中学确立之后,学校规模逐步扩大,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先生曾就读于此。

1953年,淮中经中央教育部批准,成为江苏省首先办好的14所重点中学之一,于是按省重点中学标准发展规模,在扩大北院的同时,开辟了南院,建成南北两院;又在环城路外建设西操场。学校总面积扩至 102亩。南北院建教学楼5幢、实验楼1幢、能容纳千余人就餐的餐厅1幢,同时改建了北院一批楼房。如此建设规模30年未变。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校布局不断调整,把南院建成教学区,并重视南北两院的育人环境的建设。经不断改造,使位于古运河畔、清晏园旁的淮中校园,景点错落有致,景色秀美怡人,文化氛围浓郁。近10年来,学校进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投资5400多万元新建17幢教育教学用房,又投资1400多万元添置了高标准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形成了以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校园网、江苏名校网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格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优质教育的社会需求,老校区已限制了淮中高规格的现代化发展,中共淮安市委和市政府决定建设淮中新校区。新校区位于清浦区富春花园以东、天津路以西,北至解放东路,南临延安东路,占地面积为260亩,总投资达1.6亿元。现代化、高质量、花园式的新校区于2002年8月建成,9月份实现高中部搬迁,为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淮中百年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注重延聘名师执教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随着当代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校加快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提高年轻教师素质。1990年起,实行“导师制”,重在培养一批骨干教师;1995年起,实施名师工程,重在培养一批专家型、科研型教师;目前,继续实施“名师工程” ,并用教师的现代素质要求,整体提高教师素质。

1990年以来,学校有特级教师10人,受国家级表彰9人,受省级表彰14 人,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 人。现有专职教师212人,具中、高级职称教师129人,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30多人。2000年,学校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教师群体称号。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教学成果


教学楼

1993年以来,淮中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在实际工作中以科研为先导进行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做到融管理与科研为一体、教研与科研为一体,并结合学校实际设立研究课题。2000年,有2个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34个校级课题先后结题。学校“八五”省级课题《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九五”省级课题《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最优化研究》,都以丰硕的成果完满结题,《上海教育》、《中国教育报》、《成才导报》等报刊杂志都曾刊登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淮中教育科研情况,在省内外产生一定影响。这10年间,淮中两次在江苏省重点中学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早在1994年就被授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

近十年来,各教研组在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有1000多人次的学生在省和全国的学科竞赛中获奖。近几年高考本科录取率稳定在90%左右,重点大学录取率稳定在65%左右。学校涌现一批特优生,继1986、1987年两名学生分别获得江苏省高考文科第一名后,又有两名学生分别获全省高考文科第一、二名,2002年、2003年有30名学生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近几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高考单科成绩进入全省前10名,还有一些学生被清华、北大破格提前录取。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为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计划地进行课程改革,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善课程结构,开足必修课程,开设选修课程,丰富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为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了“分层次教学”模式,实施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计划。

1990年以来,江苏省淮阴中学通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先后成为江苏省合格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2000年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评估验收。2002年,学校隆重庆祝建校一百周年。2003年学校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名校,培养更多的具有个性特长、和谐发展的“四有”新人的奋斗目标。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校训三风

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ll for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Students
校训进德修业弘毅笃行
School Motto: Strong Responsibility, Whole-hearted Devotion, Noble Mind, High-qualitied Schooling
校风文明团结奋发求实
School Spirit: Courtesy, Unity, Striving, Progressiveness
教风博学严谨热忱创新
Teaching Style:versatility, Precision, Sincerity, Innovation
学风勤学多思立志成才
Learning Style: Diligence, Thoughtfulness, Perseverance, Success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校训诠释


历史之碑

在教育文化学意义上,校训体现出一个学校的个性。作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循的准则,校训是校长风采、办学传统和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能秉承传统、维系学脉、增强师生的凝聚力、荣誉感和责任感。

回顾淮阴中学百年历史,学校屡次更迭校名,历经沧桑和变易,而一直传承不息、历久弥新的是学校读书做人、进德修业、弘毅笃行的传统精神和文明团结、奋发求实的优良校风。从江北大学堂时期的“朴学、勤恳”,到江苏省第六师范学校时期的“爱国之心重于爱自身”,到江苏省淮阴师范时期的“敦品励学”、“入则进德修业,出则任重道远”。这些训示融于校风、学风之中,使得百年历程,薪火相承,学风绵绵,陶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淮中学子。修身精神、治学精神、爱国精神是淮中传统精神的内核。在社会步入21世纪和学校百年校庆之际,许多教师、校友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共议应以新校训来弘扬淮中的优良传统,规范全体师生员工的行为。立意于既涵盖淮中传统的办学精神,又体现时代特色和要求,经过反复研讨,我们把新校训确立为“进德修业,弘毅笃行”。“进德修业”是省淮师时期的校训,与“敦品励学”一致;“弘毅笃行”.是从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

