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车 F1赛车-简介,F1赛车-历史发展

F1赛车全称: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世界上最昂贵、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是商业价值最高,魅力最大,最吸引人观看的体育赛事。因为影响范围广,知名度高,与世界杯足球赛,奥林匹克运动会,并称为“世界三大运动”。F1比赛的时间不是跨年度的,使用的是单一年度联赛制度,积累全年积分来决定车手和车队的成绩,以便产生冠军。在F1大赛举办过的所有比赛中(1950年至2010年),其中举办最多的是欧洲,其次是北美洲,最少的是大洋洲只有11次。每年规划有16至17站的比赛(2012年赛季达到20站比赛),通常约在三月中开跑,十月底结束赛季。按照F1的章程,成立车队的必要条件需要拥有自主研发的底盘,发动机总成、空气动力学套件等可以使用其他车队或厂家的产品。例如:索伯车队的引擎由法拉利提供,而法拉利车队也使用同样的引擎。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简介


F1赛车

F1赛车(FIAFormulaOneGrandPrixChampionship),中文全称为“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英文Formula Grand Prix的简称,目前这项比赛的正式全名为――“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因为影响范围广,知名度高,与世界杯足球赛,奥林匹克运动会,并称为“世界三大运动”。

F1赛车是世界上最昂贵、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是商业价值最高,魅力最大,最吸引人观看的体育赛事。包含了以空气动力学为主,加上无线电通讯、电气工程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很多新的科技都是在F1上得以最初的实践的。

F是FORMULA的缩写,即方程式;1的解释有很多,可以理解为顶尖车手,顶级赛事,奖金等等。事实上,数学上的方程式并无“精确”的意思。 正解:Formula在数学领域意为方程式,这也是翻译错误的原因。而在F1中,本意为“规格”,即统一规格的赛车,因级别最高,固称F1。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历史发展


F1赛车

50年代

技术里程碑

碟式刹车(1951年)
非涡轮增压引擎首次做到每公升压榨100马力以上(1953年)
燃油直喷技术(1954年)
可变角度阀门(1954年)
出现后置引擎
引擎,重量变化

1950年―1951年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4500cc无压缩引擎
无重量限制
425马力,9300转,车重710公斤(1951年AlfaRomeo159)

1952年-1953年

75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2000cc无压缩引擎
无重量限制
175马力,7200转,车重560公斤(1953年Ferrari500)

1954年―1960年

75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2500cc无压缩引擎
无重量限制
290马力,8500转,车重730公斤(1955年MercedesW196)也就是著名的银箭

60年代

技术里程碑


法拉利F1赛车

四轮驱动赛车(1960年)
六速变速箱(1961年)
单体结构车架(1962年)
侧包围以及小型空气动力翼片(1967年)
尾翼诞生(1968年)
引擎,重量变化

1960年

75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2500cc无压缩引擎
无重量限制
290马力,8500转,车重754公斤(1960年Ferrari256)

1961年―1965年

无压缩装置引擎,排量介于1300cc至1500cc
最小重量450公斤
190匹,9500转,车重460公斤(1961年Ferrari156)
215匹,10800转,车重450公斤(1965年Lotus33)

1966年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00公斤
360马力,9000转,车重540公斤(1969年MatraMS80)

安全措施发展

1)车辆


松下丰田车队F1 赛车

1963年―1965年:只允许泵式燃油补给;自动点火装置;防滚架;双刹车系统;安全带固定标准出现;防火油箱,防火油料填充装置;

1968年:电路中断隔离系统;倒档;适合快速逃生的驾驶舱;防渗漏油箱;车手头部上方5厘米处的防滚支架

1969年:双灭火器;空气动力套件必须稳定且只能固定在赛车避震弹簧处;车体的高度与宽度开始得到限制

2)赛道

FIA开始负责赛道安全性调查(之前由各个主办国自行负责)

3)车手

强制使用防护性头盔

1968年:推荐使用安全带防护套,防火赛车服,防碎片护目镜

4)竞赛组织

1963年:旗语开始被引入

70年代

技术里程碑

光头轮胎(1971年)
六轮F1赛车(1976年)
涡轮增压引擎(1977年)
F1进入”Wingcar”时代,大型车体包围开始出现(1977年)
子午线轮胎(1977年)
引擎,重量变化

1970年―1971年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30公斤
450马力,10000转,车重540公斤(1970tyrell001)

1972年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50公斤
450马力,10000转,车重560公斤(1972Lotus72D)

1973年―1980年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75公斤
500马力,12000转,车重580公斤(1975Ferrari312T)
500马力,11000转,车重610公斤(1977RenaultRS01)涡轮增压
500马力,12000转,车重585公斤(1979Ferrari312T4)

安全措施发展

1车辆
1970年:胆囊状可变型安全油箱
1972年:油箱中加入安全泡沫材料;赛车所有镁制部件必须厚度大于3mm;车尾出现15瓦红灯;头垫(headrest开始出现);座舱最小尺寸受到限制;外部灭火装置与电路切断系统控制;FIA制定油箱规范
1973年:可变型圆形油箱;禁止在悬挂部分使用电镀工艺
1974年:防渗油箱出现
1976年:从赛车踏板至仪表盘部分开始使用“安全结构”
1977年:规定使用踏板防护装置
1978年:规定在车手及前防滚架后方安装隔离作用的隔板
1979年:座舱开口扩大;双后视镜出现;改进的灭火装置

2赛道


丰田公司的F1赛车

1970年:赛道设计思路必须公开;赛道边缘留出不少于3米的空间;双护栏;观众必须在安全网后方3米以外;维修区域和赛道间要求有隔离设备;关于赛道宽度,表面材料,坡度改变等形成规范要求;禁止使用稻草堆做为赛道缓冲设施;FIA强制性赛道调查
1972年:赛道安全标准出台;碎片防护网规范标准
1973年:带有抓地桩的安全拉网(catchfence);抢救设备出现;发车格尺寸规范化
1974年:安全拉网 减速沙地联合使用
1975年:赛道工作人员(Marshal)布置到赛场各个位置
1977年:规定沙砾石减速带
3车手年
1971年:要求车手装备在事故后,保证5秒内可以让车手逃离座舱
1972年:六点式安全带出现;车手号码制度产生
1973年:所有车手需要接受身体医学检查
1975年:FIA制定防火服规范标准
1977年:头盔必须通过FIA检测
1978年:车手需要获得FIA认证,方可具备参加F1的资格
1979年:生命支持装备强制使用(可在事故发生后自行提供氧气给车手)

4竞赛组织
1971年:人员,设备,相关职责由赛事主管确定;工作人员信号出现
1973年:防火措施提供
1974年:医疗服务提供;现场抢救中心出现,强制性的医疗救护训练
1975年:两排两列的交叉发车形式确立;前后两车间隔12米
1978年:发车前后两车间隔14米
1979年:FIA确认使用静止启动发车方法。

80年代

双底盘(1981年)
碳纤维底盘(1981年)
逃生空间(survivalcell)(1982年)
气动阀门控制(1986年)
主动式悬挂(1987年)
半自动变速箱(1989年)
七档变速箱
引擎,重量变化

