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体育设施基本情况 合作市 合作市-基本情况,合作市-基础设施

合作市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东连卓尼县,南靠碌曲县,西接夏河县,北临临夏州和政、临夏县。国道213线和省道306线贯城而过,是内地通往青海、西藏的交通要道,距省会兰州226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合作藏语音译为"黑错",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1956年成立合作镇,属夏河县管辖。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合作市,1997年筹建,1998年1月1日正式挂牌运作。全市现辖6乡4个街道、39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249个村民小组。全市有藏、汉、回等18个民族,总人口9.03万人, 其中藏族人口4.97万人,占总人口的55.04%;城镇人口5.59万人,占总人口的61.9%;农牧村人口3.44万人,占总人口的38.10%。全市国土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其中牧业用地261万亩、农业用地15.36万亩、林业用地77.87万亩。城区新版规划面积17.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68平方公里。辖区平均海拔2960米,年均气温1.7℃,无绝对无霜期。

合作_合作市 -基本情况

合作市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是甘南州的州府所在地,东连卓尼,南靠碌曲,西接夏河,北倚临夏州的和 政、临夏两县。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国道213线和省道306线贯城而过,是内地通往青海、西藏的枢纽。合作藏语原音译为“黑措”,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民国时期成立黑措乡,1956年成立合作镇,属夏河县管辖。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为合作市。全市辖七乡四个街道办事处,37个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市总人口为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43%;城镇人口4.6万人,占总人口的57%;藏族人口为4.4万人,占总人口的54%。全市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246.7万亩,耕地面积15.36万亩,林地面积19.9万亩,城区面积11.4平方公里。辖区平均海拔2936米,年平均气温1.7℃。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辖4个街道、7个乡:当周街道、伊合昂街道、坚木克尔街道、通钦街道、卡加曼乡、卡加道乡、佐盖多玛乡、佐盖曼玛乡、加茂贡乡、勒秀乡、那吾乡。


全市有藏传佛教寺院13座,活佛15人,僧侣1371人,尼姑50人,除曲宗红教寺(尼姑寺)为宁玛派外,其余12座寺院均为格鲁派,信教群众3.5万多人。汉传佛教寺院1座,和尚2人,道士7人,信教群众2万多人。清真寺3座,阿訇5人,满拉52人,信教群众1万多人。

自建市以来,全市上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实施项目拉动、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开放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社区建设的力度,促进生态、旅游、商贸、畜牧业、畜产品加工、藏药和矿产六大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截止2005年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9118万元,增长11.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406万元,增长72.74%;大口径财政收入为4080万元,增长13.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560万元,增长1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4元,增长5.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182元,增长1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43‰以内。

全市独资、联营、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市场建设初具规模,已逐步形成全州农畜产品和主要生产生活资料的集散地。市区物产资源丰富,野生植物众多,药用植物有100多种。畜牧业是全市的支柱产业,牦牛、藏羊、蕨麻猪、酥油是当地的优势产品,驰名省内外。辖区内矿藏较为丰富,储量可观,开发前景广阔,现已探明的有金、铁、铜、钨、大理石等10多个矿种。水资源主要有大夏河诸多支流和洮河流经本市,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且开发潜力大。旅游业已成为本市的一个朝阳产业,处在兰州―刘家峡―则岔石林――郎木寺―九寨沟、黄龙寺等旅游黄金热线上,离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72公里。境内旅游资源主要有美丽的草原风光,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建筑,传统、多彩而又独特的藏族民俗民情以及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是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前来投资、旅游、观光,使这方热土充满着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合作_合作市 -基础设施

合作市自1998年建设以来,为适应西部打开发战略和合作设市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变,引导和规范城市建设,于1999年修编了新一版城区总体规划,规划总面积为52平方公里,城区建设面积为11.44平方公里,规划服务年限近期为2010年,远期2020年。在城区规划范围内,以地形地貌特征和带状地形的特点,城区规划以“三纵八横”的主干道系统,次干道及支路为骨架,形成了方格网络式的城市格局,按城市规划,依法实施规划管理,于2000年开始,全面启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
合作市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州委、州政府对我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提出的“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的目标,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要求,下大力气建设了一批“基础工程、重点建设工程”。通过项目争取、社会筹资、土地拍卖和招商引资等形式筹措资金,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以道路、广场、给排水、防洪、垃圾处理以及电力、通信、路灯、住宅等项目为主,完成了城市总建筑面积34.30万平方米,包括东路(306线合作市城区过境段)606公里拓宽改造工程、西路(213线合作城区过境段)8.7公里拓宽改造工作、东西一、二、三、四路拓宽改造2.4公里以及东二路仿古步行一条街、羚羊大市场改造工程、腾志街(中路)5.44公里挖补罩面及人行道硬化工程、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等项目建设,累计总投资达42725.93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1510.18万元。