“进德修业”为学生进学的两大任务。《大学》首句提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意思为“大人之学”,其首要任务在于“明德”。对于淮阴中学的学生来说,“进德”就是培养自己的崇高思想品德,成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基础道德,这是成人之本。德是做人的必备条件。“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人立于天地之间,必须德才兼备。“修业”是学生的另一大任务。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要立足于未来的社会,就要珍惜学习机会,打好知识基础,夯实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只是这样,才能为服务社会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弘毅笃行”总说为完成“进德修业”两大任务所应有的精神和态度。“弘毅”出自《论语》。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是宽广之意,“毅”是强忍之意,“弘毅”指的是宽广、坚忍的品质、态度,这是完成学业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这是朱熹的发挥。程颐认为:“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可以看出,弘和毅对于一个人成就道德品质和提高知识素养的重要性。“弘毅”与“出则任重道远”暗合,体现出学生对国家、社会所应负的责任。“笃行”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厚而有力之意,“笃行”即忠实、全心全意地去实践“进德修业”的两大任务。

淮中百年基业是代代淮中人默默无闻、严谨务实的诚实劳动换来的,淮中人当时时警醒自己,教育教学的高质量永远是办学的生命线,更多、更好、更快培养具有崇高思想品德、扎实文化功底、发展后劲充足的人才是我们的永恒追求。全体淮中人应该以“进德修业,弘毅笃行”的校训勉励自己,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努力把淮阴中学办成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名校。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办学设施

校园面积:173333平方米,合260亩 生均面积:51.76平方米
校园绿化面积:78346.5平方米 生均面积:23.39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80158.6平方米 生均校舍面积:23.94平方米
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1084平方米 住宿舍生均面积:14.6平方米
篮球场:8片
跑道:400米
教学教辅用房面积(合24675.13平方米)
名称数量建筑面积名称数量建筑面积名称建筑面积普通教室151440课外活动专用教室4360天文馆专用教室171495课件制作室190微机房558多媒体教室595742阅览室31955.23科技馆216物理实验室101624语音室3324图书馆4716化学实验室6928.4总控室1170演播厅3863.5生物实验室4928.4广播厅70.4劳技实验室3464.2体育卫生用房(合3328平方米)
名称建筑面积名称建筑面积名称建筑面积体操房180健身房241体育馆9238医务室90乒乓球室1752体育器材室624室内球场1176生活用房(合24089.5平方米)

名称建筑面积名称建筑面积餐厅5758.5服务中心1705学生宿舍11084值班室及单身教师宿舍5542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学校荣誉

2004 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淮安市公安消防支队
2004年3月 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江苏省教育厅
2004年10月 淮安市第20届重点中学运动会(乙级队)淮安市教育局
2004年10月 淮安市第21届重点中学运动会 淮安市教育局
2005年2月 2004年度城镇特困家庭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05年3月 2004年度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05年4月南京农业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生源基地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5年8月 无烟单位 淮安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05年8月 2004-2005学年度淮安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 淮安市教育局
2005年10月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05年10月 淮安市第21届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甲组)男子组总分第六名 淮安市教育局
2005年10月 淮安市第21届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淮安市教育局
2005年11月 南京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南京大学
2005年12月 江苏省教育科技系统模范职工之家 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
2005年12月 爱国卫生先进 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05年月12月 鼎力相助育师资源情系老区显风范 团中央扶贫工作队山西灵丘县人民政府
2006年2月 2005年度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先进单位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
2006年2月 2005年度创建平安清浦先进集体 中共淮安市清浦区委、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政府
2006年 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淮安市公安消防支队
2006年6月 依法治校示范校 江苏省教育厅
2006年8月 2005-2006学年度淮安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奖 淮安市教育局
2006年8月 2005-2006学年度淮安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 淮安市教育局
2006年9月 2001-2005年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
2006年10月 2003-2006年平安淮安创建先进集体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
2007年3月 创建“四城”先进单位 中共清浦区委、清浦区人民政府
2006年11月 淮安市首届星级高中田径运动会(男子甲组)第六名 淮安市教育局
2007年8月 江苏省第十二届学生四径运动会(苏北片)体育道德风尚奖 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
2007年9月 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
2007年12月 淮安市首届中学生暨第23届星级高中四径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淮安市教育局
2007年12月 淮安市首届中学生暨第24届星级高中四径运动会男子团体总分第五名 淮安市教育局
2007年8月 2006-2007学年度淮安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奖 淮安市教育局
2007年8月 2006-2007学年度淮安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 淮安市教育局
2007年12月 优秀家长学校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妇女联合会淮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07年4月 06-07年度江苏省开展"冬季三项"百日锻炼活动先进学校 江苏省体育局江苏教育厅
2007年2月 2006年度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
2008年元月 淮安市迎奥运“羽协杯”羽毛球比赛男子团体第二名 淮安市羽毛球协会
2007年10月 淮安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淮安市教育局、淮安市科技局、淮安市科学技术协会
08年元月 07年度教育目标考评特别贡献奖 淮安市教育局
07年元月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06年度教育工作创新奖 淮安市教育局
2007年4月 06年度主城区学校行风软环境建设十佳单位 淮安市教育局
2007年2月 06年度淮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高校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
07年元月 06年度教育目标考评先进集体 淮安市教育局
08年元月 双拥工作先进集体 淮安市委、市政府、淮安军分区
2007年5月 2007年机器人竞赛获奖团体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基金会
2007年5月 第十八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团体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基金会
2007年度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淮安市公安消防支队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建设目标