1980年―1983年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75公斤(1980),585公斤(1981),580公斤(1982),540公斤(1983)
480马力,10000转,车重588公斤(1980Williams07B)
640马力,11000转,车重540公斤(1983BrabhamBMWBT55)涡轮增压

1984年―1985年

1500cc带有压缩装置或者3000cc无压缩引擎
最小重量540公斤,每场比赛不得使用220升以上的燃油
750马力,12000转,车重540公斤(1985McLaren-TAGMP4/2B)涡轮增压

1986年

1500cc带有增压装置的引擎
最小重量540公斤,每场比赛最多使用195升燃油
1400马力(HILL没有打错字),12000转,车重540公斤(Williams-HONDAFW11)涡轮增压

1987年―1988年

最小重量500公斤(1987),540公斤(1988)
每场比赛最多使用195升燃油(1987),155升燃油(1988)
涡轮机最大压力值4.0bar(1987),2.5bar(1988)
850马力,13000转,车重540公斤(Williams-HONDAFW11)涡轮增压
或者
3000cc自然进气引擎
最小重量500公斤,无燃油使用限制
590马力,12000转,500公斤(Tyrell-Ford016)

1989年

3500cc自然进气引擎(涡轮增压技术被禁止使用),比赛中途不得加油
685马力,13000转,车重500公斤(McLaren-HondaMP4/5)
安全措施发展

1、车辆

1981年:强化的逃生空间被引入F1;车手脚部前端空间加大
1983年:车辆底部必须保持平整;侧扰流包围被禁止使用;尾部红灯功率加大到21瓦
1984年:比赛中途禁止加油;油箱中置
1985年:正面撞击试验引入
1988年:车手脚部必须位于前轮轴后侧;逃生空间和油箱必须通过静止碰撞试验

2、赛道

1980年:赛道必须具有永久性的医疗救护中心
1981年:轮胎墙出现;维修区宽度不得小于10米;
1984年:混凝土墙取代了原来的防护栏杆
1985年:带有抓地桩的安全拉网被禁止使用
1987年:临时街道赛道标准出台
1989年:赛道两边护栏最低高度不得小于1米;维修区为1.35米

3、车手

1984年:F1“超级驾照”制度诞生
1989年:类似于国际奥委会的药检制度产生

4、竞赛组织

1980年:医疗工作需要得到FIA认可;快速救援车规范出台
1981年:今天的无交叉发车形式确立
1986年:永久性的FIA医疗服务检察员制度出台;强制要求配备医疗直升机
1987年:发车区前后车距离调整为16米
1988年:FIA永久性赛事主管制度诞生

90年代

侧扰流板(1991年)
上翘式鼻翼(1993年)
安全措施发展

1、车辆

1990年:更大的后视镜;快拆式方向盘

1991年:FIA开始测试安全带;油箱执行FT5标准(之前为FT3);防滚架测试;逃生单元的测试改为动态撞击测试

1992年:撞击测试标准更为严格;撞击试验中使用水来填充油箱,模拟满油箱状态。并且使用75公斤的假人测试撞击最大冲撞情况(并检查安全带固定状况)

1993年:头垫的位置加大(丛80立方厘米加大到400立方厘米);赛车前部突出被减少(丛100厘米减到90厘米);尾翼高度被削减(从100厘米到95厘米);前定风翼离开车底板的最小水平高度被加大(从25cm到40cm);轮圈的宽度被缩减(从18英寸缩减为15英寸);仅允许使用一种与普通油料成分相近的燃油。

1994年:轮圈仅允许使用一种仅金属材料制成;灭火器规范更为严格;头垫厚度下限定为75毫米(之前没有强制要求);座舱侧面承载能力要求提高(从2000daN加大到3000daN);驾驶辅助设备(牵引力控制,防抱死刹车,全自动变速箱)被禁止;四轮转向技术被禁止;减少下压力提供(更小的前翼,扩散器变短,变流板被禁止);携带油料最多不得超过油箱基准线下方10毫米;

1995年:引擎排量从3.5升减为3升;底盘必须超出车手脚部30cm(之前为15cm);正面撞击试验速度提高到12m/s,撞击试验之后变形要集中在鼻翼范围之内;鼻翼承受冲撞能力提高33%;逃生空间侧撞试验被引入;强制要求当引擎熄火之后,车辆自动挂入空档;阶梯状底板设计产生;减低前翼高度和长度;后轮上方不得出现翼片等空气套件;尾翼最大高度下降10厘米

1996年:前翼厚度要求大于10毫米,以防止轮胎可能对赛车前部造成的损害;赛车逃生单元中安装数据收集器(黑匣子);座舱侧面高度被加高;侧头垫强制要求75mm;座舱两侧必须通过静止状态下的承重测试;尾部小翼尺寸被缩小

1997年:FIA事故数据收集器(ADR)安装在所有的赛车上;吸能设计引入变速箱领域;后撞试验开始被引入;撞击试验结论中必须显示方向盘,车架的吸能状况;禁止使用尾部小翼以及车体中部的翼片;悬挂的设计必须防止事故时轮胎撞击到车手并且提供120度的衔接角度防止事故时轮胎脱离

1998年:宽度从2米缩减为1.8米;必须使用带有沟槽的干地轮胎;强制使用单球胆设计油箱;加油舱口必须加盖;座舱尺寸加大;侧头垫范围被延展到了方向盘两侧;后视镜尺寸从5X10cm加大到5X12cm;翻滚试验引入;逃生单元前部冲击区域被加大;侧撞测试速度提高(能量为原来测试的两倍);座舱前移200mm

1999年:轮胎和悬挂之间必须有绳索联接,以防止轮胎飞出或者撞击到车手;座椅设计必须在必要的紧急情况下保证车手可以连同座椅一起从赛车中被移出;禁止使用含有铍合金的底盘;前撞试验的速度进一步提高;车手头盔与防滚架之间的距离被加大(从50cm加大到70cm);后部与侧部的头垫要求“一片式”设计,并带有快拆设计;不对称刹车比

设计被禁止;车队私人测试也必须使用FIA的事故数据记录仪(ADR)

2、赛道


F1赛车结构图

1992年:路肩高度降低;维修站最小宽度为12m;维修区入口处必须设置之字弯

1994:维修站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火用具;FIA通过电脑分析认定的27个“高危险性弯角”中的15个,在那一年通过安全改进从名单上消失;对于轮胎墙进行测试,以便得到其对于人类冲撞影响的数据;建议在轮胎墙之前设立传输带

1995:建议使用平滑衔接的路肩;碧浪型沙砾与沟犁减速区取消;首个维修区碎片防护设施出现;

1996:FIA认定的“高危险弯角”中通过安全设施改进和赛道重新设计,只剩下2个;临时街道赛场的挡墙与碎片防护设施指导标准出现;FIA测试吸能挡墙

1997:经过一年的调查,FIA对于路肩型号与高度作出标准化要求;赛道必须经过F1测试后才能获得FIA认可;轮胎墙必须采用栓式连接结构;安全设施工作情况通过车载ADR进行分析

