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江苏建筑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是全日制普通专科学校。学校始建于1979年1月,1983年7月划归原煤炭工业部,1998年7月划转到江苏省,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7月,经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11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审批,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学校设有江苏建院大学科技园。 学校地处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共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3000人。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_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历史沿革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原为军校(师级建制、专科层次),始建于1979年1月,经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原校址设在江苏省沛县,同年11月迁至现址;

1983年7月,军校撤改为“徐州煤矿建筑工程学校”,直属原煤炭工业部领导;


校园风光

1984年2月,经原煤炭工业部批准改名为“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

1994年8月,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1998年4月,经原煤炭工业部批准更名为“徐州建筑工程学校”,同年8月,由原煤炭工业部正式划转到江苏省直管;

1999年7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2005年12月,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

2008年7月,经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201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6月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_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办学条件

学院硬件条件

学院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现共有各级在校学生12200余人(统计截止时期2010年),学院图书馆藏书54万册,另有电子图书53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8亿元。目前,学院按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校内集成、校企合作”的思路,建有5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中心),79个实验实训室,50个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点),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以江苏建筑职教集团为纽带,与龙信集团、中南集团、中建八局、南通四建、中煤五公司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200余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是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是江苏省“文明宿舍”、“文明食堂”先进单位。

学院师资条件

学院自成立以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了“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和“访问工程师”制度。学院现有教职工730人,其中专任教师498人,正高职称32人,副高级职称168人,高级职称比例达36.5%,有兼职教师44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54%。教师队伍中有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唯一一个“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团队,有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2人,省“333工程”人才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有12人担任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还积极参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十百千计划”,建立了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制度,已经分期分批选送100余名教师出国培训和学术交流。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_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院系设置

建筑工程技术学院

该院简介(2010年9月版):建筑工程技术学院现有建筑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安全)、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材料及检测)等四个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学院进入国家示范院校建设行列后,又获得了示范专业建设立项。建筑工程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其中有1人被省委组织部列为“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中级职称27人,其中1人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双师”型教师32人,硕士和在读硕士生28人,在读博士生3人,另有客座教授3人,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建筑工程技术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推进教学和课程改革,不断浓厚学术氛围。近年来,承担建设部、教育部、江苏省立项的省部级教、科研课题4项,院级教、科研课题12项,出版专着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

参编规划教材20多种。先后获省级教、科研成果奖4项,优秀课程奖1项,优秀课件奖2项,优秀学术论文奖6项。现有江苏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国家级精品课程三门。

建筑工程技术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实验实训条件良好。在校内建有建材实验室、涂料生产实训车间、土建实训模拟现场、建筑构造实验室、计算机制图设计室等实验教学场地。在校外与中南集团、龙信建设集团、济南一建集团、兖矿集团、中煤建安公司、中建八局第三建设公司、江阴一建、南京四建、南通六建、南通四建等特、一级建设单位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2008年,我院被评为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建筑工程技术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多人,每年向社会输送500多名毕业生,由于学生基本素质好,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拥有稳定的就业市场,历年就业率均高达99%以上,被徐州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建设教育先进集体。

建筑设备工程学院

该院简介:建筑设备工程学院是学校龙头教学单位之一,是江苏省、徐州市先进单位,已有29年的办学经验,主要培养建筑设备类高技能人才。现开设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空调与制冷方向)、给排水工程技术等 4个专业。其中,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为江苏省品牌专业。现有在校生1100余人。

建筑设备工程学院现有专业教师24人(专职20人,校内双肩挑4人),其中副教授14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工程师实验师等中级职称6人,“双师型”教师14人、硕士16人、在读硕士生1人,另聘有2名客座教授,整体素质高,教学师资配置充足。教师中有3人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1人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近年来,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教科研课题 20余项、院级教科研课题 40余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50 余篇,编着出版教材 30余部,教师开发的《供热工程》、《水处理工程》等四门课程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和学校精品课程,为企业提供中央空调、供热系统、建筑给排水、噪声治理等工程设计 350余项。

该院拥有良好的专业实训条件,是江苏省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组成单位之一,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设在该院,校外建有30多个实习基地。

