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介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系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是浙江省医疗、教学、科研、健康保健指导中心。医院占地面积149亩,总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3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医护专家390余人。床位2200张,有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23个。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介绍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系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是浙江省医疗、教学、科研、健康保健指导中心。医院由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教授亲手创建于1947年11月1日,原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浙大医院)。1952年更名为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9月更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又名浙江省第一医院,简称“浙医一院”。

医院占地面积149亩,总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3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医护专家390余人。床位2200张,有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23个。年门诊量约200余万人次,年住院病人4.5万余人次,年手术病人2.2万余人次。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省器官移植中心、省核医学中心、省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省中毒急救与防治中心、省护理中心等均设在医院。

医院秉承“严谨求实、科教强院、规范服务、管理增效”的宗旨,建院60年来,先后获得省先进医院、省文明医院、市文明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医院院长被评为全国优秀院长、全国先进工作者。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疗设备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主要大型设备有PET、CT、多排螺旋CT、ECT、多探头ECT、1.5T高场强超导磁共振机、DSA、周边血管DSA、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钼靶X线诊断仪(乳腺摄影机)、超声手术刀、射频前列腺热疗仪、大型Storz体外超声碎石机、HITACH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BBOTT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四合一YAG激光、超脉冲CO2激光、激光脱毛仪、高压氧舱、中央监护系统以及各种型号的血液净化机等。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设置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目前有博士学位授予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28个,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有研究所7个;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普外)]、省重点学科4个(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口腔临床医学),省医学重点学科群1个(器官移植学科群),省医学重点学科17个(肝胆胰外科学、血液病学、泌尿外科学、肾脏病学、心血管病学、临床医学基因工程、消化病学、感染微生态学、医学组织工程学、精神病和精神卫生学、呼吸内科、危重病医学、耳鼻咽喉学、计划生育学、影像医学、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病理学),省中医药重点学科8个(中西医结合移植免疫学,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中西医结合胃肠病学,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中西医结合老年脑血管病学,中药药理和临床药理学科)。医院设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点基地2个和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6个,每年承担培养硕士生400余名,博士生150余名及博士后流动的教学任务,也是浙江大学临床医学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与实习基地之一。每年主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近30项,参加人数3000余人。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地理位置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领导班子


院长 郑树森
党委书记 吴水珍
副院长厉有名
副院长陈亚岗
副院长梁廷波
总会计师 吕宏
委副书记 陈江华
党委副书记 卢伟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历任领导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先进设备1、王季午(1947-1952)任医院首任院长
中国著名的内科学、传染病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第一、二、三届浙江省政协常委、第四届省政协副主席,第二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七届中央常委、第八届、九届参议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浙江省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第二至五届名誉副主委,原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主任委员。

1934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学美国。1941年回国。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阳医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建国后,历任浙江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所长、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名誉校长,浙江省科协主席、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浙江省委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浙江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国际传染病会议理事。长期从事传染病、寄生虫病学的研究。1935年首创血涂片诊断黑热病新法,并验证新锑波霜为该病的有效药物。五十年代提出对肺吸血虫病防治方案,已广泛应用。1952年首次证实钩端螺旋体病在浙江的流行。1984年领导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在子宫内的传染获得成功。主编《传染病学》、《医学百科全书・传染病学分卷》等。

2、陈过(1952-1957)
教授。浙江慈溪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毕业于浙江省立医药专门学校医科。曾任重庆、天津中央医院医师。1948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回国。建国后,历任浙江医学院教授、系主任、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厅长,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会长。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著有《肺心病防治》,撰有《风湿性心脏病152例的临床分析》等论文,主译有[美]腊斯克《康复医学》。

3、郁知非(1957-1982)
血液学家。上海市人。193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940年获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曾在上海同德医学院任教。建国后,历任浙江医学院教授、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暨南大学医学院教授、顾问,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血液学学会会员。1980年被聘为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内科及血液科聘用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在国内首先阐明骨髓铁染色可诊断缺铁与非缺铁性贫血。1959年详细阐述了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临床和血液学的特点,提出骨髓穿刺作为临床诊断的方法。与人合作,1960年在浙江发现地中海贫血,1964年在国内首先发现血红蛋血H和Bart’s,1977年在华中发现血红蛋白E。著有《贫血及红细胞系疾病》等。

