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冬天 核冬天-概述,核冬天-产生机理

核冬天(nuclear winter)是科学家预测出来的名词,专指在核战争爆发后的大地上烟尘弥漫,遮天蔽日,天寒地冻的状态。

核冬天_核冬天 -概述


核弹爆炸瞬间

核冬天,该理论是1982年联邦德国保尔・克鲁兹恩博士和美国约翰・伯克斯博士提出,此后又有许多科学家试图预测大规模核战争的气候效应,其中最著名的是1983年“TTAPS”小组(理查德・特科、布赖恩・图恩、托马斯・阿克曼、詹姆斯・波拉克和卡尔・萨根五位科学家的姓氏首字母缩写)的研究成果。TTAPS(常常被读作T-Taps)小组受到了火星沙尘暴致冷效应的启发。他们使用了一个地球大气层的二维简化模型计算了核冬天效应,结果发现全面核战争可能导致内陆地区的温度降至零下摄氏40度。

核冬天_核冬天 -产生机理


核冬天

1、当核爆炸时,巨大的能量将大量的烟尘注入大气,有的还高达12公里以上进入平流层。由于核爆炸所产生的烟尘微粒有相当大部分直径小于1微米,它们能在高空停留数天乃至一年以上。

2、因为它们的平均直径小于红外波长(约10微米),它们对从太阳来的可见光辐射有较强吸收力,而对地面向外的红外光辐射的吸收力较弱,导致高层大气升温,地表温度下降,产生了与温室效应相反的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如严寒冬天般的景观,称为核冬天。

3、当核武器在空中爆炸后,火球一触及地面,就会将地面的上岩石、土块汽化,它们将由随之出现的蘑菇云带上天空。在火球和烟上升的过程中,又会引起周围的空气向爆心的抽吸,进一步将尘埃卷入烟云之中。

4、烟云在被风吹走的过程中,一些较大的尘埃逐渐降至地面,以放射性物质的形式对人和物体造成伤害,而那些微细的尘埃,则将长久地漂浮于空气之中。而光辐射又会在城市和森林中引起大火,大火所产生的滚滚浓烟在上升的过程中,必然与那些漂浮着的尘埃相遇,从而一起随着西风带环绕地球作周而复始的旋转,并不断地向南方方向扩散,最后即形成一个弥漫于整个空间的遮挡层。

5、如果在一场核战争中使用50亿吨以上当量的核武器,不仅将有20多亿人成为直接受害者,而且会使世界上的气候发生重大变化,地面温度平均下降低至10℃以下,并持续数周以上。最后,地球上的相当一部分生命,包括人类在内,将在一场核大战中消失。

6、大规模核爆炸掀起的微尘和因大火产生的滚滚浓烟,会长时间遮挡住阳光,造成全球性气候变化,使地球处于黑暗和严寒之中,动植物濒临灭绝,人类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核冬天_核冬天 -科学研究

1、近年来一个关于恐龙灭绝的理论也认为,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数十公里的小天体击中地球,这场爆炸掀起的尘埃遮蔽住了天空,导致气温下降,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让恐龙这类当时居于支配地位的物种走向衰亡。

2、在TTAPS的研究成果发表以后,有一些科学家对其表示了质疑,其中包括美国的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泰勒与萨根就此问题进行过辩论,他认为核冬天的效应微不足道。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大规模核战争造成的降温效应并不像TTAPS小组展示的那样严重,因此“核冬天”应该改名为“核秋天”(nuclear autumn)。

3、自此之后,科学家使用改进的模型进行了更加精密的计算。1990年,TTAPS小组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回顾了自1983年以后的研究。他们认为,新的计算表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降温大约是摄氏10到20度,局部地区可下降摄氏35度;尽管这表明全面核战争的后果可能比1983年他们预测的更轻,但是核冬天在总体上仍然是可能的。

4、自从1990年TTAPS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之后,至今没有更加详细的研究进一步探究核冬天的可能性。同年,萨根和TTAPS的另一位成员特科一起出版了一本关于核冬天的著作,名为《无人想像的道路:核冬天与军备竞赛的终结》。

核冬天_核冬天 -环境影响

核冬天 核冬天-概述,核冬天-产生机理

核冬天

1、在每一个核爆炸地点上空,都会腾起一股巨大的由尘土和烟灰构成的柱状云团。这股云团上升到大气层5~10英里乃至更高的地方,然后沿着水平方向四处扩散,很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铁钻”状积雨云,接着又合拢到一块。核打击次日的清晨将没有黎明,中午时分天空仍会一片漆黑,这种黑暗将持续若干星期。

