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伦古尔德哼哼 格伦・古尔德 格伦・古尔德-个人简介,格伦・古尔德-个人评价

格伦・古尔德(GlennGould,1932年9月25日-1982年10月4日),加拿大钢琴演奏家,以演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乐曲闻名于世。1964年以后停止公开演奏,转向录音。1932年9月25日,古尔德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他的外祖父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EdvardGrieg)的表亲。童年时代从母亲学钢琴,十岁进入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管风琴、和音乐理论。1945年古尔德十三岁第一次作管风琴演出。1946年古尔德在多伦多交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奏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1955年他第一次在美国华盛顿演出,演奏的曲目是巴哈的郭德堡变奏曲,经由这次的演出机会,古尔德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签约,于同年6月26日起至录音室录制同一首演出曲目。1957年古尔德前往苏联演出,成为二战后第一个到苏联演出的北美音乐家。1964年古尔德在洛杉矶举行最后一次公开演出。此后古尔德专心从事唱片录音、广播和纪录片制作,写作,偶有作曲。1982年古尔德因中风在多伦多逝世,葬于多伦多安乐山公墓。多伦多CBS公司总部门前有古尔德坐像。

古尔德_格伦・古尔德 -个人简介

古尔德ClennGould1932―1982加拿大钢琴家,在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师从格雷罗学琴,14岁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协作演奏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而开始演奏生涯,1955年首次到美国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而一举成名。古尔德的演奏曲目从巴赫到爵士乐无所不包,他录制了勋伯格的全部钢琴作品,但最出色的表现还在对巴赫的演绎上。古尔德在处理快速乐段和声部的力度层次方面有非凡的才能,只有他才能出色地表现出巴赫的赋格的层次与魅力,而他在处理慢速时,音粒似是一个一个跳跃出来,快速又是音粒飞溅,有眼花缭乱之感。古尔德是一个拒绝观众、专注于在录音中寻找表现的钢琴家,他兴奋时会边弹边哼,人们在唱片中经常听到他的这种“杂


格伦・古尔德音”,但这丝毫也不损害他演奏的光辉。

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从来不是个与时俱进的“聪明汉”。一九六二年他将届而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它声明,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

弹指二十载,古尔德接近天命之年,反潮流的风骨一以贯之:“听到有关艺术界成天在考虑跟上时代潮流,不是竞争就是模仿,这很令人沮丧。我想象不出比这更次要的事情了……以一概而论的方式思考艺术的趋势很令人厌烦--你知道:今年该是反英雄,到明年英雄又该回来了,等等。这根本无关紧要,艺术家应该根本不去考虑这些事情。”八十年代初,古尔德重新录制了《哥德堡变奏曲》。五十年代,他正是靠演奏巴赫的这首名曲一鸣惊人。让人称奇的是,古尔德在哥仑比亚公司录制的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唱片(在他去世前发行)都是《哥德堡变奏曲》。可以说,古尔德始于巴赫,终于巴赫;而他眼中的巴赫,也是个“与时代每一种可能的潮流都背道而驰”的不合时宜者。比较《哥德堡变奏曲》两个版本的长度很有意思。第一次的演奏只用了38分27秒,最后一次却延宕至51分15秒。此中真意何在?古尔德的好友,一位电视导演说,后一个版本,“古尔德向我们说出,他正要去另一个世界。这是他的永别。绝对如此……特别是最后的咏叹调主题,他真的是在说,永别了。那种有意拖长的、令人揪心的口吻……第一个版本是生命,就是生命本身。而第二次录音则是死亡……”

古尔德_格伦・古尔德 -个人评价


格伦・古尔德

古尔德技术高超。他演奏巴赫时可以把每个声部弹得相当清晰,并用上不同的音色。他演奏时坐的位置很低。

格伦古尔德哼哼 格伦・古尔德 格伦・古尔德-个人简介,格伦・古尔德-个人评价

这种坐姿对古尔德在演奏快速乐段时保持清晰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有人(如查尔斯・罗森,CharlesRosen)指出,这种姿势不适合演奏19世纪的作品。