该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岗位要求为质量标准,联合企事业单位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重点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能带薪实习,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建筑装饰艺术学院

该院简介: 建筑装饰艺术学院成立于2010年1月,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建筑与艺术系。建筑装饰艺术学院现开设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建筑动画设计)5个专业,在校学生956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学校重点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建筑装饰艺术学院现设有1个美术研究所、1个室内陈设艺术研究所和建筑装饰、室内设计、艺术设计、建筑动画设计4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29人,双师素质教师占 90%,聘请20多名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组建了一支以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整体优势明显、合作氛围浓厚、业务能力强、双师特色突出的专兼结合“工程型”教学团队,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

近年来,建筑装饰艺术学院在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模式探索、实践中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与徐州三家装饰公司合作共建产学研实体化的江苏水立方建筑装饰设计院;引进上海睿合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徐州天力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进驻学校;与清大吉博力涂料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低碳墙艺研究开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开设“清大吉博力班”,实施订单培养,校企深度合作在学校率先实现了新突破。“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在专业教学中,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近年来,启动了16门工学结合课程建设。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门课程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1本教材被评为省精品教材,1本教材被确定为省精品教材立项建设,主编并出版高职教材14本,3本教材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事业心和业务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部分毕业生还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为专业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全院29名教师精神饱满,关系和谐融洽,2008、2009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徐州市先进集体。

建筑工程管理学院

该院简介:建筑工程管理学院成立于2010年元月,设有工程造价、施工管理、建筑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教研室,现开设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四个专业,其中工程造价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在校学生规模达1600人。

我院拥有一支教学能力突出、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5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9人,具有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13名教师分别具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专业技术职称及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执业资格证书。科研工作发展迅速,近几年,分别主持及参加省(部)级、市级、院级教学与科研项目30余项,在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成立了由重点高校教授、企业专家、政府和行业领导组成的专业顾问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采用教做结合、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课程建设成果明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点,有院级精品课程3门。

重视学生专业理论、专业实践及职业素养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校期间既能获得毕业证书,又能获得造价员等建筑专业管理人员证书,使毕业生具有用人单位所欢迎的“业务适应快、应用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等特点,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9%,毕业生分布比较广泛,60%毕业生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工程咨询机构、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施工企业等单位就业,更有部分毕业生在国家特级、一级企业中就业。比如: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龙信集团、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八局、江苏汉中建设集团、苏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

建筑设计学院

该院简介:建筑设计学院的前身为建筑与艺术系,2010年1月系改院,成为学校的二级学院。

建筑设计学院设有建筑设计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古建筑工程技术等三个专业。2010年6月在校学生总数745人,其中建筑设计技术专业10个班、444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6个班、200人,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3个班、101人。

建筑设计学院下设4个教研室(建筑设计教研室、园林教研室、古建筑教研室和美术教研室),现有教职工23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专职辅导员2人。

在职称结构上,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1人,具有副教授职称的8人,具有讲师职称的8人,具有助教职称的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3%。

在学历结构上,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学位的15人,占71%;在读硕士2人,占9%。

专职辅导员中,1人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人为汉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另外,建筑设计学院聘请企业专家7人,担任理论教学或现场实习指导兼职教授。

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推进教学和课程改革和承担教、科研任务,参加部、省等各项学术交流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淮海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完成院级教、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SCI检索论文1篇,EI检索论文4篇;教师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30余项。学生在全国各类设计大赛中已有30多人次获奖。

学院在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模式探索、实践中,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上海睿合模型公司、徐州建筑学院设计院等合作共建了校内建筑设计工作室和建筑模型制作工作室,建有1个实训中心(古建筑彩绘技术实训中心),1个实训场(园林施工实训场),4个开放性工作室(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彩绘、美术),校外与徐州建筑设计研究院、蚌埠工程建筑设计院、徐州正源古建园林研究所、淮安清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1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工学结合、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办学目标,注重促使学生职业道德、实践操作和基本职业素质的养成,重视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责任意识的培养,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市政工程学院

该院简介:市政工程学院创建于2010年1月,由原土木工程学院、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系部分专业组建而成。现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市政工程技术、水利工程等5个专业。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学校重点建设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市政工程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环保与气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召集人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五门重点课程标准编制主持人单位,徐州市生态健康学会理事单位。

