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 菏泽学院-历史沿革,菏泽学院-办学规模

菏泽学院位于山东省菏泽市,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菏泽学院为普通本科高校。截至2013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451亩,建筑面积51.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900余万元。学校有53个普通本科专业,40个普通专科专业,涉及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面向25个省、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7600余人,继续教育在读生6200余人。


菏泽学院菏泽学院位于驰誉中外的牡丹之乡――山东省菏泽市的北郊,处在建设中的7000亩大学文化城的中心,是鲁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菏泽学院_菏泽学院 -历史沿革

1949年2月至1949年8月,冀鲁豫区菏泽师范学校建立。
1949年8月20日平原省建立,冀鲁豫边区菏泽师范学校改为平原省立菏泽师范学校,主管单位平原省教育厅。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消,菏泽、聊城两地区划入山东省,平原省立菏泽师范学校改称山东省菏泽第一师范学校,简称菏泽一师,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
1958年7月山东省和菏泽专署为了解决菏泽地区中学师资的困难,决定以菏泽第一师范学校作基础,改建为菏泽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5月学校传达山东省文教口精简机构会议精神,党委会研究调整撤消工作,6月学校制定了撤消工作计划。1963年11月25日起,该校停止对外办公和一切联系。
1970年7月,山东财经学院被撤消,把人员和学校设备分别搬迁到惠民和菏泽两地,改办惠民、菏泽两处师专,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得以再建。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菏泽师范专科学校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2002年1月7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菏泽教育学院、菏泽广播电视大学、菏泽农业学校、菏泽师范学校并入菏泽师专,筹建菏泽学院。
2004年5月17日,菏泽学院成立,教育部正式批准菏泽学院为普通本科高校。
2012年,学校收归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菏泽学院_菏泽学院 -办学规模

办学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1451亩,建筑面积51.4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9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60万余册、电子图书105万余种,期刊2200余种。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64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78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

院系专业

现有本科专业53个,涉及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面向25个省、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7600余人,继续教育在读生6200余人。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卓工计划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

本科专业: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经济学(金融服务与金融理财方向)、英语、日语、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动画、环境设计、产品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心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D仿真设计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说明:与惠普合作培养软件开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说明:与惠普合作培养软件测试)、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土木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林、动物科学、制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

专科专业:行政管理、语文教育、文秘、法律事务、会计电算化、经济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心理咨询、数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城镇规划、建筑工程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园艺技术、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生物制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
省级重点学科(2个)
应用化学、理论物理。

菏泽学院_菏泽学院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菏泽学院 菏泽学院-历史沿革,菏泽学院-办学规模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动物生理生化与应用实验室。
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
水浒文化研究基地。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
音乐系。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6月,该校主持了国家级立项课题4项、省部级39项、市厅级80项,获得省部级、市厅级奖励25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67篇,三大索引收录论文365篇。

学术资源

图书馆


图书馆
截至2012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图书资料28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65万余册,电子图书116万余种,图书内容涵盖了文、史、艺、经、法、管、教育、理、工、农十大学科门类,包括《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万有文库》、英文版《化学文摘》、《申报》等重要典籍。每年订购各类中外文报刊1万余种,其中纸质报刊近2000余种,电子期刊9000余种。馆内还拥有包括超星数字图书馆、超星读秀、同方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子系统、万方中国学位论文、万方论文相似性检索子系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维普考试资源系统、SpringerLink外文数据库、EBSCO外文数据库;自建菏泽地方文献电子资源数据库、菏泽学院优秀学位论文数据库、馆藏书目数据库以及随书光盘数据库4个电子资源数据库。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的《菏泽学院学报》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刊源。《菏泽学院学报》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

菏泽学院_菏泽学院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校徽设计理念:此标识由牡丹花、书籍和“菏泽学院”校名有机组合而成,书籍代表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花朵象征菏泽学院桃李满天下和学院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牡丹花突出了菏泽特色和学院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花朵鲜活而不失厚重;绿色书籍代表冷静理智。整体标识严肃大方、生动活泼。

校训

修德笃学,求是创新
修德:德者,人之本也。人而无德,不知其可也。德之要,曰:爱祖国,爱人民,尚科学,守诚信,遵法纪,好勤谨,友同志,戒奢淫。明此数端而聆教于师,师范于人,自省于身,慎处于世,则德备矣。
笃学:学者,知行之所由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学之方也。萤窗雪案,矢志苦心,焚膏继晷,勤勉虚襟,孜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4782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菏泽学院 菏泽学院-历史沿革,菏泽学院-办学规模》为网友预言与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