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病 口腔白斑病-概述,口腔白斑病-诊断

口腔白斑病是指仅仅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在组织病理上的变化,为癌前损害的特征―上皮异常增生。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概述

口腔白斑病 口腔白斑病-概述,口腔白斑病-诊断
白斑(leukoplakia)是指仅仅发生在粘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口腔粘膜上的这种斑块是不能被擦掉的,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又不能列入其它疾病分类之中者,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粘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国内1980年普查结果患病率为10.47%(包括烟斑)。长期以来曾将口腔粘膜上所发生的白色斑块都称为“白斑”,使许多白色损害混同于白斑,从而造成流行病学和治疗方法上的不恰当结果。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应该明确,白斑是肉眼所见的临床术语,在组织病理上的变化,应该符合癌前损害的特征――上皮异常增生,而不是单纯的上皮增生。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诊断


口腔白斑病

白斑的好发部位是颊、舌背、舌腹、唇、腭、口底、牙龈等部位的口腔粘膜,但有时也可发生在其它部位。某些类型具有比较特定的部位:颗粒状白斑多见于口角区颊粘膜;皱纸状白斑多见于口底舌腹;疣状白斑多见于牙龈。白斑发病部位与白色角化病的好发区域不同,而且在形态和质地上也无共同之处。白色念珠菌白斑除了微脓肿及上皮异常增生外,还可用过碘酸雪夫染色或培养等方法查明组织内有病原体,从发病部位和损害质地以及损害边界的清晰度,可以区别白斑与白色角化病,组织学检查更为明确。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检查

病理学检查:上皮过角化、细胞不典型增生和上皮异常增生。
临床上诊断为口腔白斑的病例均应及时进行活检。发现有上皮非典型增生者应严密随访观察。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治疗措施

1.首要的措施是除去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少吃烫、辣食物等,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也应除去。严禁用苛性药物如酚类、硝酸银等处理白斑。
2.在确认已经纠正吸烟等有害习惯后而损害尚未消失者,可考虑选用药物治疗,并进一步寻找致病因素。
3.口服维生素A,每日5万U,或维甲酸35~50mg/d,初服时可能发生头痛、头晕,可酌减剂量,通常在几天后即可适应。从第2~3周起,逐渐增加至每日30~60mg,3次分服,疗程约1~2个月。常见的副反应有口唇干燥、脱发等。冠心病、肝肾功能异常与高血脂者忌用。
0.2%维甲酸溶液适用于局部涂布,但不适用于伴有充血、糜烂的损害。涂布时先拭干唾液,以最细毛笔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区域涂布,慎勿涂在唇红粘膜。软膏制剂因不能粘附于润滑的口腔内侧粘膜故不适用。新型制剂isotretinoin与arotinoid的作用基本上与维生素A酸相同,主要优点是剂量小(每日每公斤0.5mg)、毒性低、副反应少(唇红干燥、脱发),但有致畸作用。
4.可长期使用鱼肝油涂擦白斑,每天2~3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但不能用力过重。也可内服鱼肝油,或用维生素A5万U。在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随访。
5.经久不愈,治疗后不消退者,白斑区发现皲裂、溃疡或基底变硬、表面增厚显著时,或已证明具有癌前改变的损害,应及早予以手术切除。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病因学

局部刺激因素在白斑的发病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吸烟是普通的原因,白斑患者有吸烟习惯的占80%~90%,且发病部位多与烟的刺激部位一致。其它如咀嚼槟榔、酒、醋、辣、烫、不良修复体、残冠、残根等刺激也能引起白斑。在全身因素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梅毒以及射线、口干症等均同白斑具有密切关系。患者以中老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13.5∶1)。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病理改变

白斑是癌前损害,在镜下显示典型的上皮异常增生,核深染,有丝分裂增加,极性消失,核浆比改变,异角化等。至于上皮表面的形态如皱纸状、疣状等,虽然并不象征癌前改变,但应高度警惕。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临床表现


口腔白斑病1.斑块状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轻度隆起或高低不平。值得注意的是,损害大小同癌变的可能性之间并无平行关系,有时即使只有米粒大小时已发生癌变。斑块状损害的肉眼所见,往往很难同白念菌白斑相鉴别,但扪时前者较硬。
2.颗粒状亦称颗粒-结节状白斑,口角区粘膜多见。损害常如三角形,底边位于口角;损害的色泽为红白间杂,红色区域为萎缩的赤斑;赤斑表面“点缀”着结节样或颗粒状白斑。所以有不少同义名:结节-颗粒状白斑或颗粒状赤斑或非均质型赤斑等。本型白斑多数可以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皱纸状多见于口底和舌腹,同义名有口底白斑、舌下角化病。本病既可同时发生在口底和舌腹,也可单独发生在口底或舌腹或口底舌腹左右交叉。损害面积不等,甚至可累及舌侧牙龈。表面高低起伏状如白色皱纸,基底柔软,除粗糙不适感外,初起无明显自觉症状,女性多于男性。为了明确诊断,必须进行活体检查,凡位于口底、舌腹、软腭、牙槽粘膜等区域的损害,往往具有肉眼所见的皱纸状的“峰状突起”,镜下所见亦同。
4.疣状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除位于牙龈或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节,损害区粗糙感明显,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以上各型在发生溃疡时可冠以“溃疡型”。溃疡实质上是癌前损害已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其次,各型的临床诊断必须得到病理检查的验证,以作为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鉴别诊断