市政工程学院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能够提供一流的教育教学服务。现有教职工2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3人,中级职称16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博士1人,硕士10人,在读博士生2人,在读硕士生3人。教师队伍中有3名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团队骨干成员、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中心骨干成员。

市政工程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推进教学和课程改革,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近年来,承担省部级教研、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专着5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参编规划教材40多种,《水处理工程技术》课程获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先后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江苏省建设科技奖2项、淮海科技奖3项,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优秀课程奖2项,优秀学术论文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完成工程设计300余项,技术服务20余项。

市政工程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实验实训条件良好。校内建有环境监测实训室、测量实训室、路桥实训室、水处理实训室等实践教学场所。校外在徐州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八局三公司、江阴一建建设有限公司、东南大学东南监理公司、中国路桥集团二局、宜兴市环保科技园、徐州市环境保护局、国祯水务集团、首创水务集团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

市政工程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岗位要求为质量标准,联合企事业单位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重点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能带薪实习。市政工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50多人,每年向社会输送400多名毕业生,由于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基本素质好,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拥有稳定的就业市场,历年就业率均高达99%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该院简介:信息电子工程学院成立于1994年,下设电子信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4个教研室和一个实验实训中心,目前在校学生人数1465人。现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3个专业群,包含《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5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08年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软件技术》09年确定为院级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04年建成院级特色专业。已建设成3门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5门院级精品课程(网络工程、数据库应用与开发、网络操作系统、低频电子线路、电路分析基础)和12门院级重点课程,08年取得国家专利一项。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职称教师8人,中级职称(讲师、实验师)22人,初级职称3人;省教学名师1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24人;研究生26人;专职实验人员2名。另在我系任课的校内专职教师12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校外兼职教师10人(副高以上职称3人)。承担多项省级教研、科研项目,出版高职教材10余套,撰写省部级以上论文60多篇、专着11部,各类科研成果60多项,(师生)获得各项奖励200多项。还有一个21名国内学者和专家(客座教授3人)组成的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

学院注重校企合作,重视办学区域化和本土化,努力为地方经济服务。2007年起陆续与福建星网锐捷公司、武汉创维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济南奥迈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仅07年企业共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共建实验室;与H3C公司合作成立H3C网络学院,近五年培训华为3COM认证网络工程师(HCNE)、高级网络工程师(HCSE)、网络工程师(HCTE)讲师500多人,其中部分学生在该行业担当重要工作;2010年与美国塞灵思公司共建XilinxFPGA联合实验室;每年与徐州市教育局等单位合作培训地方专业人才;与徐州翰林科技公司合作成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所有毕业生毕业前均取得国际知名IT厂商认证证书或劳动部门工种证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软件大赛等赛事并获奖。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

学院现建有27个校外实训基地,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专业实验(训)室18个,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和训练环境。

学院注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不断深化改革、充实内涵、努力创新,办学特色鲜明,社会需求量大,就业范围宽广,历届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专业设置紧密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与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经济管理学院

该院简介:经济管理学院是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较大学院,下设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物流工程等教研室以及中外合作项目部。开设有建筑会计、资产评估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在校学生1100余人,20年来,该学院已为社会输送各专业毕业生近万人。

经济管理学院现有教师30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50%,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85%以上。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及专业实践能力,该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近几年,分别主持及参加省(部)级、市级、院级教学与科研项目30余项,在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为了培养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本学院十分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60%以上教师分别具有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等专业技术职称及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高级营销师、高级物流师、跟单员、报关员等执业专业资格证书。

为了使培养的专业人才规格满足社会的需要,经济管理学院在各专业成立了由重点高校教授、企业专家、政府和行业领导组成的专业顾问委员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指导。

从2005年开始,该学院与澳大利亚北悉西尼TAFE学院进行联合办学,合作项目是国际商务(营销)专业,教学采用澳方教学计划及课程体学院,每学期均有澳方教师来校上课,所有课程均采用双语教学,毕业后可以获得国内统招专科文凭和澳大利亚高级文凭。