1998:高效轮胎墙测试标准出台;维修区前方100米要求保持直线;信号灯成为旗语的补充

1999:维修区碎片防护设备普及化;赛道信号平台建议拓宽50cm,对于新建赛道则是强制要求;某些缓冲地带采用沥青材

3、车手

1993年:赛后人员控制措施实行

1994年:认证的头盔标准减为3种(Sell/BSI/SFI);耳机取消;头盔重量必须小于1800克;车手服装与头盔需要接受测试

1995年:3英寸宽的安全带护垫成为强制标准;F1超级驾照标准更加严格

1996年:安全带搭扣方向必须朝下

1997年:私人测试也需要在FIA监管下进行

1998年:建议使用双肩固定设备;车手必须能够在10秒内拆下更换方向盘

1999年:建议使用高可见性的车手手套,以便发车线出现问题后及时反映;座舱安装灯号系统,作用为“工作人员信息显示”;安全带必须符合FIA8853-98标准

4、竞赛组织

1990年:车手救出演习成为强制要求

1992年:安全车制度引入

1993年:练习赛维修区限速50km/h

1994年:练习赛维修区限速80km/h,正赛120;工作人员穿戴防火用具,维修区必须要有烧伤急救用品;成立“专家顾问咨询”小组,负责把新科技投入到F1安全发展中

1995年:对于私人测试所需要的最低安全服务标准给出建议意见;澄清兰,黄,白旗语规则;FIA救护官得到技术方面的支持

1996年:FIA医疗车与安全车标准出台;改进安全车程序;车队参与防火练习;起跑灯号与程序改变

1997年:修订事故干预程序;安全车马力加大,可以作为大雨天气时“行进间起跑”方式的引导车;职业车手驾驶安全车

1999年:至少要有4辆医疗车,除此以外还有一部FIA首席救护官Watkins博士的专车;比赛和练习赛时,维修区出口处用红绿信号灯以及蓝旗进行控制。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比赛规则


F1赛车比赛中

车队与主办单位之间长年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为了提高赛车的安全性、比赛的观赏性,比赛规则与赛车的规格也不断地进行改变。例如在空气动力学套件和涡轮增压引擎问世后,比赛规则就加入了对以上两种技术的限制。此外对于电脑的使用,限制也是日益严格。因此就算某车队靠著科技进步取得优势,第二年主办单位就可能制订新规则以降低其影响力。同时其他车队也会透过抄袭或自行研发,取得类似的技术以抗衡。

虽然限制日益严苛,F1并不因此而失去观赏性。因为观众想看的并不是某辆赛车一马当先,而是要看到赛车选手之间的龙争虎斗。只有在每一辆车性能差异不大的前提下,才能比较出选手技术的优劣。因此赛车的速度受到严格限制。不但是为了增加竞技的趣味,也是为了降低车祸时的死亡率,藉以避免例如1994年巴西F1赛车选手塞纳车祸致死的意外再度发生。

虽然赛车主办单位不断限制新科技的运用,但是比赛用的赛车仍然比任何商品化的汽车更为先进。汽车工业利用赛车实验各种技术,这些发明与发现也经常用于改良量产的汽车。涡轮增压引擎的普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赛车运动对于汽车的安全也有正面影响。

2005年赛季F1规则有不少的变化,其中较大的变化包括一站比赛只准使用一套轮胎,与一台引擎必须使用两站比赛(在爆胎、爆缸或影响赛车安全行驶的情况下允许更换轮胎或引擎),与后定风翼向前移了20cm以减少后扰流板透过与车尾的距离产生杠杆原理放大下压力等等。

2006年赛季F1将再次进行规则大改动,包括引擎由已经使用多年的V10设计改为V8设计,以求降低各车队在引擎开发上的成本需求与马力,拉近强弱队之间的差异。

2008年废除了电子牵引控制系统,F1运动在经过一阵子高度电子化的时代后,又回归不依赖赛车功能而更依靠车手驾驶技术的本质。

国际汽联对2009年的比赛规则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主要核心为进一步降低赛车下压力(高下压力可帮助赛车获得高速过弯速度)、增加后扰流板离地高度以减少对后面赛车产生乱流增加后面赛车超车的机会、禁用轮胎加温装置(此装置可帮助赛车在比赛中更快进入工作温度以获得高速度)、禁用前悬吊系统后方整理乱流的破风板和引入光头胎补偿一些新规则损失的下压力(无花纹的光头胎可增加轮胎抓地面积有效提升赛车速度,但比现行有纵向排水纹的轮胎更易磨损)。国际汽联希望通过以上措施将比赛更进一步地转变为车手技术之间的较量和限制赛车速度,但是有不少车手对其提出了异议,主要体现在赛车将更加难以驾驶,比赛中事故将会增加,车手往往会因为谨慎驾驶而降低比赛的观赏性等等。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比赛结构组成

赛季


意大利境内的伊莫拉赛道

F1赛车的一个锦标赛(Championship)代表一年份的赛季(Series),而每一个赛季中又包含了许多站的分站,称为“大奖赛”(法文:Grand Prix,也常被直接音译为格兰披治大赛),格兰披治大赛原本在法文中的意思是“高额的奖金”,但因为这名词经常被使用在各类竞赛上(并不一定是车辆运动竞赛,或甚至连运动类竞赛外的领域都有使用到)而广为人知,因此今日纵使只是直接称呼为GP,通常人们也都能理解是代表一个竞技比赛场次的意思。

F1的大奖赛举办地点遍布全球各地,号称除了南极洲之外范围广布各大洲的世界性运动,但实际上它通常比较被看作是一种欧式的车辆运动竞赛。不过由于近年来碍于欧洲日渐抬头的反烟害运动(生产厂商向来是F1运动的最大赞助团体)与为了增加更多的收视观众群,FIA也积极地寻求让F1出走到亚洲与美洲等其他地区的机会,增加在欧洲本土以外的举办场次。

大奖赛

大奖赛是一个比赛场次,因此它还必须有个实际进行比赛的场地,一个赛道。通常,大部分的大奖赛都有其传统上长年使用的赛道,但也不是必然,有些比较特殊的大奖赛可能会每年或每几年就改变一个场地进行,或在不同的几个场地间轮流。

虽然大奖赛通常都是使用国家的名字,但也不保证该赛事一定是在挂名国的境内举办,举例来说,圣马力诺大奖赛事实上并不是在圣马力诺公国的境内举办,而是在意大利境内的伊莫拉赛道(意大利文全名是Autodromo Enzo e Dino Ferrari Imola,安佐与狄诺・法拉利-伊莫拉赛道)进行,起因在于意大利境内每年都会有两场固定比赛(另外一场是意大利大奖赛),因此借用邻近的圣马力诺公国之名以兹区别。有时也会有同一个赛道曾经举办过两种不同名字大奖赛的情况,例如位在德国境内的纽伯灵赛道(Nürburgring)就曾经是卢森堡大奖赛(另一个挂其他国名的分站)与欧洲大奖赛(经常在几个不同国家之间轮流举办)的举办场地。

赛道


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吉耶・维伦纽夫赛道

F1是一种封闭式的赛事,意思是说比赛是在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绝、封闭的范围内,以固定的路线绕圈进行。大部分举办F1的场地都是专门用来进行各类车辆比赛的赛车跑道,但也有以一般市街道路围成,每年只有在举办F1比赛时才特别封路做出的市街赛道。甚至还有介于两种场地之间,以一半市街地与一半赛车跑道组成的混合赛道。

