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塘古村 黄土塘古村-简况,黄土塘古村-一条老街浓缩千年历史

黄土塘古村是无锡市三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地处原锡、澄、虞三县交界的水泽之乡。规划划定的古村落范围东至淮仁中学,西至黄土塘路,北至民国花园及斜桥里一侧,南至黄土塘浜北岸,占地面积约4.73公顷。

黄土塘_黄土塘古村 -简况

黄土塘古村 黄土塘古村-简况,黄土塘古村-一条老街浓缩千年历史

黄土塘古村

在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有一条近千年历史、保存完好的老街,而这个老街所在的村也被誉为黄土塘古村。在这条长约500米的古街上,聚集着包括省级、市级4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这条古街,无锡市将陆续投资2000万元为这条老街划出2万多平方米的核心保护区,并计划在2010年初完成所有布展,对外开放。

黄土塘_黄土塘古村 -一条老街浓缩千年历史

黄土塘村原是紧靠黄土塘浜的一个村落,从元朝开始。逐渐形成市镇。据当地有关宗谱记载,元朝已有蒋姓建房于东头,取名蒋厅。明朝后期,进士吴虎臣在河浜北岸建造府第,俗称“吴家大厅”。
清朝初年,安徽商人姚廷采来黄土塘经商落户,其后裔在西街靠北建造七开间三进的住宅,正厅名日“敬德堂”,规模也是不小的。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置无锡、金匮两县,无锡县辖12乡,金匮县辖10乡。黄土塘村属金匮县辖区。清代中期,顾山周姓迁居黄土塘,在西街靠南建造五开间三进的住宅,这些颇具规模的官府民宅,构成了黄土塘街道的主体,整个古村从此更加繁荣起来了。
清末和民国初期,黄土塘老街上紧凑分布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店铺。这些店铺有:铁铺、米店、肉店、理发店、药铺、酒店、布店、银匠店、茶馆等,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地的老人们仍记得祖辈们为了印证当时老街盛况而流传下来的一首打油诗:有商就有店,有店就有街。有树就有村。村村绕街行。
如今,再次步入老街,虽然当初的一些铁铺、米店、药铺等商铺都已不复存在,但老街两边的房子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格局,外观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当初的古老商铺,现在已经成了外来打工人员的租住地。

黄土塘_黄土塘古村 -500米老街聚集四座文保古迹

黄土塘老街为东西走向,其特色除了历史久远,最大的特色就是在短短500米的老街上,聚集着从元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四座文物保护单位:姚桐斌故居(省级文保单位)、吴家大厅、黄土塘老街、黄土塘战斗纪念碑(均为市级文保单位),文保密度之大也为全国罕见。

名人

老街上最有名的人物要数“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了。1922年9月6日出生在黄土塘的姚桐斌先后赴英国、德国求学,1956年在国外加入中国共产党。姚桐斌是我国航天材料及工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姚桐斌故居位于黄土塘村老街东侧,为三间两层木结构楼房。建于1947年,现仍保存完整。故居面阔7.5米,进深7.26,坐北朝南。楼上为房间,楼下为客堂。靠北侧设一木楼梯,西北角楼梯下为灶间;楼前原有平房三间。2002年10月被认定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家大厅

老街上年代最远、规模最大的要数“吴家大厅”。“吴家大厅”坐落在黄土塘老街的中部,南向,呈长方形,从房屋结构上看,可分三个部分,南部为住宅,面向黄土塘河浜,河边有一个“接官码头”,住宅共有四进,每进九间。这些房屋建造在一个河湾里,比较幽静和安全。河道两岸为石驳岸,河中种植荷花,东西两侧建有三座斜桥,上有荷亭,每当夏季,荷花盛开,这里是观赏荷花的最佳地方。河的北岸还有五开间四进的仓厅,里面设有账房和仓库,是收租记账和储藏粮食的地方。河东是个大花园,里面有亭阁、长廊、假山池塘,种植名贵花木,是主人的游憩之地。“吴家大厅”是黄土塘古村最大的官府住宅,为附近市镇所少见。2003年,“吴家大厅”被评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3年被评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黄土塘战斗纪念碑是为纪念江抗第一战的光辉战绩于1991年建成的。1939年5月,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和黄土塘村民在黄土塘南面的田野和日军激战,其歼灭日军30多人,打出了新四军军威,也表现了黄土塘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2005年8月15日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黄土塘村委异地新建了黄土塘战斗纪念碑。新建的黄土塘战斗纪念碑占地10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数百人参加纪念活动。

拥有这么多文物古迹的老街,本身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财宝,2003年,黄土塘老街被评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黄土塘街道为东西向,全长约500米左右.大部分仍为旧时江南民居。以后东头又向南延伸出去,形成一条南北向的新街,街道两边都是店面房,中间是石板路,共有518块,石板下面是一条很大的排水沟,通往河道,虽遇久雨或暴雨,街道从未积水。

