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版面费 《兰州晨报》 《兰州晨报》-目前版面,《兰州晨报》-体制改革

《兰州晨报》是由甘肃日报社主办的一张面向城市读者的都市报,于1996年10月15日试刊,于1997年1月1日正式创刊。其办报宗旨是“为市民服务,为都市服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晨报发行面向全国,发行网络遍及兰州市各个区县,报纸覆盖了全省14个地州市的86个县,并已在河西五地市及白银、天水等地建立了驻外工作站。报纸从试刊、创刊时的8版、16版,逐步扩至24版、32版,现在周二至周五40版发行。日发行量达15万份,广告收入突破4000万元,在全省报纸行业中位居第一。

兰州晨报_《兰州晨报》 -目前版面

1、兰州新闻版(含要闻版),主要刊登兰州地方时政、社会新闻;

2、中国新闻版和世界新闻版,主要刊登国内外时事新闻;

3、文化娱乐版和体育新闻版,主要刊登文化、体育新闻;

4、专题新闻版,主要刊登都市新闻、保健新闻、教育新闻、服务新闻;

5、财富版,主要刊登经济新闻和证券新闻;

6、专副刊版,主要有非常情感、记忆、兰州地理、城市笔记、探索、作文、百姓人家以及小说连载等。

7、时尚版,主要刊登各种时尚新闻和资讯。

经济体制改革版面费 《兰州晨报》 《兰州晨报》-目前版面,《兰州晨报》-体制改革

兰州晨报_《兰州晨报》 -体制改革

兰州晨报股份制改革的实践

创刊于1997年1月1日的《兰州晨报》,是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最早创办的一份子报,也是甘肃省最早的一份市场化的都市报。在2004年以前,《兰州晨报》的广告经营由甘肃日报社委会每年年初下达上缴甘肃日报社的利润指标,年底按上缴任务情况进行奖罚。兰州晨报社的财务管理,从过去的甘肃日报社二级核算到后来的兰州晨报独立核算、由甘肃日报财务中心监管。在用人制度上,编委会管理层由甘肃日报社委会下派,其他编采人员和经营人员由兰州晨报社自行聘用。从甘肃日报对子报的管理形式上,负责《兰州晨报》编采、出版、发行和广告的兰州晨报社,也只相当于甘肃日报社的一个二级单位。2002年,甘肃日报社创办的第二份子报《西部商报》,由成都商报的博瑞公司投入资金,成立甘肃省第一家由省外媒体资金参股的股份制企业。自此,兰州市报业市场上主要的三四家都市报之间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在这种条件下,2003年年底,《兰州晨报》为了应对竞争,增强竞争力,着手股份制改造。

在对兰州晨报创刊时的资金投入、现有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后,由甘肃日报社持股75%,甘肃日报社和兰州晨报社的部分职工出资持股25%,组建了“兰州晨报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公司负责《兰州晨报》的发行和广告经营业务。甘肃日报社对兰州晨报社和公司实行“三管”:管舆论导向、管领导班子、管经营目标,除此以外,给予公司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公司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形成了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兰州晨报社通过股份制改造,从以往的行政隶属关系中相对解脱出来,成为企业法人实体。

兰州晨报社这种由职工出资入股的股份制改造,是创新都市报经营体制的一种大胆探索。进行股份制改造后,由原来单一的国有产权转变为多元产权,员工收入按劳分配和利润分红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报社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了媒体的生产力。同时,改制也实现了党报与子报关系的规范化、法律化,脱离了过去行政管理的模式,子报的经营自主权大大增强。

其一,多元投资不能解决盈利模式单一的现状。目前,兰州晨报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靠《兰州晨报》的广告收入。现在报纸的运营模式可以概括为:加大新闻采编成本、增加信息量(改扩版)→增加发行量(低价征订)→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吸引广告投放。前三个环节不论在哪一处资金链条断了,都很难达到最后的高回报。

转变观念不断完善经营体制

由于媒体经营的价值支点单一,从而产生对广告的过度依赖。而对广告业的过度依赖,增加了媒介产业的经营风险。任何产业的宏观政策调控,都会导致媒体广告经营的巨大波动。目前,与报业相关产业的开发仍没有多大的成效。

其二,股份制改造使党报和子报之间的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变得较为明晰,但作为党报领导机构的社委会和作为公司权力机构的股东会,对子报和公司管理的职权还不是十分明确。还有,子报编委会领导班子和公司董事会经营班子之间的权限问题,股东近期利益和公司长远利益两者兼顾的问题,出资人和经营者的责、权、利相一致的问题,编采人员与经营人员的利益分配均衡问题,等等,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其三,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股份制企业的要求,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用人机制方面,虽然实行聘用制,但存在“易进难出、易上难下”的状况,都市报人员的老化问题日渐突出,办报人才和经营人才缺乏。在分配制度方面,报社实行绩效与收入挂钩,“按岗定薪、按劳取酬”的分配办法已被员工所接受,但股利的二次分配容易造成部分员工心理失衡。在管理上,实行扁平化管理,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分离,但采编、发行和广告三者之间的高效协调运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其四,外部环境因素使新机制难以发挥出最大作用。在都市报创新经营体制的同时,报业集团应加强对各子报和各子公司的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集团内部报业结构,进行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使集团内部各子报竞合而不冲突。只有这样,作为党报集团子报或子公司的体制创新优势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兰州晨报_《兰州晨报》 -晨报主编

郑铁林


郑铁林

郑铁林,男,1934年6月生,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曾任《甘肃日报》社摄影记者、图片编辑、主任编辑。号铁魔居士,法号郑铁佛。毕生从事新闻工作。主要社会职务甘肃省文史馆文史研究员、兰州大学新闻系客座教授、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理事、甘肃省青年摄影家协会首席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禅文化联谊会顾问、世界禅佛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

主要著作以及艺术实践活动著作有:《摄影美学特征》(1998年10月出版)、《清风朗月》(1994年11月出版)、《禅艺》(1998年8月出版)、《铁魔窟禅艺》、《悟道的瞬间》、《摄影艺术理论文集》、《铁魔窟独白》(英文版,美国出版)等,发表艺术、佛学、禅学、书画、金石篆刻等数百篇评论文章。同时,对古文字学、考古考证学、金石学、篆刻学、佛学、禅学、秘宗、道学、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做过50多年的研究。1997年曾在台湾举办个人书法展。1998年主编《兰州晨报》“书画专版”。

马力


《兰州晨报》马力男,1959年5月生,宁夏银川市人,回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10103/52215.html

更多阅读

未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农村改革的方向与重点

卢中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核心提示:卢中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市场发育、竞争政策、收入分配、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目前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等。本期报告中,卢主任结合实际案例,非常凝练地梳

第六章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农村改革解说(专著)第六章第六章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什么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就是农村经济的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经济体制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组织并使其正常运转的经济形式。农村

中国该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已经提出30多年了,由于 党中央对改革的目的和方法,一直存在着疑虑和疑义,特别是指导思想的混乱,以至于拖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党中央既想改革又怕改革,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改革,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人民无法忍受

经济体制改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近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成为社会各界乃至世界都关注的焦点。公报里,有哪些关键点?又该怎么理解公报的精髓所在?  虽然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但公报中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在不少学者看来,经济体制改革是火车

经济体制改革 突破口 民间投资铁路,关键在体制突破

   5月18日,铁道部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对民间资本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民间资本可以投资包括铁路干线、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煤运通道、铁路工程、客货运输等核心领域,该意见

声明:《经济体制改革版面费 《兰州晨报》 《兰州晨报》-目前版面,《兰州晨报》-体制改革》为网友凉笙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