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 西藏地级市 日喀则 西藏地级市 -概况,日喀则 西藏地级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西南部、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总面积3875平方公里,地形以平川为主,市区平均海拔3836米。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常住人口10万余人,常年流动人口6万余人,市辖10个乡、两个街道办事处。城市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现市区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日喀则,藏语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日喀则县改为日喀则市(县级市),隶属西藏日喀则地区管辖至今。同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概况


日喀则日喀则藏语称“喜噶次”,意为“如意庄园”,建城已有600年的历史。

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驻地日喀则市位于日喀则地区东部、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拔3850米,与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家接壤。是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日喀则一带、日照充足,地处河谷地带、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今日的日喀则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从日喀则继续南行,就可到达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北往则直达那曲,东行至拉萨、山南,西进则可直抵阿里。

一年一度的扎什伦布寺展佛节、跳神节、夏鲁寺的西姆钦波节和藏戏演出,均以其独特的风格享誉于世。日喀则以其古老的文化、雄伟的寺庙建筑、壮丽的自然景观、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西藏地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汇处,这座昔日的后藏首府海拔高达3800米,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这里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

日喀则地区处于河谷地带。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2~12℃,最暧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0~18℃,年平均气温为6.3℃,可算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而且多夜雨,干湿季节明显。日喀则一带日光充足,气候温和,这里的天气和旅游设施都比较好,所以任何时候都可以到这里欣赏美丽的风光。但是如果你要去珠穆朗玛峰探险,要知道10月到次年4月由于天气严寒,不适合旅游;另外7~8月份为雨季,烟雨蒙蒙中也无法看见珠穆朗玛峰。观赏珠峰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4~6月。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历史沿革

封建时期

公元七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朝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政权。雅隆部落的松赞干布在西藏高原实现了统一,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吐蕃王朝按照地理自然分布状况,把所辖中部地域划分为“卫、藏”两大部分,依日喀则东西的“藏”区为“耶如”(楚河一带)和“如拉”(今雅鲁藏布上游沿岸),东以岗巴拉山为界,西至冈底斯山(现阿里一部分)。因“藏”区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于是才有了“后藏”之说。随着历史的发展,界定的“后藏”区域有所变化。但是,对于日喀则市来讲,仍处于这个范围的中心地带。因此,根据历史事实,人们亦习惯于把日喀则市称为“后藏”。

日喀则原称“年曲麦”或“年麦”(即年楚河下游的意思),这里虽很早就有人居住,但仍是荒凉之所。

八世纪,吐番王朝的藏王赤松德赞请印度高僧莲花生进藏建桑椰寺,路经日喀则地方,在此修行讲经,并预言雪域高原的中心在拉萨,其次在年麦(日喀则)。十一世纪,萨迦王朝时,年麦已具“城镇”的雏形。十四世纪初,大司徒绛曲坚赞战胜萨迦王朝,建立了帕竹王朝,得到元、明皇室的庇护,设了十三个大宗溪,最后一个宗便叫做桑主孜(意为如愿以偿,选址在今日喀则),取名为溪卡桑主孜。在宗山建造了宗政府,日喀则始有建置。1447年(明正统12年),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在一大贵族的资助下,开始主持兴建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的建设对日喀则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市随即以扎什伦布寺为中心逐渐扩展开来。

日喀则的兴盛,还是在噶玛王朝统治西藏的24年间。1618年,藏巴汗噶玛彭措朗杰以后藏为据点,推翻了支持格鲁派的帕木竹巴政权,建立了第悉藏巴汗地方政权,首府设在桑主孜日喀则。

藏巴汗统治时期,对宗山进行了扩建,使宗山成为西藏境内最雄伟的建筑之一,日喀则市一度成为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地游客不断往来,日喀则市城廓也得到了不断建设。

1634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和四世班禅罗桑曲结研究决定遣派专使前往天山南路向蒙古和硕部的贵族首领固始汗求援。1641年固始汗率兵攻人日喀则,统治西藏地方约24年的藏巴汗政权宣告结束。1642年固始汗统治了全西藏,登上汗王宝座,便迎请五世达赖喇嘛到日喀则,将西藏13万户奉献给五世达赖刺嘛,将桑主孜建筑的宫殿全部拆除(木料运回拉萨,以扩建大昭寺和修建布达拉宫),将卫、藏地区行政事务托付给达赖喇嘛的第巴管理。并于1642年建立了由格鲁派管理的西藏地方政权,史称甘丹颇章政权。(因达赖居于哲蚌寺甘丹颇章而得名)。达赖喇嘛居于前藏,固始汗本人率兵驻后藏日喀则(后移驻拉萨)。

