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 许世友长子 许光 许世友长子 -人物简介,许光 许世友长子

许光,1929年4月7日(农历)出生于湖北麻城县乘马岗乡许家洼(今河南新县田铺乡河铺大队),不到3岁,父亲许世友便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川陕,许光由母亲带着到处流浪、乞讨,生活艰苦。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历任海军北海舰队战士、航海长、舰长,河南省新县人武部参谋、军事科长、副部长,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从1951年一直学习到1958年,成为共和国第一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优秀的舰艇长。但父亲让其回到家乡,照顾祖母,替他行孝。2013年1月6日2时44分因突发心梗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4岁。2015年10月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

许光_许光[许世友长子] -人物简介


许光1956年任北海舰队宜川号军舰副舰长。
1929年出生,原河南新县人武部副部长,县人大副主任。
许光是许世友长子,和结发妻子朱锡明所生,乳名都叫黑伢,自出生即在家务农,全国解放以后找到许将军才进入部队,后回新县任武装部副部长,侍奉老奶奶,在县人大副主任任上退休。
许光的四个子女分别叫:许道昆、许道论、许道江、许道海。许光之女许道江1968年出生,是二炮后勤部卫生部中校助理。
2013年1月6日2时44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4岁。

许光_许光[许世友长子] -生平事迹


1977年与父亲许世友将军广州合影1929年出生于湖北麻城县乘马岗乡许家洼,不到3岁,父亲许世友便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川陕,许光由母亲带着到处流浪、乞讨,生活艰苦。在敌人一次扫荡鄂豫皖根据地时,姑母为了保护许光,一起躲在山洞里三天三夜。
1948年,祖母找到了当时在麻城的王树声大将,许光在王树声大将、杨炬奶奶家中住了大半年后,被送到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父亲许世友手中,父子才得以相逢。看到年轻稚气,却一字不识的儿子,许世友把许光先后送进了第五航空兵学校和大连海军舰艇学院。
从1951年一直学习到1958年,成为共和国第一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优秀的舰艇长。但父亲让其回到家乡,照顾祖母,替他行孝。许光虽然不同意,但看到父亲痛苦纠结的表情,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决定――回家乡新县。回家那天,许世友那天含着泪说:“大安,你是我的好儿子!”(许光原名许大安,后许世友将其改为许光)。
回到新县40多年,许光先是在武装部一干就是二十年,历任参谋、科长、副部长。直到转业,还是一个老副团,而那时,许世友身居高位,在国人、军中无人不晓。而为了新县的建设发展,许光多次给许世友写信,帮助县里沟通协调一些建设项目和价拨军用物资。许光永远把自己看成一名县里的普通干部,淡泊名利,还经常教育子女不要给自己戴上高干后代的帽子。

许光_许光[许世友长子] -人物逸闻

许光与潘冬子

许光 许世友长子  许光 许世友长子 -人物简介,许光 许世友长子
许光出生在一个风雨如磐的年代。
1929年,鄂豫皖红色革命根据地。在《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声中,红军将领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的第三个儿子降生了,这也成为他们所生育的三个儿子中唯一存活下来的小生灵。
许世友给这个儿子取名黑伢。历史仅仅给了来到世上的黑伢两年苏区相对安生时光。在黑伢两岁多时,鄂豫皖根据地失守。父亲许世友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川陕,从此与家人失去联系。年幼的黑伢便和奶奶、母亲、姑姑一起留守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曾经对红军的亲属们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和追杀,许光的母亲被逼迫改嫁。年幼的许光由奶奶、姑姑带着留守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坚持对敌斗争,7岁的时候就参加儿童团,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一次,敌人在扫荡鄂豫皖根据地时,下令放火烧山,奶奶和姑姑在烟熏火烤中带着许光在山洞中躲了三天三夜,终于保全了他的生命。经过与反对派无数次九死一生的残酷斗争,许光在解放后大别山老区仅存的5万人中,作为幸存者之一有幸活了下来。
当年,因为许世友离开家17年没法和家人取得联系,许世友的母亲还以为儿子早已牺牲在战场上,而许世友也以为家里人已被国民党杀害了。直到1948年春,一封许世友寻找亲人的家书在大别山传了很久,才辗转到许世友母亲的手中。老人家得知许世友不但没有死还在山东军区担任司令员的消息后,便带着孙子许光找到与许世友一块参加革命、在湖北省军区担任司令员的王树声,要求帮助找到许世友。在王司令员家中住了大半年,王树声派人将许光送到了山东,许光与父亲许世友才得以团聚。父子重逢后,许世友清楚记得许光的小名叫黑伢,还问了许多家里的情况。许世友问儿子今后打算干什么?许光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当兵,像父亲一样报效国家!”
许将军告诉儿子,他准备送许光去读书,并叮嘱他要趁着年轻多学习文化知识,将来的新中国需要有知识的年轻人去保卫和建设。随后,许光被送往山东军区文化速成中学学习。也就是这个时候,许光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被他的班主任李心田了解后,以他为潘冬子的主要原型之一写出了家喻户晓的红色着作《闪闪的红星》。三十多年前,根据着名作家李心田的小说《闪闪的红星》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风靡全国,持续影响了几代人。

