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网络流行语 2010年网络流行语-2010年网络流行语

2010年的互联网深深地融进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动态,在互联网中得到了及时的迅速反应,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网络热词,如给力、神马都是浮云,蒜你狠,亚克西等等。

2010年网络流行语 2010年网络流行语-2010年网络流行语

2010年网络流行语_2010年网络流行语 -2010年网络流行语

概述

2010年的互联网深深地融进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动态,在互联网中得到了及时的迅速反应,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网络热词,如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等。

具体内容

1.给力

给力读音为,gěilì,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2.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神马都是浮云谐音。网友们用搜狗输入法打“什么”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代替,因为打字飞快,常在打“什么”时打错,打出一个“神马”来,“神马”一词就像曾在网络红极一时的“虾米”一样,走的同样是谐音路线,而这个词语也迅速代替了“虾米”,成了时下最热门的流行语。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国庆期间,一则名为《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的帖子中,“小月月”横空出世,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并让网友们将“神马”和“浮云”联系在了一起,诞生诸如:“用任何词语来形容她,都根本乏味得很,神马网络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小月月还能保持着晕的状态靠在他胸口,神马晕倒无意识论,统统是浮云!”的感叹。而“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了一起,便可组成万能金句,推之四海而风靡。

ps:神马真的出现了!外国摄影师偶拍到“神马”实为羚羊被鹤追。猛一看,仿佛是神话中的神兽“天马”降临人间。实际上,倒霉的羚羊因为不小心踩翻了丹顶鹤妈妈的窝而惨遭追赶,被挥舞着双翅的丹顶鹤一顿狂啄。

3.我勒个去

“我了个去”(或“我去”)这种用法最近猫扑很流行。可以说是一种调侃式的笑骂的。有种无奈的“我靠”的意思。就是个叹词,无实际意义,相当于古代的“呜呼哀哉”东北方言来源于日和漫画中平田的世界,中文配音版。

4.ungelivable

虽然老外看不懂,但是ungelivable在中国网友中却大受欢迎。“昂给力围脖!”网友们不仅第一时间就弄懂了它的发音,而且举一反三,“不给力是ungelivable,给力就是gelivable。”“哈哈,这单词实在太gelivable了!”昨日,各知名微博对此进行纷纷转载,转发量很快破万。网友戏称,ungelivable可能是有史以来传播速度最快的英文单词。流行源于网络动画如果gelivable真被收录进英语词典,那首先要归功于中文原词“不给力”。据介绍,“给力”一词可能源自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很精彩的意思,现多用来形容事物“够劲”、“使人振奋”、“感到力量”等。

5.羡慕嫉妒恨

“羡慕嫉妒恨”,一语五字,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容啊!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换言之,恨源于爱,嫉妒源于不如人。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甘,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精,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这种难于启齿的情感,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如人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非常艰难的决定

续2010年11月3日晚间腾讯发表了“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随后网民开始模仿腾讯公开信改写“QQ体”,其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令人啼笑皆非。
艰难的决定原文: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的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7.蒜你狠系列

(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神马……)
2010年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十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价格上涨食品接连涨价,从“蒜你狠”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为了应对,不少人还成了“海豚族”
(海量囤积一族)。就像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除了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外,人们发现,有关吃穿住行的价格都在逐渐呈上升趋势,物价因素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

8.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就是什么都管、什么也都不管的部门。
有了成绩和好处的时候,这些部门就会明确地站出来,这些成绩与其有关,所以好处也应当有份;当出现问题和需要处罚时,这些部门就马上不见了踪影,谁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这样发生的问题就可以找个替罪羊来承担责任。
有关部门的电话号码是1推625
地址在中国朦胧省模糊市不定大街零号

9.闹太套

英文“notatall”的中文音译。歌手黄晓明在演唱《OneWorldOneDream》时,由于对notatall的发音酷似“闹太套”而遭网友调侃,此词也因此成为网络流行语之一。

10.亚克西

亚克西是什么意思: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语的一句口语,用的比较多,赞赏的意思,可以翻译为”好”"不错”"优秀”等等.春晚《幸福生活亚克西》节目。

时事观察:网络热词,凭什么一语风行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

网络热词这么“热”,深层原因何在?它折射出了怎样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如何理性看待网络热词?怎样客观评价网络热词的社会文化功能?在词汇爆炸的时代,我们怎样兼顾文化的活力与品质?怎样最大程度发挥网络热词对社会的正面效应?如何促使其成为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正面推动力量?本期“时事观察”,我们一起讨论“网络热词”。