由于四世班禅罗桑曲结的杰出贡献,1643年,固始汗赐给罗桑曲结“班禅博克多”的尊号。固始汗把后藏十个溪卡,全部献给扎什伦布寺,以作僧众的供养。从此扎寺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日喀则市也就成为后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1910年2月由于清末治藏政策失误,加之英帝国主义作祟,西藏政局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英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曾在江孜、亚东设立商务办事处,并相应在这些地方建立了邮政业务。西藏和平解放后,很快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开始了新西藏的邮政建设。

民国时期

1940年2月5日国民政府颁布命令,特准十四世达赖喇嘛继位;1949年6月3日李宗仁颁布命令,特准十世班禅继位。这一时期,日喀则市基本上没有发展。

解放后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951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日喀则。为便于行政管理,中央在日喀则、江孜分设二个分工委。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在日喀则、江孜分设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基巧办事处(相当于地区)。
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在拉萨全面发动了背叛祖国的反革命武装叛乱。
1959年3月~1961年10月,历时两年多的平叛斗争胜利结束。
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及各分支机构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同时通过了边平叛边改革的决议,日喀则市1959年开始民主改革。
1959年10月日喀则专区成立,辖11个县。(西藏自治区行政辖七个专区、一个市)。1960年西藏全区基本完成了民主改革。
1962年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区。
1964年日喀则、江孜专区合并为日喀则专区,辖18个县。
1965年恢复萨嘎、岗巴2县。拉孜县由拉孜迁驻曲下。辖18县。
1968年谢通门县驻地由通门迁吉丁。
1970年日喀则专区改为日喀则市,地区驻日喀则县。辖日喀则、定结(驻江嘎)、拉孜(驻曲下)、聂拉木(驻冲堆)、谢通门(驻吉丁)、仲马(驻扎东)、康马、亚东(驻下司马)、岗巴、南木林、萨迦、定日(驻岗嘎)、吉隆(驻宗嘎)、昂仁、江孜、仁布、白朗(驻洛布穷孜)、萨嘎等18县。
1971年定日县由岗嘎迁驻协嘎尔。
1972年萨嘎县由萨嘎迁驻加加。日喀则市辖日喀则、定结(驻江嘎)、拉孜(驻曲下)、聂拉木(驻冲堆)、谢通门(驻吉丁)、仲巴(驻扎东)、康马、亚东(驻下司马)、岗巴、南木林、萨迦、定日(驻协嘎尔)、吉隆(驻宗嘎)、昂仁、江孜、仁布(驻强钦雪)、白朗(驻洛布穷孜)、萨嘎(驻加加)等18县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江孜地区,辖日喀则市的亚东、康马、岗巴、江孜、仁布、白朗6县;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驻江孜县江孜镇。
1986年9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江孜地区,所辖的亚东、康马、岗巴、江孜、仁布、白朗6县划归日喀则市;浪卡子县划归山南地区。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隆格尔县,以仲巴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注:实际上因故没有正式成立隆格尔县)
1986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日喀则县,设立日喀则市。日喀则市辖1个县级市、17个县。
1997年,面积17.6万平方千米,人口60万,辖日喀则市和江孜、定结、南木林、仁布、白朗、康马、昂仁、亚东、拉孜、岗巴、仲巴、聂拉木、谢通门、萨噶、定日、萨迦、吉隆18个县(市)。
1999年9月21日,民政部批准(民发[1999]54号)撤销隆格尔县(注:实际上因故没有正式成立隆格尔县)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汇处,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家接壤。
日喀则市政府驻地日喀则市市青岛西路,市区位于日喀则市东部、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拔3850米,人口9万(2002年)。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国家接壤。日喀则距今已有500年历史,是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日喀则一带、日照充足,地处河谷地带、农业发达,是“西藏的粮仓”之一。
日喀则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从日喀则继续北往则直达那曲,东行至拉萨、山南,西进则可直抵阿里。一年一度的扎什伦布寺展佛节、跳神节、夏鲁寺的西姆钦波节和藏戏演出,均以其独特的风格享誉世界。日喀则以其古老的文化、雄伟的寺庙建筑、壮丽的自然景观、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西藏地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陈运和诗《日喀则》一到便感受“扎什伦布寺敞开胸怀坐有全国最高大的镀金铜佛别具一格”。
日喀则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人口:现有人口63万。日喀则市辖2个街道、10个乡、共有175个村委会(居委会)。建城至今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12年入选“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地形地貌

