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职业大学-概述,苏州职业大学-学院简介

苏州市职业大学成立于1981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职业大学之一。学校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毕业生始终保持着高就业率,2003、2004、2005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1%、96%和96.86%,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优良的办学条件、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充分的就业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已经成为区域品牌高等职业院校。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务处_苏州职业大学 -概述

苏州市职业大学成立于1981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职业大学之


苏州职业大学

一。2003年11月,苏州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调整地方高等院校的布局,优化地方高等教育结构,提升地方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将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教育学院、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市职工科技大学合并,组建一所立足苏州、服务地方,以工科为主、兼顾文理的市属普通本科院校,并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区征地建设新校区。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务处_苏州职业大学 -学院简介

坐落在石湖之畔、上方山之麓的新校区占地面积1070亩,规划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现已建成30.86万平方米。现有机电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管理系、教师教育系、外语系、艺术与设计系、基础部、远程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院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727万元,图书资料88.24万册,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一万余人;教职工总数1025人,专任教师647人,副高职称194人,正高职称1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3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3人。学校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毕业生始终保持着高就业率,2003、2004、2005三年毕业


学院一角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1%、96%和95.86%,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优良的办学条件、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充分的就业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已经成为区域品牌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强化“质量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能力为主线、应用为目的、创新为核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设置紧贴苏州市产业发展重点和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设有三年制专科专业或专业方向85个,其中应用电子专业被列为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机械、计算机、秘书、日语等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是江苏省同类高校中省级特色、品牌专业最多的院校之一。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绩显著,共获省级二类优秀教改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精品教材3部,编写正式出版的各类教材185本。学校现有9个实验(实训)中心,40个专业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5个。学校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培训项目”机电培训基地。
学校共出版专著40余部,在江苏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论文1602余篇;获市、省(部)科研成果奖40项,教学科研成果奖5项;“现代测试技术与仪器研究所”、“创新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研究所”、“工业设计研究所”等为国内名牌高校和知名外资企业研制、开发出多种科研设备与工业产品;“吴文化研究所”、“法制研究所”等已经出版多部专著和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学院与地方各行业和企业有着良好的产学合作基础,与地方企业有着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共建立校外实训基地45个。建立了由各界名流、企业家、专家参加的教育教学企业顾问委员会,成立了由企业技术专家参加的机械、电子、秘书等9个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市场需求审议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指导专业建设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引起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加拿大乔治布朗、澳大利亚北墨尔本技术学院等国外教育机构在举办新兴专业、课程合作、语言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为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积累了许多经验。
学校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毕业生始终保持着高就业率,2003、2004、2005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1%、96%和96.86%,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优良的办学条件、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充分的就业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已经成为区域品牌高等职业院校。
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学校将以市属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为契机,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为苏州实现“两个率先”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务处_苏州职业大学 -办学历史简介

2005年,苏州职业大学占地面积1689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727万元,图书资料88.24万册,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9654人,成人教育专科学生6847人;教职工总数1036人,专任教师649人,副高职称193人,正


苏州职业大学高职称1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164人。

办学风格:学校设有机电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管理系、教师教育系、外语系、艺术与设计系、基础部、远程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院系,设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统战)部、纪监审办公室、机关党总支、工会 、团委、人事处、教务处、发展规划处、学生工作处、科技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处、海外交流与合作处、离退休工作处、保卫处、总务处、基建处、学报编辑部、图书馆、后勤总公司等23个职能管理部门和直属单位。
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秉承“勤、勇、忠、信”(勤于实践 勇于创新 忠于事业 信于社会)的校训,牢固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能力为主线、应用为目的、创新为核心”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1)坚持高等职业教育方向,为企业培养 “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2)专业设置紧贴苏州市产业发展重点和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例如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应用电气专业、CAD/CAM、餐旅双语专业,支柱产业类专业,财会、宾馆管理、房地产及物业管理等三产专业,都适应了苏州市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目前,我校设有85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基本形成了适应性和针对性强、并且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
(3)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学校与地方各行业和企业有着良好的产学合作基础,与地方企业有着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建立了由各界名流、企业家、专家参加的教育教学企业顾问委员会,成立了由企业技术专家参加的机械、电子、秘书等9个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市场需求审议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指导专业建设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4)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依托,构建以技术应用和综合实践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至2005年底,学校拥有9个实验(实训)中心,40个专业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5个,共建立校外实训基地45个。学校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培训项目”机电培训基地。
在实践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一方面努力反映现代企业的高新技术、管理和经济活动实际,另一方面融入现代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要求,努力使学生既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又能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在实践教学形式设计上,对管理、经济类专业采用虚拟案例与模拟情景相结合的形式,对工科类专业则采用针对设备或产品实际操作和技术分析(或模拟项目)相结合的形式。在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则强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训围绕学生展开,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一个团队协作、发挥潜能、实践创新的空间。


