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基本农田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基本概念,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与副省

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国家级新区是我国于90年代初期设立的一种新开发开放与改革的大城市区。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级新区成为新一轮开发开放和改革的新区。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2005年10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2012年8月甘肃兰州新区成立,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大连金普新区成立,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中国国家级新区总数达到13个。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基本概念

所谓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都上升到国家战略,总体发展
新区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核,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等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一般来说,国家级新区都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如:滨海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江新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舟山群岛新区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
全国共8个国家级新区,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其中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系行政区,设立区委区政府,其余新区都是行政管理区,只设立管理委员会。
国家级新区,因有国务院批复体现国家级战略和新区发展需要,所在省按要求须下放省级管理权限,其实质均拥有副省级管理自主权,而与新区所处区域行政级别无关。如广州南沙新区,国家定位立足广州、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既不可脱离广州,又因港澳社会制度不同,甚至需要省级以上的权力来管理和协调,所以南沙新区是唯一获得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与副省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是国家战略上对新区的定位。而副省级新区则是对新区行政级别和行政区划的定位。目前我国的8个国家级新区中,仅有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为副省级新区,有独立的副省级区政府、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党政行政机构,这三个新区也是仅有的三个全面改革试验区。而其他的新区则只设立新区管委会和相应职能机构。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国家定位

上海浦东新区

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撤销川沙县,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以及中心城区杨浦、黄浦、南市的浦东部分。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定位及目标:围绕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在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环境优势、创新优势和枢纽功能、服务功能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区、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开放和谐的生态区。

天津滨海新区

1994年3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的基础上,把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天津港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几个区域的资源整合起来发展,组建天津滨海新区。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正式通过,滨海新区性质终于尘埃落定,将滨海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2010年1月11日,滨海新区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定位及目标: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重庆两江新区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0〕36号,批准设立重庆两江新区,范围涵盖江北区、北碚区、渝北区三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定位及目标:依托重庆及周边省份,服务西南,辐射中西部。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国务院批复,中央赋予重庆两江新区五大功能定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等,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2011年3月14日,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之中,规划瞄准的是新加坡、香港世界一流港口城市,要拉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函(2011)77号),舟山成为中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定位及目标: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目标:舟山群岛新区将建成中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中国海洋海岛科学保护开发示范区、中国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中国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

甘肃兰州新区

国家级新区基本农田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基本概念,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与副省
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2〕104号文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批复甘肃省《关于设立兰州新区的请示》,同意设立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原则同意《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
定位及目标: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带动甘肃及周边地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向西开放。

广州南沙新区

2012年9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128号),原则同意《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9月12日,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批复设立广州南沙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
定位及目标: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和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陕西西咸新区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2号)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
定位及目标: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要把建设成西咸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为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发挥着积极作用。

贵州贵安新区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3号)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
定位及目标:贵安新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区域范围涉及贵阳、安顺两市所辖4县(市、区)20个乡镇,规划控制面积1795平方公里。贵安新区是黔中经济区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地势相对平坦,人文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要把建设贵安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探索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路子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努力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青岛西海岸新区

2014年06月0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71号)同意设立青岛市西海岸新区。
定位及目标:新区担负海洋强国和改革开放的双重使命,深入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努力实现在西海岸实现“三个再造”,即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港、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经济总量、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新城区,建设创新开放、幸福国家级新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支点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平台。

大连金普新区

2014年06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76号)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
定位及目标:大连金普新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南部,范围包括大连市金州区全部行政区域和普兰店市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299平方公里。大连金普新区地理区位优越,战略地位突出,经济基础雄厚。建设大连金普新区,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加速发展,带动东北地区振兴发展,进一步深化与东北亚各国各领域的合作。

四川天府新区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133号),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
定位及目标:四川天府新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区南偏东方向,其区域范围涉及成都、眉山、资阳三市所辖7县(市、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建设四川天府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天府新区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促进西部地区转型升级、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格局等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湖南湘江新区

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这是国家在中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设立并建设好湖南湘江新区,是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南京江北新区