4、杨松森(1982-1984)
江苏省金坛县人,1943年贵阳医学院毕业。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先后任民进浙江省二、三、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政协浙江省第四、五、六届委员会委员。1943年贵阳医学院毕业后,曾工作于贵阳医学院、上海市立第四医院。1952年起任浙大医学院讲师、副教授。浙江医科大学教授,浙医一院泌尿科主任医师,1963年担任省节制生育技术指导组成员,1981年为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1981年至1985年任浙医一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是国内著名的泌尿科专家,浙江省泌尿科的主要奠基人。由于对医学研究的突出成绩,1979年曾获浙江省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5、黄怀德(1984-1993)
浙医一院院长、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中华内科学会浙江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内镜学会浙江分会主任委员,曾荣获2004年度中国医学名人奖。

6、王竞(1993-1997)
浙医一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眼底病学专家。现任眼科中心顾问、中华眼科学会顾问、浙江眼科学会顾问。曾历任眼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务委员、浙江医学会常务理事、眼科学会主任委员、浙江省视光―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华眼底病杂志、眼科研究等多家专业杂志编委、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中华医学青年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有极为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各类眼底病的诊治。医德高尚,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望。曾先后发表有关学术论著8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多部。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并曾在第一届全球华人眼科学术大会上获“中华眼科学会奖”。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介绍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先进设备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是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国家级和省级消化专科医师和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消化内科拥有一支从事消化道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高素质和稳定的人员队伍,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消化内科现有医生34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名。80%以上有硕士或博士学位,70%的副高级以上人员曾在德国、日本等留学进修。

消化内科设有门诊、病房、内镜中心、胃肠动力室、消化实验室。拥有床位88张,病区分布在2号楼15楼消化内科病房(联系电话87236861)。消化内科病房宽敞洁净,布置幽雅的三人病房与设备一应俱全的单人病房,让患者享受到家庭的温馨。病房主要收治消化系统疑难疾病和内镜介入性治疗病例。病房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疑难重杂症会诊制,以及与相关学科定期病例讨论制,保证了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内镜中心目前位于2号楼5楼,占地面积约800m2。专业设备齐全,目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OlympusG2F-XQ260电子胃镜、经鼻胃镜、电子染色胃镜、OlympusCF-260L电子肠镜、AG-9800型氩气高频电刀、OlympusTJF-260电子十二指肠镜、双气囊小肠镜、结肠镜、富土能超声内窥镜、放大型肠镜、无线胶囊内镜和医用内窥镜灭菌设备等。常规开展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套扎术治疗;胃造瘘术和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内镜下胃肠道早癌切除术;食管支架置入术;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及鼻胆管引流;PTCD引流术;超声内镜检查术和胶囊内镜检查术等。胶囊内镜检查项目属省内率先开展,能够无创伤性实行全消化道检查,图像资料可反复分析,解决了许多小肠疾病的疑难杂症的诊断问题,同时也为浙江省兄弟医院小肠疑难杂症的诊断提供了方便,赢得了同行及患者的好评,也推动了浙江省消化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门诊设有名医门诊、专家门诊、脂肪肝专科门诊和普通门诊。消化专科门诊设在1号楼4楼,门口设有导医台,护士会耐心地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并提供帮助。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现有教授1名,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7位,获得硕士学位10位,在读博士研究生3位,在读硕士研究生7位,留学回国人员8位,博导、博士及留学人员比例在省内同专业中居领先地位。科室现设床位33张,其中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床位7张,拟于今年扩大床位数达100余张。近五年发表SCI文章20余篇,总量及人均SCI论文数量在省内相同专业中处于领先;承担国家教育部“肿瘤RNA冲击致敏树突状细胞治疗G422胶质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省自然基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和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功能修复的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厅局级课题20余项,参与“十五”攻关“脑卒中的规范化外科治疗技术推广应用研究”等科研重大项目。其中国家教育部课题“肿瘤RNA冲击致敏树突状细胞治疗G422胶质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获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脑胶质瘤增殖活性与热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获省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已开展了各种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脊髓肿瘤和功能神经外科的各种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特别是在血管性疾病的显微手术、血管内治疗,经单鼻孔垂体瘤切除、“锁孔”手术,恶性脑胶质瘤的热疗、内放疗和内化疗的联合治疗、颅底肿瘤的显微手术切除、高位颈髓肿瘤显微手术切除等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和省内领先。举办了多届国家级《脑血管性疾病诊治新进展》继续教育学习班。作为卫生部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承担全国各地的神经外科医师进修培训工作。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先进设备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为浙江省最早成立的呼吸系疾病诊治专科,为省内及周边地区享誉盛名的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之一。目前学科在以下几方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并居于国内领先的研究方向:
1、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相关研究,通过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应用,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符合率可达95%以上;得益于与国内外畅通及时的信息交流,紧密跟踪国内外最新的肺癌治疗进展,并应用于临床,经治肺癌患者生存率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开展符合国人特点的肺癌治疗方案研究及各种预测疗效、预后的肺癌生物标记物(Biomarkers)的研究工作。