专用赛道:这类跑道占F1举办场地的大多数,除了F1之外,往往也是其他种类车辆竞赛的使用场地。例如位于日本三重县铃鹿市的铃鹿赛道(Suzuka Circuit),位于意大利米兰郊外的国立蒙札赛道(意大利文:Autodromo Nazionale Monza),位于英国北安普顿郡(Northamptonshire)的银石赛道(Silverstone Circuit),都是此类场地。

市街赛道:以一般的市街道路、高速公路或是公园内的环园道路为基础所围绕而成,加装一些缓冲或安全防护设施后用以进行比赛的场地。在这类场地中,位于摩纳哥公国,以蒙特卡罗(Monte Carlo)的市街所围城的摩纳哥赛道应该是最经典的范例,除此之外一些以前曾经举办过的场次例如长堤大奖赛(Long Beach GP)、拉斯维加斯大奖赛都是市街地比赛,其中后者所使用的凯萨皇宫赛道(Caesar's Palace Circuit)甚至是用该赌场附设的大型停车场围成的。

混合赛道:这类场地在平日可能有一个规模比较小、距离比较短的专用赛道存在,在正式比赛时再扩展连结周围的普通道路变成一个完整的跑道。或者,跑道路线本身是与途经该地的道路有局部重叠,平日作交通路线使用,比赛时再围起来变成赛道。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吉耶・维伦纽夫赛道(Gilles Villeneuve Circuit),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亚伯公园赛道(Albert Park Circuit),或是曾经举办过美国大奖赛的华金谷赛道(Watkin Glen Circuit)都属此类场地。

赞助商


富士达啤酒澳大利亚大奖赛

如同大部分职业运动一样,F1也是商业气息非常重的一种运动比赛,因此除了各车队、车手本身有许许多多厂商赞助之外,连大奖赛本身有时也会有专属的比赛赞助商,称为“挂名赞助商”(Naming Sponsor)。挂名赞助商通常都是针对单一场次的大奖赛进行赞助,当然,也有些预算庞大的赞助商,会一年之内赞助多场大奖赛,除了自己的品牌名称可以出现在大奖赛的正式全名中外,通常比赛结束颁奖时颁奖台后方与周围的装饰,也多是使用挂名赞助商的商标。

因此,在加上赞助商的名称之后,F1的各个大奖赛通常都有个非常长的全名,例如“安联保险欧洲大奖赛”(Allianz Grand Prix of Europe),“富士达啤酒澳大利亚大奖赛”(Foster's Grand Prix of Australia),或“富士电视台F1日本大奖赛”(Fuji Television F1 Japanease GP)等,都是最正式但也颇为累赘的F1大奖赛名称。

长久以来各国烟商一直是F1赛事最大的赞助商,但自2005年10月起欧盟禁止烟草广告的法令对F1生效之后,烟草商全面退出F1广告市场。通讯、电脑软硬件等高科技产业、酒类生产商与金融业成为接续烟商之后,最主要的赞助来源。

驾驶执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驾驶一样,F1也需要驾照。那是一张由FIA(国际汽联)发给的“超级驾照”――FIASuperLicence,这张车手执照只发给在F3000,F3或CART系列赛事表现杰出的车手。通常一位车手要花8年的时间从小型卡丁车(karting)逐步晋级到F1,但事实上仅有极少数人能够有能力与机会登上赛车金字塔的顶端。

2008年的超级驾照的起征点是10000欧元,另外获得积分起征点为2000欧元每分。而2007年这一数字分别是1725欧元和456欧元。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总冠军

F1的年度总冠军分为两种,车手总冠军及车队总冠军。在很多F1专家的眼中,车队总冠军的价值大于车手总冠军。计分方式是采积分制,车手与车队的积分都是累积的。车队积分则以两位车手积分累加。假如比赛在未达全部赛程75%时被迫中止,则积分必须乘上1/2,通过各赛站积累计分,方可决出本年度车手及车队的世界冠军。若最终积分相同,则比较分站冠军数、亚军数、季军数……直到一方比另一方多为止。如果依旧相同,还要比较正赛最快圈速的多少、杆位的多少,终级的方式将通过抽签决定。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体能特质


F1赛车

F1车手是体魄最强健的运动员之一,因为F1赛车的驾驶方式和车手所必须承受的强大离心力,和驾驶一般车辆有天壤之别,不仅要体能状态优于常人,更要有沉着冷静分析的头脑!

观察F1车手你可以发现他们都有看起来几乎与头部同样宽的粗壮颈部,因为在驾驶F1赛车时戴着安全帽的头部是外露于驾驶舱之外的部分,除了在过弯时必须承受4个G的横向离心力之外,在刹车时往前的减速力道更超过5个G,在那样的高离心力状态之下,头部和头盔的重量会变成原来的5倍,约25公斤,因此需要有特别强壮的颈部来抵抗离心力,并保持头部在一定的位置。

其次他们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极度发达的,以往操作F1的方向盘需要约30公斤的力量,即使今日的F1可使用动力方向盘来减轻车手负担,但是在高速时空气下压力的作用之下,转动方向盘仍是相当费力,过弯时更需要强壮的手臂来把赛车维持在车手想要的行进路线上,在300公里的比赛过程中,强壮的手臂与手腕是必须的。

此外在过弯时强大横向离心力,会让体内血液流向单边,但此时车手仍需有冷静的思考才能面对下一个弯道。而起跑时心跳高达每分钟190下,比赛过程中的心跳都在160下,因此赛车手的心肺功能必须异于常人的强壮。

而身体的耐热性对F1车手也是重要的,在凉爽的欧洲地区赛站比赛时,驾驶舱内的温度就可高达摄氏50~60度,虽然不断补充水分,但将近2个小时的比赛下来身体脂肪的消耗及脱水总和将超过4公斤,若是一般人在那样大量脱水的情况会造成休克,而F1车手在下车后却还能谈笑自若。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旗语介绍

黄旗


黄旗

黄旗代表前方车道上有障碍物,比如一辆撞坏的或者出现故障的赛车。提醒车手要小心驾驶。如果障碍赛车停在赛道一侧,或者障碍物不在赛道上,那么黄旗会静止不动。如果障碍物在赛道上,那么黄旗就会来回摇动,以提醒车手做好准备改变方向。如果赛道被彻底堵赛,那么会摇动两面黄旗。出现黄旗的时候不允许超车。如果一名车手没有认真读取黄旗的信息,而仍旧以比赛速度开车来到赛道的事故发生地段,那么这名车手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红黄竖条纹旗
红黄竖条纹旗代表赛道前方路面有油,或者路面较滑,车手应该小心驾驶,直到信号旗收回为止。如果比赛官员挥动该旗帜,代表着前方不远处有所谓的湿滑地带。

白旗
当出现白旗的时候,表示前方有慢速行驶的车辆。这可能是一辆救护车,一辆拖车,或者是赛会安全车辆。当看到白旗的时候,车手应该小心驾驶,甚至应该适当减速。

红旗
红旗表示比赛或者试车因某种原因提前结束或暂停。红旗会在整个赛道各个位置同时出示,这个时候车手应该回到维修站,并在那里原地待命,以得知是否恢复比赛,何时恢复比赛。正式比赛中,赛程超过75%后出示红旗,则比赛结束,比赛最终成绩以挥动红旗前两圈的成绩为准。


蓝旗

蓝旗
蓝旗表示后方有准备套圈的车辆正在接近,并且准备超车。被出示蓝旗的车手应该减速让行,必要时要让出赛车线。如果一名车手被出示挥动蓝旗3个弯内还没能够及时为快车让出线路,这名车手可能受到处罚。

绿旗
绿旗表示比赛、排位赛开始或赛道存在的障碍已经得到清除,比赛恢复正常。

黑旗
如果车手的号码显示在出发线,同时旁边有黑旗出现,这表示车手在跑完这一圈之后需要向维修站汇报。当一名车手因为比赛行为不当而需要对其进行调查,或者当车手在比赛中犯规的时候,需要向车手出示黑旗。出现该旗帜时,车手被取消比赛资格.