古尔德_格伦・古尔德 -个人轶事

古尔德演奏时总是同时哼唱乐曲。他声称这种哼唱是下意识的,源于他幼年接受母亲的音乐教育时养成的习惯。他也因演奏时所作出的各种奇怪的身体动作而闻名。古尔德坚持要坐在他父亲为他制作的一把折叠椅上才能演奏。当这把椅子已经十分残旧时,他仍然坚持要使用它。因此在他留下的录音中,可以轻易听到他的哼唱声和破旧椅子发出的吱吱声。古尔德十分害怕寒冷,因此总是穿着十分暖和的衣服,包括手套、围巾、帽子。即使是在


格伦・古尔德很暖的地方,他仍然会这样穿戴。古尔德总是避免与他人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后来,他拒绝与他人面对面地交谈,而是通过电话及信件来进行沟通。他也会自己采访自己,并发表采访稿。他终生未婚。他对孤独与隔离特别感兴趣,曾为加拿大广播公司制作有关加拿大北部地区的“实验广播剧”《孤独三部曲》(SolitudeTrilogy),反映孤独与隔离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他说自己是最后一个清教徒(thelastpuritan)。

古尔德本人有时并不认为自己是钢琴演奏家,而自认为是广播业者,因为其在加拿大也是广播节目的主持人。此外,他曾声称相对于钢琴演奏而言,自己更喜欢作曲与写作。古尔德对某些药物有依赖性,包括安定(Valium)。其中的一些药物有副作用,对他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他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极度关心,常常为自己测量血压,并担心自己的手的安全。

有医学家怀疑古尔德有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Syndrome),这种并被认为是一种自闭症(Autism)。他们的理由是,古尔德的各种古怪行为,例如:演奏前在热水里浸泡双手及手臂,演奏时奇异的行为,它的与世隔绝以及社交障碍,在音乐上表现出来的极度专注,以及难以解释的高超技巧,都有可能与这种病有关联。也有医学家对此种观点持反对意见。

古尔德_格伦・古尔德 -职业生涯


格伦・古尔德古尔德与J・S・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Variations)之间建立了一种十分紧密的联系,他常常在独奏会上演奏整部作品或是部份选段。对于这部作品,古尔德最早的完整录音是在1954年6月21日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广播录音,而非广泛误传的1955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版。在他生命中最后一年(1981年,他于1982年逝世),他重录了《哥德堡变奏曲》。而重新录制作品,并不是他的作风。这两个迥然不同的录音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古尔德早年(1955年)的录音很有活力,速度较快;晚年的录音则是内省的,速度也慢了很多。

他还录制了《创意曲集》、《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等一大批巴赫的作品。《十二平均律》第二册的第一首作品,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确定为人类突出贡献,被作为人类文化代表之一应用于数项太空探测计划中。

除此之外,古尔德还录制了莫扎特、贝多芬、西贝柳斯、吉彭斯、斯克里亚宾、欣德米特等众多作曲家的作品。他所录制的阿诺・勋伯格钢琴作品全集亦受到高度赞赏。古尔德对肖邦的作品评价较低,但也录制过肖邦的《第三钢琴奏鸣曲》。他也曾把瓦格纳的管弦乐改编成钢琴独奏曲目并录制了唱片。