2、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及细菌耐药机制研究,结合医院各类移植手术大量开展的优势,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及高危人群肺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救治成功率居于省内领先水平。对细菌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3、呼吸重症监护及危重患者的救治,配备独立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拥有一支在呼吸相关危重症抢救治疗上有着精深造诣的医护队伍,对于呼吸相关危重症及MODS的救治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4、纤支镜及经纤支镜下介入技术,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纤支镜检查的单位之一,目前检查数量已超过2万例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常规开展支气管腔内支架放置、球囊扩张、取异物、腔内肿块的电切、冷冻及氩气刀切割等经纤支镜介入技术。

5、致力于肺结核、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推广教育及相关的基础研究。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专家介绍


黄怀德黄怀德,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浙江省消化病学术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主任,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委员,浙江医学会消化分会、消化内镜分会以及内科分会主任委员(现为顾问),浙江抗癌协会驻会副理事长,胃癌专委会主任委员(现为名誉主席)。《浙江医学》副主编,《中华消化杂志》等1本专业杂志编委。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四等奖及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一等、二等奖,发表论文100余篇,参加编写著作15本。曾任三届浙江省政协常委。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消化病工作,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已50余年,1972年首先在浙江省开展消化内镜工作,是浙江省消化病专业的创始人,对消化系统的疾病诊治有很深的造诣。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特色医疗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先进设备各学科对疾病的诊治和临床研究均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传染病科以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抗生素应用及各类病毒性肝炎的诊治见长。该科设有传染病研究所及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承担部、省级重大课题。

肝胆外科在肝癌、胰腺癌的手术切除、冷冻等的综合治疗、脉高压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方面处国内领先水平。自1993年成功地开展高难度肝脏移植手术后,现肝移植技术名列全国前茅,1994年又开展省首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至今已完成6例,接受手术的患者存活时间之长保持亚洲最佳纪录,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肝肾联合移植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胃肠乳房外科在消化道肿瘤及乳房癌等手术有很强实力,血管外科在血管腔内手术、布--加氏综合症、TIPSS手术、周边血管外科等方面有很高水平。

血液病科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各类白血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995年开展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获成功,1998年11月开展省首例非亲缘骨髓移植获成功,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水平处国际水平。

心内科在本省率先开展介入性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疗效显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诊治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心胸外科擅长心脏瓣膜置换、肺疾病的诊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成功率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开展了多种心脏病的微创手术,1999年4月成功地开展心脏移植手术,"换心"手术时间全国最短,2000年4月又成功开展了心肺联合移植,成活时间、生活质量为国内之最。

