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 米开朗基罗 《大卫》 米开朗基罗 -简介,《大卫》 米

大卫像(David)是文艺复兴时代由米开朗基罗于1501年至1504年雕成,用以表现大卫王决战巨人歌利亚时的神态。高5.5米、重5000多公斤,原作目前置放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学院艺廊。

大卫像_《大卫》[米开朗基罗] -简介

大卫像(英语:David)是文艺复兴时代米开朗基罗的杰作,于1501年至1504年雕成。雕像为白色大理石雕成的站立的男性裸体,高5.17米,重约6吨。用以表现圣经中的犹太英雄大卫王。原作目前置放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每年都会吸引约120万人前去参观。

大卫像_《大卫》[米开朗基罗] -历史


《大卫》

雕刻工程从1464年开始。雕刻家多那太罗签约完成一座大卫像,作为旧约中的12个英雄雕像群的一部分。他在一块阿尔卑斯山卡拉拉采石场出产的白色大理石上刻出了下肢、躯干和衣着的大概形状,很有可能在两腿间打了个洞。但不知为何,他没有继续雕刻下去,1466年,多纳泰罗去世,留下了未完成的雕像。

《大卫》 米开朗基罗  《大卫》 米开朗基罗 -简介,《大卫》 米

1501年,当局决定再找一位艺术家完成这件作品。26岁的米开朗基罗被选中,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这项工作。1504年一月,雕像快完成的时候,人们对雕像的放置地点进行了讨论,原计划放在教堂顶楼,但雕像的美丽使人震惊,最终人们决定将其置于佛罗伦萨的市政厅旧宫入口,取代多纳泰罗的一尊铜像,以代表弗洛伦萨不畏强权的精神。40个人花费七天时间将它从工作室移到市政厅入口。

1873年,为保护雕像,大卫像被转移到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画廊内。1910年在雕像原址放了一个大卫像复制品。在佛罗伦萨,后继者共复制有二尊大卫像摆放在公众场所展出,一尊是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另一尊在市政厅的大门前。

1991年一个疯子用藏在大衣里的锤子损坏了雕像的左脚脚趾,然后就被控制住,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

早期大卫像的裸露曾引起争议,被穿上28片铜制无花果树叶来遮羞。雕像也曾经被贴上金箔叶子,头上戴有金质花环,这些装饰后来都遗失了。

大卫像_《大卫》[米开朗基罗] -作品特点

之前的艺术家雕描述的大卫多表现他割下歌利亚的头,取得胜利的情景。但学者一般认为,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描绘了战斗之前的大卫。雕像面色坚毅,头部左转,颈部的筋凸起,似乎正在准备战斗。他的上唇和鼻子附近的肌肉紧绷,眼睛全神贯注地望着远方。静脉从他下垂的右手上凸起,但他的身体确实放松的姿态,重量都放在右腿上,右手拿石头,左手前曲,将机弦搭在左肩上。他面色的紧张和姿态放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说明他他刚做出战斗的决定,却还未踏上战场。曾经被人说是一块失败的石头,眼睛大略成爱心型。雕像的上半身,尤其是头和左手和正常人体比例比偏大,这很可能是因为雕像最初要放在屋顶,雕像上部要放大,以便从下方欣赏。和雕像的高度相比,雕像的前后宽度很窄,这也许和大理石最初的形状有关。

大卫像_《大卫》[米开朗基罗] -争议与破坏

早期大卫像的裸露曾引起争议,被强行穿上28片铜制无花果树叶来遮羞。

1527年,佛罗伦萨暴动中被敲断左前臂,也曾经遭受雷击。

1991年,有疯狂艺术家拿锤子敲伤他的脚趾,都经细心修护复原。

1994年,香港淫亵物品审裁处把雕像大卫像评为不雅,理由是该雕像裸露男性性性器官,此评审引起社会舆论强烈抨击,香港最高法院及后推翻有关裁决,而法官判词中亦表明任何有理智者都不会将大卫像视为不雅。