黑底红圈旗
帜如果车手的号码显示在出发线,同时旁边有黑底红圈旗出现,这表示车手需要立即与检修站取得联系。当比赛官员怀疑车手的赛车存在机械问题而需要检修的时候,会出示黑底红圈旗帜。


黑白方格旗

黑白方格旗
当出现黑白方格旗的时候,表示比赛或者练习赛结束了。这个时候所有车手都要返回检修车道或者集中到出发区。从这里车手们需要将他们的赛车开到赛前检录处,赛车在这里需要被检测以确保符合比赛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每次比赛的冠军,将会为他挥舞黑白方格旗;对于冠军之后的车手,黑白方格旗将会静止出示。

F1调教
为了具备100%的竞赛能力,必须对F1赛车进行仔细的调整或“调试”,以适应赛场的特点。

每换到一条跑道或每次遇到天气变化时,都要重新调试赛车。一些准备工作可以根据以往对场地取得的经验,在以前的赛季中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事先在基地进行,但总是要在跑道上精心地调试一次。调试赛车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调整的部位,有时是这几个,有时是那几个,变化几乎是无穷的,而且几乎所有的发动机和车架的部件都可以调整到适应每一条跑道的特定要求。

F1赛车所有的东西都可调整:从转向盘到发动机,从踏板到车轮角度,从离地间隙到空阻系数,F1赛车上的大部分零件都是可调的。那些不可调的零件可以更换!一般来说,在试车期间,车手每次出去转三圈,每转完一次就停在修理站内与他的工程师交谈。所有调整情况都要仔细的观察到,试车期过后,将发现的问题与用遥测技术打印出的数据进行比较。

离地间隙:赛车的离地间隙会影响前后轮的协调状况(不足转向或过度转向),并且可以用改变拉杆长度的方法进行调整。

雨天和晴天的调整不一样:在雨天,对制动器和牵引力的要求最严格,而且要使功率在路面上得到充分的发挥。赛车一般跑得很快,但要将制动器和发动机的冷风通道全部或局部地盖住,使这些装置能更快地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

干燥天气时:离地间隙10毫米左右,用小翼板以减少阻力,硬弹簧,低轮胎压力,发动机冷风通道完全打开,使发动机保持理想的工作温度,制动器的冷风通道完全打开,以冷却制动盘。

潮湿天气时:离地间隙比干燥天气时高一点以适应雨季对轮胎本身加大的路程,加大翼板以提高向下的压力,使用软弹簧,较高的轮胎压力,部分阻挡发动机的冷风通道以帮助发动机达到理想工作温度,制动器管道被盖上以减弱对制动盘的冷却效果。

制动器的冷风通道:到达制动器处的冷却空气的多少会影响他们的温度,从而影响他们的效率。今天的不墨制动器在350~500摄氏度的温度下效率最高。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性能参数


威廉姆斯车队

一辆赛车从概念设计到制作完成需要25万小时的工作;

顶级F1车队制造赛车过程中,需要生产数目惊人的零件,比如宝马―威廉姆斯车队

在12个月中生产了大约20万个零件;

F1赛车可以在2.5秒内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在5秒钟内达到200公里/小时;

F1赛车可以在7秒钟内从0加速到200公里/小时后减速到0;

F1赛车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秒钟内从200公里/小时减速到0,刹车距离为55米;使一辆赛车从315公里/小时减到185公里/小时所需要的能量,相当于让一头大象往上跳10米的能量;

F1车手在比赛期间大约要换档2600次,宝马车队曾经统计过在大奖赛期间一台引擎大约要点火8百万次;

比赛中,F1排气管处的温度可以达到800摄氏度;

每次比赛结束后,F1赛车底盘需要拆开,并进行200多项内容的检查;

一台3升10缸的引擎,重量低于100公斤;

在F1比赛期间,一名车手失去大约600卡路里的热量。

2004年威廉姆斯赛车搭载V10引擎的马力达到了接近1000匹,在意大利蒙扎赛道跑出了369.7km/h的赛道极速记录,2005年本田车队先在莫哈韦沙漠机场跑出了415KM/h,接着在美国巴纳维亚盐滩跑出超过400km/h的极速,并且得到官方认证,2006年迈凯伦―本驰赛车引擎突破20000转,后来由于国际汽联对赛车规则改革,先今F1赛车的极速受到了限制。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相关轶事

因事故去世的车手

1954年7月31日,阿根廷车手奥洛甫・马里蒙(OnofreMarimon)在德国纽伯格林赛道的练习赛中冲出赛道不幸身亡。其职业生涯中参加过三个赛季(1951、1953、1954)的F1比赛,大奖赛累计次数为12次,但是却一次也没有赢得过比赛。意大利车手阿尔伯特・阿斯卡里(AlbertoAscari)职业生涯总共参加过六个赛季(1950~1955)的比赛,累计次数为37次,总共赢得过13场大奖赛,并在1952年和1953年连续两年夺得车手总冠军头衔。但不幸的是,1955年他代表兰旗亚车队在意大利蒙扎赛道的试车中因赛车失控而撞车身亡。

1957年3月14日,意大利车手尤格尼奥・卡斯特罗蒂(EugenioCastellotti)在意大利摩德那赛道试车时,赛车失控身亡,年仅27岁。其职业生涯中参加过三个赛季(1955~1957)的F1比赛,大奖赛累计次数18次,但是一次也没有赢得过比赛。

1958年7月6日,意大利车手雷格・穆索(LuigiMusso)在法国兰斯赛道比赛时处于领跑位置,但却不幸在维修站出口的第一个弯道冲出赛道而身亡。其职业生涯中只参加过六个赛季(1953年~1958年)的F1比赛,大奖赛累计次数为26次,赢得过一次大奖赛。

1958年8月3日,英国车手彼得・科林斯(PeterCollins)在德国纽伯格林赛道比赛时,冲出赛道撞上一棵大树,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在医院里。其职业生涯中只参加过七个赛季(1952年~1958年)的F1比赛,大奖赛累计次数为39次,总共赢得过三站大奖赛。

1960年5月13日,美国车手哈里・施切尔(HarrySchell)在英国银石赛道的练习赛中冲出赛道不幸身亡。其职业生涯中参加过十一个赛季(1950~1960)的F1比赛,大奖赛累计次数为64次,但是却一次也没有赢得过比赛。
1960年6月19日,英国车手阿兰・斯特西(AlanStacey)在比利时斯帕赛道比赛时,驾驶着高速赛车的他因撞上一只迎面飞来的鸟而身亡。其职业生涯中参加过三个赛季(1958~1960年)的F1比赛,大奖赛累计次数为七次,但是却一次也没有赢得过比赛。