日喀则市属于藏南珠峰地区东北部的一部分河谷地区,属于喜玛拉雅褶皱带的一部分,处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撞击、断裂缝合带的典型地段。
根据地形地貌大约可分为三大部分:东北部(即江当乡)为高山湖泊沟谷区,相对高差在1000~1800米;东南部(即沿河两乡)为低山宽谷冲积平原区,相对高差在200米~300米,河谷宽约5~10公里;西南部(即曲美乡)为高山宽谷区;相对高差在500米以上,谷底宽5~8公里。
日喀则市海拔为3847.3米,海拔最高点为5820米(夏普巴南峰),最低点3760米(雅鲁藏布江出境处)。境内山峰耸立、河流纵横、湖泊广布日喀则市有横亘全境南部的喜玛拉雅山脉,它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大的一条东西向的弧形山系,两端呈北西和北东向,中间向南突出成弧形,山势高峻,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全市境内高于4500米的山峰共有78座,其中高于海拔5500米的山峰6座。

江流湖泊

日喀则市境内雅鲁藏布江流水长约1800公里,穿流日喀则市河段长115公里,自西向东流经东嘎乡、聂日雄乡、城北办事处、边雄乡、江当乡、年木乡和联乡,雅江两岸多农田。
年楚河是雅鲁藏布江南侧的一大支流,它发源于喜玛拉雅山良岗岗日峰北坡的现代冰川――明湖,全长108.4公里,流经日喀则市河段长33公里,自东南向西北流经甲措雄乡、曲布雄乡、城南办事处和城北办事处,另外还有纵横交织的季节性河流37条。

气候环境

日喀则市地处西藏南部,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的交汇处, 这座昔日的后藏首府海拔高达3800米,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这里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8]日喀则市处于河谷地带。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2~12℃,最暧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0~18℃,年平均气温为6.3℃,可算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而且多夜雨,干湿季节明显。日喀则一带日光充足,气候温和,这里的天气和旅游设施都比较好,所以任何时候都可以到这里欣赏美丽的风光。
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市东部、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年楚河的汇流处。面积3700平方千米/3658平方千米,人口9万(2002年雅鲁藏布江贯穿东西,蜿蜒145千米,年楚河与之汇流。气候相对温和,具有明显的季风和干旱高原性气候特征。年均温6.3℃,年降水量400毫米。318国道过境。名胜古迹有扎什伦布寺、夏鲁寺、恩归寺、俄尔寺及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基宗”遗址。
从日喀则继续南行,就可到达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北则直达那曲,往东至拉萨、山南,西进则可直抵阿里。日喀则市以珠穆朗玛峰为首的冰峰雪山和原始森林带,神山、圣湖、草原,名寺古刹,独具特色的后藏人文风俗习惯。从拉萨沿雅鲁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镶嵌于群山之中;而扎什伦布寺则是日喀则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江孜的白居寺拥有众多佛塔,被誉为“西藏塔王”,寺内的壁画总观结构连贯,局部看自成一体,白居寺和西藏的文化宝库萨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从日喀则继续往南走,将到达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日喀则市区平均海拔3836米。

地质灾害

日喀则市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属地质灾害多发区域,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现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634处,其中重点灾害点有40多处,威胁人口达1.1万余人,威胁财产预计达2.7亿元。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行政区划


日喀则面积:3658平方公里。日喀则地区现设1个县级市(日喀则市)、17个县(江孜县、白朗县、拉孜县、萨迦县、岗巴县、定结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康马县、亚东县、仁布县、南木林县、谢通门县、吉隆县、昂仁县、萨嘎县、仲巴县)、1个口岸(樟木口岸)。共有203个乡(区、街道办事处),1760个村(居)委员会。现有耕地125万亩,草场可利用面积1.14亿亩,森林覆盖面积146.2万亩。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人口