2006--2010年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今后五年,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博学严谨、具有现代素养的研究型教师队伍。

适当调整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促进干部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中青年教师占更大比例,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得到行政管理的锻炼,使淮阴中学的干部队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加大教师学历进修和业务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使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20%以上。每年培养、引进研究生,引进博士、外籍教师前来学校任教,同时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班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技术职务水平,使具有高、中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70%以上。实行教师发展性评价,通过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合格教师的评定,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尽快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学科优质教师群体。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校长简介

张元贵,男,1961年9月出生,江苏淮阴区人,大学本科毕业,中学物理高级、特级教师,共产党员。任江苏省淮阴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是江苏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主席团成员,淮安市第三、第四届党代会代表。
张元贵同志自1980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以精于教书,勤于育人,认真管理,潜心研究,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敬业爱岗,清正廉洁,为人师表,勤奋工作。因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工作成绩突出,从普通的教师岗位上脱颖而出,于1998年8月开始任江苏省淮阴中学校长。张元贵同志主持淮阴中学工作以来,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学校的追求,弘扬学校办学百年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努力以校训“进德修业,弘毅笃行”作为行为准则。学校取得了优良的办学绩效:校区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两个,占地面积由102亩变成362亩,校园建筑面积由原来的5万平方米,变成现在的13万平方米,学校的规模由原来的生数2600人,变成现在的生数近7000人(其中高中部3600人),现在每年高考二本达线都在千人以上,本科录取近1200人,录取清华、北大、南大、人大、复旦等全国一流名校的学生逐年增多。2008年有24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教育质量在江苏省所有的优质高中中名列前茅。学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于2000年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的评估验收。2004年首批成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学校连续14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淮阴中学扩大办学规模后已经步入了江苏省最优秀学校的行列,成为淮安人民信任的首选学校。

张元贵同志注重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先后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九五期间主持省级研究课题《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最优化研究》研究,顺利结题,获淮安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十五期间主持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学生有效学习指导策略研究》的研究,获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由于成绩显著,张元贵同志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育系统勤政廉政好干部,淮安市十大杰出青年,淮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校史沿革

校名时间江北大学堂(1902-1903)江北高等学堂(1903-1905)江北师范学堂(1905-1911)淮阴师范学校(1911-1913)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14-1928)江苏大学区立淮阴中学第四中山大学省立淮阴中学中央大学区立淮阴中学(1928-1929)江苏省立淮阴中学(1929-1932)江苏省立淮阴师范学校(1932-1937)江苏省立龙爪树临时师范学校(1938-1939)江苏省立第二临时师范学校(1939-1943) 解 散(1943-1947)江苏省立淮阴师范学校(1947-1948)两淮市第一联合中学(1948-1949)淮阴区立淮阴中学(1949-1950)苏北淮阴中学(1950-1953)江苏省淮阴中学(1953-1969)清江市淮阴中学(1969-1978)江苏省淮阴中学(1978-------)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课题研究