古尔德_格伦・古尔德 -个人作品

中文名称:《古尔德完全典藏纪念大全集》
英文名称:GlennGould,TheCompleteOriginalJacketCollection


格伦・古尔德资源类型:APE
版本:6.10发布CD64海顿最后六首钢琴奏鸣曲(2CD)
发行时间:2007年
专辑歌手:格伦・古尔德GlennGould
地区:美国
专辑介绍:古尔德完全典藏纪念大全集(80CD)该系列一共80张CD。收录了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在哥伦比亚公司的所有LP录音。与以前SONY出过的GlennGouldEdition所不同的是,这套全集少了一些不是在LP上首发的以及一些现场录音,但是多了一些珍贵的钢琴家的访谈录音。这套全集每张CD都用原版LP转录,并以LP的封面作为CD封面,非常具有收藏价值。CD01-哥德堡变奏曲(1955年版)一个传奇的诞生:这是古尔德在哥伦比亚公司的第一个录音。他演奏的巴赫仿佛有人在一个阴暗沉闷的房间里猛然拉开了窗帘,推开紧闭的窗户一样。评论家为之欣喜若狂;这张唱片打破了所有的纪录,直到如今仍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杰出、最成功的十大录音之一。

中文名称:《J.S.巴赫戈德堡变奏曲》
英文名称:J.S.BachGoldbergVariationsBWV988
资源类型:APE
版本:GlennGould1981年数字录音
发行时间:1982年
专辑歌手:格伦・古尔德GlennGould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演奏者:格伦・古尔德(GlennGould)
专辑名称:J.S.巴赫戈德堡变奏曲(GoldbergVariations)
唱片公司:SONY
唱片编号:SONYSMK52619
录音制式:DDDSTEREO
录音时间:1981年4-5月


格伦・古尔德专辑介绍: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促发了古尔德重录《戈德堡变奏曲》的念头。1955年他所录制的《戈德堡变奏曲》一直畅销不衰。在很多人眼里这张唱片几乎成为古尔德就的一个标志。重录《戈德堡变奏曲》对于古尔德,确实是一个非同可的挑战。他1955年的录音不仅为很多人所熟悉,而且被公认为是他巴赫演释独特风格的一座丰碑。如果在他49岁时,他拿不出能够超越自己23岁时的演释结果,那么就等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最终,在第一次录制这部作品26年后,古尔德再次回到位于纽约东30街的录音室,谱架上再次摆上了《戈德堡变奏曲》。重录《戈尔德堡变奏曲》先后用了七段时间,分别是在1981年的4月22日至25日和5月15日、19日、29日,每次基本都是从下午4点到第二天凌晨。1982年,这张唱片与广大听众见面。

“早先的演释富于朝气,以力量和自由为本。”评论家们这样写道,“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张唱片,似乎没有早先演释的那种猛然攫住你的力量,但它更加严肃、更加柔情、更加具有深层的感染力……咏叹调主题沉静的深思,第15变奏中触键的变幻莫测,第25变奏中史诗般的距离感,以及声部进行令人震惊的高度清晰感,所有这一切使这个《戈德堡变奏曲》染上了一层超然物外和深刻宁静的气质。”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星期后,古尔德便突发脑溢血,撒手人寰。几乎所有熟悉古尔德的人都惊讶地注意到,《戈尔德堡变奏曲》的两次录音不仅是这位钢琴怪杰生前的第一张唱片,而且还可以说是他的最后一张正式唱片。尽管古尔德在1982年2月至8月间还录制了一些其他作品,但这些唱片均是古尔德去世后才发行的。迷信的人认为这肯定是天意的安排。这同一部作品代表著古尔德职业生涯的起点和终点。古尔德从这里出发,临死似又重回故里。


格伦・古尔德风景依旧,人事全非。这时的古尔德与二十七年前的自己相比,无论从什么方面说,都已经完全不同。青年古尔德踌躇满志,演奏中尽显英华四溢的天才本色,整部作品只用38分27秒,可谓快马迅捷;暮年古尔德则深邃内省,少年天才一变为沉思稳健的智者,持重坚忍的速度居然将演奏时间拖至5l分15秒。他这两个同样精妙绝伦、但风格完全不同的录音版本成了一个象征。古尔德向世人、也向自己证明,在艺术中,天才不可多得,但对自我的不断修炼和超越才是艺术之本。