截止2005年底,日喀则地区总人口为662146人。其中农业人口490534人,牧业人口100130人,非农业人口71482人。藏族人口651828人,汉、回、蒙、土、满、苗、壮等十几个民族人口10318人。2005年全地区出生8881人,死亡3961人,自然增长率7.47‰。

江孜县

面积3800平方千米,人口6万。邮政编码857400。县人民政府驻江孜镇。辖1个镇、18个乡。

定日县

面积14000平方千米,人口5万。邮政编码858200。县人民政府驻协格尔镇。辖2个镇、11个乡。

萨迦县

面积6400平方千米,人口5万。邮政编码857800。县人民政府驻萨迦镇。辖2个镇、9个乡。

拉孜县

面积4400平方千米,人口5万。邮政编码858100。县人民政府驻曲下镇。辖2个镇、9个乡。

昂仁县

面积27600平方千米,人口5万。邮政编码858500。县人民政府驻卡嘎镇。辖2个镇、15个乡。

谢通门县

面积14000平方千米,人口4万。邮政编码858900。县人民政府驻卡嘎镇。辖1个镇、18个乡。

白朗县

面积2500平方千米,人口4万。邮政编码857300。县人民政府驻洛江镇。辖2个镇、9个乡。

仁布县

面积2100平方千米,人口3万。邮政编码857200。县人民政府驻德吉林镇。辖1个镇、8个乡。

康马县

面积5400平方千米,人口2万。邮政编码857500。县人民政府驻康马镇。辖1个镇、8个乡。

定结县

面积5300平方千米,人口2万。邮政编码857900。县人民政府驻江嘎镇。辖3个镇、7个乡。

仲巴县

面积45900平方千米,人口2万。邮政编码858800。县人民政府驻拉让乡。辖1个镇、12个乡。

亚东县

面积51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57600。县人民政府驻下司马镇。辖2个镇、5个乡。

吉隆县

日喀则 西藏地级市  日喀则 西藏地级市 -概况,日喀则 西藏地级

面积93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58700。县人民政府驻宗嘎镇。辖2个镇、3个乡。

聂拉木县

面积77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58300。县人民政府驻聂拉木镇。辖2个镇、5个乡。

萨嘎县

面积124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58600。县人民政府驻加加镇。辖1个镇、7个乡。

岗巴县

面积41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57700。县人民政府驻岗巴镇。辖1个镇、4个乡。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气候

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干湿季明显,夏季温和湿润,降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年日照时数3248小时,年无霜期118天,年降水量120毫米。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民族

藏族占人口总数的97%,此外还有汉、回、蒙古、土、满、苗、壮等15个民族,另有少数夏尔巴人人。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经济

日喀则地区药材资源丰富,常用药材品种有虫草、贝母、天麻、雪莲花、红景天、大黄等300多种,矿产资源开发前景较为乐观,太阳能资源丰富,旅游产业潜力巨大,珠穆朗玛峰、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等驰名中外。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交通

公路


日喀则

日喀则市是西藏交通中心,境内公路四通八达,318国道、日(喀则)亚(东)公路、拉(萨)普(兰)公路、中尼公路贯通东西南北。由新路前往日喀则距离250公里。

拉萨至日喀则班车在拉萨西郊汽车站(靠近拉萨河畔的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上车。票价50元,车型是宇通中巴。一路都是宽阔平坦的柏油公路。拉萨到日喀则约4.5小时。返程在日喀则安康客运旅馆对面的日喀则客运站上车,票价相同,时间需近4小时。