苏州职业大学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引起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澳大利亚北墨尔本技术学院、新加坡华夏管理学院、日本金城学园等国外教育机构在举办新兴专业、课程合作、语言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为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积累了许多经验。

办学成果:苏州市职业大学办学24年来,直接为苏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毕业全日制学生万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000余人。还参与了大量非学历教育和企业培训。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全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许多已成为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校根据苏州经济发展的实际,及时性的提出了“三定” 、“三个转变”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并且在以后学校的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所谓“三定”,即定位――确定苏职大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定向――确定苏职大的服务方向,就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定格――确定苏职大培养人才的规格,就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谓“三个转变”,即教育模式必须从单纯以学历为目标的高等教育转变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观念必须要从计划经济条件下以学校为主转变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以行业为主导,教育理念必须要从单一的培养人转变到为社会、企业和学生的教育服务。)此后,毕业生主要流向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的企业,成为苏州制造产业第一线的中坚力量,满足了企业对一线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学校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毕业生始终保持着高就业率,2003、2004、2005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达到91%、96%和95.86%,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1999年,苏教高(1999)32号文决定,学校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优良的办学条件、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充分的就业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已经成为区域品牌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拥有多个品牌专业,其中应用电子专业被列为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机械、计算机、秘书、日语等4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是全省同类高校中省级特色、品牌专业最多的院校之一。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绩显著,共获省级二类优秀教改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精品教材3部,编写正式出版的各类教材185本。
2000年-2005年,学校共出版专著40余部,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论文1600余篇;完成省级课题14项;获市、省(部)科研成果奖40项,教学科研成果奖5项。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我校的师资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量、质量、结构等都有较大的提升。我校师资队伍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3人,列入省六大人才高峰的有2人,列入省“333”工程的有7人,列入省青蓝工程的有9人;市拔尖人才5人,市新世纪人才9人,市政府资助的引进人才4人。2000年,校团委被授予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同时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红旗团委创建单位称号;2001年,学校被授予江苏省科技拥军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校团委被授予江苏省基层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2004年、2005年,学校三次被授予江苏省就业指导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务处_苏州职业大学 -院系简介

管理工程系简介

管理工程系现有教职工51人,专职教师4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25人;博士、硕士33人。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颇强,硕果累累。近几年,教师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5项,市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25项;荣获省级

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职业大学-概述,苏州职业大学-学院简介

苏州职业大学高校教学成果类奖12项,省市级科研成果奖1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5项。

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1600余人,39个班。设有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文秘、法律文秘、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8个专业。人才培养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英语和计算机教学为两翼,着力打造应用复合型特色人才。就业率高达99%。已有许多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已踏上领导岗位。

管理工程系先后被评为苏州市、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系训为“知行合一,自强不息”。

机电系简介
成立于 1981年的机电工程系,是学院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最强、最具吸引力的院系之一。二十多年来,机电工程系办学成绩斐然,4000千多名毕业生遍布江苏各地,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以高就业率、高技能素质而在社会上享有盛誉。

