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 肠梗阻-概述,肠梗阻-流行病学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肠梗阻_肠梗阻 -概述


肠梗阻

肠梗阻是肠腔的物理性或机能性阻塞、发病部位主要为小肠。小肠肠腔发生机械阻塞或小肠正常生理位置发生不可逆变化(肠套叠、嵌闭和扭转等)。

小肠梗阻不仅使肠腔机械性不通,而且伴随局部血液循环严重障碍,致使动物剧烈腹痛。呕吐或休克等变化,本病发生急剧。病程发展迅速,预后慎重,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

肠梗阻_肠梗阻 -流行病学

肠梗阻如今是外科的常见病,尤其在每年的春节长假后就诊的人数会出现一个小高峰,其中最多见的就是粘连性肠梗阻。各种年龄和性别均可发病。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常致患者死亡。

目前的死亡率一般为5%~10%,有机械性肠梗阻发病率约为肠梗阻的90%。其中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仍可高达5%~30%。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约为肠梗阻的40%左右,其中的70%~80%有腹部手术史。

肠梗阻_肠梗阻 -分类

按梗阻的原因分为


肠梗阻

1.机械性肠梗阻

2.非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缺血性肠梗阻)

按肠壁血供情况分为

1.单纯性肠梗阻: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

2.绞窄性肠梗阻:在肠腔阻塞时,腔壁因血管被绞窄而坏死;

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分为

1.小肠梗阻:又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和低位小肠梗阻;

2.结肠梗阻:

按梗阻程度分

1.完全性梗阻;

2.不完全性梗阻。

按起病缓急分

1.急性肠梗阻

2.慢性肠梗阻

必须指出,肠梗阻的分类是为了指导临床治疗,不同类型肠梗阻的治疗原则不同。此外,肠梗阻的类型,可随病理过程的演变而转化,不是固定不变的。

肠梗阻_肠梗阻 -病因

机械性肠梗阻


肠梗阻

肠外原因
(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

(2)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3)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4)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

肠管本身的原因
(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

(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尤其是结肠瘤)肠吻合等

(3)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引起

肠腔内原因由于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已不常见。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指肠瘘管进入肠腔,产生胆石性肠梗阻的病例时有报道

动力性肠梗阻

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某些药物肺炎、脓胸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

.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引起肠管暂时性痉挛

血管性肠梗阻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因。

各种病因引起肠梗阻的频率随年代地区、民族医疗卫生条件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年前嵌顿疝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最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预防性疝修补术得到普及,现已明显减少。而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肠梗阻_肠梗阻 -病理

病理解剖


肠梗阻

单纯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发生后,梗阻部位以上的肠腔扩张。肠壁变薄,粘膜易有糜烂和溃疡发生。浆膜可被撕裂,整个肠壁可因血供障碍而坏死穿孔,梗阻以下部份肠管多呈空虚坍陷。

麻痹性肠梗阻时肠管扩张、肠壁变薄。

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小静脉和毛细胞血管可发生瘀血、通透性增加,甚至破裂而渗出血浆或血液。此时肠管内因充血和水肿而紫色。继而出现动脉血流受阻、血栓形成,肠壁因缺血而坏死,肠内细菌和毒素可通过损伤的肠壁,进入腹腔。坏死的肠管呈紫黑色,最后可自行破裂。

病理生理

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以及感染和毒血症。这些改变的严重程度视梗阻部位的高低、梗阻时间的长短以及肠壁有无血液供应障碍而不同。

(1)肠膨胀机械性肠梗阻时,梗阻以上的肠腔因积液积气而膨胀,肠段对梗阻的最先反应是增强蠕动,而强烈的蠕动引起肠绞痛。

(2)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梗阻时肠膨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高位小肠梗阻时呕吐频繁,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被排出体外。如梗阻位于幽门或十二指肠上段,呕出过多胃酸,则易产生脱水和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3)感染和毒血症正常人的肠蠕动使肠内容物经常向前流动和更新,因此小肠内是无菌的,或只有极少数细菌

肠梗阻 肠梗阻-概述,肠梗阻-流行病学

除上述三项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之外,如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往往还伴有肠壁、腹腔和肠腔内的渗血,绞窄的肠袢越长,失血量越大,亦是导致肠梗阻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肠梗阻_肠梗阻 -临床表现

1.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一般为阵发性剧烈绞痛。

2.呕吐: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然后即进入一段静止期,再发呕吐时间视梗阻部位而定。

3.腹胀: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

4.排便排气停止:在完全性梗阻发生后排便排气即停止。

5.休克:早期单纯性肠梗阻病员,全身情况无明显变化,后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四肢发凉等征象。

肠梗阻_肠梗阻 -症状


肠梗阻

1.心率:单纯性肠梗阻,失水不重时,心率正常。心率加快是低血容量与严重失水的表现。绞窄性肠梗阻,由于毒素的吸收,心率加快更为明显。

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体温升高是肠管绞窄或肠管坏死的征象。

3.腹部体征:应注意是否有手术瘢痕,肥胖病人尤其应注意腹股沟疝及股疝,因为皮下脂肪过多容易忽略。膨胀的肠管有压痛、绞痛时伴有肠型或蠕动波。若局部压痛伴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为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听诊时应注意肠鸣音音调的变化,绞痛时伴有气过水声,肠管高度扩张,可闻及“丁丁”(tinkling)的金属音(高调)。