日喀则至江孜,一般是桑塔纳拼车,每车坐乘客4人,每人25元。路程约1.5小时。等车地点与去拉萨相同。大部分是平坦的柏油路,只有最后15分钟是非常颠簸的砂石路。

由日喀则开往各地的长途汽车比拉萨所发车辆少,只开往拉萨及萨迦的有定期班次前往,亚东每日或隔日上午均有长途汽车前往,班次及时间视乘客人数而定。

前往拉孜的乘客还可在清晨06:00~21:00在扎什伦布寺外的广场西侧等候。所有车辆均要坐满客才开出,所以客车有可能因旅客人数不足而临时取消行程。

去其他地方,包车是大多数旅客首选的交通方式,参考价格为:普通型进口越野车3.00~3.50元/每公里;豪华型进口越野车3.50~4.50元/每公里;可供20人乘坐的微型汽车5.50~6.50元/每公里;可供40人乘坐的长途汽车7.00~8.00元/每公里。

航空

日喀则没有机场,依赖于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贡嘎机场距离日喀则市约400公里左右,并需乘长途汽车到曲水转车前往。

铁路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段预计2008年内开工。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旅游


日喀则从日喀则继续南行,就可到达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北则直达那曲,往东至拉萨、山南,西进则可直抵阿里。

日喀则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以珠穆朗玛峰为首的冰峰雪山,风景秀丽的原始森林带,交相辉映的神山、圣湖、草原,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名寺古刹,独具特色的后藏人文风习……让旅游者从中解读西藏社会发展的历史痕迹。

从拉萨沿雅鲁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镶嵌于群山之中;而扎什伦布寺则是日喀则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壮观雄伟,可与布达拉宫比美,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江孜的白居寺拥有众多佛塔,被誉为“西藏塔王”,寺内的壁画总观结构连贯,局部看自成一体,十分和谐,白居寺和西藏的文化宝库萨迦寺都是西藏的宗教中心,是爱好旅游的你必去的地方。在这里还有为人们所敬仰的宗山抗英遗址。从日喀则继续往南走,将到达美丽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日喀则主要旅游景点:扎什伦布寺・日喀则・珠穆朗玛峰・白居寺・羊卓雍湖・墨脱・萨迦寺・冰川世界・夏鲁寺・绒布寺・抗英遗址・桑丁寺・樟木・多情错・佩姑错・江孜宗山遗址・亚东・亚东帕里・中尼友谊桥・希夏邦马峰・班禅新宫・江孜城堡抗英遗址・拉孜温泉・吉隆・热拉雍仲林寺・帕拉庄园・洛子峰・雍则绿错湖・康布温泉・岗巴尼姑庙・南尼寺・色吾寺・依玛寺・那唐寺・刚钦寺・年楚河・桑丹康桑雪山・亚东边境・乔戈里峰・西夏帮玛峰・拉孜尼姑寺・万佛塔・平措林寺・拉布吉康峰・曲典尼玛观相湖・布寺・青海湖鸟岛・门隆则峰・强钦寺・贡觉林卡・色吾沟・小布达拉・昂仁搭各加地热喷泉・宁金抗沙峰・觉囊寺・马卡鲁山・嘎东寺・格登曲廓林寺・金嘎溶洞・曲典尼玛尼姑庵・沱沱河气象站・喜玛拉雅山・玉隆拉措

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位于西藏定日县正南方,喜马拉雅中段的中尼边境处。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圣母”,它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这是中国登山运动员于1975年登上该峰后测定的精确数字,这个数字校正了人们长期坚持的八千八百八十二米的说法。为世界第一高峰。早在1721年,清朝政府编绘的《皇舆全览图》,就采用了“朱姆朗马阿林”之名(“阿林”是满语山峰之意),并精确地标出了它的具体位置。
珠峰山体呈金字塔状,山上有冰川,最长之冰川达26公里。山峰上部终年为冰雪覆盖,地形陡峭高峻。是世界登山运动瞩目和向往的地方。珠峰的气候恶劣,风和日丽的日子不多。经常是暴同肆虐的天气,狂风夹着积雪和砂石铺天盖地而来。攀登珠峰的时间,一年中有两个季节,一是5月份,一是9月到10月。在这两段时间里,海拔八千多米高处的风速较小,而且很少有雨雪。

珠峰地区及其附近高峰的气候复杂多变,即使在一天之内,也往往变化莫测,更不用说在一年四季之内的翻云覆雨。大体来说,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为雨季,强烈的东南季风造成暴雨频繁,云雾弥漫,冰雪肆虐无常的恶劣气候。11月中旬、翌年2月中旬,因受强劲的西北寒流控制,气温可达-60℃,平均气温在-40℃至-50℃之间。最大风速可达90/米。每年3月初至5月末,这里是风季过度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最佳旅游时节:9-10月适宜登山。9月初至10月末是珠穆朗玛峰雨季过度至风季的秋季。在此期间,有可能出现较好的天气,是登山的最佳季节。

