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 仙居县-基本概况,仙居县-县名由来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51′,东经120°44′。总面积1992平方千米,总人口47.39万人。行政区划:7镇10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72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6.1万,常住人口36.77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185人/平方公里。汉族约占99%,土著少数民族有畲族等。仙居县地处浙江东南、台州西部,位于北纬约28.5°-29°之间,东经约120°-121°之间,南北直线距离为57.6公里,东西直线距离为63.6公里。县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里)占全县80.6%,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县下辖7镇10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418个行政村。自古以来,仙居是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的千年古城。仙居历代人才辈出,是晚唐著名诗人项斯、宋代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作者陈仁玉、元代诗书画三绝的大书画家柯九思、明代勇斗严嵩的左都御史吴时来等人的故乡。仙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距今7000多年的下汤文化遗址、国内八大奇文一。

仙居县_仙居县 -基本概况


仙居县

仙居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靠近东海,是中国沿海开放地区之一,内外交通体系发达。仙居风景名胜区地处仙居 县中南部,距县城20多公里,距省道公路临石线3公里,具备优越的交通条件。仙居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含神仙居(西罨)、景星、十三都、公盂、淡竹五个景区,由饭甑岩、将军岩、西天门、鸡冠岩、天柱岩、景星岩、蝌蚪崖、擎天柱、公盂崖、高玉岩、神龙瀑、人字瀑、龙潭涧等139个景点组成。素有西罨之奇、景星之雄、公盂之巍、十三都之清、淡竹之幽称誉。仙居自然风光壮丽独特,丰富多彩,他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蜂、瀑、溪、林”于一地。是仙乡的缩影,是旅游观光、避暑纳凉、科学研究、度假休养的理想之地。清翰林院学编修潘耒游后赞曰:“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宋大理学家朱熹也曾发出“地气尽垂于此矣!”的惊叹。

仙居成立首个经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

仙居县_仙居县 -县名由来

仙居,顾名思义就是神仙居住之地。这个美丽的名字据说来自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北宋时期,县城西门外的西郭洋村有个名叫王温的人,平时救危济贫,乐善好施。一日傍晚,他见门口站着两个长满疮疱的人痛苦万状,顿生怜悯之心,就问:"你们的病这么严重,有没有办法治疗呢?"那两人说:"办法倒有,只是要用新酿成的酒,浸泡身体,才可治好。"王温听了高兴地说:"我家刚好酿了两缸新酒!"随即请这两人进门脱掉衣服,任其在酒缸中浸泡。说也奇怪,两人在酒缸中泡了一夜后,第二天出来,身上的疮疱不仅全部消失了,而且容光焕发,皮肤光泽,就得如同美少年一般。他们向王温谢辞而去后,王温闻到酒缸中飘出阵阵异香,就叫全家人喝下,还把酒糟喂了鸡犬。不一会儿,王温全家连同鸡犬一起升天,成了神仙。当时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听了这一奇事后,欣然下旨,"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将永安县改名为仙居县。

仙居县_仙居县 -行政区划


仙居县

仙居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51′,东经120°44′。总面积1992平方千米,总人口47万人(2004年)。行政区划:7镇10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72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6.1万,常住人口36.77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185人/平方公里。汉族约占99%,土著少数民族有畲族等。
县人民政府现无专属办公地点,目前临时租住在仙居县供电大楼内。(当年为了建仙居下岸水库把县府大院拍卖了)邮编:317300。代码:331024。区号:0576。拼音:Xianju Xian。
仙居县辖3个街道、7个镇、10个乡:福应街道、南峰街道、安洲街道;横溪镇、白塔镇、田市镇、官路镇、下各镇、朱溪镇、埠头镇;安岭乡、溪港乡、湫山乡、皤滩乡、淡竹乡、步路乡、上张乡、广度乡、大战乡、双庙乡。
2000年,仙居县辖8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675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98289 、横溪镇 33025 、埠头镇 12654 、白塔镇 25177 、田市镇 16359 、官路镇 17141 、下各镇 39381 、朱溪镇 24464 、安岭乡 7447 、溪港乡 7304、 湫山乡 9544 、淡竹乡 5574 、皤滩乡 8419 、上张乡 8167 、步路乡 9322 、广度乡 6059 、 杨府乡 20236、 大战乡 11160 、双庙乡 7863。