1.白色水肿(leukoedema) 中年以上男性较女性多见,面颊部丰满者发生的可能性更多。白色水肿少自觉症状,故极少因此而就诊,然而却很容易在口腔科临床上发现。白色水肿可能是正常粘膜变异,也可能与烟、酒、烫食刺激有关,双侧颊粘膜呈半透明苍白色,状似手指在水中侵泡过度后的皮肤。颊粘膜间线区往往是水肿最隆起的部位,水肿区域表面光滑,界限模糊,有时可扩散至口角区与上下唇;但有时由于水肿明显而出现若干纵型或不规则皱褶。触诊柔软也无压痛。白色水肿一般不需治疗。
白色水肿的镜下所见,主要是棘层明显增厚而无角质层,棘细胞肿胀,越近浅层越明显,核消失或浓缩,胞浆不染色,深层棘细胞与基底细胞无异常,上皮钉不规则伸长,结缔组织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2.白色皱襞性龈口炎(white folded gingivostomatitis) 本病在出生时已经存在,但不明显,至青春期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保持稳定状态,但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皱襞性龈口炎是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除了口腔粘膜外,还可发生在鼻腔、肛门与外阴。本病也称白色海绵状痣(whitespongynevus)。
损害呈灰白色或乳白色,表现为皱襞状、海绵状、鳞片状粗厚软性组织。触诊时,这些部位虽仍保持粘膜的柔性与弹性,但状如海绵。颊粘膜损害较多见,其它部位也可罹患,甚至波及整个口腔粘膜。较小的鳞片状组织能被揭去,揭去时无痛并露出浅粉红色、光滑、不溢血的“表面”而类似正常粘膜。口服维甲酸疗效显著。
白色皱襞性龈口炎的镜下所见:鳞状上皮显著增厚,甚至可达40~50层以上而无粒层,角化不全,棘细胞肿胀,越近表面越明显,胞浆不染色,结缔组织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饮食保健

应多饮水,吃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米粥、豆浆、菜泥、蛋汤等。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并发症

为口腔癌癌前病变的一种。

口腔白斑_口腔白斑病 -预防

治疗上不主张冷冻疗法,维甲酸全身应用需慎重,注意抗真菌感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90103/47255.html

更多阅读

儿童口腔保健小常识 儿童口腔保健讲座ppt

再好的一款牙膏得配上一个好的护牙习惯。通常绝大多数父母们会认为,一款价格高的牙膏或者进口牙膏就可以防护宝宝成长阶段的口腔问题了。事实上并非如此,仅仅依赖牙膏来防蛀、预防龋齿、氟斑牙等是不够的。稍作留意您会发现身边很多

口腔溃疡吃维生素有用吗? 维生素b2治口腔溃疡

3、口腔溃疡吃维生素有用吗?【维生素B2】?有的口腔溃疡患者,吃了一段时间维生??素B2后不适症状很快得以缓解,因此每??次溃疡发作都不忘吃几片维生素B2。??维生素B2虽对溃疡有效,但前提是??只针对因缺乏维生素B2引起的溃疡。【维

口腔溃疡吃什么药好得快? 口腔溃疡怎么样好得快

口腔溃疡吃什么药好得快?——简介口腔溃疡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复发性口腔溃疡”,通常生在嘴唇、舌头上或口腔的其他部位,而且会经常复发。那么口腔溃疡吃什么药好得快呢?口腔溃疡吃什么药好得快?——一、西药治疗法口腔溃疡吃什么药好得

怎么预防口腔溃疡 如何快速治好口腔溃疡

简介最近小编患上了口腔溃疡,实在让人疼痛难耐,坑爹呀。大家都喜欢美食,患上口腔溃疡便是这些吃货的难解之愁,因为口腔溃疡需要时间才能治愈。遇到口腔溃疡一定要及时治疗,可能还会恶化成口腔癌。预防口腔溃疡是防止患有口腔溃疡的第一

声明:《口腔白斑病 口腔白斑病-概述,口腔白斑病-诊断》为网友真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