2009-3-30 关于2009年度课题申报的通知
2009-2-27 我校周其霞老师在2008年课题优课展评中获一等奖
2009-2-25 我校5个省、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顺利结题
2009-2-25 我校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立项课题隆重开题
2007-9-28 关于组织申报省“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的通知
2007-5-12 江苏省淮阴中学“十一五”市教育科学课题统计表
2006-5-1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办法
2006-5-10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
2006-3-2 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
2005-9-30 立项通知书1
2005-9-30 立项通知书2
2005-9-30 实 施 方 案
2005-9-30 开题论证情况汇报
2005-9-30 研究思路
2005-9-30 二00二年度检查表(一)
2005-9-30 二00二年度检查表(二)
2005-9-30 二00二年度检查表(三)
2005-9-30 二00二年度检查表(四)
2005-9-30 二00二年度检查表(五)
2005-9-30 “十五”全国规划课题“中学生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及“十五”江苏省规划课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分解指南
2005-9-30 江苏省淮阴中学“全国”“十五”课题“中学生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及江苏省“十五”课题“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研究思路(调整)
2005-9-30 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开题论证情况汇报
2005-9-30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学生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开题论证报告
2005-9-30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学生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2005-9-30 课题立项通知书
2005-9-30 我校“十五”期间全国、省、市科研课题一览表
2005-9-30 三年来多媒体教学课件获奖统计1
2005-9-30 课题组三年来获奖论文统计
2005-9-30 课题组三年来论文发表统计
2005-9-30 各研究小组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创建新的优化模式情况统计表
2005-9-30 各研究小组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改进与优化已有的模式情况统计表
2005-9-30 各研究小组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套用与演练名家已创的模式情况统计表
2005-9-30 淮阴中学《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最优化研究》鉴定意见
2005-9-30 课题质疑答辩情况略述
2005-9-30 “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最优化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005-9-30 立项通知书
2005-9-30 九五课题一览表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科研成果

2009-4-28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年度获奖论文统计表
2009-4-28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年度发表论文统计表
2009-2-27 2008年淮安市中小学教学论文评选结果
2008-11-24 我校于陶老师在江苏省教育学会2008年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2008-11-18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7年度发表论文目录(部分)
2008-11-11 2008年“师陶杯”中学教育科研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2006-5-31 江苏省淮阴中学近年来论文获奖目录(三)
2006-5-31 江苏省淮阴中学近年来论文获奖目录(二)
2006-5-30 江苏省淮阴中学近年来论文获奖目录(一)
2006-5-29 江苏省淮阴中学近年来论文发表目录(三)
2006-5-29 江苏省淮阴中学近年来论文发表目录(二)
2006-5-27 江苏省淮阴中学近年来论文发表目录(一)
2005-9-30 2002年获奖及发表论文目录(一)
2005-9-30 2001年发表论文目录(一)
2005-9-30 2001年发表论文目录(二)
2005-9-30 2001年发表论文目录(三)
2005-9-30 2001年发表论文目录(四)
2005-9-30 2002年获奖及发表论文目录(二)
2005-9-30 2002年获奖及发表论文目录(三)
2005-9-30 2002年获奖及发表论文目录(四)
2005-9-30 优秀成果奖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德育资源

2008-12-17 初一年级文艺专场节目获奖名单
2008-12-4 淮阴中学第二十届文化艺术节教工专场圆满结束
2008-12-4 江苏省淮阴中学第二十届文化艺术节初一年级专场文艺演出隆重举行
2008-12-1 我校全体住校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并进行消防逃生演练
2008-12-1 艺术节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2008-11-29 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圆满落幕
2008-11-17 淮中德育79:校艺术节
2008-11-17 关于举办江苏省淮阴中学第二十届文化艺术节的通知
2008-11-12 淮中德育78
2008-11-12 淮中德育77
2008-11-10 我校举行主题为“感恩成就人生、励志点亮未来”的专题演讲
2008-11-3 我校朱斌同学在江苏省第六届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夺冠
2008-11-1 我校团委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秋游活动
2008-10-22 淮中德育报第76期
2008-10-17 江苏省淮阴中学“示范班级”评比办法
2007-5-16 江苏省淮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思考与实践
2007-5-15 “心理协会”活动安排
2007-5-15 关于评选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团员” 、“优秀团干”的通知
2005-10-6 关于“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的说明
2005-10-6 淮阴中学校园规范管理细则
2005-10-6 主题班会观摩安排
2005-10-6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升旗安排表
2005-9-30 江苏省淮阴中学学生一日常规
2005-9-30 淮阴中学学生文明礼仪要求
2005-9-30 校园管理规定
2005-9-30 学习法律知识促进身心健康
2005-9-30 关于升降国旗的制度
2005-9-30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005-9-30 中学生守则
2005-9-30 江苏省淮阴中学《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实施细则
2005-9-30 江苏省淮阴中学德育工作规划(2003-2008)
2005-9-30 淮阴中学《中学德育大纲》实施细则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奖学助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学校简介,江苏省淮阴中学-历史