友人回忆

原新县人大委员会主任王刚德回忆说:“许光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我们一起共事几十年,他是一个超级正直的人,公私分明,刚正不阿”。当年,他为了防汛身受重伤,从没有提出评残的要求。甚至在他个人离退休问题上,好多人都劝他去找王树声将军的夫人杨炬,做个1948年就已经参加工作的证明,就可以办理离休,而许光却说:“国家有政策,就按政策办。比起那些牺牲的老红军后代,我现在幸福多了!”许光担任县人大副主任时,大女儿许道江在北京工作,当时交通不够便利,每次回家探亲都要坐公共汽车4个多小时从信阳到新县,有时连车票都买不到,即使这样,许光也从来没有用自己坐的车接送过女儿一次。
新县人大老干部科科长蓝志刚补充说,许副主任退休后工资不多,却时常接济在大别山区的亲戚,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但他却从不向组织伸手。2001年,县里的一批退休干部因为医疗报销比例低,决定向县里申请补助,他们到许光家里签名时,许光不但不签字,还劝他们说:“咱们都是共产党员,要多考虑组织的困难,而不是给组织添麻烦!”
许光身得知患癌症的病情后,十分坦然,也不愿接受过多更好的治疗。去年5月初,大女儿许道江请专家去新县为父亲评估病情,不料许光当场拒绝了为自己治病“浪费”钱,竟劝让医生多去关心那些更加贫困的人。去年11月份,在儿女们的反复劝说下,许光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住院治疗。他总担心自己接受的医疗待遇超标,因此提出了“三不”:不用进口的药、不做过度治疗、不给子女添麻烦,凡是他认为昂贵的医疗都拒绝接受。主治医生李曙平、姜辉等几位医师都劝他“配合”治疗。深知老伴脾气个性的杨老夫人在一旁摆着手说:“别说了,没有用。”事后,许光对医务部陈文敏主任说:“我只是一个普通干部,收入有限,子女事多,我负担不起。我们家是老区,群众生活还很苦。我不能让公家报销太多带来财政负担。那样我会心中不安,我们要按政策来。”

许光_许光[许世友长子] -获得荣誉

荣获2015年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48048.html

更多阅读

真实的许世友 许世友与陈锡联

真实的许世友刘亚洲有一段历史这里必须澄清:许世友根本没有像后来说的那样,公开否定张春桥,他也不敢。  我有一位很好的“忘年交”,老人是许世友的警卫员和后来的警卫秘书,离休前是广东省国税局局长。他在许世友身边20年,他说:“许司

许世友绝世武功:与警卫PK结果惊人

许世友少林寺习武真相 曾为佛门奴隶许世友1906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的一户贫农家里,他是次子。由于家境贫困,他8岁那年被迫到位于中岳嵩山的少室山下少林寺作了佛门奴隶。但他不曾受戒为僧,只是个受僧侣驱使的杂役。少林寺崇尚“拳禅一体

许世友将军的最后一战 少林将军许世友评书

许世友将军的最后一战!1978年12月9日,74岁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从北京开会一回到广州,就接到中央军委关于做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准备的书面命令。他将命令仔仔细细看了几遍,又用红铅笔划了划,就起身到室内,那里有一张中越边界地图,他站在

许世友将军七个子女今何在?三子许援朝为少将 少将许世友

许世友  许援朝简历  许援朝,1951年2月出生,河南新县人,此前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党委副书记,南京军区党委委员。  相关资料显示,许援朝是许世友的幼子,16岁参军后一直在南京军区任职。在40余年的军旅生涯中,许援朝与坦克结下了不解

声明:《许光 许世友长子 许光 许世友长子 -人物简介,许光 许世友长子》为网友二货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