目前,机电工程系设有系办公室和机械制造教研室、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研室、机械设计教研室、数控技术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等6个教研室以及系工程训练中心。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实验室和功能材料研制与性能测试实验室等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建在机电系,苏州市职业大学新材料研究所和苏州市职业大学现代测试技术与仪器研究所、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制造业信息化研究室等3个校级研究所(室)挂靠机电系。机电系现在系普通全日制学生2298人,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9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19人,讲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硕士学位的比例占62%以上; 70%以上教师具有“双师型”背景,其中既有业务造诣精湛、教学经验丰富的且具有扎实实践经验的老教师,又有年富力强、思想活跃、掌握现代专业理论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教学严谨、注重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了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同时,我系聘请多位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教授为兼职教授,形成一支来自教学科研与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共同推动系部工作的发展。

机电工程系开设的专业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运用技术。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首批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建有机械设计、金相与技术测量、力学、液压气压传动、自动化控制、模具、汽车技术等近十个专业实验室,拥有多媒体投影室、多媒体计算机室、可编程控制室、机加工中心和数控加工中心等专业实训中心,并与多家厂企实行联合办学,建立牢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注重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能力和就业岗位技能培养,所有专业的毕业生实行“双证书”毕业。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是苏州市职业大学重点系科之一。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系在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学生规模、科学研究、实验基地等方面都已取


苏州职业大学得长足的发展。院系全日制在籍学生2000多人,目前设有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通信技术、汽车电子技术8大专业。系教职工8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5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7人,青年教师硕士以上学历(不含在读)占86%,形成了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同时,聘请多位国内电子信息领域著名教授为兼职教授,建成一支来自教学科研与生产一线的稳定的、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共同推动系部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全系教职工众志成城,致力于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校重点建设专业,受到国家级、省级专家的一致好评,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1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确立为省品牌专业。同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被确立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电子信息工程系注重引进企业文化,模拟企业创建校内实训基地,竭尽全力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按企业规格建立实验实训室,拥有电力电子、EDA、PLC、DSP、高频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微电子等31个专业实验室,3个公共机房,以及苏州市唯一的无线电调试高级工培训基地,并有汉达、百神等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企合作研究中心――汉达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同时,与苏州园区、新区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学、产、研合作关系,培养的学生除了取得专科毕业证书以外,还将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岗位证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系学生在全国和省、市级的各类电子比赛、数学建模大赛中频频获奖。随着改革开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培养的专业人才日趋紧俏,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年薪在苏州职业大学各系中名列前茅。

计算机工程系

计算机工程系拥有一支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爱岗敬业、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都较理想的教职工队伍,学科带头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中青年科技带头人崔志明教授(博导)。计算机工程系的师资队伍以“江苏省现代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载体,形成了与专业建设密切结合的软件平台、智能化信息处理、软件项目管理技术三个团队,以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为基础、具体落实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工程系的学生敏学好问、朴实求真,深受校外实训基地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经过多年的办学积淀,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以下特色:

1、创建了基于案例和项目的三维整合课程模式(简称3DCC)。

“基于案例和项目的三维整合课程模式”是一种遵循技术应用能力形成规律的课程模式。该模式运作思路是:首先将来自IT企业一线的真实案例和项目(较小的实例称为案例,较大的则称为项目)按照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点集)、技术基础实践(技能点集)和综合应用(能力项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再依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集成的递进规律排列知识点系列、技能点系列以及对应的能力项系列,必要时原有的项目要进行合理分解或重新组合。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用案例和项目)和课程体系结构。三个方面的案例或项目互为依存、互为贡献,随着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达到综合应用能力螺旋式增长的效果。

2、开辟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路子

眼下,一般企业都无法接纳大批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简单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已难以实施。计算机工程系采取的方法之一是与著名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如与微软/ATA合作共建的软件实训工厂、与“星网锐捷”合作共建的锐捷网络实验室、与明基逐鹿软件(苏州)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软件测试实验室等。通过合作共建综合校企优势,实现扬长避短。在合作共建的过程中,采用ATA公司、微软公司、星网锐捷、新宇软件、明基逐鹿软件等多家IT知名企业提供的真实实训项目,并由他们派遣资深工程师承担教学任务,院系派出适量的教师和学生到合作单位去项岗实习,开设“工学结合”课程(苏州职业大学提倡并已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等方式,构筑起我系坚实的“工学结合”式的实验实训基础平台,使学生能得到真实的工程技术背景体验,获得工作经验,提高实战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苏州固锝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的“工学结合”课程,课


