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桔灯》 《小桔灯》-原文欣赏,《小桔灯》-作者简介

《小桔灯》,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在1957年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反映了1945年抗战期间革命者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派统治下,艰难的处境和对光明的渴望,赞扬了他们坚强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小桔灯》 《小桔灯》-原文欣赏,《小桔灯》-作者简介

冰心的作品小桔灯_《小桔灯》 -原文欣赏


《小桔灯》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反反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 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屋里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暗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的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扣着板门,发出清脆的"咚咚"声,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

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小桔灯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一定!”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泪水在我眼中打转……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 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做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写作于1957年1月3日

冰心的作品小桔灯_《小桔灯》 -作者简介


冰心

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小说集《超人民往事》和通讯集《寄小读者》等。。“五四”时期开始写小说、诗歌,影响很大。她的主要作品收在《冰心文集》里。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赢得很高的国际声誉。冰心早期作品的三大主题是“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是冰心所坚持和提倡的“爱的哲学”。写于解放后(1957年)的《小橘灯》一文,既承继了早期作品的特点,又表现了冰心对旧中国的控诉,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这使她的作品注入了新的、充满活力的精神力量。

冰心的作品小桔灯_《小桔灯》 -创作背景

《小桔灯》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曾获得全国第二届儿童文学创作奖。是冰心根据其40年代在重庆郊区与一位穷苦人家的小姑娘偶然相识的真实经历写成的。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实际出场的只有“我”的朋友、小姑娘和“我”三人,其余均通过言语带及。

文章暗含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但是没有像其他同类作品一样,将斗争推到台前,而是处理成一个淡淡的背景,三言两语带过。整篇文章以小姑娘在这种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乐观、镇定为主要表现内容。

对小姑娘的描摹,作者分别用了“为母求医”,“接待‘我’的来访”,“制作小桔灯”以及“送别”等情节。这些情节及彼此间的对话,让小姑娘的形象从清晰到逐渐生动、鲜活起来。作者特写的小姑娘用桔皮制作桔灯的场景,在诸多场景中尤为显眼,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小桔灯》的成功之处,在于对人物的塑造上。文章末尾,作者不忘添加点睛之笔,进一步强化行文的主旨:小主人公用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小桔灯》似乎只是作者信手拈来的一篇述事抒怀之作,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却寄深沉于浅淡,寄精奇于朴拙,细针密线,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言语优美而又意味深长,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艺术风格。

冰心的作品小桔灯_《小桔灯》 -文学价值


《小桔灯》文学艺术的使命在于创造出各式各样美的形象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冰心的散文《小桔灯》中的主人公小姑娘,是一个极为平凡、贫苦的农家少女,而她的所言所行却无处不蕴含着内在的美――心灵美,情操美。作者通过精巧的、别开生面的艺术构思,十分真实而生动地刻划了小姑娘这一美好、感人的艺术形象。

首先,《小桔灯》之“美”,美在选材上能够“以小见大”,“平中见奇”。作者善于从看似寻常的事物中发掘出不寻常的意义,从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冰心把山村小姑娘、不起眼的小桔灯、小姑娘照看生病的妈妈和做灯送客这些十分普通平凡的人、物、事,放在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在国民党的陪都重庆、光明与黑暗正在作生死搏斗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上,从而开掘出“人民在受苦,也在反抗,在盼望,盼望着革命胜利的曙光”这一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主题。《小桔灯》只有一千五百多字的短小篇幅,却包容着如此深刻的寓意,真可谓是一篇玲珑剔透、回味无穷的散文佳作。

