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 鄂州市-城市简介,鄂州市-自然环境

鄂州市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湖北省省辖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鄂东水陆交通枢纽之一。面积1504平方公里。辖鄂城、梁子湖、华容3区。鄂州市境东部属岗丘地带,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上。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鄂州市为湖北省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古铜镜之乡,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原产地,素有“百湖之市”、“鱼米之乡”等称号。

鄂州_鄂州市 -城市简介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濒临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革命老区黄冈隔江相望,南同咸宁濒湖毗邻。是鄂东水陆交通枢纽。面积1505平方千米,人口107万。市境东部属岗丘地带,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上。有铁、硫铁、铜、铅锌等矿藏;其中铁矿储量丰富、品位高;西部和东北部为滨江平原,地势低平,湖泊密布,盛产稻、麦、棉,是著名的武昌鱼的原产地。市内工业有钢铁、水泥、机械等部门。武大铁路,长江、长港2航线,武全、鄂黄、鄂汤诸公路在市内交汇。鄂城西山有吴王避暑宫、九曲亭、西山古刹、菩萨泉、涵息泉、滴滴泉、彭楚藩烈士墓、怡亭铭摩崖石刻、龙蟠矶等名胜。

鄂州_鄂州市 -自然环境

【地理】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黄冈地区隔江相望,南同咸宁地区濒湖毗邻。这里曾为三国吴王故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整个版图轮廓呈“三叶型”。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低平;最高点“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点梁子湖的“梁子湖”,海拔11.7米。境内拥有大小湖泊133个,水域面积65万亩,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其中,中国十大名湖之一的梁子湖方圆300多平方公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气候】


鄂州市鄂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冬暑期时间短,主要灾害天气有暴雨、干旱、大风、冰雹和冰冻等。市年均气温17.0摄氏度,为鄂东地区最高值。地温的变化同气温一致,也系冬低夏高,最低月在元月,最高月在八月。月际变化与气温一样。随着深度的增加年平均地温基本无变化。
春季(3至5月中旬)气候特征:升温快、雨日多、天气变化剧烈。
夏季(5至7月上旬)气候特征:初夏:暴雨多、湿度大、雨量集中。
盛夏(7月中旬至8月)后:晴热少雨、高温高湿,日照强,蒸发大。
秋季(9至11月)气候特征:
秋高气爽,晴多少雨。秋季是夏季向冬季过度的季节,北方冷空气迅速南夏,本地常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秋收秋播。入秋后,气温下降比较快。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候特征:
寒冷少雨,气候干燥,以偏北风为主。寒潮过后天气回暖时,早晚有霜冻现象。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为1282.8毫米,年际变化大。降水量的地域分布特点是:西北部略多于东南部,中部和西南部介于量者之间。
【风】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节气候十分明显,秋、冬两季主导风向是偏北风,春、夏两季主导风向是偏东风。
【日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3.7小时,平均每天5.5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45%,为鄂东地区高值区。

鄂州_鄂州市 -人口数量

2012年末,鄂州市公安户籍人口109.36万人,常住人口105.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4.79万人。按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城镇化率62.09%,居湖北省第二位。
2012年全年出生14372人,出生率为13.14‰,死亡7506人,死亡率为6.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8‰。
2007年,鄂州市有25个少数民族,计3687人。其中,土家族904
人、回族529人、壮族470人、满族436人、苗族207人、蒙古族154人、瑶族139人、黎族130人、侗族123人、朝鲜族122人、彝族87
人、高山族76人、锡伯族73人、白族67人、羌族48人、纳西族34人、藏族26人、维吾尔族20人、番族18人、水族15人、布依族15人、仫佬族2
人、毛难族1人、僳僳族1人、仡佬族1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鄂钢、程潮铁矿、鄂州大学等大型企业,大专院校。除自然出生者外,多以升学、就业、经商
流入境内。