早在19世纪初叶,珠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所向往的地方。然而直到1953年,才由英国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创下首登成功的纪录。到1998年底,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临世界巅峰的殊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这些路线是:
东南山脊路线:1952年由瑞士登山队发现,可惜功亏一篑,第2年才由英国队沿此线登顶成功。
东北山脊路线:196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队开创并成功地登顶。
西北脊转北壁路线:1963年由美国队开创并取得了成功。
西南壁路线:1975年由英国博宁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西北脊路线:1979年由前南斯拉夫队发现并由此登上顶极。
北壁直上路线:1980年由日本队首创并登上顶峰。
南面柱状山脊路线:1980年波兰队开辟并登上顶峰。
东北山脊转北壁路线:1980年意大利人梅斯纳尔独身一人首创并取得成功。
西南壁转西北脊路线:1982年由前苏联队开创,并沿此线登上顶峰。
东壁转东南山脊路线:1983年由美国旧金山湾区队首创并取得成功。
东壁路线:1988年由美国一新西兰国际探险开创并由此登顶。同年,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还创下从南、北两坡双跨并会师顶峰的壮举。人类攀登珠峰的英雄奇迹正不断涌现。


白居寺

白居寺

位于江孜县西北宗山脚下。藏语称为“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其建筑充分代表了13世纪末至15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惟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


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在日喀则市西面的尼玛山南坡上,始建于1447年9月,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大小金顶14座,扎仓4个,灵塔殿、大小经堂等56座,是后藏最大的寺院,也是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萨迦寺萨迦寺

位于萨迦县境内,在日喀则市西南方约160公里处,海拔4280米。萨迦寺坐落在本波山麓、仲曲河两岸。河北为北寺,现已成为废墟;河南是南寺,即现萨迦寺所在。该寺院墙被纵向涂有红、白、灰三色相间的色带,红色象征文殊,白色象征观音,灰色是金刚持菩萨,三色成花,故人称萨迦教派为“花教”。萨迦南寺于1268年由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所建,是当时西藏政治、宗教、文化的中心。


江孜宗山遗址江孜宗山遗址

耸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悬崖峭壁上。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军600人占领岗巴宗,同时从亚东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军民的拼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筑起炮台,用土炮、土枪、“古朵”、刀剑、梭标和弓箭与入侵之敌展开了英勇的血战,战斗持续了8个月之久。1904年5月上旬的一个晚上,千余军民偷袭英军将其全歼。6月,英军派来了援军,用大炮狂轰宗山炮台,堡垒中的火药库为英军炮火击中爆炸。江孜军民在最后关头,仍用石头拼死抵抗,坚持了3天3夜。最后所有勇士宁死不屈跳崖殉国。

楚帕拉庄园


楚帕拉庄园

帕拉原是不丹一个部落的酋长,因不丹内乱迁到西藏,并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衔。随着帕拉家族权势的增大,帕拉庄园的规模日益扩展。帕拉庄园是如今惟一保存完好的旧西藏贵族庄园。江孜宗山遗址:耸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悬崖峭壁上。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军600人占领岗巴宗,同时从亚东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军民的拼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筑起炮台,用土炮、土枪、“古朵”、刀剑、梭标和弓箭与入侵之敌展开了英勇的血战,战斗持续了8个月之久。1904年5月上旬的一个晚上,千余军民偷袭英军将其全歼。6月,英军派来了援军,用大炮狂轰宗山炮台,堡垒中的火药库为英军炮火击中爆炸。江孜军民在最后关头,仍用石头拼死抵抗,坚持了3天3夜。最后所有勇士宁死不屈跳崖殉国,写下了光辉

亚东-险峻谷

亚东,藏名桌木,意为险峻谷,位于喜玛拉雅山南坡。亚东地势北高南低,全县自帕里向南延伸,呈北宽南窄的条形地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与西藏其它地方不同的丧葬习俗――火葬。据当地的人讲,由于亚东群山环抱,很少有秃骛下来,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选用火葬。火葬,在亚东藏族中是一种高级的葬法,由于葬法在群众心目中地位很高,所以其仪式也比较隆重。