2015年6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国务院已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的批复》,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南京江北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节点,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承载能力较强,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要把建设南京江北新区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南京江北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苏南现代化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发展。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新区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属的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认为,数十部区域性经济政策文件层次分明、定位清晰。这些区域经济政策主要分三大类:国家级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和区域规划。
国家级新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面积以千平方公里计。这些新区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发的区域。
同新区相比,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改革开放试验区及相关试验区(合作区)范围比较大,包括:成都和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区域政策各有侧重
国家级新区具有改革先行先试区、新产业集聚区等特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这些新区交通更便捷、设施更完善、经济更繁荣、环境更美好,比老城区更有吸引力,可吸引老城区的经济要素向新区转移,从而减轻老城区的压力。
“从促进改革的角度说,这些新区实际上就是新的特区。为促进所在区域加快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往往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规划建设新区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对于设立相关试验区(示范区、合作区),肖金成认为,主要是为了深化体制改革进行试验,为更大范围的改革进行探索和积累经验。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浦东新区

新区概况

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范围包括黄浦江以夜色下的陆家嘴国际
新区金融城东到长江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南面与奉贤区、闵行区接壤,西面与徐汇、卢湾、黄浦、虹口、杨浦、宝山6区隔黄浦江相望,北面与崇明县隔长江相望。全区面积1210.41平方公里。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开发浦东”的决策,浦东新区的城区面貌变化很大。浦东国际机场在新区东临海部建成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进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9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新浦东雄踞东海之滨、杭州湾畔,内连扬子江、外眺太平洋,面积1210平方公里,占全市五分之一左右。

地理位置

浦东新区是上海市位于黄浦江以东、长江口以西的一块三角形地区,地处我国海岸线中点和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全区面积1210.41平方公里(其中原浦东新区532.75平方公里,原南汇区677.56平方公里),人口268.6万人(其中原浦东新区194.29万人,原南汇区74.31万人)。由于历史上黄浦江两岸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上海老市区。

发展概况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从此浦东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在19年的发展历程中,浦东新区坚持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国际化思路结合本地特色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高起点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高标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打造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短短19年间浦东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冷僻乡间到繁荣市区,成为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被誉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2009年4月2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为这一国家战略拓展空间、增强动力,更好地发挥浦东在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中的核心功能作用。以此为起点,浦东开发开放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南汇划入浦东后,浦东新区区域面积达到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2万人,均占上海市的五分之一左右;2008年合并后的生产总值3676亿元,占上海市的26.8%;0.8:47.4:51.8的三次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在新浦东区域内,集聚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洋山保税港区等5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国家级的临港装备产业基地,集聚了先进制造业、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现代产业要素。
2010年,有着150多年历史的经济文化与科技领域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浦东是世博会主场馆的所在地。这一全球盛会是浦东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并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契机,也将给浦东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对浦东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世博会将使浦东开发开放又一次站在世界的平台上。

现任领导

沈晓明: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姜梁: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委副秘书长、浦东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党组书记。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滨海新区

新区概况

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截至2010年底,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到248万人。滨海新区拥有世界吞吐量第四的天津港,2010年吞吐量达到4亿吨,通达全球400多个港湾,服务华北、西北、东北12个省区市;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连接国内外30多个世界名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在第一时间与世界相连。2010年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政府机构正式揭牌。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海盐和121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滨海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总体布局

一轴、一带、三个城区、八个功能区一轴:沿京津塘高速公路
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一带: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
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带”三个城区:在轴和带的T型结构中,建设以塘沽城区为中心、大港城区和汉沽城区为两翼的宜居海滨新城八个功能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海化工区、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临港产业区(规划)。

地域人口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于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以新区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11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对外,滨海新区雄踞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置身于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拥有无限的发展机遇。滨海新区自然资源丰富,这里有大量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和滩涂,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原盐、地势、海洋资源等,同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域。

发展概况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由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及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组成,面积2270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4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外资大量进入,成为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滨海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与国际经济接轨,不断完善投资条件,力争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112.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608.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8%。十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336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4亿元。外贸出口由1994年的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84.69亿美元,增长34.8倍。工业总产值由1994年的213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3996.73亿元。十年累计批准三资企业项目6300多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70多家在新区投资。新区已成为外商投资汇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昔日的荒滩如今已初步建成了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建立起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一大批国际知名的企业落户新区,一栋栋的高楼和工厂不断建成,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正在迅速完善,一个现代化海滨城市的面貌正在展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新区对外辐射和服务功能也不断增强。新区与国内各省市共签定经济合作协议2000项,吸引投资200多亿元。上千家企业为新区产业直接配套。滨海新区产业传递、对外服务和辐射功能日益增强,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现任领导

袁桐利: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宗国英: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党组书记。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两江新区