自然地理

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台州市的西部,东连临海、黄岩,南邻永嘉县,西接缙云县,北靠东阳市磐安县和天台县。在北纬约28.5°-29°之间,境内南北直线距离为57.6公里;东经约120°-121°之间,东西直线距离为63.6公里。仙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景色秀丽的自然景观。境内奇峰异石、流湍飞瀑、幽谷


仙居县清溪、翠竹秀林,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流”于一地。清代翰林编修潘耒在《游仙居诸山记》中云:“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宋大理学家朱熹也曾发出“地气尽垂于此矣”的惊叹。2002年5月,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称号,景区面积187.8平方公里,包括神仙居、景星岩、十三都、公盂、淡竹五大景区。

仙居潜在的区位优势明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661.7公里,居全市第二,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数居全市第一,行政村通达率为93.8%。“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即将建成,其中台金高速(起自甬台温高速公路临海水洋枢纽,止于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康前仓)、诸永高速(起自杭金衢高速公路诸暨段,经绍兴、金华、台州、温州,止于温州绕城高速)正在紧张施工,天仙高速(起于上三线天台白鹤,止于仙居境内,接台缙高速公路)己被省交通厅列入规划。至2007年,台金高速与诸永高速交汇后,仙居与周边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区位条件将明显改善,仙居将成为浙中地区的交通枢纽。届时,仙居至杭州的距离由目前的292公里缩短至217公里,只需2小时;至宁波距离由199公里缩短至150公里,只需1.5小时;至温州的距离由252公里缩短至97公里,只需1小时;至义乌的距离由135公里缩短至100公里,只需1小时;至椒江的距离由110公里缩短至90公里,只需40分钟。35省道临石线、41省道仙清线、40省道东仙线贯穿全境。其中35省道临石线已被列入省干线畅通工程并进入施工设计阶段,41省道仙清线二期工程全面完工。

经济社会

仙居是“中国杨梅之乡”、“中国工艺礼品之都”,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44.5亿元,同比增长14.5%。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亿元,同比增长17.2%。外贸出口形势良好。全年自营出口1.6亿美元,同比增长33%。


仙居县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0:3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万亩,总产量11.3万吨,比上年增加7500吨。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新增杨梅1.5万亩、高山蔬菜1.2万亩。杨梅投产3.6万亩,产量2.8万吨,产值2亿多元。1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获省级认证。仙绿牌杨梅等31个农产品获国家名牌产品和绿色农产品认证。杨梅、蜜桔远销国外。农民人均纯收入3621元,同比增长8.2%。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67.5亿元,同比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亿元。溪滩地开发取得进展,永安工业集聚区规划开发4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10.8万平方米。五大工业园区(集聚区)完成投资1.98亿元。2004年招商引资引进项目24个,协议引进资金7.6亿元。

第三产业

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高速增长。全县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14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9.7%、58.9%,旅游经济收入6.5亿元。金融运行态势良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1亿元,存贷比61.8%。

县城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经济开发区基本框架初步形成,永安公园建设全面完成。城市防洪工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急需项目,已完成防洪大堤工程1400米,晨曦路盂溪大桥基本建成。西门片区改造拆迁安置区建设进展顺利,拆迁基础工作取得突破。环城北路建设和环城西路拓宽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城北路路面修复工程全面完工。台金高速公路东段路基工程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58%,西段苍岭隧道工程完成工程量的32%。诸永高速公路台州1段完成招投标。界岭头至田市段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招投标。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被确定为华东电网“十一五”规划拟优先开工建设的站址,被列入省电源建设“三个确保一千万千瓦”计划。盂溪水库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仙居县_仙居县 -教育工作

成绩显著。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1%,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初升高比例87.1%。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了40家基层文化俱乐部,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电视覆盖率100%,广播覆盖率98.0%。

仙居县_仙居县 -风景名胜

仙居风景名胜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含神仙居、景星岩、永安溪漂流、皤滩古镇、淡竹景区,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林于一地。