经济管理学院一贯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该学院拥有部分专业资格证书培训点及专业计算机室、校内外实训基地,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较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各专业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获得有关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等,使毕业生具有用人单位所欢迎的“业务适应快、应用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等特点,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发展能力,学院平均就业率超过98%。

机电工程学院

该院简介:机电工程学院现设有六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专职教师30人,其中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1人,副教授及高工11人、博士1人、硕士22人。该系教学设施齐全,实验实训条件优良。在校内建有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模具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自动控制实验室、机械实验室,下设24个实验实训分室,其中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为省基础课优秀实验室。在校外与徐州工程集团、徐锻集团、华东机械厂等大中型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机电工程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电气工程等领域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持完成多项企业技术服务项目。

机电工程学院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合一,在自动机自动线、机器人、电气控制、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制造及机加工等方面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并进行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操作维修、电气设备维修、钳工操作、焊接、AutoCAD、CAD/CAM等职业技能培训。毕业生的双证率达100%,80%以上的学生获得三个以上证书。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在省高校机器人大赛上获得小型足球机器人亚军,在省高校三维数字建模比赛中获得一等、二等奖。

近几年,机电学院毕业生80%就业于以上海、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及南京都市圈,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徐州工程集团,徐锻集团,徐州矿务集团,黑松食品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等多家大型企业就职,主要从事于生产制造,技术管理,设备安装等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矿业工程学院

该院简介:矿业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78年,在30余处的办学过程中为全国各地煤炭企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管理人才。毕业生在苏、鲁、皖、冀等省份的煤炭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90%以上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中层技术与管理骨干,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为矿、处级管理岗位。我们始终坚持立足煤炭行业,立足矿井施工企业,努力开拓我国煤炭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我院正在招生的专业有矿井建设(工程造价)、矿山机电(供用电技术)和矿井通风与安全三个专业(两个方向),分为普招生和煤企单招生两个类别,目前在校生500人左右。2008年我院的矿井建设专业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示范性建设专业,以矿井建设示范专业为核心,拓展“专业群”的建设,预就业前提下的顶岗实践教学模式基本形成,以“工学结合、学做合一”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建设基本完成。

我院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业教学团队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78%,双师素质教师占57%,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50%。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教师。承担教科研项目26项,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67篇。另外,从煤炭企业聘请了10余名现场技术与管理骨干,我们始终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教风,开展教学与管理,始终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我院以国家级煤矿安全实训基地为中心,建设有“模拟巷道”、“模拟掘进区队”、“井巷工程构造展示室”、“矿山机械实训室”、“矿山电气实训室”、“测绘实训室”“液压实训室”和“电气控制实训室”等8个国家示范重点建设实训室。为实验实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地保证。

我院始终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十分注重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煤炭企业亲眯,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业协议率达到了100%。且历届毕业生工作回报率为全院各专业之首。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该院简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前身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系,成立于2002年11月,是学校成立的第一个文科系院,由基础部文秘专业和社科部合并而成,2010年1月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过9年的风雨历程,已不断发展壮大。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院级骨干教师11名,专业带头人1名。教师中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有17人,在读硕士2人。教师研究方向涉及哲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字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近几年我院教师先后有24人次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及国内多所高校进修或访学,有13名教师具有律师、经济师、心理咨询师等“双师”素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紧依靠学院建筑类专业特色和主干专业优势培养高素质应用文科人才。现设有社区管理与服务、法律事务、文秘、大学语文4个教研室,并承担全院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院级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全国职业资格(JPYC)考试培训点(助理师级以上资格)、院级普通话测试站挂靠在我院。已开办了社区管理与服务(老年管理与服务方向)(社区物业管理方向)、文秘(建筑文秘方向)、文秘(法律文秘方向)、法律事务(建筑与房地产法律事务方向)、保险实务等专业。拥有办公自动化、速录技术、形体与礼仪训练、模拟法庭等校内实验实训室,拥有独立资料室1个。与徐州市民政局等1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基地。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被列为院重点建设专业,大学语文、秘书理论与实务、秘书写作、诉讼法律事务、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理论与建设等6门课程被列为院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建设,人际沟通训练、素质拓展训练、高职示范院校建设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工程等项目被学院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开设人文素质或职业素质教育选修课程30多门,为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办学理念。近3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教科研课题研究15项,院级教科研课题研究18项。出版教材、专着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核心期刊8篇。科研成果获市省级以上奖励8项、院级奖励10余项。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坚持教育为先、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把院风、学风和班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院党总支先后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最佳党日活动”、“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先后有多个班级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多名同学先后荣获“江苏省三好学生”等省市级荣誉称号。系团总支连续被评为院“五四红旗团总支”、徐州市“五四红旗团总支”。目前有“人文学社”、“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赤色先锋社”、“大学生礼仪协会”、“羽毛球俱乐部”等5家社团,其中“人文学社”、“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院“十佳社团”。