新区概况

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于2010年6月18日,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中
新区国第3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以北部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区的部分区域。规模: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庆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但去除已建成区域150多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为450多平方公里。5+3战略性布局:轨道交通、电力装备(含核电、风电等)、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以及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

建设目标

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
国务院批复文件提出:两江新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要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十年再造一个重庆
重庆两江新区被寄予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开发区,也是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根据两江新区公布的建设时间表,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将达到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以上,占全市总量的1/4;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0亿元以上,再造一个重庆工业。
打造水、陆、空物流中心
重庆要打造西部经济增长极,而交通和物流是重要的基础。只有先成为交通、物流中心,才能成为贸易中心和经济中心,才能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核心极。在未来5年内,重庆将投入1500多亿,建设1500多公里铁路,加上的1000多公里铁路,重庆将形成3000多公里铁路线,届时将有10条高速公路通往除重庆外的地区。随着江北机场4条跑道以及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重庆正逐步成为水、陆、空物流中心。

现任领导

凌月明:中共重庆市委常委、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舟山群岛新区

新区概况

舟山群岛新区,是国家一项海洋经济战略决策。作为中国首个群岛新区,
新区2011年3月14日,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规划瞄准新加坡、香港世界一流港口城市,要拉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战略定位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充分发挥战略区位重要、海洋资源丰富等综合优势,加快构
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迅速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将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开放水平最高、增长质量最好、产业结构最优、发展潜力最大的先导区域,为推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快构建国际物流枢纽和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提高港口物流服务和战略物资保障能力;发展壮大港航物流、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旅游、远洋渔业等优势产业,将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为拉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在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临港工业优化布局、科教人才培育引进、生态环境科学保护、国际合作深化拓展、管理服务能力整合提升等方面大胆创新,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体制机制,积极创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为全国海洋科学保护利用积累经验。

发展目标

立足综合优势,围绕战略定位,未来10到20年,舟山群岛新区要推进实现五个方面的总体目标:
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将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全力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岛,进一步提高对国家战略物资供应安全的保障能力。
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充分发挥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的功能、政策优势,集聚国际贸易、金融、航运、科技等方面的人才和资源,将舟山群岛新区打造成为对外开放门户岛,进一步提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
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加快汇集产业、资金和人才,建设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发展技术领先、产品高端、特色鲜明的海洋产业集群,将舟山群岛新区打造成为海洋产业集聚岛,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产业的总体实力。
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统筹推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符合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前提下,加强海洋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生态海岛城市建设,将舟山群岛新区打造成为国际生态休闲岛,进一步创新我国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的体制机制。
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综合考虑陆海资源配置、基础设施连通、产业项目对接、生态环境统筹等重大事项,推进魅力独具、山海兼胜、人海和谐的城市建设,将舟山群岛新区打造成为海上花园城,进一步探索陆海统筹发展的新路径。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
到2015年,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产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持续加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区域性服务功能明显提升,海上开放门户作用明显增强,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到4亿吨以上。
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左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到6亿吨以上。海洋经济竞争能力和辐射功能显著增强,海洋科技与产业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国际物流枢纽岛、对外开放门户岛、海洋产业聚集岛、国际生态休闲岛和海上花园城建设初具成效。
到2030年,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人民生活富裕、人海关系和谐,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实现国家对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

新区概况

兰州新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距兰州市区38.5公里,距西宁198公里,距银川420公里。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辖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现有总人口10万人。年均气温6.9度,年降水量220毫米,年均蒸发量达到2000多毫米。无霜期约在150天左右。核心区平均海拔约2000米。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座中四联,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土地和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开阔,适宜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引大入秦水利工程横穿新区,水资源完全能满足新区未来发展需求;交通便利,连霍高速、京藏高速以及中川机场构成了立体综合的交通网络体系;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吉利汽车等一批产业项目入驻,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的良好态势。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举全省、全市之力支持新区发展,计划通过5-10年的努力,把兰州新区打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集聚区,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的先导区,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扩展区,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已经有包括中石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吉利汽车、三一重工在内的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新区。规划建设石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集群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五大片区。经过5―10年的建设,兰州新区将发展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西部地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聚集、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确定了兰州新区的发展目标,即产业强城、生态绿城、多湖水城、现代新城。总体目标是兰州新区要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西部区域复兴的重要增长极,兰州城市拓展的重要空间。
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规划范围为兰州新区全域,兰州新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806平方公里。规划重点为规划研究、产业布局和城乡统筹。