2005-9-30 淮阴中学2005年奖学助学金分配方案
2005-9-30 第十四届“李更生奖学金”获奖名单
2005-9-30 第十三届“李更生奖学金”获奖名单:
2005-9-30 李更生奖学金
2005-9-30 “一品梅”奖教学基金会章程
2005-9-30赵千里奖学金章程
2005-9-30 清棉友爱章程 宗旨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班主任之家

2009-2-26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先进班级及班主任
2008-10-21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先进班级及班主任
2005-9-30 “与法同行”主题班会记实
2005-9-30 主题班会简案
2005-9-30 班会主题集锦
2005-9-30 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
2005-9-30 班主任(及相应的工作)岗位选聘办法
2005-9-30 江苏省淮阴中学班主任工作细则
2005-9-30 江苏省淮阴中学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
2005-9-30 淮阴中学“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
2005-9-30 青年班主任培训(图)
2005-9-30 优秀班主任(图)
2005-9-30 个人病历的妙用――班主任工作技巧点滴
2005-9-30 探索“鼓励创造性班集体”――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
2005-9-30 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图)
2005-9-30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图)
2005-9-30 从心理教育谈班主任工作
2005-9-30 浅谈班主任的角色素养
2005-9-30 利用学生心理优势铺垫教育新路
2005-9-30 班主任要注重自身形象
2005-9-30 班主任的言和行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教师荣誉

2008-12-16 淮钢奖教金获奖人员名单
2008-12-16 第十三届“赵千里奖教金”获奖人员名单
2008-12-16 第十届“一品梅优秀园丁”奖教金获奖人员名单
2008-10-31 07-08年度教师获奖

江苏淮阴中学_江苏省淮阴中学 -科研管理


学校楼房2009-6-17 关于评选二○○九年新课程优秀课件的通知
2009-6-17 关于评选二○○九年优秀教学案例的通知
2009-6-16 2009年淮安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论文评比通知
2009-5-8 关于2009年度全省中小学及幼儿园 “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2008-10-15 研究生课程班作业通知
2008-10-14 关于举办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评选的通知
2008-10-14 淮安市教育学会2008年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通知
2007-9-27 教育科研指导文选一
2007-9-26 关于教育科研指导文选通知
2007-9-18 关于举办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评选的通知
2007-9-5 省市级教育教学论文参评通知
2007-6-12 关于开展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五期课题评奖及第七期(2007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2007-6-12 关于2007年度全省“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2007-5-14 关于2007年江苏省教育学会所属专业委员会优秀教育论文送评的通知
2007-5-11 淮阴中学举办“十一五”教科研课题开题论证活动
2007-5-11 研究生课程班上课通知
2006-9-28 关于印发《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职工发表(获奖)论文的认定意见》的通知(淮中11号文)
2006-7-27 《省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办法》的通知
2006-7-27 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优秀教育论文评选通知
2006-7-25 关于2006年度全省“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2006-6-21 关于施行《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科研奖励条例》的通知
2006-6-12 第六届“新世纪园丁教育教学论文大赛”参赛通知
2006-5-12 江苏省第六届“新世纪园丁教育教学论文大赛”的通知
2006-3-2 市“十一五”规划申报评审书
2006-3-2 关于组织申报市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2006-3-2 十一五电教课题申报表
2005-12-14 关于组织申报市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
2005-12-14南通人厉害
2005-12-14 淮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005-9-30 协议书
2005-9-30 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条例
2005-9-30 教科研总体目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50103/29601.html

更多阅读

江苏省天一中学 江苏省天一中学刘明磊

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天一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创办于1946年,1978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被省教委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合格重点高中”。她以出众的办学业绩饮誉大江南北,是全国中小学德育工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1月月考地理解析 江苏省淮海剧团 江姐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5届高三1月月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说明:1.本试卷共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2.所有的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来源:学,科,网]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

江苏省海门中学_宽频_中国江苏网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江苏省海门中学http://itv.jschina.com.cn2010-04-27 15:13:00 实施人性教育,培养有为人才——江苏省海门中学简介2010年3月江苏省海门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业绩卓越。学校创建于1912年,是全国最早在当时的教育部注

声明:《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学校简介,江苏省淮阴中学-历史》为网友命运我手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