旅游提示

在日喀则地区旅行,如果计划去到墨脱、樟木、亚东、定日(珠峰)、阿里地区的狮泉河、普兰等边境地区,需要办理边境证。

樟木和珠峰在一条线上,写“聂拉木县”就可以;亚东需要另写上“亚东”。最好在你的出发地就办好边境证,应尽量避免在拉萨或者日喀则办理,因为在那里办会比较麻烦,价钱也会贵一些。

手机在拉萨、拉孜、日喀则都有信号,定日县个别地方也有信号,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此外,绒布寺和珠峰大本营都没有电,去之前最好带好手机和数码设备的备用电池。

游程建议

从拉萨翻越冈巴拉山口,经过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羊卓雍湖、千年卡若拉冰川,赴江孜,浏览三大教派合一、号称有“十万佛塔”的白居寺,抗击英国侵略的宗山城堡遗址,最后到达日喀则。浏览完市区景点后往南经拉孜、新定日,到达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绒布寺,再前往8公里外的珠峰登山大本营(海拔5200米),是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起点,也是近距离欣赏珠峰的最佳地点。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日喀则经典旅游线路:


日喀则线路一:日喀则1日游
夏鲁寺-扎什伦布寺
线路二:日喀则2日游
夏鲁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
线路三:珠峰、日喀则、纳木错5日
拉萨―日喀则―拉孜―绒布寺―珠峰―定日―日喀则―竹卡―纳木错―拉萨
线路四:西藏林芝、日喀则、珠峰、纳木错环线7日
拉萨―工布江达县―林芝―鲁朗―南伊沟(或者直白村)―林芝―米拉山口―增期乡―桑日县―泽当―桑耶寺―青朴―雍布拉康―泽当―浪卡子―江孜―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中尼公路--雅鲁藏布江河谷--尼木(大竹卡)―--东古拉山--雪古拉山--羊八井--藏北草原--当雄县--念青唐古拉山--纳木错―当雄―圣城拉萨
线路五:拉萨、林芝、然乌、日喀则、纳木错10日
拉萨―工布江达县―林芝―鲁朗―波密―然乌湖―鲁朗林海―南迦巴瓦峰―林芝―米拉山口――增期乡――桑日县―泽当―桑耶寺―青朴―雍布拉康―浪卡子―江孜―日喀则--拉孜--嘉措拉雪山--定日--绒布寺---珠峰大本营--定日--拉孜--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中尼公路--雅鲁藏布江河谷--尼木(大竹卡)―--东古拉山--雪古拉山--羊八井--藏北草原--当雄县--纳木措―当雄―圣城拉萨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住宿


日喀则日喀则是西藏的交通中心,外地人停留较多,因此各种档次的酒店、宾馆不少,还有许多私人开的小旅馆,住宿价格从25元到200元不等。其中日喀则饭店(3星,日喀则市解放中路13号)比较贵一些,标准房在200-300元/间;日喀则市中心的桑孜宾馆则相当实惠,标间价格只需100-200元,出桑孜宾馆后往南走一条街还有个大集市,可买水果和日用品;位于邦佳孔路农贸市场对面的丹增旅社,类似于拉萨的八郎学或亚,房价从30-100元不等,有洗衣服务,每件收费约在1-3元;刚坚果园招待所,位于珠穆朗玛路、扎什伦布寺入口对面,房价从20-40元不等,床铺干净,方便参观扎什伦布寺。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宾馆的热水供应都有时间限制,并且由于各种原因还经常误时,游客洗澡可得抓紧时间。

其他地方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有:江孜饭店(2星),江孜县江孜镇,是这里住宿最高级的地方,房价从400-500元不等;有洗衣服务,每件收费3-4元,可租单车。江孜旅社,江孜镇大十字路口东面,有双人间和三人间,20-35元一个床位,没有洗浴设施。定日县招待所,位于定日县协格尔镇,房价从15-20元不等。樟林宾馆(1星),樟木口岸聂拉木海关附近,附卫生设备的双人房100元;宾馆有罐装啤酒和可乐供应,可用尼泊尔卢比货币购买。就边境地带而言,设备算比较完善的了。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美食