古尔德的两次录音版本中,很多人在音乐背后听到了演奏家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早年的意气风发和英姿勃爽。晚年让位给老人面对死亡时超然的平静。看看现场拍摄的纪录片:电视镜头中,古尔德身著深蓝色的布衬衣,袖口忘了系扣,脸色疲惫,容面苍老。他几乎蜷缩在钢琴上,戴著老花镜的眼睛死死盯著琴键,似乎要看破钢琴这件乐器的整个奥秘。熟悉青年古尔德英姿的人看著古尔德一步步走向老态龙钟的晚年,不仅会感慨时光的流失和岁月的无情。然而,随著音乐声响起,观众会逐渐忘却一切,开始被古尔德对音乐的投人所打动。荧屏上的古尔德依稀仍和年轻时的他一样,演奏时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只见他嘴里不停地哼唱著音乐,只要能腾出手,就会做出各种自我指挥的动作。

回想一下,巴赫也是在垂暮之年写下了这部作品。“五十而知天命”。正是这同在垂暮之年的古尔德,只有这同在垂暮之年的古尔德,参透了这最后一道宿命的咒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古尔德在大彻大悟之后死去,这也许是成就他艺术生涯的最完美的一个句号。

古尔德_格伦・古尔德 -相关书籍

作品:《格伦・古尔德的生活与艺术》
作者:(美)奥托・弗里德里克


《格伦・古尔德的生活与艺术》译者:刘莉/魏柯玲
页数:406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定价:28.0
装帧:平装
出版年:2006-5-1

简介:格伦・古尔德,这位钢琴巨匠,受到乐迷的顶礼膜拜,但是他憎恶场演出,31岁时便永远告别了音乐会舞台,成为录音技术的热情倡导者。这位出了名的怪人――用围巾和手套将自己层层包裹,服用大量药片,还曾因斯坦威公怀一名职员和他握手时动作粗鲁提出上诉――其对音乐的诠释也与众不同。在“古尔德遗嘱执行委员会”的正式授权下,经过大量的采访并查阅从未公开的档案,资深作家奥托・弗里克完成了这部在深度和文笔上都堪称典范的传记著作。从古尔德短暂而辉粕的演奏生涯,到作为教师、作家和讲演家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他的公开言论和不为人的知的私生活――本书对这位多才多艺、性格乖张的天才作了公正的评价。

作者简介:弗里德里克《时代周刊》资深作家,并著有《网之城》(CityofNets)、《暴雨之前》(BeforetheDeluge)、《走向疯狂》(GoingCray)与《衰败与堕落》(DeclineandFall)等作品。他同时为《竖琴师》(Harper’s)《大西洋》(TheAtlantic)以及《绅士》(Esquire)等杂志撰稿,并曾担任《周六晚间邮报》主编,现居长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10103/52790.html

更多阅读

中文版《海德格尔著作集》 乔叟著作集

《海德格尔著作集》目录(商务印书馆2012年起)1、《早期著作》,全集第1卷。2、《存在与时间》,全集第2卷。3、《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全集第3卷。4、《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全集第4卷,孙周兴译,2012年。5、《林中路》,全集第5卷。6、《

巴德·舒尔伯格生平_五年二班 巴德舒尔伯格简介

巴德·舒尔伯格:本杰明·舒尔伯格之子,1914年3月27日生于纽约,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在派拉蒙当编剧,左翼,1937~1940加入共产党。巴德·舒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所出版的作品有《我的第一首诗》、《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

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瓦格纳唐豪塞歌剧序曲

爱之死——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就在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中,就在连我也无法知晓的情势下,就在我还不怎么明白瓦格纳歌剧的始末,就是这样《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似乎沿着极其自然的轨迹驶向我的心灵,只因我看到瓦

声明:《格伦古尔德哼哼 格伦・古尔德 格伦・古尔德-个人简介,格伦・古尔德-个人评价》为网友生性喜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