2012年7月,《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引来各方关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则新闻时将画面上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阿波罗”隐私部位做马赛克处理。一时间引来热议。

大卫像_《大卫》[米开朗基罗] -大卫

详见词条:大卫

大卫(希伯来语?;旧译大辟,天主教译为达味,伊斯兰教译作达吾德),是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二任国王。大卫的意思是“被爱的”、“蒙爱者”。大部份关于他的记载都出自《希伯来圣经》中的《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虽然大卫不是没有缺点,但在以色列所有古代的国王中,他被描述为最正义的国王,并且是一位优秀战士、音乐家和诗人(在圣经中赞美上帝的诗篇部份是他的著作)。根据圣经记录,耶稣是大卫的后裔。大卫在位四十年零六个月;其中有七年是在希伯仑。

大卫像_《大卫》[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1496年,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哀悼基督《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

详见词条:米开朗基罗

大卫像_《大卫》[米开朗基罗] -艺术价值

(以下内容摘自艺术评论,有非客观描写)

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大卫像_《大卫》[米开朗基罗] -复制品


大卫像

为便于保存,1873年建筑师埃密利欧・法伯利斯特(EmiliodeFabris)在佛罗伦萨艺术学院(theAcademyofFineArts,AccademiadiBelleArtiFirenze)里面特别建成专门展览台来陈列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大理石像。1910年,在原来的地方安放了一尊同样的大理石复制品。

佛罗伦萨的第三个《大卫》雕塑(复制品)是在阿诺河(theArno,FiumeArno)对面的山顶的米开朗基罗广场(PiazzaleMichelangelo)中央的铜制复制品。广场由建筑师GuiseppePoggi在1860年兴建,它的名字来自于广场上的米开朗基罗的包括《大卫》在内的雕塑。

2006年,意大利赠送给中国宁波一尊青铜大卫复制象。现正矗立在宁波大剧院门口。

大卫像_《大卫》[米开朗基罗] -争议与破坏

早期大卫像的裸露曾引起争议,被强行穿上28片铜制无花果树叶来遮羞。

1527年,佛罗伦萨暴动中被敲断左前臂,也曾经遭受雷击。

1991年,有疯狂艺术家拿锤子敲伤他的脚趾,都经细心修护复原。

1994年,香港淫亵物品审裁处把雕像大卫像评为不雅,理由是该雕像裸露男性性性器官,此评审引起社会舆论强烈抨击,香港最高法院及后推翻有关裁决,而法官判词中亦表明任何有理智者都不会将大卫像视为不雅。

2012年7月,《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引来各方关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则新闻时将画面上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阿波罗”隐私部位做马赛克处理。一时间引来热议。

大卫像_《大卫》[米开朗基罗] -相关新闻

美商炮制“大卫扛枪”


ArmaLite公司炮制的“大卫扛枪”图像。

意大利文化部长达里奥・弗兰切斯基尼214年3月8日表示,美国一家武器公司使用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作品《大卫》作为广告形象宣传,而且还把大卫像篡改为扛着一支来复枪的样子,这种做法是违法的,意大利政府表示严重抗议,并要求广告商立即撤除有关广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60103/35168.html

更多阅读

解读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塑原创 米开朗琪罗大卫分析

解读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塑《咸杰搏克》原创图文爱好绘画的朋友都知道,进入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大卫石膏头像是必须接触的。即便不是美术爱好者,提起大卫通常也不陌生,如果真还不清楚大卫何方神圣,那么把下面这张照片展示出来,一切也就全都搞定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忍者神龟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生于佛罗伦萨,是一个古老的贵族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市长。十三岁开始学画与雕塑,但主要是靠自学。他的艺术创作在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以现实主义

声明:《《大卫》 米开朗基罗 《大卫》 米开朗基罗 -简介,《大卫》 米》为网友我叫逞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