日喀则日喀则的餐饮与西藏其他地方相同,各种档次的餐馆不少,无论是高档的还是简陋的装潢设计大都注意体现民族特色。例如出日喀则桑孜宾馆,后面的南大街上有很多餐馆。“狗蹄”木桌、铁皮火炉、“八瑞”瓷碗、藏式蒲团、吉祥图与壁画等,都体现了藏民的精神追求。菜肴多为一些有特色的藏餐,如各类灌肠、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抓肉、凉拌牦牛舌、包子、糌耙、各种糕点、以及甜茶、奶茶、酸奶、烤肠、风干肉、夏普青(肉浆)等。汽车站附近的夜市,菜式多样,气氛热闹,值得一尝。解放北路和珠穆朗玛路一带是川菜馆和藏菜馆的集中地。

提示:在日喀则市内,随处可以看到四川餐馆,费用不贵,十几二十元即可吃饱,在那里人们不大吃藏式风味的东西,而真正要吃藏味的,一般在较偏远的藏民聚居区。

日喀则海拔_日喀则[西藏地级市] -文化


日喀则日喀则农村的农民,一年要过四次年:公历的元旦、农历的春节、西藏的藏历年和后藏的藏历年。生活在年楚河谷的农民,最看重的还是后藏的藏历年,过得最为隆重热闹。

后藏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民间舞蹈以热烈欢快的"堆谐"最为常见,还有场面宏大的"果谐",各地都有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民歌有情歌、牧歌、酒歌、祝福歌等多种形式,在劳动和生活中男女老少随编随唱,自娱自乐。

后藏也被看作藏戏的发源地,藏戏创始人汤东杰布(1365~1455年)就出生在昂仁县,南木林县香曲河上的铁索桥,传说就是汤东杰布通过表演藏戏募集资金所建的。优秀藏戏节目《文成公主》、《朗萨姑娘》、《诺桑王子》等不仅在西藏长演不衰,在国内外也深受欢迎。

在藏族文学史上,米拉日巴的《十万道歌》、萨迦班智达的《萨迦格言》产生了深远影响。布顿大师的《佛教史大宝藏论》、觉囊・多罗那它的《印度佛教史》、索南坚赞的《西藏王统记》等是藏族史学上的代表性著作。桑吉坚赞的《玛尔巴传》、《米拉日巴传》、《日迥巴传》是著名的传记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和传说源远流长,用以活跃生活,教诫后人。

日喀则现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1个,业余文艺宣传队2个,各县乡还有不少群众自发组成的藏戏队。有地区群艺馆和县文化馆4座,新华书店16座。全地区有电影院2座,录像、VCD放映厅、卡拉OK等新的娱乐文化设施在城镇不断增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90103/47046.html

更多阅读

西藏旅游注意事项 西蔵旅游需注意的问题

西藏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去西藏旅游,了解西藏旅游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西藏特殊的高原环境,对身体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到西藏旅游之前一定要去医院作身体检查,在肯定自己心肺等主要脏器没有毛病的前提下,才能启程。以下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西

湖北省副地级市简介 湖北省有几个地级市

潜江市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潜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曹禺先生的故乡,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和由16 个国有农场组成的农场群。1994 年被列为省直管市。境内地势平坦,地面海拔在26米至31米之间,全

6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 揭阳市揭西县领导班子

揭西县 揭西县揭西县位于广东省东部,莲花山南麓,潮汕平原西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地处东经115‘36,至116‘18,,北纬23’18,至23‘41。1965年从揭阳县划出西北部13个公社(镇)和陆丰县划出2个公社设置揭西县。1975年将普宁县的3个大队划归揭西

中国地级市面积排行 中国地级地区面积排名

说明:1、以下数据由宜居城市研究室统计整理,统计时间截止到2012年7月31日,与地级市同级的地区、自治州等不计算入内,4个直辖市面积计入参考;2、以下面积均指陆地面积,不包括海域面积,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三沙市(260万平方千米)。名称 面积

声明:《日喀则 西藏地级市 日喀则 西藏地级市 -概况,日喀则 西藏地级》为网友森树白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