仙居县_仙居县 -神仙居景区

神仙居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0公里的白塔镇南境。景区内原有西罨寺。据《光绪志寺观》载,这里本是宋代雪崖禅师的卓锡之地,兴为丛刹后,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年轻时曾在此读书。明万历年间(1583)僧广正又募捐重建。因风雨侵蚀,如今已寺毁成墟,钟声不再,然其壮丽独特的自然风光,则声名远播,成为目前我县游客最旺的一处旅游胜地。据统计,每年至此的游人不下数万。有的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故地重游。从而赢得了“神仙居”、“桃源仙境”等众多赞誉。此景融险峰、幽谷、秀林、奇瀑于一体,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有不类他山,异乎寻常,出人意料,匪夷所思的景观形态,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景区内将军岩、睡美人、飞天瀑等景点60多处。在1997年浙江省旅游局组织的风景名胜区评选中被评为全省“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之一,99年被评为浙江省五大风景旅游精品景区,200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2002年被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授予“浙江省摄影创作基地”。景区上游瀑布群和龙潭群众多,仅五百米范围内就拥有连续十一级飞瀑和形态各异的深潭,为国内罕见。

仙居县永安溪漂流

清清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被专家喻为“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据水质专家分析可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现开辟的永安溪漂流河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的竹筏作为工具,“小小竹筏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乘一叶竹筏顺流而下,或如履平地或急穿险滩,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碧水、蓝天、远山能让你品味到似水柔情般的逍遥温馨和两岸奇趣横生的田园景色。

永安溪漂流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竹筏作为工具。“小小竹排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永安溪漂流配置歌手导游,为全国漂流首创,被媒体誉为“竹筏上的刘三姐”。

景星岩景区

其中包括响铃岩、望月亭等景点。响铃岩位于摘星台西北角,岩体裂隙成一条宽不足一米、深不可测的悬崖沟壑,石落壑中,击撞左右岩壁,“铃声”清脆,余音袅袅,响声半分钟有余。登山者无不以投石取响为乐,年长月久,以致周围百米内石子殆尽,而沟壑依然,响声如故,因而得名。仰望景星岩,万韧壁立,横截天际,您定能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间境,若从唯一的一条蜿蜓曲折的石级小路"十八盘"登上天门,登高远眺。云散霞蔚,油然而生"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从山底仰望,整座山体南北长而东西狭,首尾昂起,像一艘巨型的轮船停泊于此。峭壁、奇石、古松、修竹构成这里奇特的景观。

皤滩古镇


仙居县

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千米处。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皤滩镇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居,以及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该灯在唐朝时即被送选皇宫作为宫灯,仙居也因此于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

仙居县 仙居县-基本概况,仙居县-县名由来

古街形似一条龙,西龙头,东龙尾,中段弯曲成龙身。龙头所对是五溪汇合点,这究意是巧合还是古人的图腾崇拜“臆造”,还有待考证。而龙尾所在处至令还矗立着一座国内罕见的砖雕坊,高3.5米,跨度8米,砖头的外表上刻着一组组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仙鹤、仙鹿、花卉、人物等图案。古街两旁至今还保保存着二百六十多家店铺,其中当时勾栏院招牌“色赛春花”四个大字还隐约可见。古街除了店铺外,还有不少书香门第,其中以长门堂和何氏里门堂为突出。长门堂门庭结构整齐大方,在正堂屋檐下悬挂着一块清雍正年间的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90103/47113.html

更多阅读

亦菲仙居关闭了 张亦菲

亦菲仙居关闭了,我心里好难受,郁闷啊~我在百度知道里面问为什么网页打不开了,才知道亦菲仙居发生了严重的“内乱”下面是解释:亦菲仙居关闭了站长声名首先对于近几天仙居网站发生的事情,我对所有菲迷以及茜茜还有公司道歉,是由于我平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基本概况 亚布力滑雪场官网

亚布力林业局滑雪旅游度假区基本概况2014年10月17日09:51:24网络评论来源:网络2014年10月17日【评论0条】字号:T|T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位于哈尔滨,长白山脉、小白山系、张广财岭西麓中段,亚布力林业局施业区内,整体坐落于亚布力国家森林

辽宁省东港市基本概况 辽宁省东港市教育局

辽宁省东港市基本概况 东港地处辽东半岛东南端,是中国万里海疆最北端的一座新兴沿海港口城市,陆域面积23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42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58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独行摄:仙居白塔的薰衣草_滴水穿石DSCS

仙居白塔镇下塘村与前塘村之间,有一块狭长的山谷平地,通往神仙居景区的公路就是穿过这块平地向西南峡谷延伸。就是这块面积并不是特别大的山谷平地,以前曾是仙居一年一度的油菜花节主景区,从前年开始那里的村民不再种植油菜了,而改种薰衣

声明:《仙居县 仙居县-基本概况,仙居县-县名由来》为网友偶尔平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