国家政策

国家发改委已印发《兰州新区建设指导意见》,确定在五个方面给予兰州新区政策扶持,其中的两个“先行先试”具有相当的量级:国家将允许和支持兰州新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涉外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允许在土地开发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一是支持体制机制创新。允许和支持兰州新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涉外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推动兰州新区建设提供体制动力和保障。
二是实施差别化土地政策。新区范围内的耕地占补平衡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解决。在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鼓励新区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允许在土地开发整理和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力度。对兰州新区调蓄水库、供水、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优先安排和重点支持。对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适当降低资本金比例要求。探索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修复。将兰州新区北部防护林网和南部林业带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支持兰州新区建设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四是优先布局重大项目。国家在重大项目布局上给予兰州新区重点支持,对兰州老城区搬迁改造进入新区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政策扶持,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和社会资本在兰州新区建设的重大项目优先核准,支持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甘肃省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相关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兰州新区。
五是加大金融支持。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兰州新区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兰州新区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健全各类投融资主体。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南沙新区

新区概况

南沙新区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依托珠三角地区。1990年6月,南沙确定为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经济开发区。1993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2005年,南沙变身为独立行政区,2012年9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2012年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务院新近批复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兰州新区之后的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总体规划

2011年9月15日至16日广州市召开的南沙新区开发建设现场会消息,由广州市规划局、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南沙区政府联合成立的工作组首次透露了《南沙新区总体概念规划》。依据该规划,南沙新城初定规划范围为沙湾水道以南,总面积803平方公里,空间布局将以中、北、西、南四大城市组团铺开。审查会认为,南沙依托广州进行开发建设,远期可与广州现有市中心形成双中心,该规划若通过,南沙或将“扩容”。南沙现有面积为527.6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39.5平方公里。
其中,北部组团约130平方公里,
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汽车制造基地、高新技术园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丰田就设在南沙区,年产能达36万辆;西部组团约19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由装备制造业区、岭南小镇文化旅游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南部组团约26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南沙国际保税港区、海洋高新技术区、岭南水乡示范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中部组团约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由中心湾区、湾区交通枢纽商务区、城市综合服务区、钻石水乡示范区和合作配套区五大子功能区组成。
南沙新区建设主体仍为广州市可享省级管理权限

规划范围

为沙湾水道以南
南沙现有面积为527.6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39.5平方公里。
虽然规划面积扩容,但南沙新区“其建设面积将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未来南沙的人口规划将控制在240万人左右,也不会“蔓延式”发展,而是四大城市组团式、紧凑式的空间布局。
“南沙开发将从容建设,按照适度规模、预留空间的要求,合理确定开发时序和重点开发地区,想好一片,启动一片。我们宁可慢一点,也要做得好一点。
打造岭南水乡之都
南沙新区开发首先抓好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和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结合南沙水网密集、有山有水的特点,着力做好“水”文章,打造岭南水乡之都,建设“东方威尼斯”,“将来还可以开通水上巴士”。
南沙建设要着重突出岭南风格、水乡特色,如果照搬香港、澳门或者珠江新城的风格,那就失去了意义。南沙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四道相通”的做法,即绿道、轨道、水道、城市慢行道相通互联,通过绿道串联轨道、水道、城市慢行道。

交通方面

包括首次提出跨江通道、商务机场的建设等。
《规划》提出,要推进珠江湾区东西两翼跨江通道建设,建设珠江口交通环线和城际铁路线,并加快西部沿海铁路通达广州火车南站,构建通达珠三角湾区城市半小时交通圈。建设南沙港疏港铁路工程,打造珠三角重要的枢纽港,在三民岛建设商务机场。

创新之处

南沙新城800多平方公里空间布局
北部组团:
约1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汽车制造基地,高新技术园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
西部组团:
约19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由装备制造业区,岭南小镇文化旅游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
南部组团:
约26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由南沙国际保税港区,海洋高新技术区,岭南水乡示范区三大子功能区组成。
中部组团:
约22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由中心湾区,湾区交通枢纽商务区,城市综合服务区,钻石水乡示范区和合作配套区五大子功能区组成;
按照《规划》,南沙新城800多平方公里的空间布局将以中、北、西、南四大城市组团铺开。此外,《规划》为核心湾区的城市设计提供了两种方案。分别是包含粤港澳合作特别政策区的“钻石湾”和珠江自由经济区自由贸易区的“岭南国际水都“两个方案。

对外开放

南沙要在开放型经济、商贸旅游、航运物流、会展等诸多领域,成为广州国际交往的新平台,成为中国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海上门户,成为推动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全面合作