外语与公共基础教学学院

该院简介:外语与公共基础教学学院的前身是基础部(1999年成立),主要承担全院的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英语、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及外语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2001年开办外贸英语专业和涉外文秘专业。2002年组建人文社科系,涉外文秘专业和大学语文教学任务从基础部划出。2003年组建外语系外贸英语专业和英语教学任务从基础部划出。2006年组建体育部,体育教学任务及相关职能从基础部划出,同年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划归基础部。2010年1月1号,基础部与外语系合并成立为外语与公共基础教学学院。外语与公共基础教学学院始终把学生素质提高和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现有教师69人,其中副教授15人,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有34人,在读硕士6人。设有数学、计算机基础、物理化学、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公共英语六个教研室和基础实验中心,承担了全院的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经济数学、大学英语、专业英语、专业日语、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VC程序设计、VFP程序设计、常用办公软件使用大学物理、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给排水化学、高分子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和教研教改任务。

近5年外语教师共5人次先后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知名学府学习访问,有10名教师具有“双师”素质,聘请2名外籍教师担任英语口语教学。

外语与公共基础教学学院学生工作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紧依靠学院建筑类专业特色和主干专业优势培养高素质应用文科人才。作为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考点,成功举办多次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的培训、考证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外语与公共基础教学学院拥有独立资料室1个,藏书2万多册,与2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基地。目前,在校生300多人,2008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形势好,就业质量高。

外语与公共基础教学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办学理念。近几年来,有6名教师参加学院教学竞赛,获得一、二、三等奖。主持或参与院级教科研课题研究4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外语与公共基础教学学院数学教研室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全国、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取得了各项赛事一二三等奖多项的优异成绩,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组织参加的江苏省非理科高等数学竞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苏苓副教授的研究论文《Determinationoftraceamountsofmanganeseinnaturalwatersbyflowinjectionstopped-flowcatalytickineticspectrophtometry》被SCI源学术期刊《AnalyticaChimicaActa》全文刊登;韩成标副教授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数学建模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建设与研究,荣获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荣获江苏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该部简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设有三个教研中心,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中心、思想品德课教研中心和素质教研中心。现有教职工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具有硕士学位13人,教师研究领域涉及哲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教研部从学校内部聘请了20多名兼职教师,并长期聘任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教授、天津社会科学院温克勤研究员担任客座教授。另外,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单独设立了图书资料室,现有各类图书资料8000余册。每年订阅人大复印资料、学术期刊20余种,报纸10余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承担着全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是学校对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同时肩负着全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任。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教研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中心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提高教学科研工作水平。近几年,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教科研课题研究4项,省级教科研课题研究15项,校级教科研课题研究14项。出版专着、教材1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达20余篇。目前,教研部有学校重点支持建设项目1项,学校重点建设课程2门。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开拓,教研部的全体教师坚信,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研部一定会开拓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体育部

该部简介:体育部下设两个教研室,两个中心,即健身与技能教研室、竞赛与群体教研室、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中心、场馆中心。