鄂州_鄂州市 -行政区划


鄂州市市人民政府驻鄂城区。邮编:436000。代码:420700。区号:0711。拼音:Ezhou Shi。

东汉以前为鄂邑、鄂郡、鄂县。三国时吴王孙权在此建都,改称武昌。此后,鄂州或为郡治,或为州府。1914年改寿昌县为鄂城县。1949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黄冈专区,1960年改鄂城县为鄂城市。1965年属咸宁专区,1970年属咸宁地区。1979年属黄冈地区,并划城关镇及近郊置鄂城市。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鄂城市、鄂城县,设立鄂州市(地级)。以鄂城市、鄂城县及黄冈县的黄州镇为其行政区域 。1985年,设立鄂州市鄂城区、黄州区。1987年2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41号)撤销鄂州市黄州区,将原黄州区恢复为县辖镇,划归黄冈县。1987年8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139号)鄂州市行政区划调整:(1)将花湖、杨叶、沙窝、杜山4乡和燕矶、汀祖、泽林、碧石渡4镇划归鄂城区。(2)设立华容区,辖临江、蒲团、大湾三乡和庙岭、胡林、葛店、华容、段店4镇,区政府驻华容镇。(3)设立梁子湖区,辖沼山、公友2乡和东沟、太和、涂家垴、梁子4镇,区政府驻太和镇。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鄂州市总人口1023285人。其中: 粱子湖区 173896 华容区 246073 鄂城区 603316

2004年底,全市辖4个街道、17个镇、3个乡,54个居委会、314个村委会。面积1503平方千米,总人口1039839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鄂州市辖3个市辖区:鄂城、华容、梁子湖3区。全市共有24个乡级单位(4个街道、17个镇、3个乡)。

鄂州市 鄂州市-城市简介,鄂州市-自然环境

鄂州_鄂州市 -经济发展

【概况】
鄂州是长江中游南岸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鄂东“冶金走廊”、“服装走廊”、“建材走廊”的重要支撑,形成了以冶金、服装、建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轻工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鄂东的商品集散中心。
【基础设施】