在粤港澳合作的三大平台中,南沙的区位优势明显,面积最
大。南沙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领域、全方位拓展粤港澳合作领域。第一层面,利用国家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的机遇,深入开展专业服务、科技创新与研发设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及影视制作等领域的全面合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支持,使南沙在港澳科技教育文化资源开放中先行先试,将南沙打造成为科技教育文化国际合作特区;第二层面,深化合作领域,从产业领域拓展到文化和社会领域,在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创新合作模式,率先试验,先行先试;第三层面,深化制度接轨,将南沙建设成为粤港澳共享、经济一体、文化交融、制度对接的共同家园。

科学发展

南沙的发展要落实到“打造一个新广州”,在新时期广州发展中起到龙头示范作用。一方面,要将南沙建设成为广州国际中心城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共同承担起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以更大的气魄、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借鉴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思路,将南沙建设成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成为广州经济新的制高点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龙头。另一方面,要在发展模式、发展动力、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创新及城市功能提升等诸多方面率先探索、率先实践,力图突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广州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宜居城市“首善之区”的示范区。

宜居家园

南沙人口密度低,土地、岸线和生态资源丰富,是珠江口湾区发展“脊梁”的重要节点,南沙要充分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以营造一流的人居环境为指引,加快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步伐,将南沙打造成为环珠江口宜居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区;将南沙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健康休闲旅游中心。

粤港澳融合区

南沙新区规划方案将广州沙湾水道以南、原属番禺区的大岗、榄核和东涌三镇划归南沙新区管辖,规划人口规模200万人左右。这一方案未将东莞两镇和中山四镇纳入,。调整后,南沙新区规划总面积为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57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33平方公里。这一区划调整尚需争取国务院批准。
规划方案将南沙的功能定位为“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示范区、探索新型城市化模式的先行区、创新社会管理的试验区、率先形成与港澳营商环境接轨的融合区、建设珠三角城市群综合服务的共享区”。未来,南沙新区将大力发展商业商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航运物流和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高端临港工业和海洋产业。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位
新区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成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包含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有882平方公里。西咸新区乃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也较好,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

新区简介

西咸新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也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
中央要把建设西咸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为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及现代化城市、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发挥更大作用。
西咸新区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中、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着力统筹科技资源,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新区规划

总体规划
新区沿承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在新区形成“一河两带四轴五组团”的空间结构。
一河:渭河
两带:五陵塬遗址、周秦汉都城遗址。
四轴:沿正阳大道拓展城市功能,对接西安钟楼南北线,构建大都市南北主轴带;以沣泾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开发区经济发展带;以红光大道为轴带对接大都市东西主轴带,完善大都市发展格局;以秦汉大道为轴带,连接秦咸阳宫与汉长安城遗址,构建大都市秦汉文化主轴带。
五组团: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泾河新城。
规划定位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
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建设的国家级新区;
彰显历史文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文化基地;
统筹科技资源的新兴产业集聚区;
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建设示范区。
发展规模
人口规模:2015年城市人口150万人;2020年城市人口236万人。
用地规模: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160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272平方公里。
道路交通
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规划建设。
由快速路和主干路主通道共同形成“五横五纵”骨架路网。
“五横”:红光大道、西咸快速干道、兰池大道、沣泾大道北段、高泾大道。
“五纵”:沣渭大道、迎宾大道、沣泾大道南段、秦汉大道、正阳大道。
文化遗产保护
以周秦汉历史遗迹和渭北帝陵历史遗存带为依托,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环境融合的原则,梳理贯通城市文化脉络,发展历史文化潜在的价值,打造西咸新区内集中彰显“周秦汉”文化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遗址集中区。