1960年6月19日,英国车手克里斯・布里斯托(ChrisBristow)在比利时斯帕赛道比赛时,在一个弯道冲出赛道,严重受伤并最终死亡。其职业生涯中参加过1959年1960年两个赛季的F1比赛,但其大奖赛累计次数只有四次,并且一次也没有赢得过比赛。
1961年9月10日,德国车手沃尔夫冈・范・奇普斯(WolfgangvonTrips)在意大利蒙扎赛道比赛中死于撞车,他当时效力的是法拉利车队。其职业生涯中参加过六个赛季(1956~1961)的F1比赛,大奖赛累计次数29次,共赢得过两场分站赛冠军。

1962年11月1日,墨西哥车手里卡多・罗德里格斯(RicardoRodriguez)在墨西哥大奖赛的比赛时冲出赛道而不幸身亡,年仅二十岁。其职业生涯中只参加过1962年一个赛季的F1比赛,大奖赛累计次数仅为5次,且一次也没有赢得过比赛。

1964年8月3日,荷兰车手德・比尔福特(Carel-GodindeBeaufort)在德国纽伯格林赛道的练习赛中遭遇重伤,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在医院里。其职业生涯中只参加过八个赛季(1957年~1964年)的F1比赛,大奖赛累计次数为31次,但是却一次也没有赢得过比赛。

吉姆・克拉克(JimClark)是无可争议的天才,他独特的驾车方式和放荡不安的性格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为动荡的60年代做了精彩的注解。但历史注定要让他在1967年的德国霍根海姆赛道永远地停车。这位两届世界冠军的葬礼倾国倾城,无数年轻的女车迷将吉姆的灵车用白色的玫瑰淹没,而披头士乐队的约翰・列农在葬礼上演唱了著名的《昨日》(Yesterday)。

1968年,法国车手乔・谢勒(JoScheller)在法国的鲁昂赛道的比赛中冲出赛道,造成赛车起火;不幸被大火烧死。

1973年7月29日,英国车手罗格・威廉姆森(RogerWilliamson)在荷兰赞得福特赛道比赛时冲出赛道,高速的赛车撞击后起火,威廉姆森葬身火海。其职业生涯中参加过1973年一个赛季的F1比赛,大奖赛累计次数仅为2次,且一次也没有完成过比赛。

加拿大车手吉雷斯・维伦纽夫(GillesVilleneuve)是雅克・维伦纽夫(JacquesVilleneuve)的父亲。他在1982年比利时站练习赛中一头撞在了维修站口的护栏,几个小时后他因抢救无效死亡。15年后的欧洲大奖赛上,他的儿子为父亲也为自己夺得了唯一一个F1世界冠军,而加拿大政府也以吉雷斯・维伦纽夫的名字命名了加拿大蒙特利尔赛道。

1986年,意大利车手埃里奥・德・安吉利斯(EliodeAngelis)在法国保罗-理查德赛道的排位赛中,因为赛车前鼻翼断裂,导致赛车失控冲出赛道身亡。其职业生涯总共参加过8个赛季(1980~1986)的比赛,总次数为109场,总共赢得过两场大奖赛,分别是1982年5月5日的圣马力诺站和1982年8月15日的澳大利亚站。1985年他曾与塞纳一同效力于莲花车队。

奥地利车手罗兰德・拉岑伯格(RolandRatzenberger)职业生涯中只参加过1994年一个赛季的比赛,他的大奖赛累计次数为三场。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赛车生涯终结于1994年4月30日的圣马力诺伊莫拉赛道的排位赛上。

1994年5月1日,巴西车手埃尔顿・塞纳(AyrtonSenna)在圣马力诺伊莫拉赛道比赛时,在领先位置上冲出赛道撞上围墙,不幸身亡。塞纳的职业生涯参加了十一个赛季的比赛,赢得过三次世界冠军(1988、1990、1991),他的去世是F1世界最巨大的损失。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列表

大奖赛列表


阿根廷大奖赛

红色的国家曾举办过F1大奖赛,绿色的是2008年举办地,黄色的将在不远的将来举办比赛。以下列表列出的是F1史上曾经举办过的部份大奖赛场次,与这些比赛曾使用过的赛道。

新加坡大奖赛 - 在新加坡赛道(Singapore)举行,是以新加坡的市街围成,第一次的夜间F1赛事。

阿根廷大奖赛 -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赛道(Autodromo Municipal De La Cuidad De Buenos Aires)举行

澳大利亚大奖赛 - 分别曾在阿尔伯特公园赛道(Albert Park Circuit, Melbourne)与阿德雷德(Adelaide)举办过

奥地利大奖赛 - 在史匹尔堡(Spielberg)的A1赛道(A1-Ring)举行

巴林大奖赛- 在巴林国际赛道(Bahrain International Circuit)举行

比利时大奖赛 - 在斯帕的斯帕赛道(Circuit de Spa-Francorchamps)举行

巴西大奖赛 - 在圣保罗的英特拉格斯赛道(Autódromo José Carlos Pace)举行


巴西大奖赛

英国大奖赛 - 在北安普敦郡的银石赛道(Silverstone Circuit)举行

加拿大大奖赛 - 在蒙特利尔的吉耶・维伦纽夫赛道(Gilles Villeneuve Circuit)举行

中国大奖赛 - 在上海的上海赛道(上海国际赛车场,Shanghai International Circuit)举行

欧洲大奖赛 - 在德国纽伯格林赛道(Nürburgring)举行(2008年以后在西班牙的瓦伦西亚举行街道赛)

法国大奖赛 - 在内未尔近郊的内未尔马涅-古赫赛道(Circuit de Nevers Magny-Cours)举行

德国大奖赛 - 在巴登-符腾堡的霍根海姆赛道(Hockenheimring)举行(2007年以后在纽伯格林赛道和霍根海姆赛道轮流举行)

匈牙利大奖赛 - 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赛道(Hungaroring)举行

意大利大奖赛 - 在米兰的蒙扎赛道(Autodromo Nazionale di Monza)举行

日本大奖赛 - 在三重县的铃鹿赛道(Suzuka Circuit)举行

卢森堡大奖赛 - 在德国纽伯林赛道(Nürburgring)举行

马来西亚大奖赛 - 在吉隆坡的雪邦赛道(Sepang)举行


圣马力诺大奖赛

摩纳哥大奖赛 - 在摩纳哥赛道(Circuit de Monaco)举行,是以蒙特卡罗的市街围成。

太平洋大奖赛 - 在日本冈山县英田赛道(TI Circuit Aida)举行

葡萄牙大奖赛 - 在埃斯托里尔赛道(Circuito do Estoril)举行

圣马力诺大奖赛 - 在意大利伊莫拉赛道(Autodromo Enzo e Dino Ferrari Imola)举行

西班牙大奖赛 - 曾在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赛道(Circuit de Catalunya)与赫雷斯赛道(Circuito Permanente de Jerez)举行