泌尿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肾部分切除、前列腺冷冻术、第十肋间胸膜外联合切口手术,在泌尿系肿瘤的诊治、男性学临床研究、尿路结石的体外碎石等治疗方面有独到的经验。

肾移植血液透析中心,自1977年开展肾脏移植以来,至今共完成肾移植1000余例,肾脏移植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

消化内科擅长内窥镜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胃癌早期诊断等。内分泌科擅长糖尿病、甲亢及各类疑难疾病的诊治。

肛肠外科在直肠癌复发手术治疗、造瘘术的应用、内外痔等诊治方面成绩显著。

血管外科主要从事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疾病的诊治。

呼吸科是浙江省最早的呼吸内科专业病房,设备先进、技术精湛,在临床工作及科研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院长介绍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先进设备郑树森,:男,浙医一院院长,浙大医学院副院长
职称: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

分管范围:全面主持医院工作

个人简历:
长期从事肝胆胰疾病外科诊治、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肝胆胰恶性肿瘤诊治等。自1993年开展首例肝移植以来,已施行600余例,一年存活率达95.2%,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作为中国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1994年开展胰肾联合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至今共实施6例,最长存活已近14年,创造并保持胰肾联合移植亚洲最佳记录,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率先在国内开展肝肾联合移植,至今共实施19例,创国内最佳记录。2001年开展国内年龄最小记录(9月龄)儿童活体肝移植。并在国内率先将保留肝中静脉的右半肝切取技术应用于活体肝移植术。

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教育部生命科学学部二部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美国外科学会委员(FACS),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器官移植学组组长,浙江省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第三届、第四届抗癌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第五届抗癌协会理事长,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中国器官移植领域第一个“973”计划项目,并任“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项目五人专家组成员。另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五”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20余项。

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20余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等,并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成就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先进设备各学科对疾病的诊治和临床研究均已形成自己的特色。传染病科以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抗生素应用及各类病毒性肝炎的诊治见长,其中“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和“感染微生态学建立及应用研究”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肝胆胰外科在肝癌、胰腺癌、门脉高压症、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方面处国内领先水平,自1993年成功地开展肝脏移植手术后,先后开展了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活体肝移植及成人活体扩大右半肝移植,现已开展肝移植610余例,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胰肾联合移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原位肝移植的应用与推广研究项目”和“活体肝移植创新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血液病科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各类白血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994年开展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获成功,1998年11月开展省首例非亲缘骨髓移植获成功,至今已成功实施各类造血干细胞移植术350余例,其中非亲缘骨髓移植170余例。肾脏病中心自1977年开展肾脏移植以来,共完成肾移植2300余例,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心血管内科率先在本省开展介入性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方面疗效显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心胸外科擅长心脏瓣膜置换、肺癌的诊治,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成功率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开展了多种心脏病的微创手术,并成功开展心脏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泌尿外科在泌尿系肿瘤的诊治、男性学临床研究、尿路结石的体外碎石等治疗方面有独到的经验。消化内科擅长内窥镜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胃癌早期诊断等。肛肠外科在直肠癌复发手术治疗、造瘘术的应用、内外痔等诊治方面成绩显著。口腔医学中心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治、颌面部缺损的整复以及种植牙技术的应用颇具特色。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荣誉称号

医院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3项。近5年来,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位,参加973项目子课题3项,主持和参加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0项,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十五”攻关计划6项,参加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4项,其中重点3项,入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发表学术论文连续3年进入全国医疗系统SCI论文前十强,其中2004年排名第三位。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相关条目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介绍,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启东市人民医院启东市中医院海门市人民医院如皋市人民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市口腔医院

浙江省第一医院_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考资料

1、http://www.zy91.com/
2、http://jk.httpcn.com/Html/Hospital/689260509.shtml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80103/43297.html

更多阅读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大连医大附属一院科室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的认识2010-03-25 02:50:06核心期刊:指刊载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水平较高,能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的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

声明:《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介绍,》为网友夲亾芣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