其二,《小桔灯》之美,美在立意的深刻新颖。作者选取小姑娘“打电话”、“照看妈妈”、“巧制小桔灯”等三件事,如果仅只表现小姑娘的“早熟、能干、心地善良、珍重感情”这样一个主题,也是能够成立的。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站在特定的时代的高度来挖掘这一平凡题材的深刻含义,揭示生活的真谛。因此,《小桔灯》的主题提炼得深刻而新颖。作者紧接着叙事之后的一段抒情文字,直抒胸臆,真切自然,是对前面叙事的归结和深化,是全篇的点睛妙笔。它深化了主题,对小桔灯的象征意义作了充分地揭示――小桔灯象征着蕴藏在革命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种,小桔灯就是光明和胜利之灯,正如鲁真在《春颂――评冰心的〈小桔灯〉》一文中所说:“当她(作者)感激地接过小女孩送给她的小桔灯时,她感受到了革命人民的力量”,“这段文字有很深的寓意,她(作者)在寻找光明,这是她在美国的慰冰湖畔没有找到的东西,现在,她从一个穷苦的木匠的女儿身上看到了光明”。看来,这段抒情文字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对主题的升华,是对主人公形象的升华,也是美的升华;它给了读者始料不及的新意。

其三,《小桔灯》之美,美在其结构处理的明暗相济。初读《小桔灯》,似觉其结构平淡无奇,但仔细推敲,则会发现它的精妙之处。冰心善于精心地组织材料,把各种材料都放置在最适当、最能发挥其效用的地方。《小桔灯》结构的突出特点,即是明线与暗线的互相交替运用,这种结构处理使文章增加了立体感,而不同于那种一般化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平面结构。“我”与小姑娘的交往,小姑娘的音容举止是明线,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始终让这一明线处于主导地位;小姑娘的爸爸王春林及一家人与医学院的学生的关系,则是暗线,作者运用了侧面描写,直到文章收尾,方令读者恍然省悟其中的奥秘。其暗线对明线起了陪衬和补充说明的作用。明暗相济,缺一不可,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这种立体的艺术结构使全文平添了美感,使读者领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情趣。

其四,《小桔灯》之美,美在对人物形象的白描式勾勒。小姑娘是作者倾全部感情、着力表现的中心人物。在全文五分之四的篇幅里,作者运用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抓住人物最富有特征的言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寥寥数笔,便将一个早熟、镇定、勇敢、乐观、纯真善良、富于内在美的中国农村贫苦少女的形象展示在读者面前,宛若塑像一般,很有立体感。她那贫寒的外貌,令人同情;“我”和她攀谈,进而感到她的懂事、可爱;“我”到她家探访,她沉静有礼地接待;她乐观地“笑谈”那寒酸的年夜饭,深思般地解释爸爸的下落;熟练、敏捷地制作小桔灯;热情地送客;特别是对光明未来的自信,……这一切,衣着、外貌、言谈、举止,都只有在“这一个”抗日战争年代的、饱经生活磨难的山村小姑娘的身上才能具备,再不能有第二个了。她是那样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感情,她的形象仿佛开放在荒野中的一朵散发着清香的野菊花,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作者那一段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文字,更把小姑娘的形象升华到新的高度,为她的形象平添了厚度和韵味。那茫茫暗夜里的小桔灯,不恰是对小姑娘的绝好象征吗?

其五,《小桔灯》之美,美在运用了相互衬托、交相辉映的表现手法。首先,小姑娘的言行是通过“我”的观察表现出来的,而“我”的感受也伴随着对小姑娘的描写而逐步流露,“我”的感情也伴随着对她的了解而不断升华,由初遇的“同情”,到了解后的“可爱”,直到最后告别时的“敬佩”。“我”的感受有力地衬托了主人公形象的可爱,心灵的美好、高尚。其次,作者着意描绘了小姑娘特定的生活处境,对她的内心世界也是有力的衬托。正是在她的生活逆境和磨难中,她那美好的内心世界才越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其三,用自然景物来衬托小桔灯:阴沉、迷茫、黑暗的自然环境,与当时重庆的政治气候相一致,而小桔灯那微弱的红光,却给人们带来活力和生机。这一衬托显示了小桔灯的象征意义,使主题更加鲜明。这种多角度的衬托手法的运用,增添了文章的立体感,也更加强了主人公形象的美的魅力。