土耳其大奖赛- 在伊斯坦布尔赛道(Istanbul Otodrom)举行

美国大奖赛 - 在印第安那州的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举行

车队列表


雷诺F1车队

法拉利车队(Ferrari)

雷诺车队(Renault)

威廉姆斯车队(Williams)

迈凯轮车队(McLaren)

宝马索伯车队(BMW Sauber)

红牛车队(Red Bull Racing)

红牛二队(Toro Rosso)

丰田车队(Toyota)

印度力量车队(Force India)

布朗GP车队 (Brawn GP)

f1赛车速度_F1赛车 -十大豪杰


舒马赫

一、纪录之王舒马赫

舒马赫是F1车手队伍中最有天赋的人物。每场比赛之前,他进行的准备也最为全面、最为稳妥。在车队里,舒马赫无疑是一面旗帜。无论在赛场内,还是在赛场外,他总是全神贯注于车赛,很少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即使在母亲去世之后,他仍然坚持参加比赛。他的行动不时鼓舞着队友与他一道奋斗。

34岁的舒马赫在东京得到了第六个冠军,创造了F1大赛的新纪录,他目前是保持纪录项目最多的车手。尽管年轻的车手对舒马赫总是怀抱冠军不放气愤不已,可是他们对舒马赫在湿滑的跑道上能够奇妙地控制高速飞奔的汽车也是钦佩之至。

最佳表现:1995年霍根海姆赛道。在湿滑的赛道上,舒马赫只用了几圈就超过了所有的对手并最终夺取了冠军。

二、艺术大师方吉奥
方吉奥是F1最经常被提及的名字,他创造的纪录是无数后辈冲击的目标。2003年,34岁的舒马赫超越了方吉奥,成为第一个6夺年度车手总冠军的人,写下新的神话。

在F1赛车界,方吉奥是有名的“艺术大师”。这位腼腆的阿根廷人的驾车技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而且他对于赛车的了解恐怕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F1车手。正是依靠超人的技术和预判能力,方吉奥逃过了赛车场上的许多陷阱。

1934年以后,方吉奥开始参加赛车比赛。在阿根廷的赛车历史上,方吉奥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多次获得阿根廷汽车大赛冠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阿根廷的赛车跑道犹如死亡通道。为了让观众看着刺激,车手们在质量不高的跑道上开车狂奔,十分危险,经常出现车毁人亡的悲剧。1940年、1941年,方吉奥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比赛的冠军。此时,方吉奥迫切希望到赛车运动更为发达的欧洲开拓自己的事业。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的美梦一时间难以实现。

1950年,方吉奥来到欧洲赛车场时,他已经38岁了。在之后的7年时间里。方吉奥获得了5个世界冠军,在51站比赛中获胜24站。作为精明的F1大赛战略家,方吉奥不仅在比赛中展现了擅长控制比赛的能力,而且在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上,他也表现出超强的控制能力。刚来欧洲时,方吉奥只能与名气不大的车队合作,精明的他只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合同,因为他知道凭着出类拔萃的表现,很快会有大牌车队上门找他。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方吉奥就进入了优秀车队。

最佳表现:1957年德国霍根海姆赛道。赛场上,方吉奥的赛车的轮胎出现了毛病,不得不在修理站呆了很长时间,比其他车手竟然落后了1分钟。但是最终方吉奥以3秒的优势夺取了冠军。同时,方吉奥在这次比赛中,连续7次创造了单圈速度最快的纪录。

三、巴西的民族英雄塞纳


塞纳

1960年,塞纳出生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从20岁开始,塞纳就是巴西的赛车英雄。自1982年以始,塞纳先后获得过福特方程大赛、英国冠军赛、欧洲冠军赛、英国F3大赛等著名赛事的冠军。1984年后,塞纳先后效力于雷诺、本田、麦克拉伦和威廉姆斯等F1车队,并且多次登上了冠军宝座。1.75米的身高、英俊的容貌、突出的战绩,使塞纳在欧洲和巴西的女性车迷当中颇有人缘。当年塞纳称雄F1车坛时,舒马赫和普罗斯特全都得让他三分。在塞纳看来,帮助他获得大赛冠军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上帝的帮助。上帝安排他进入了赛车运动。同时,上帝又给予他获得胜利的一切本事。

与舒马赫等人不同,塞纳在赛场内外人气都很旺。天生的良好气质、文质彬彬的谈吐和无时不刻表现出来的睿智使得他总是超人一等。尽管他在赛场上有时表现得相当粗鲁,但是车迷们仍然爱戴他。在摩纳哥的埃莫拉赛道上,塞纳赢得过6次冠军。可是,1994年5月的埃莫拉赛道却吞噬了这位巴西车手的生命。尽管塞纳的世界冠军的数量不如舒马赫多。可是在获得首发位置的数量方面,舒马赫很难超越塞纳创下的65次杆位的世界纪录。塞纳命丧赛车场之后,人们对法拉利车队、对塞纳所效力的威廉姆斯车队都提出了种种置疑。塞纳的家属也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疑问,但是最终对事故的调查还是不了了之。

最佳表现:1988年的铃鹿赛道。第一圈比赛结束时,塞纳尚处在第16名,可是到比赛结束时,他后来居上夺取了冠军。

四、父子两代皆丧生赛场的阿斯卡利
1918年7月13日,阿斯卡利出生在意大利的米兰。他的父亲安东尼奥・阿斯卡利是当时意大利最为著名的赛车手,经常带着儿子参加各种车赛。就在阿斯卡利的第七个孩子出生之前的两周,他在法国的大奖赛上丢掉了性命。从那时开始,小阿斯卡利就希望成为像父亲一样的车手。受战争的影响,阿斯卡利的事业中断了几年,1947年,他重操旧业。法拉利车队的老板恩佐和是阿斯卡利父亲的朋友。在他的帮助下,阿斯卡利进入了法拉利车队。

1950年代,阿斯卡利在两年的时间里控制了大赛,夺得了冠军。史学家认为,他对比赛的控制程度只有当今的舒马赫才能够赶得上。1952年和1953年连获冠军的阿斯卡利在1955年出事了。他的赛车撞进了蒙特卡罗港口,车子入水后,阿斯卡利竟然靠游泳逃脱了死亡而且一点没有受伤。但是几天之后,在蒙扎赛道上练习时,阿斯卡利没有应那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而是追随先父丧生于赛车场。

最佳表现:1953年的希尔维斯通车道。阿斯卡利自始至终领先于方吉奥,最终获得了冠军。

五、克拉克魂归苏格兰
在阿斯顿・马丁的帮衬下,克拉克在1960年获得了参加F1大赛的资格。从1960年到1968年期间,克拉克共获得了25个分站赛冠军,还两度成为车手总冠军。尽管克拉克实现了人生之梦,成为了F1冠军,但是他的好运到此为止,最终这位叱咤F1赛道的车手魂归苏格兰。在1968赛季,克拉克首先在南非站获得了冠军,大有超过方吉奥再次获得总冠军的气势。可是,同年在霍根海姆举行的F2汽车大赛上,克拉克车毁人亡。事后,赛车界对于这位谦虚的苏格兰人总是念念不忘。在F1历史上,克拉克与方吉奥和塞纳齐名。