黄土塘_黄土塘古村 -投入2000万打造新古村

“为了对黄土塘古村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从2006年开始,我们就对黄土塘老街周边的环境开始彻底整治。”锡山区东港镇党委宣传办的时峰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他们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在去年完成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要求进行修订完善并通过省级规划论证。“目前,姚桐斌故居和黄土塘战斗纪念碑的修缮已经完成,接下来将是重点对‘吴家大厅’进行修缮,因为要把其布展为黄土塘村的史料馆。”时峰告诉记者,对黄土塘古街的维护和修缮将持续到2010年初结束,累计投入资金为2000万元。新的黄土塘古村,将遵循历史文化古村、现代观光农业、农家休闲娱乐、新型农民社区四大主题打造,在恢复古村历史繁荣风貌的同时,更能贴近百姓的生活。黄土塘村村支书汤红星告诉记者,他们除了对黄土塘古村的建筑进行保护,对其内在文化价值也已着手保护,黄土塘村去年9月就已经向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黄土塘村和黄土塘老街两个商标,范围包括农副产品、生产资料、日常用品等28项,目前正在等待国家商标总局审定。

黄土塘_黄土塘古村 -旧时繁荣老街

历史上的黄土塘老街,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清末民初为商业发展成熟期,抗战前后仍有所发展繁荣,解放后至今则更加兴旺发达。

清末民初,在黄土塘那短短的500多米俗称“棒头街”的一条老街上,竟集中了100多家商号店铺和学校,房屋建筑鳞次栉比,商贾小贩摩肩接踵。

20世纪三十年代,早在民国26年(1937年)之前,常州威墅堰火力发电厂用6.5棵紫铜线输电,从无锡通往黄土塘市镇,一到晚上,古镇就灯火通明,进一步促进了黄土塘商业的繁荣。逢上集市,河浜里更是停满了南来北往的船只,码头上装卸货物的搬运工忙忙碌碌,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把一条街巷塞得水泄不通。

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土塘一度沦陷,供电中断。后来,由黄土塘商业同仁发起,由晃山桥米厂发电送往街上,专供商店使用。古镇又恢复了昔日货物富足、商贸繁华、人流如织的热闹景象。

繁华时期的古镇黄土塘,木行、米行、茧行、百货店、绸缎庄、布匹店,药材店、山货行、南货铺、肉店、鱼达头,饭馆、酒楼、书场、照相馆、茶座、银匠店、理发店、浴室、混堂、老虎灶、大饼摊等商铺作坊一应俱全,涵盖了商教文娱及衣食住行等五行百业的全部项目。

米行、粮店。无锡解放前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米行、粮店也是黄土塘最主要的商业。黄土塘地区粮食作物以种植麦稻为主。除了旱田和荒岗种桑养蚕、种植蔬菜、豆类等经济作物外,水稻田基本上种稻麦两熟,大部份农民留下全年口粮外,都要出售给镇上的米行或粮店。据不完全统计,镇上米行、粮店共有33家。

黄土塘_黄土塘古村 -规划研究范围

分为黄土塘整个村域、黄土塘村庄以及黄土塘古村落三个层次。其中村域研究范围为11.58平方公里,村庄研究范围为27.44公顷,古村落研究范围为4.73公顷。黄土塘位于无锡北部,属锡山区东升社区集群,东邻张缪社农村社区集群、西接寨门农村社区集群、南邻东港-锡北新市镇镇区、北与江阴市接壤。距无锡市新区直线距离15公里,距荡口名镇20公里,距严家桥名村5公里。
规划策略
坚持积极保护、整体振兴、科学管理的古村发展策略,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古村落纳入区域发展的整体战略,振兴黄土塘古村,修补其历史风貌,延续其历史文脉
功能分区:


logo

一街三区即水乡风情生活体验区、古镇文化寻踪区、近现代文化展示区。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规划总用地:5.05公顷
总建筑面积:24340m2
建筑基底总面积:16200m2
修缮建筑面积:2958m2
修复建筑面积:3361m2
整治建筑面积:6664m2
改造建筑面积:5612m2
拆除建筑面积:4583m2
保留建筑面积:233m2
其中新建建筑面积:5512m2
建筑密度:0.38
容积率:0.57
平均层数:1.50层
日照间距:1.28
拆建比:1:1
停车位:40辆
人口容量:35户,120人之内;人口密度:150人/ha。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48280.html

更多阅读

■广东·石塘古镇,穿越时光的粤北第一村 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

离开牛鼻村,我们迎着突然而至一场雷阵雨,进入韶关仁化县,来到粤北第一村石塘古镇。石塘镇位于仁化县西南部,距仁化县城19公里,距丹霞山20公里。从明洪武年间始祖李可求从福建移居此地开荒建房算起,石塘已经走过了六百多年的历史,并逐步形

声明:《黄土塘古村 黄土塘古村-简况,黄土塘古村-一条老街浓缩千年历史》为网友哑剧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