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
规划为新区勾勒了空间蓝图,确定了新区及各新城的城市风貌特征:西咸新区――“美丽田园、现代西咸”,空港新城――“高端商务、城市客厅”,沣东新城――“科技引领、现代都市”,秦汉新城――“依塬傍水、文化之城”,沣西新城――“信息高地、蓝绿网络”,泾河新城“水韵蓝湾、住区典范”。在整体风貌特征的要求下,规划对城市开敞空间、景观节点、公交导向开发、慢行系统、高度密度、色彩、屋顶立面、城市夜景和重点片区等都作出了相应的设计。
田园生态景观专项规划
规划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重视“绿色发展”,构建森林防护体系、郊野公园体系、都市田原体系、遗址公园体系四大功能支撑体系,形成“大廊道、大田园、大遗址、大休闲”的景观体系,使新区建设全面达到国家园林城市主要指标。
城乡统筹专项规划
规划从农民角度出发,以社会建设为根本,以“以人为本”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的方式推动新区城乡统筹发展,以新型社区解决农民居住,通过创建自由市场体系、政策支持、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等促进农民就业,以土地流转、房屋租赁解决农民生活,构筑满足新市民基本需求和特殊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保障体系,最终形成“城乡共荣”的局面。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规划对行政管理、教育科研、文化娱乐、医疗卫生、体育、社会福利、商业服务业等7类设施进行研究,明确新区配置标准和模式,提出控制单元概念的创新管控方法,建立“集约、均等、公平、效率”的公共设施体系。到2020年,新区将重点发展基础教育体系,加快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集约发展,积极吸纳国际教育;建立健全文化体育设施体系,保障全民文化、健身需求,建设音乐厅、大剧院、体育馆、博物馆等彰显新区文化体育魅力;建立健全公共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和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为居民的医疗、养老等提供坚实保障。
给水专项规划
规划结合“源足水丰、水净脉通、惠润西咸”的供水理念,在充分分析了西安和咸阳的水资源和供水设施的基础上,从整体层面进行给水总体规划和配置,构建了“三网五源八厂五通道一系统”的供水大系统。全面建成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供水全面普及,供水能力协调发展,供水水质稳定达标,供水资源充分利用。
雨水专项规划
规划以提升城市排水能力为目标,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高标准设计雨水设施,制定新区雨水综合利用标准,强化水循环利用,建设完善、畅通、安全的雨水系统与先进、高效、环保的雨水综合利用体系。到2020年,新区雨水管网普及率达到100%,雨水综合利用率要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污水专项规划
规划从整体层面理顺各新城污水系统的衔接关系,统筹考虑布局新区污水管网系统与污水处理、污水再生利用等系统设施。到2020年,设置1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普及率、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回用率70%,4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都规划了生态湿地处理系统,形成先进、高效、环保的再生水综合利用体系。
供热专项规划
规划以“西咸新区低碳节能城市”为总体目标,按照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有效降低能耗,节约建设用地及投资的理念,有效提高热电联产和清洁能源供热比重;选择有条件区域或重点项目园区推进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建设,实现区域内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的联合能源集中供热系统。2020年实现新区集中供热面积2.1-2.2亿平方米,供热区域内居住综合及公建综合类集中供热率达到80%,工业综合类集中供热率达到20%。
燃气专项规划
规划以“气化西咸”为总体目标,按照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促进能源结构改善;优化燃气资源配置,提高燃气使用效率;统筹新区气源调度,保障新区供气安全的理念,通过统一气源及应急调峰气源,高压输气干线连通构建西咸新区联网供气体系,实现新区气源统一,气价统一。2020年实现新区气化率为100%。
电力专项规划
规划坚持“安全第一、协调合理、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衔接陕西电网“十二五”规划,统筹各新城的电力规划,全面建设智能电网,合理布局变电站,打造“统一有序”的电力走廊,提倡采用分布式能源、风光电路灯和屋面光伏等新技术。到2020年新建330kV变电站3座,110kV变电站27座,实现用户集中区域全电缆化、配网自动化,户表直抄率达到98%。
电信专项规划
规划以建设“智慧西咸新区”为目标,为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政务管理智能化、民生服务智能化、高端产业智能化”打造宽带、泛在、集约、高效的通信基础设施,促进网络、应用、技术和产业的良性互动。到2020年,新区将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全光纤化,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到98%以上,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率达100%。
消防专项规划
规划以保障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构建区域全覆盖、水陆空立体消防队站体系;合理布局消防供水设施;建立消防部队信息网络、指挥中心和GIS动态管理指挥体系;建立完整的应急通道网络数据库,形成高效畅通的“消防绿色通道”系统;确定战勤保障站的数量和位置,保障救援物资供应充足;注重加强公众消防安全教育和建立特殊情况下灭火和前线救援指挥体系,全面提高新区的安全保障能力。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规划以核心板块为支撑,规划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220余公里,约75个站点,与西安市轨道交通线网充分衔接,形成连接城市各主要功能区及西安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西安火车站、咸阳火车站、西成高铁站等交通枢纽,打造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实现新区各组团之间以及与西安、咸阳两市的“快捷交通连接”,形成“渭河南岸成网、北岸连线”的轨道交通线网格局。