网络热词为什么这么“热”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刁晏斌

网络热词走红,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也反映了“雷人”、调侃、“山寨”等社会心理和文化征候。

其实,网络热词不只是“词”:小到一个词或词的构成单位,大到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在它的所指范围内。并且,无论从来源渠道还是使用范围来说,网络热词也不仅仅限于网络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也经常见到它们的身影。

网络热词为什么会“热”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是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并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才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刺激和满足;二是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社会氛围宽松自由;三是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巨大便利。

网络热词是当今人们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角色定位日趋理性、合理,由此而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某些事件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都空前地增强;而人们的关心和参与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并有非常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就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

从最初的网络流行语到现在的网络热词,其实已经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由网友们别出心裁、主要只是自娱自乐的新奇样式转而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新锐话语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热词也可以称之为社会热词,它们往往直接反映某一个或一些成为一时焦点的社会现象与事件,并且这种反映还是即时性的。比如“涨价系列”的“蒜(算)你狠”,与之同类的还有“油(由)不得你、棉(勉)为其难”等。随着涨价风的持续不断,类似的热词也在不断地产生,如食糖也开始涨价,于是就有了“糖(唐)高宗”,而这几天价格又开始下跌,使人们有些看不懂,所以又有了“糖(唐)玄宗”一词。

通过数量众多、范围广泛、面目各异的网络热词,可以基本把握社会生活的脉搏。在教育部、国家语委刚刚发布的200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列出了五大年度热词“躲猫猫、七十码、蜗居、钓鱼执法、楼脆脆”,无疑都是非常深刻的年度记忆。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它的重要载体。所以,要了解、认识网络热词,试图给出一个较为恰当的定位和评价,就必须更多地结合当今社会文化语境和背景。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对当今的社会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向作出概括的话,笔者会选择“多元”。多元的社会,一定具有高度的文化包容性,而网络热词的走热,正是这种包容的结果。就网络热词本身而言,它也是多元的:从内容来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编造”;而在品位方面,则更是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所以,我们还可以说,网络热词也正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热词除了反映当今的社会意识和文化外,更直接地表现出当今社会表达中的一些普遍心理和追求,而这也是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是“雷人”心理。早就有人指出,人民群众是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这话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和最充分的证明。在网络热词的创造者一方,以前通常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今则是“语不雷人死不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惜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新奇乃至于怪异的形式;而就接受和使用者一方来说,往往也是喜闻乐用、趋之若鹜。我们甚至可以说,“雷人”已经成为全民话语时代的一个显著标签。

二是“调侃”心理。这一心理经常借助于游戏性的语言形式来实现。语言有游戏功能,传统的字谜以及回文诗等都是,而现代人借助新的媒体形式,在新的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牵引、作用下,更是把语言的这一功能发挥到极致。然而,这里的调侃早已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文字游戏,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层面的无奈、排遣与宣泄。看一看、想一想“逗(豆)你玩”吧,人们对绿豆涨价的不满和无奈,竟然采用了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有人把无房、无车、无女朋友的“三无”男青年称为“低碳哥”,相应的也有“低碳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48715.html

更多阅读

2013年火爆中国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图) 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3年火爆中国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图)   作者:三峡在线2013年就要过去了,经常关注三峡在线的朋友都知道,每年至此,三峡在线都会为网友们奉上年终大餐——岁末盘点。通过三峡在线的文字和情感,力图为各位长期关注三峡在线的朋友们带

2012最经典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图) 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2最经典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图)作者:三峡在线又到临近岁末之时,三峡在线照例将为一直支持三峡在线博客的各位博友们献上年度重头大戏——三峡在线2012年度盘点。从今天开始,三峡在线将不定期为博友们梳理2012发生的大事和趣闻,总结出

转载 2014年最新时尚经典网络流行语大全 经典网络流行语

原文地址:2014年最新时尚经典网络流行语大全作者:北京-四合院不2014年最新网络流行语大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以及有些网络名词不知道几个还真不行,否则就不是out了那么简单了,而是你根本就看不懂别人说的什么。  2014年流行语:

盘点2016年网络流行语 盘点2016年十大流行语

  12月14日下午,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流行语入选。  洪荒之力   “洪荒”本指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传说,在天地初开之时,曾经有过一次大洪

声明:《2010年网络流行语 2010年网络流行语-2010年网络流行语》为网友临淵不羡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