最佳表现:1967年的蒙扎赛道。比赛临近结束时,克拉克车胎被扎破,但是他仍然领先一整圈,最后一圈,在汽油耗尽的情况下,他驾驶着赛车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F1赛车 F1赛车-简介,F1赛车-历史发展

斯图尔特

六、差点成为射击冠军的斯图尔特

斯图尔特最大的特点是有些结巴,这使他没有获得参加1960年奥运会射击队的资格。此后,斯图尔特借了一辆赛车,开始练起车来。在1965年斯图尔特正式成为F1车手之前,他还参加了F3的比赛。他的过人之处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他的勇气和智慧。斯图尔特参加F1时,恰好是事故频发阶段,人们总将F1大赛与死神联系在一起。可是,斯图尔特却获得了3次车手总冠军。

他在事业处于最高峰时离开了F1跑道。其后,斯图尔特开始不遗余力地为车手的安全奔走。当今F1赛车的不少安全防护措施都是斯图尔特提出来的。

最佳表现:1968年霍根海姆赛道。当时,雨水和雾气包围了整个赛道。赛车场的能见度几乎等于零。但是,斯图尔特却在第一圈之后就领先了8秒,比赛结束获得冠军时,他比列第二位的车手提前了整整4分钟,这在F1赛车史上是罕见的差距。

七、两进F1的劳达

劳达是F1大赛中二进宫并且取得成功的为数不多的车手之一。1971年,奥地利人凭借自己的雄厚资金,进入了F1大赛,并且在法拉利车队获得了两个车手总冠军。

1979年,劳达突然退出。3年之后,劳达回到了F1大赛,但是这次加盟的不是法拉利车队,而是麦克拉伦车队。并且在1982年获得了个人的第三个F1车手总冠军。

劳达是F1大赛中的智多星。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分析一下本站比赛可能遇到的风险,衡量一下冒险是否值得。退役后,劳达还当过美洲虎队的掌门人。

最佳表现:1976年尼尔布格灵赛道。这时处处小心谨慎的劳达遇到的惟一一次致命风险,但是他巧妙地逃脱了。比赛中,汽车起火,劳达被烧得疼痛难忍,可是他最终还是获得比赛的第四名。


莫斯

八、全能型车手莫斯
在英国,只要一提到斯特林莫斯的名字,人们就会想到F1大赛。莫斯出生在英国的一个赛车世家里。他的父亲阿尔弗雷德・莫斯和母亲都是摩托车、赛车比赛的高手。尽管莫斯的全家都是运动员,可是他小时候却是多愁多病身。莫斯的肾病一段时间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差点断送了他的前程。

1951年,干过多种职业的莫斯终于来到了法拉利车队。可是当比赛快要开始时,车队却临时换人,这让莫斯深感失望。后来,法拉利车队曾希望他能回心转意,但莫斯始终没有同法拉利和解。在1951年到1961年的10年时间里,莫斯从来没有拿到过一次F1总冠军。可是,他在其他比赛中却为英国获得了不少冠军。

最佳表现:1955年安特里车道。莫斯击败了队友方吉奥,夺取了他的16场胜利的第一场。


布拉海姆

九、驾驶自造赛车拿冠军的布拉海姆

布拉海姆是澳大利亚第二代车手中的佼佼者。布拉海姆15岁时离开了学校,到一家修车场工作。同时,心计颇深的布拉海姆每个晚上都到科加拉工程学院进修工程师课程。1946年他凭手艺在悉尼开设了一家小小的汽车修理厂。不久,布拉海姆结识了美国人约翰尼・斯昆博格。布拉海姆专门为斯昆博格制造小型赛车,积累了不少制造赛车的经验。很快,布拉海姆从修车人、造车人变成了开车人。他第一次参加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比赛就获得了冠军。与此同时,布拉海姆与罗恩・陶拉纳克结成了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一直保持到欧洲的F1赛场上。1955年,布拉海姆进入了欧洲的汽车大赛。

欧洲干净、整洁和平滑的车道,代替了澳大利亚崎岖不平、肮脏的赛道,良好的条件使布拉海姆更加热爱F1大赛。这位不苟言笑的澳大利亚人,是迄今F1赛车界惟一一位开着自己制造的赛车获得世界冠军的车手。

从1955年到1970年,布拉海姆参加了126场F1大奖赛的比赛,获胜14场。

最佳表现:1966年兰斯车道。40岁的布拉海姆迎来了他个人赛车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刻。他驾驶着自己制造的赛车在兰斯车道上拿到了冠军。

十、绰号最多的车手普罗斯特


普罗斯特

在13年的时间里,普罗斯特在F1赛车场上为法兰西民族多次获得了荣耀。

1985年,普罗斯特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骑士奖章。1999年,他又获得了20世纪世界体育大奖。普罗斯特的赛车事业持续时间很长,因此在业内,绰号最多的车手莫过于他。由于他攻于心计,人们送给普罗斯特一个绰号“计算器”。同时,车手劳达还给他起了一个不雅的绰号“婊子养的快儿子”。普罗斯特的鹰钩鼻子使其他车手暗地里称之为“大鼻子”。

普罗斯特与其他车手相比,他的稳定性是最值得称道的,很少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对参加的每一场比赛,普罗斯特赛后总要认真地评述一番,而且讲得出道理来。在F1赛车手当中,一提到“教授”,人们自然知道指的是普罗斯特。三度F1车手总冠军普罗斯特在麦克拉伦车队和威廉姆斯车队都是核心人物。

舒马赫崛起之后,普罗斯特显然走上了下坡路,但是他利用媒体的能力高于对手,所以仍然能得到好评。普罗斯特创下的199场F1大赛获胜51场的成绩曾被认为是最难打破的纪录之一。他费尽心血创建了一支F1新车队,却在新世纪开始之后不得不解散,这恐怕是普罗斯特一生中最难过的事情。
最佳表现:1985年蒙扎赛道。比赛中他展示了完美无缺的技术,获得了个人第一个年度车手总冠军。

F1驾驶舱电子警告系统将从西班牙站起恢复工作

F1车手得到通知,从5月中旬的西班牙站起,驾驶舱电子警告系统将会恢复正常工作。
F1比赛目前使用的是两套旗语系统相结合的方式,随时就赛道状况向车手进行提醒。一套是传统的,站在赛道边上挥舞旗帜的赛道工人。另一套是设置在赛道固定位置的电子显示屏。
除此之外,在赛车的方向盘上,还有一组电子信号灯,通过红黄蓝三色对车手进行警告提醒。这套系统通过遥感线路,直接从赛事控制中心获取实时数据,目前为此提供技术服务的是RIEDEL公司。但是在前4站比赛中,由于RIEDEL的遥感线路出现问题,导致方向盘上的警告系统无法工作。
不过最新的消息称,系统从5月的西班牙站起将会修复工作。“我们得到通知,他们会在西班牙进行技术升级,届时将会恢复工作。”前F1车手兼赛事干事德里克-沃里克(DerekWarwick)周三对路透社说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257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历史发展主旋律 2014中国葡萄酒的主旋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起其特定的内在规律。中国葡萄酒历经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今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正象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的混战。但,乱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嬗变、一个过程,我们只有正视才能理智地抉择。    2014年,

声明:《F1赛车 F1赛车-简介,F1赛车-历史发展》为网友把梦留给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