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内涵,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规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即中华民国国旗,又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是中华民国广为人知的国家象征之一,由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提议,将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置于红底旗帜的左上角而来,经国民政府立法定为国旗,并在北伐征战结束后颁行全国。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华民国国旗,又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是中华民国广为人知的国家象征之一,由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提议,将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置于红底旗帜的左上角而来,经国民政府立法定为国旗,并在北伐征战结束后颁行全国。《中华民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六条明定:“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旗上三色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同时亦代表中华民国以三民主义立国之初衷。时至今日,此旗帜正式使用范围主要以中华民国有效管辖地区、其邦交国及外交使节访问或遇特殊庆典时。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_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内涵


飘扬中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中华民国国旗由青、白、红三色组成,单就色彩而言,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若配合色彩的形状,青天则同时又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无私的纯正心地与思想,十二道光芒形同十二个时辰,勉励人民奋斗精进、自强不息,芒锋示意革命精锐,意味着民主自由光华四射;而满地的红色则象征革命先烈的热血及牺牲奉献、勇敢奋斗的精神。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_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规格

《中华民国国徽国旗法》对国旗的制作规格有如下规定:

1、旗面之横度与纵度为三与二之比。
2、青天为长方形,其面积为全旗之四分之一。
3、长方形之青天中置国徽上之白日青圈及十二道白尖角光芒,其白日体圆心位于长方形青天纵横平分线之交点上。
4、白日体半径与青色长方形之横长为一与八之比。
5、青圈与十二道白尖角光芒之位置及尺度比例,准用关于国徽之规定。
其中左上角四分之一区的青天白日区块,则沿用该法规对国徽制作之规范。

1白日体圆心至白尖角光芒顶,其长度与白日体半径,为二与一之比。
2白日与十二道白尖角光芒间之青圈,其宽度等于白日体直径十五分之一。
3每道白尖角光芒之顶角为三十度,十二角为三百六十度。
4白尖角光芒之上下左右排列应正对北南西东方向,其余均匀排列。
而搭配旗帜则必须使用白色旗竿,配上金黄色泽的圆顶。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内涵,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规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设计图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_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诞生和发展

革命的青天白日旗


革命的青天白日旗光绪19年(民前19年,1893年),革命先烈陆皓东寄住于尢列(四大寇之一)在广州家中的“听涛阁”时,设计一面“青地、中有白日”的青天白日旗,预备作为革命的旗帜。

光绪21年(民前17年,1895年),兴中会总部在夏威夷成立,孙文召集革命同志举行其首次干部会议,通过了以青天白日旗为革命军旗,此后多次起义皆以此旗为标帜号召,揭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

光绪26年(民前12年,1900年),第二次革命时,郑士良举义于惠州,正式使用青天白日旗为军旗。

国旗草案


国旗草案光绪32年冬(民前6年,1906年),中国革命同盟会讨论国旗之形式,孙中山主张沿用青天白日旗,以纪念已牺牲之设计人及其他兴中会先烈;廖仲恺提议、并连同黄兴共同支持使用井字旗以表井田之意;另有人提出用金瓜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10103/54013.html

更多阅读

八路军新四军为何去掉青天白日帽徽? 八路军 新四军

八路军新四军为何去掉青天白日帽徽?张雄文前不久,有人根据抗战初期几张八路军、新四军将领的照片,写了《八路军新四军飞来飞去的帽徽》一文,认为8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军帽上一直有国民党军的青天白日帽徽,甚至断定国共重新大打两年后

追忆白 追忆青天白日满地红

09年的平安夜是在播音室度过的,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不冷,天如往常一样暗得很早,我可以透过沾着些细小尘埃的玻璃望见画室窗外还是泛绿的杨柳。一阵风过,枝叶随风招摇。然后继续前行,吹过篮球场上男生们挥洒的汗水,吹过女生们剪短的秀发,吹过

黄百韬之子黄效先青天白日勋章换一命 黄百韬之子黄效先

(人物介绍)黄效先,国民党著名兵团司令、“杂牌将星”黄百韬的儿子。1948年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兵败自杀,蒋介石授其青天白日勋章。1949年黄效先随家人迁往台湾,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1957年,这名不争气的“太子”在台湾犯下杀害友人且焚尸灭迹

声明:《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内涵,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规》为网友忽而令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