4.直肠指诊:注意直肠是否有肿瘤,指套是否有鲜血。有鲜血应考虑到肠黏膜病变、肠套叠、血栓等病变。临床表现

肠梗阻_肠梗阻 -诊断

血常规


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早期明显改变。随病情发展可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多见于绞窄性梗阻性肠梗阻)

血生化

缺水:血红蛋白值、血细胞比容升高。水、电解质钾和酸碱失衡

尿常规

血液浓缩可尿比重增高

呕吐物及粪便

肠血运障碍时,可含大量红细胞或潜血阳性

小肠梗阻

X线站立位时见小肠“阶梯样”液平。平卧位时见积气肠管进入盆腔。

结肠梗阻

CT平扫见结肠肠腔扩张及结肠内气液平

肠套叠

空气灌肠可见肠套叠处呈“杯口”状改变。

乙状结肠扭转

钡剂灌肠X线检查见扭转部位钡剂受阻,钡影尖端呈“鸟嘴”形.

麻痹性肠梗阻

X线平片:见小肠、结肠均胀气明显。

绞窄性肠梗阻

X线平片:见孤立性肠襻。

肠梗阻_肠梗阻 -治疗


肠梗阻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梗阻的原因、性质、部位、病情和患者的全身情况。但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纠正肠梗阻所引起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作胃肠减压以改善梗阻部位以上肠段的血液循环以及控制感染等皆属必要。

1、纠正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脱水与电解质的丢失与病情与病类有关。

2、胃所减压通过胃肠插管减压可引出吞入的气体和滞留的液体,解除肠膨胀,避免吸入性肺炎,减轻呕吐,改善由于腹胀引起的循环和呼吸窘迫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肠管的瘀血、水肿和血液循环。少数轻型单纯性肠梗阻经有效的减压后肠腔可恢复通畅。胃肠减压可减少手术操作困难,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3、控制感染和毒血症肠梗阻时间过长或发生绞窄时,肠壁和腹膜常有多种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梭形芽胞杆菌、链球菌等),积极地采用以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为重点的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十分重要。

4、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对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如由蛔虫、粪块堵塞或炎症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等可作非手术治疗。早期肠套叠、肠扭转引起的肠梗阻亦可在严密的观察下先行非手术治疗。动力性肠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况,不需手术治疗。


肠梗阻

5、外科手术的主要内容为:

①松解粘连或嵌顿性疝整复扭转或套叠的肠管等以消除梗阻的局部原因;

②切除坏死的或有肿瘤的肠段引流脓肿等以清除局部病变;

③肠造瘘术可解除肠膨胀便利肠段切除肠吻合术可绕过病变肠段恢复肠道的通畅。

肠梗阻_肠梗阻 -并发症


肠梗阻肠梗阻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本病可出现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以及感染和毒血症等并发症。

肠梗阻_肠梗阻 -预后

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多吃富含营养易消化食物,见就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

2.腹部手术患者,鼓励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肠梗阻_肠梗阻 -预防


肠梗阻肠梗阻的病因很多。预防方面能做到的有患蛔虫症的儿童应积极驱虫治疗,有疝者宜及时修补,腹部手术时操作轻柔,有报道术后在腹腔内放置羧甲基纤维素(Sodiumcarboxymethylcellulose)及口服维生素E可以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专家建议

正月里人们往往肠胃负担比较重,如果吃纤维过长的食物制作时一定要剁碎。饮食还要注意不要过饱,以免增加肠胃负担,降低消化吸收能力。元宵、汤圆不宜多吃。柿子里鞣酸比较多,容易造成胃结石,进而堵塞消化道形成肠梗阻,因此也要控制进食量。

专家提醒

如果出现呕吐、腹部疼痛、几天不排大便等症状,而过去从未发生过肠梗阻,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50103/30738.html

更多阅读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防治与护理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08年5月36例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愈34例,梗阻解除时间2~12 d(平均6 d);手术治疗2例,经治疗和及时合理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区分术后早期肠

中医治疗肠梗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肠梗阻的研究进展倪欢欢1 王立恒2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关键词:肠梗阻;中医/研究进展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四大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死亡率达5%-10%[1]。根据病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

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病症状脸部图片

蛔虫性肠梗阻为蛔虫病常见的并发症.多因蛔虫团阻塞或蛔虫毒素刺激肠壁痉挛所致.以阵发性剧烈腹痛,呕吐蛔虫或胆汁为临床特点.小儿发病较成年人为多.中医文献称为。关格”。[临床表现]患者为阵发性剧烈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甚则吐蛔或呕胆汁,大

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

什么叫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是什么?粘连性肠梗阻是怎么回事?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 炎症创伤后所形成的广泛性肠粘连粘连带引起的肠管急性梗阻粘连性肠梗阻(5张)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患者有腹部手术炎症创伤或结核病史发

MPEG-2TS码流分析 mpeg2 ts文件下载

一、TS流概述ES流(ElementaryStream,基本流):数字电视各组成部分编码后所形成的直接表示基本元素内容的流,包含视频、音频或数据的连续码流。PES流(Paketized ElementaryStream,打包基本码流):是将基本的码流ES流根据需要分成长度不等

声明:《肠梗阻 肠梗阻-概述,肠梗阻-流行病学》为网友恋梦菇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