体育部拥有一支业务精湛、教学严谨的教师队伍,共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副教授7人、讲师7名、助教3人,17人中有硕士研究生5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人;兼职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3人,体育部现有铁人三项国家级裁判1人,铁人三项国家一级裁判1人,田径国家一级裁判3人,篮球国家一级裁判2人,健美操国家一级裁判1人,并有一人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裁判资格。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江苏建筑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以及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体育部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绩:参加江苏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获高校部乙组女排冠军、参加徐州市第十七届运动会获高校部乒乓球男团冠军、男足亚军。2006年参加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高校部乙组田径比赛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三名,并有8人打破院记录,足球比赛获第三名,女子篮球比赛获第五名,乒乓球比赛获男子双打冠军、团体第四名,各项总分以第二名的成绩荣获“校长杯”,2005年获江苏省《学生健康体质测试》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荣获“2006-2007年度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在学院组织的公开教学竞赛中体育部两名教师连续两年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二名、一名教师公开说课第二名的好成绩。2009年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结果为优秀等级。2010年参加江苏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乙组比赛获田径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七名、团体总分第二名,男子排球第二名,垒球第二名,定向越野团体总分第一名,乒乓球男子团体第二名,女子排球第五名,羽毛球男子团体第六名、女子团体第六、团体总分第七名,并以各项总分第一名的总成绩荣获“校长杯”和体育道德风尚代表队,取得了体育竞赛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多年来,体育部十分重视教学的研究与科研工作,在抓好教学和训练的同时,注意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围绕课程建设,成立了科研小组,讨论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和实施方法,近年来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部级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在江苏省第二十四届高校论文报告会上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江苏省第二十六届高校论文报告会上获二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参与和主持的课题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6年度重点课题《关于在职业学校推广定向越野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立项研究课题《对苏北地区城乡居民业余时间健身活动内容的调查研究》,江苏省体育局立项研究课题《体验经济理念下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培育和发展》,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子课题《政治与体育关联性研究》等。另有院级立项课题6项,主编教材2本,出版专着2部等。

今天的体育部,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创建“诚信体育部和谐新建院”做出不懈的奋斗。

继续教育学院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是一所以成人学历教育为主,兼容非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鉴定的二级学院。多年来,在学院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执行成人教育“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四个面向”方针,服务于淮海经济区,成为徐州市成人教育主力军之一。继续教育学院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7年继续教育学院在读学生达到4500人规模。继续教育学院现设党政办公室、招生办公室、教学部、培训部、学生科五个行政科室。现有工作人员44名。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_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2个省级工程研发中心,5个市级研究所。

省级工程研发中心:

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江苏省建筑安全与减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市级研究所: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

安全工程与技术应用研究所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地质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2年至2013年,学院有6篇论文在全国煤炭职教政研会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

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近年来学院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1项,连续4次被表彰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2014年学院图书馆网显示,该馆形成了以建筑为特色,以理工为重点,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馆藏体系,纸质与电子文献总量达300多万册,其中纸质文献每年递增3-4万册。期刊800余种,报纸180余种。图书馆购有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软件通”视频学习系统、全球产品数据样品库、博看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维普考试系统、九羽数字图书、龙源期刊、独秀学术搜索、超星数字图书馆等12个全文数据库。其中有中文电子期刊万余种,外文(英文)电子期刊6790余种,电子图书200万余种。

学术期刊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原刊名:《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原校名: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于2001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 ISSN 2095―3550,CN32―1830/Z。是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_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传统

校训

厚生尚能

【厚生】指“培育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

【尚能】指“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注重学生技能提高”。

校歌

原徐州职业技术学院校歌


校歌

校徽

学院校徽中间是顿大楼,象征学校是建筑类学校,该建筑与下方建筑地基构成江苏的江首字母“J”,象征学院扎根江苏,面向全国。下方是学院的英文校名。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_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领导

2014年在职主要领导
职务姓名党委书记吴光林院长、党委副书记孙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登宏副院长季翔、任留钦、沈士德、梁惠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_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荣誉

学院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全院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校,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形成了“我靠学校生存,学校靠我振兴”、“学校光荣我光荣、我为学校争光荣”、“自加压力,争创一流”的建院精神。学院荣获全国“能源系统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学校”、首批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徐州市及江苏省文教卫生系统仅此一家)、江苏省“花园式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文明校园”等50多项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对学院进行过专题报道。学院突出的工作成绩,显着的改革成效,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全国教育系统的关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48034.html

更多阅读

声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江苏建筑》为网友我一直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