产业园区

空港综合保税区
空港综合保税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最为重要的空港型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功能核心,占地2平方公里,将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发展紧密结合,提供国际口岸、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保税加工等基本功能,以及国际快递、国际中转、物流增值服务、国际贸易及展示、国际商务等衍生和增值服务功能,打造面向欧亚辐射全球的世界一流综合保税区。
先期规划建设0.8平方公里保税区启动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围网外事务服务办理中心、围网内多层立体仓库、3座单层仓库、6座出口加工工业厂房、奢侈品展示中心、奢侈品仓库、海关国检查验仓库、卡口、监管设施和室外工程等,建筑面积约33.73万平方米。
空港临空产业园区
园区位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中西部,重点发展航空物流、商务会展、电子信息等临空产业集群,建设以枢纽空港为依托,服务西北乃至全国的国际化临空经济中心。
2012年9月,全球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地产嘉民集团入驻空港新城。嘉民物流园由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内最大型的工业地产上市企业嘉民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6000万美元(约3.8亿元人民币),占地约200亩,建设周期16个月,建设的高标准商贸物流设施,区域分拨中心、高端商品展示贸易中心、双向进出分拨中心、数据中心、文件存储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区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境内,绕城高速以西、斗门街道以北、沣河以东、西宝高速以南王寺街道区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示范基地的总体定位为:立足西安科技资源发展实际,以体制创新、政策引导、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孵化加速为核心,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带动关天、辐射西部、面向全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基地、科技成果中试与转化基地以及科技人员创业基地。
六村堡新加坡现代产业园区
园区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占地1200亩。重点针对以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机电制造、物联网等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引入200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及欧美、日本、韩国等区域行业龙头企业。开发建设的配套设施主要为园区内制造业服务,同时引入高附加值产品的区域结算和运营中心。
周陵新兴产业园区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规划建设的四大园区之一,毗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总体规划面积973公顷。包括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园、大众民用汽车产业园和住宅产业化园三个功能区。已入区的相关项目有16个,总投资110亿元。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引入相关产业项目80个,总投资300亿元,实现产值500亿元。
五陵塬文化产业园区
园区位于秦汉新城渭河北岸的百里帝陵保护带内,建设世界最大的文化遗址保护公园、都市森林景观区及由若干文化小镇组成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信息产业园
园区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北部,西临渭河,东至秦皇南路,南临新西宝高速。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布局了包括信息服务产业区、信息研发总部区、信息技术产业区、高端IT企业集聚区和生活配套服务区五大功能板块。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的基础上,明确了以大数据产业为先导,信息服务、设备制造、软件研发梯次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着力培养一批价值链高端的百亿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争取在2020年建成“千亿园区”,建成引领陕西、辐射西部、全国知名的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
2012年,西咸新区成功举办“2012西咸新区大数据高峰论坛”。《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60余家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中国联通西北数据基地、全国人口数据备份与处理中心开工建设,微软中国、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陕西广电和3个国家部委项目、一批数据类企业落户,省级物联网基地获批,在全国举起了大数据产业旗帜。
国际教育文化园区
园区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宝高速新线以南,沙河东西两侧区域,总占地约9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约3平方公里。园区由3-4个文教园区小镇构成,沿沙河两岸布局。每个文教园区小镇建设用地约为1200亩-1500亩。项目将打造成为集国际文化、国际教育、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知名文教园区。
2012年11月,在第二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陕西西咸保华国际教育园项目将建设耀华国际教育学校(YWIES)、耀华国际教育学院(YWIEC)、耀中国际学校(YCIS)等学校意向落户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区。该园区作为未来承载大西安的国际文化聚集地、国际人才的供给地和国内文化教育的示范地,搭建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现代物流园区
现代物流园区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泾大道以南、高泾中路以北、西铜铁路两侧,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总建筑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项目分三期建设。
项目以仓储配送、贸易综合、生活服务为主要功能,将建设成为一座集农业、能源、化工、快速消费、农业装备、制造业、物流总部经济、物流担保服务、物流贸易和会展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城,打造物流服务产业体系的标杆。
地理信息产业园区
地理信息产业园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境内,毗邻中国大地原点。以“大地原点”雕塑为中心,展望地理信息特色文化,打造以原点文化旅游、科普教育为主,集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的地理信息科教博览区。每年将定期举办测绘、地理信息产品交易及学术交流会和高峰论坛。