苏州职业大学程教学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彻底校正了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实现了真正的能力评价,深受企业欢迎。

教育与人文科学系

教育与人文科学系,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名,副教授26人,讲师31人。其中硕士21人、博士3人,在读硕士2人、博士4人。内设中文、数学、教育心理、营养与检测、旅游会展管理、劳动技术6个教研室。系内有教育与心理发展研究所和丝绸应用技术研究所两个校级研究所,省部级课题4个,校级课题18个。系还积极承担苏州市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其中中文、数学、劳动技术三个学科曾被省教育厅授予“省骨干教师培训基地”。
系部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1407人,41个班级,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旅游管理、食品营养与检测、公共关系、新闻采编与制作8个专业。实验实训中心下设分析中心、旅游管理、劳动技术教育、微格教室、计算机房等实验实训室,目前正在筹建新闻与采编、学前教育等实训室。另外还有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公共营养师培训鉴定点、中级餐厅服务员、导游资格证书、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现代会展岗位能力证书等专业技能培训点,为教学和学生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艺术与设计系

艺术与设计系现有全日制大学专科四十多个班级,一千三百多名学生。设有艺术设计、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十五个专业(方向)。系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教学、设计、创作能力的师资队伍。六十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二名,副教授十九名,并有多位在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美术创作等领域中享有较高声望的资深专业人士和设计专家任专业骨干教师。本系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拥有以专业计算机机房和专业实验、实训室为主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并与有关装饰、广告设计公司及艺术表演团体、企事业单位紧密联系,建立了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系注重教学与社会相结合,近年来招贴广告设计、室内设计、标志设计、钢琴、器乐和合唱等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奖项。系注重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办学条件使学生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质,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用人单位的欢迎。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6%以上,毕业生遍布全省及沪、浙等各地,在艺术设计与教育领域取得了优秀成果。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相关企业和学校的业务骨干或自主创业成为广告装饰行业的业主。

基础部

苏州市职业大学基础部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专职教师88人,正教授3人,副教授27人,高级职称比例占34%,讲师39人,助教16人,博士2人,硕士30人,在读博士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部门之一,基础部下设数学教研室、德育教研室、社科教研室和体育教研室并设有一个体育专业。基础部承担着我校数学、“两课”、体育公共课和部分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开设体育专业课程。
基础部教学设备齐全,设有二个标准运动场、一个体育馆等运动场所;另设有一个数学建模实验室。
基础部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敬业、爱生、传道、育人为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注重教书育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部坚持教学与教科研结合,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共开发出十多个多媒体课件,建立了一个校级重点课程群――高等数学课程群。基础部教师在近几年中发表论文131篇,主编、参编、修订教材5部;承担省级科研项目6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13项。

继续教育学院

苏州职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位于苏州市中心(职大老校区),占地26亩,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拥有教室60


苏州职业大学个,计算机房、语音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以及学生宿舍、食堂、浴室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自1988年起步,依托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举办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目前在籍学生达9000余人(包括校外教学点4000余人),涵盖工学、管理、财经、法律、外语、教育等学科大类的30多个专业。此外,还先后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办学,承办“专升本”函授教育,迄今已毕业本科学生1000余人,其中8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了学士学位。从2002年开始,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现在籍学生达1000多人。与此同时,大力开展教育类自学考试助学及教师资格培训等各种培训教育,以满足社会上多方面的需求。

远程教育学院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引起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加拿大乔治布朗、澳大利亚北墨尔本技术学院等国外教育机构在举办新兴专业、课程合作、语言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合作,为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积累了许多经验。成立远程教育学院,相互交流与学习,互派留学生等。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务处_苏州职业大学 -学院地址

地址:苏州市致能大道106号国际教育园苏州市职业大学(504,315,游4路公交车可到)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务处_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职业大学―相关词条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南京晓庄学院苏州大学苏州师范学院南京大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50103/32781.html

更多阅读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苏州外包学院到底如何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于名校云集、产业集聚的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校园占地424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依托苏州古城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工业园区领先的创

声明:《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职业大学-概述,苏州职业大学-学院简介》为网友西幹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