2、在此期间,气温将日复一日地下降。在大陆内地,气温总计可能下降40℃(72F),这足以变夏日为冬日,变冬日为北极的冰天雪地。至于在沿海地区,例如在英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会少得多,可能只下降15℃(27F)。这是由于海洋温室效应的缘故。但即便如此,沿海地区气温的变化也足以变夏季为冬季了。要知道在正常情况下,英国四季的气温差本来就不像大陆性气候那样明显,这当然也是出于海洋温室效应的作用。

3、这种黑暗与致命的霜冻,再加上来自放射性尘埃的高剂量辐射,会严重地毁灭地球上这个地区的植物。严寒、高剂量辐射、工业、医疗、运输设施被广泛破坏,再加上食品和农作物的短缺,将会导致因饥荒、辐射和疾病引起的人类大规模死亡。

4、科学家还认为爆炸产生的氮氧化物将破坏臭氧层。科学家已经在热核爆炸实验中观察到了这种此前未曾预料过的效应。由于臭氧层的再生,这种效应会被削弱了。但是一场全面核战争的效应,毫无疑问将会更加巨大。臭氧耗尽(以及随之而来的紫外线辐射增加)的次生效应将非常显著,它会对人类多种主要农作物产生影响,也会通过杀死浮游生物而毁坏海洋食物链。

核冬天_核冬天 -影响后果


核冬天

1、2000年戈尔巴乔夫说俄罗斯和美国科学家建立的模型显示,核战争会导致核冬天的出现,极大地危害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因此这一信息对我们,对于尊、正直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促使我们采取行动。

2、最新分析表明,即使是小型战争也会带来类似的全球性灾难。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核战争会导致足够可怕的后果,如果在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投放一百枚核弹(仅占全球25,000枚核弹头的0.4%),就会产生足够的烟尘,导致全球农业瘫痪,而即使在地理上远离冲突的国家也一样会备受其害。

3、核爆炸点燃的大火将使浓烟在两天之内通过对流层。太阳将加热这些微小的粒子,使得它们上升至平流层,由于平流层从来不会发生降水,因此,粒子在平流层中覆盖地球表面的时间就将达到10年之久。

过去的核冬天
过去人们以为核大战仅仅使核爆炸地区造成大量伤亡和破坏,1988年5月23日联合国警告世界,核大战不仅可以直接杀伤数亿人的生命,而且严重地破坏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的地质学家认为恐龙就是由于宇宙物体撞击地球造成森林大火,碳灰弥漫空中,犹如核爆炸,使地表气温下降,气候恶化,导致恐龙无法适应而灭绝。

科学家解释
当核武器在空中爆炸后,火球一触及地面,就会将地面的上岩石、土块汽化,它们将由随之出现的蘑菇云带上天空。在火球和烟上升的过程中,又会引起周围的空气向爆心的抽吸,进一步将尘埃卷入烟云之中。烟云在被风吹走的过程中,一些较大的尘埃逐渐降至地面,以放射性物质的形式对人和物体造成伤害,而那些微细的尘埃,则将长久地漂浮于空气之中。而光辐射又会在城市和森林中引起大火,大火所产生的滚滚浓烟在上升的过程中,必然与那些漂浮着的尘埃相遇,从而一起随着西风带环绕地球作周而复始的旋转,并不断地向南方方向扩散,最后即形成一个弥漫于整个空间的遮挡层。
编辑本段科学家计算
如果在一场核战争中使用50亿吨以上当量的核武器,不仅将有20多亿人成为直接受害者,而且会使世界上的气候发生重大变化,地面温度平均下降低至10℃以下,并持续数周以上。最后,地球上的相当一部分生命,包括人类在内,将在一场核大战中消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0495.html

更多阅读

凤凰花神:龙眼壳、龙眼核煮水治皮肤骚痒

凤凰花神:龙眼壳、龙眼核煮水治皮肤骚痒昨天那啥在超市给我捎回了一袋桂元干,广州人称之为龙眼干。这玩意儿我很爱吃,也正好能在这冬天补补身子。剥开壳,吐出核,我猛地想起曾向朋友提到过要写一篇关于龙眼壳龙眼核治皮肤病的博文,但后来

美股评论:硅谷创业公司的核冬天

  导语:国外《新闻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经济持续下滑对硅谷科技公司同样意味着困境,新兴公司面临的风险尤其最大,有些公司也许有能力从风投公司那里获得融资,尽管条件比较苛刻,但很多公司将面临灭顶之灾。  仿佛刚刚从梦中醒来,硅

声明:《核冬天 核冬天-概述,核冬天-产生机理》为网友神啊救救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