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长辞 与世长辞-成语典故,与世长辞-解释

与世长辞(读音yǔ shì cháng cí),意思是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出自汉・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举例造句】: 曹冷元那斑白的头发楂和胡须都烧焦了,脸上起着一片红泡,眼睛含着浑泪,与世长辞了。【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常用于受尊敬的或亲爱的人;出于委婉的口吻。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与世长辞的意思_与世长辞 -成语典故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

【举例造句】: 曹冷元那斑白的头发楂和胡须都烧焦了,脸上起着一片红泡,眼睛含着浑泪,与世长辞了。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

与世长辞的意思_与世长辞 -解释

【解释】释义辞:告别。和人世永别了。指去世,不在世间。

【语出】汉・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

【正音】长;不能读作“zhǎng”。

【辨形】 长;不能写作“常”。

与世长辞 与世长辞-成语典故,与世长辞-解释

【近义】 溘然长逝 寿终正寝 命赴黄泉 呜呼哀哉 一命呜呼 千秋之后 三长两短 玉陨香消 兰推玉折

【反义】 万寿无疆 长生不死 青春常驻

【用法】 用作褒义。多带有庄重色彩。常用于受尊敬的或亲爱的人;出于委婉的口吻。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见“一命呜呼”。

与世长辞的意思_与世长辞 -实例

例句

1:刘胡兰同志十五岁就~了。

2:曹冷元那斑白的头发楂和胡须都烧焦了,脸上起着一片红泡,眼睛含着泪水,~了。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九章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课写到:“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与世长辞的意思_与世长辞 -延展阅读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90103/47134.html

更多阅读

鸡鸣狗盗——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系列 春秋战国历史典故集锦

乱世经典——春秋战国成语典故(系列)鸡鸣狗盗战国末期战乱不已,各诸侯国的贵族为了保护自己及国家,均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中 中华成语典故故事大全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34.力透纸背【释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 班超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王松兴)1.一鼓作气【释义】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

声明:《与世长辞 与世长辞-成语典故,与世长辞-解释》为网友唯梦闲人不梦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