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风格 八十八行 八十八行-简介,八十八行-表演风格

八十八行,是流行于鄂东一带的一种自娱性的广场艺术,因在灯节期间演唱,故又称为灯戏或灯调。八十八行大约滥觞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于太平天国时期,到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八十八_八十八行 -简介

文化遗产名称:八十八行
所属地区:湖北・武汉・新洲区
遗产编号:Ⅱ-3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新洲区
遗产级别:市

八十八_八十八行 -表演风格

八十八行行业众多,有表现农林牧副渔的,有反映手工业劳动的,有表演经商活动的,有宣扬神话故事的。因行业复杂纷纭,故名八十八行。八十八行剧目丰富,思想内容健康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表演朴实自然,风趣幽默。

无论是语言、音乐,还是表演,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八十八_八十八行 -历史渊源

清代末年,政治腐败黑暗,民生凋敝,人民颠沛流离,无心自唱自乐。加上八十八行组织工作浩繁,队伍庞大,人力财力难以应付。

特别是半职业和职业的灯戏和花鼓戏班的兴起,几乎取代了八十八行,致使八十八行一度中落。鄂东除新洲外,其他各县基本绝迹。

八十八_八十八行 -剧目介绍

新洲八十八行,大都分布在举水河以西的阳仓埠、孔埠、汪集、张店等镇。举东虽有,但不多见,仅顾岗巴山村尚存。其剧目分峡谷大类,一类是单边戏,即独脚戏;一类是小戏,即折子戏。单边戏有200余个,常见的有《卖花》、《卖茶》、《采茶调》、《推车调》、《十枝梅》、《打莲花》、《挑牙虫》等。

小戏有150余出,如《补碗》、《小放牛》、《卖棉纱》、《打豆腐》、《打花鼓》、《打哈巴》、《十八扯》、《夫妻观灯》等。上面提到的小戏剧目,大都被楚成虫、黄梅戏、东路子花鼓等剧种吸收。

八十八_八十八行 -传承意义

新洲八十八行的存在,不仅为我们保留了一个民间演唱的艺术品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研究和探讨八十八行与楚剧的关系及楚剧的源流沿革,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和可靠的佐证。

新洲县文化馆挖掘、整理近百个脚本,并撰写了《八十八行初探》、《八十八行与楚剧》等论文,为探索八十八的艺术规律,为楚剧回归民间,作了大量的工作。

表演风格 八十八行 八十八行-简介,八十八行-表演风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00103/51391.html

更多阅读

李宇春全记录2010 李宇春的演唱会 李宇春演唱会2010

这个版块的文字其实是哭出来的。在我原始的文案里面,每一场演唱会放各角度和各服装的代表性的图,加上简单的时间地点说明,就可以了。但是临到最后,要定版的时候,一棵发给我的版面,是每场都加上了文字说明的,内容是他不知道从哪里搜出来的,

点评宋世杰(新九品芝麻官) 新九品芝麻官粤语下载

演员黄子华是香港“栋笃笑”的始祖,在演艺圈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二十几年来独创的单口相声“栋笃笑”在香港经久不衰,黄子华性格非常独特,有着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通透旷达。他的表演风格自成一家,嬉笑怒骂中有一种充满真诚的大智若

《十分钟年华老去》影评:时间、记忆和生活

NO.238/浴神时间的歌咏、感叹和哲思已然连绵了数千年,可是对于时间,不断进步的人类依然无可奈何。时间的长短在科学上可以严格的定义,可是在生活体验中却往往没有意义。就像《情人》里的少女淡淡的忧伤:“我从十四岁那年就老去了”,即使

周立波脱口秀全集 周立波脱口秀全集视频

周立波,海派文化的发起人。1981年进入上海滑稽剧团,师从上海曲艺界暨滑稽界元老周柏春。成名于80年代末,其表演风格独树一帜,融各派冷面滑稽于一体,又不失人文才情的调侃和嘲讽。这些年,周立波为了拓展自我局限,下过海、经过商、出过国,但

声明:《表演风格 八十八行 八十八行-简介,八十八行-表演风格》为网友乡村非主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