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历史沿革,湖北省博物馆-建筑布局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筹建于1953年。截止2009年,湖北省博物馆总占地面积达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藏文物20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余件(套),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馆内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翘楚之作越王勾践剑、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的郧县人头骨化石等珍贵藏品。湖北省博物馆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董必武为湖北省博物馆题写馆名。

湖北省博物馆_湖北省博物馆 -历史沿革

湖北省博物馆其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


大门1953年3月16日在原科学馆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处位于水陆街;同年9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湖北省文物整理保管委员会合并成立湖北省文史研究馆,办公地址暂设武昌水陆街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内1954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恢复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合署办公。
1958年2月,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湖北省文物管理处,办公地址武昌姚家岭农业展览馆内。
1959年春,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迁址武昌东湖风景区,湖北省政府拨款兴建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大楼。
1956年迁至武昌水果湖。。

1960年迁至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之滨。

1963年1月正式更名为湖北省博物馆,3000平方米的陈列楼建成并对外开放。
1981年,辛亥革命纪念馆从湖北省博物馆分离,成为独立的文博机构。
旧时湖北省博物馆
1987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湖北省博物馆“文管部”从馆内分离,成立独立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9年1月,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的编钟馆建成开放。
2002年,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并。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2005年12月,楚文化馆建成开放。
2007年9月,新馆综合陈列馆建成开放。
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地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
2011年7月,湖北省博物馆编钟馆改造工程启动。
2011年12月22日,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开工仪式举行。

湖北省博物馆_湖北省博物馆 -建筑布局


湖北省博物馆

馆区内的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等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 构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品”字。综合陈列馆作为扩建工程两大主体工程之一,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编钟馆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馆区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室外环境按景观式、园林式的特点进行布局,通过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园林绿化、配套的综合服务设施等形式,营造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配套的历史文化氛围。

湖北省博物馆_湖北省博物馆 -馆藏文物

综述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有各类文物、标本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件(套)。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和各地征集,其中以出土文物为主,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基本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

在20余万件藏品中,不少是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

镇馆之宝

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为: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越王勾践剑:时期为春秋晚期,千年不锈,由许多小暗格组成。1965年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长55.7厘米。
曾侯乙编钟:时期为战国时期,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重4.5吨左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奏,可以旋宫转调。音阶为现今通用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郧县人I号头骨化石:时期为旧石器时代。1989年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出土,颅长26厘米,颅宽19厘米,颅高12厘米,是湖北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006年于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清脆艳丽,是罕见的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湖北省博物馆_湖北省博物馆 -一级文物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共32件,上面刻有乐律文字。
曾侯乙编钟
战国的青铜尊盘,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酒器,尊盘口沿的镂空附饰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成。
鹿角立鹤,战国时期青铜器,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它是一种想象中的吉祥物。
大玉戈,商代前期玉质仪仗器,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
铜鼓,商代打击乐器,1977年崇阳白霓出土,是中国截止2009年以来,发现最早的皮鼓形铜鼓。还有商朝的陶鸡、大圆鼎,战国时期的虎座鸟架鼓、十六节龙凤佩、金盏,南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唐朝的乐俑,明朝的金凤冠等。

其他文物

馆中江陵楚墓出土的彩绘木雕鸟兽座屏,荆门包山大冢出土的楚国“聘礼行迎图”漆画与楚国司法文书竹简,云梦睡虎地出上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及武昌土地堂出土的南朝青瓷仰复莲花尊等均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又如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的敦煌写经,明清书绘大师江夏派吴伟,“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仇英,松江派董其昌、陈继儒,“八大山人”朱耷,“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及张裕钊、杨守敬等诸家的墨迹,都属稀世珍品。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时十八星军旗,著名革命先烈和革命领袖恽代英、陈潭秋、施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等人的遗物、纪念物。

湖北省博物馆_湖北省博物馆 -展览陈列

综述

湖北省博物馆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屈家岭--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盘龙城--长江中游的青铜文明》、《曾侯乙墓》、《书写历史--战国秦汉简牍》、《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荆楚百年英杰》等十多个展览。

郧县人

郧县人是长江中下游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属直立人。1989年和1990年,先后在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2具人类头骨化石。遗址的年代距今约100万


郧县人头盖骨年。《郧县人》以"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也展示了湖北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

屈家岭

屈家岭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最先发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分层、宗教活动等现象加剧,出现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现了一系列文明因素。《屈家岭》展示了江汉地区史前氏族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盘龙城

1954年发现的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城址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与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约1500BC)一致。《盘龙城》展示了商代"南土"盘龙城城址的考古发现。

楚文化展

楚文化馆作为湖北省博物馆展馆的一翼,于2005年12月建成开馆。楚,既是国名,又是族名。楚国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国灭掉,立国约有八百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湖北


越王勾践剑发掘了五千余座楚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展现了楚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楚文化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区域文化,独具一格、自成一体、博大精深,是构成先秦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览分为八个部分,集中地展出湖北地区出土的楚文物精华,力求全面展示楚文化的辉煌。展品中有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还有复原的2002年在湖北枣阳九连墩发掘的楚国车马坑中的部分车马。

书写历史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历史沿革,湖北省博物馆-建筑布局

二十世纪初七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土了一些战国秦汉简牍,湖北是出土战国秦汉简牍批次和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书写历史》展出湖北省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和书写工具实物,旨在使观众对古代先民的"书籍"有一个直观地感受。

梁庄王墓

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朱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47899.html

更多阅读

北京免费的博物馆游玩攻略 北京游玩攻略三日游

??一、首都博物馆? ? 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位于中华第一街——长安街西的延长线上。博物馆的展陈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中国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特色项

湖南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 江永女书博物馆

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离开江华竹元寨阳华岩,我们驱车向江永县上江圩镇前进。江永县与江华县相邻,都是瑶族自治县。我们去上江圩镇是要参观一座“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有资料介绍,在湖南省江永瑶族自治县及其毗邻地区,自古以来流传着一

上海公安博物馆-3:消防篇

【摄影】上海公安博物馆-3:消防篇上海公安博物馆是国内首座公安专题博物馆,展馆面积8500平方米,于199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馆内设序馆、公安史馆、刑事侦查馆、治安馆、交通馆、监狱馆和看守所馆、消防馆、装备馆、英烈馆、警务交流馆

声明:《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历史沿革,湖北省博物馆-建筑布局》为网友浪三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