新区范围

2014年1月10日上午从中国政府网上了解到,日前,国务院回函批复同意陕西设立西咸新区。至此,西咸新区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与咸阳市建成区的中间,区域范围包括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等地方,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西咸新区乃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很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颇为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具体条件和实力。
批复中说,陕西要把建设西咸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措施,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为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化城市、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发挥更加积极作用。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支点重建向西开放枢纽。
批复指出,西咸新区建设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具体指导,紧紧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走资源集约、产业集聚、人才集中、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一起发展,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统筹科技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我国向西开放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

现任领导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管委会主任(兼)江泽林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
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李忙全
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岳华峰
西咸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明平英
西咸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杨朝宁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喻建宏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乔高社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学东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占文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总规划师李肇娥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宇斌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益民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优军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贵安新区

目标定位

国发〔2012〕2号文件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黔中经济区最富活力的增长极。国务院批复的《贵安新区总体方案》赋予了五大战略定位: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创新发展试验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幸福宜居、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山水田园生态城市。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全国极具特色的一流城市新区。

规划布局

贵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贵阳市花溪区、清镇市和安顺市平坝县、西秀区的20个乡镇,现状人口73万人,规划面积1795平方公里,其中直管区470平方公里。高起点规划了核心职能集聚区(贵安生态新城、马场科技新城、天河潭新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特色职能引领区(平坝新城、乐平产业功能区、蔡官产业功能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屯堡村寨群落、手工艺遗产群落、水脉林盘群落、滨湖湿地群落)三大功能区,形成“生态文明引领、核心板块支撑、快速交通连接、特色小镇彰显、美丽乡村辉映”的城市空间。同时,规划了八大产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重点打造大数据、高端电子信息制造、高端特色装备制造、高端文化旅游养生、高端服务业等现代产业集群。

国家级新区_国家级新区 -西海岸新区

设立背景
2012年1月10日青岛市市委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中,对西海岸新区规划进行深入讨论并原则性通过。未来几年里,青岛将重点在西海岸打造一个新青岛,使其成为青岛的新名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在此次会议中做出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加快西海岸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创新发展机制以及加强宣传推介。西海岸规划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分为一个新区核心区、六大经济功能区。在大青岛格局下,未来几年青岛市将重点打造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使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成为青岛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进一步支撑青岛发展成为国际湾区都市。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青岛市委、市政府着眼青岛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发挥青岛本土优势,探索科技兴海模式、高效利用海洋资源、引领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积极探索。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建设,对于在大青岛格局下,不断优化全市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构建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支撑青岛新一个百年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打造一个新青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014年6月国务院同意设立西海岸新区的批复,西海岸新区成为中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
新区规划
按照青岛市建设“世界海湾,蓝色之都”的城市发展总目标,西海岸经济新区将成为推动青潍日合作,形成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发挥青岛作为山东半岛龙头城市作用的重要区域。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建设的新区。规划范围为黄岛区(2012年12月1日调整后的)全域,陆域面积2096里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一心五区”的产业功能板块。
一心
新区中心:包括原胶南市区和原黄岛中心城区,占地约501k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10103/54431.html

更多阅读

云南究竟是谁家天下 大唐明月之谁家天下

杨维骏全国都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可云南却似乎有所特殊。早在十多年前云南省委领导就公然与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唱反调。科学发展观要求“好”字优先,又好又快发展,云南领导却说“快速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

济宁北湖区 济宁北湖区规划公园

济宁北湖区违法占地开挖“人工湖”北湖区“人工湖” 的挖掘正如火如荼在济宁北湖的北岸,许多大型挖掘机、装载机紧张的忙碌着,原来还是平整的麦田,未能等到收割,现已被挖成几百亩的大坑,但此工程远远没有结束,据一位北湖区的官员说,这是在

应知应会测试题 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应知应会测试(一)一、填空:1、第22个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土地登记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原则、申请原则、审查原则和属地登记原则。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

武汉老刀 凯迪 武汉凯迪强征基本农田建电厂

   2012年12月24日,金寨生物质电厂在综合楼一楼培训室传达了“凯迪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会议精神。  这个会议要求员工们“大力塑造金寨电厂企业文化,培养电厂的凝聚力,使大家爱岗爱厂爱凯迪”。  金寨生物质电厂隶属于金寨县凯

声明:《国家级新区基本农田 国家级新区 国家级新区-基本概念,国家级新区-国家级新区与副省》为网友倔强小王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