鄂州市通讯:15万门程控电话与国际国内联网,传真、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现代通讯设施齐备,特快传递俱全。
供电:鄂州地处华中电网中部,电力供应充足,市区现有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各2座。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鄂州电厂第一期工程60万千瓦已建成发电。
供水:市区建有自来水厂两座,日供水40万吨。
其它: 鄂州市是全省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市区内各类银行和证券机构齐全,拥有6座公园、游园,8个大中型购物商场,30多家宾馆,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4家。
【开放】
鄂州投资环境优越。198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鄂州为乙类对外开放城市。1988年,湖北省为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在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批准鄂州为全省的“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鄂州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国家确定的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口岸,是湖北省唯一的“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二十佳开发区之一,湖北省红莲湖旅游度假区、花湖民营开发区已具有一定规模。有近300多个中外合资项目。
【资源】
鄂州矿藏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冶金、机械、建材等产业的物质基础。从已探明的地质资料看,计有铁、铜、钴、金、银等金属矿数十种和沸石、膨润土、珍珠岩石等非金属矿30余种,其中尤以铁、铅矿藏储量大、品质好。早在3000多年前,鄂州先民就大规模地开发地下矿藏,并发展了冶炼事业,史称“冶石为器,千炉齐设”。三国时期,鄂州的金属采炼、瓷器制造、铜镜加工和造船业就相当发达,是长江中游著名的矿冶古城和手工业中心,又是“古铜镜之乡”,有“铜绿山矿冶遗址”。宋乾德5年(967年)割武昌三乡置大冶县,将今黄石、大冶一带都划了出去,矿产资源亦随之划去不少,但在这方面仍有优势。
【工业】
1949年后,鄂州进行了重点投资开发建设,兴办了一批重点企业,其中包括武汉钢铁公司的重要矿山-程潮铁矿,湖北省最大的地方钢铁基地鄂城钢铁厂,国内有名的立窑水泥厂-鄂城水泥厂。1983年鄂州市成立以后,发展了食品、纺织、服装、轻工等新兴产业,成为产业结构比较协调、产品布局比较合理的新兴工业城市。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鄂州电厂建设起来后,鄂州将为鄂东南的重要能源基地。以钢铁为主体的冶金工业,以服装和纺织为主体的纺织工业,以陶瓷、水泥和新型建筑材料为主体的建材工业,以机床、模具和汽车零部件为主体的机械工业,以锶盐、化肥、精细化工为主体的化学工业,以食品、造纸和日用消费用品为主体的轻工业,以新型抗生素、生化药品、中成药为主的医药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
以高新技术装备的电子通讯、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农业】
鄂州市农业鄂州农业向称发达,是名副其实的江南鱼米之乡。全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丘陵、平原、湖区组成,尤以湖泊众多而著称,号作“百湖之市”。市域内,湖泊、库塘星罗棋布,港汊沟渠连成网络,共有水域面积近50万亩,可养殖面积30多万亩,适于养鱼、育蚌、植莲,是驰名海内外的武昌鱼的故乡。
鄂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区,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发展种养业的良好条件。全市有稻、麦、豆等农作物品种200多个,银鱼,胭脂鱼、螃蟹等水生动物100余种,莲、菱、芡实等水生植物20多种,猪、牛、羊等畜禽品种近百个,杨、柳、松等树木数百种,主产粮、棉、油,也是湖北省珍珠、螃蟹、茭头等农副产品的重要出口基地。
鄂州集镇稠密,计有大小集镇78个,平均不到2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鄂州的乡镇企业有了迅速发展,已吸收五分之二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工业化、乡村集镇化初步形成。开发粮、油、果树、蔬菜、花卉等农作物优质高新品种、新技术开发,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系列化生产,优良种畜种禽、水产苗种繁育,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粮食、蔬菜、水果、肉食品、水产品贮藏、保鲜、干燥、加工新技术、新设备。
市树:樟树
市花:梅花

鄂州_鄂州市 -历史演变


鄂州市新石器文化遗存、夏商周 (约前3000年------前221年)据考古发现,前3000年前后,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华容和尚山村落遗址具屈家岭文化特征。蒲团吴家大湾村落遗址具龙山文化特征。新庙罗家嘴、西山团鱼山、葛店坟山地、华容螺丝眼、庙岭大山、太和金盆垴、长岭鸡鸣祠等地亦发现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及文化遗存。
约前2550――前2070年,帝尧时为樊国。罗泌《路史・国名纪》载:“帝尧时有樊仲文,今武昌有樊山。”
前2070――前1600年,夏为古三苗之地。前1600――前1046年,殷商时为鄂国。《史记 殷本纪》载:“纣王封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沙窝陈林寨、燕矶侧船地、七窑山及太和梅家祠等地遗址出土商代青铜觚、爵和陶器,其中青铜器大都有氏族铭文及族徽。
前879年(西周夷王七年),楚君熊渠伐扬越,至鄂。封中子红为鄂王,筑鄂王城。熊渠卒,熊红嗣位,仍居鄂;传六王至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1410.html

更多阅读

三明市 三明市-城市简介,三明市-历史沿革

三明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东接福州,南邻泉州,西连龙岩,北毗南平,西北靠赣州。东西宽230多千米,南北长180多千米。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千米。三明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园

超级大城市 超级大城市-简介,超级大城市-历史

超级大城市是指城市人口数超过1000万的城市。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2005年公布的报告称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级大城市”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超级大城市_超级大城市 -简介人们通常将人口超过100万的

嵊州市 嵊州市-城市简介,嵊州市-悠久历史

嵊(shèng)州市地处浙江东部,北靠杭州,东邻宁波,系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杭州湾产业带,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市总面积1784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总人口73.4万。嵊州市_嵊州市 -城市简介

声明:《鄂州市 鄂州市-城市简介,鄂州市-自然环境》为网友惨淡的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