冰心的作品小桔灯_《小桔灯》 -公益活动

小桔灯公益捐书活动是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共同发起的网络公益活动,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图书和学习用品,让那些信息不畅、地区偏远的儿童也能通过书本来获取知识。聚集百度千万网友的力量,共同将知识的种子和互助奉献的理念由线上延伸到线下。

小桔灯第一次活动“爱知识也爱公益”在06年8月成功举办,活动迄今为止已进行了4次捐赠,捐赠学校8所,捐赠图书共计许多本。

参与方式为了能够为那些需要图书的地区提供更大量和可持续性的捐赠,并让更多的网友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小桔灯活动模式进行了调整,现在主要有两种模式同时进行:

一、人人都可以捐出自己的图书,百度负责收集和发送。大家捐赠图书的种类尽量以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为主。

二、您可以参与我们即将举行的百度知道爱心传递计划和百度百科爱心传递计划,在这两个平台上贡献知识传递爱心。通过点亮用户名前面温暖的小桔灯图标,传播爱心公益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贡献知识,传递爱心”活动规则:

1 、申请爱心传递计划:网友可在活动期间申请爱心传递计划。可同时申请:

知道爱心传递计划--解答问题,点亮桔灯!

百科爱心传递计划--完善词条,点亮桔灯!

小桔灯爱心公益活动
2 、贡献知识,传递爱心:申请成功第二天,代表小桔灯爱心公益活动的小图标就能出现在您的个人中心ID前,也会出现在您回答过的问题页面、创建或编辑的词条页面。您只要继续在知道回答问题或在百科创建编辑词条,就会有更多小桔灯在知道和百科点亮。这些汇聚网友爱心的桔灯会让更多人了解小桔灯活动并捐出图书!您就实现了爱心传递!活动期间您可以通过点击“查看我的爱心贡献”来了解自己的共享数量。

3 、捐赠图书:活动结束时,只要您在小桔灯爱心贡献榜的前100位,百度公司将以您的名义向受捐学校捐出5本图书。这些图书由本次小桔灯合作伙伴-北京天利经济文化发展公司提供。爱心贡献榜根据活动期间用户在知道百科最新传递小桔灯爱心图标的影响效果排序,该效果用解决问题数和创建编辑词条数来衡量。爱心贡献榜各显示知道百科前一百名用户。

冰心的作品小桔灯_《小桔灯》 -图书


《小桔灯》

作者:冰心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08
ISBN:756134782版次:1
包装:平装开本:16开
页数:311字数:298千

被称为:震撼灵魂的爱心读本、挥洒纯真的教育经典 、一片冰心寄稚子阳光雨露润花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50103/31239.html

更多阅读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译文 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译文与配乐朗诵【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曾祖陶侃(kǎn)做过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到陶渊

韩愈《进学解》原文、译文与题解 韩愈进学解中的成语

  韩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师说》和《进学解》堪称教师、学人必读之经典。《师说》已入中学语文教材,大家比较熟悉。《进学解》除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以外,知之者甚少。其实《进学解》一文非常耐读。一、《进学

《侧帽集》 《侧帽集》-原文,《侧帽集》-纳兰性德介绍

《侧帽集》是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词集。纳兰性德,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词集。纳兰性德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在他生

《小重山》 《小重山》-原文,《小重山》-作者简介

《小重山》是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作者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居卫州(今河南汲县)。小重山_《小重山》 -原文烛影摇红

晚春原文及翻译注释 《晚春》 《晚春》-原文,《晚春》-注释

《晚春》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在这首小诗里,韩愈一扫古人对晚春伤感、痛惜的风气,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晚春时百花争奇斗艳,杨花榆荚如雪花一样漫天翻飞的图景。此诗无伤春、惜春之意,却有惜阴

声明:《《小桔灯》 《小桔灯》-原文欣赏,《小桔灯》-作者简介》为网友十里桃林醉春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