合作_合作市 -城市建设

建市以来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效:城市以来,合作市历届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大投资力度的良好机遇,始终把建设议事日程型的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作为第一要务,就合作市城市建设提出了“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建设力度,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修编了城区总体规划,规划控制面积为52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12.4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98平方公里,规划以“三纵八横”的主干道系统、次干道及支路为骨架,形成了方格网式的城市布局。通过国家、省、州扶持、社会筹资、职工捐助、土地拍卖和招商引资等形式,先后筹措了25930万元建设资金,完成了G213线、S306线城区过境段的改扩建;城区中路、腊子巷挖补罩面;东西一、二、三、四路、西五路、东六路、东八路、沿河路的拓宽改造及人行道硬化;蔬菜瓜果市场、小百货批发零售市场、羚城市场的建设和风貌改造。同时,城区供水扩建、路灯建设、当周草原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城市电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城区集中供热、通信、城市公交、居民住宅楼,以及广场建设和城区路、街、巷两边绿化等一大批项目的相继建设和完成,使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合作市

今后合作市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打算:一、突出强化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要按照建设――管理――经营的大理念来经营城市、发展城市,建管并举,打造甘青川一流民族特色化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市。首先是建设。要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完成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工程的收尾和城区中路拓宽改造、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任务。特别是要把中路拓宽改造作为本届政府任期内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全力以赴实施好、建设好。第二是管理。要依法行政,集中执法,整合城建、公安、环保、工商、文化、交通等部门行使的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分清权责,强化职能,彻底解决多头执法、执法缺位和执法交叉等问题,使交通不畅、卫生脏乱差、马路市场、娱乐场所不规范等不断得到治理和规范,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第三是要经营好城市资产。把城市经济当作一个大项目来经营,对城市土地资产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一级市场,放开激活土地二级市场,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方式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按照“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严格控制省道306线6.4公里和国道213线8.7公里道路两旁的村民建房用地。对道路两旁未建成房屋和在道路拓宽改造中实施拆迁后空留土地,要按照规划限期进行建设。第四是民族风貌改造。按照“先点后面、先富后穷、先旧后新、先中心后城郊”的思路,对城市风貌全面进行改造。重点对城市南北两个进出口民俗一条街和“三纵八横”临街主建筑,特别是对中路建筑物通过“穿衣戴帽”进行系统改造,突出藏族建筑风格,全面解决“我是谁”的问题,进一步打造和提升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的特色和品位。

合作_合作市 -民俗节日

香巴拉旅游艺术节
香巴拉旅游艺术节

甘南素有“甘肃的后花园,中国的小西藏”之美誉,境内以草原为主的自然景观、藏民俗风情、藏传佛教文化、历史遗址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这里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诗情画意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人们追求寻觅的人间净土香巴拉。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是以甘南特色旅游资源和民俗活动为主的外向型旅游节庆活动。艺术节期间将进行民族风情大展示、藏族歌舞大展演、旅游资源大亮相、名优特产大展销及安多藏区民族传统体育表演等活动,节庆活动分“注目香巴拉”、“激情香巴拉”、“回访香巴拉”三部分。主要包括五个系列活动:一是大型文艺演出《欢腾的香巴拉》,包括声势浩大的盛装马队、气势恢弘的千人锅庄舞、古老神秘的羚羊面具舞、欢快流畅的吉祥手鼓舞、激动人心的名家演唱、绚丽多姿的少儿热巴舞、诙谐幽默的牧场拉伊等文艺活动及帐篷城夜景展示;二是“香巴拉律动”安多藏区民族体育运动会,包括精彩激烈的长距离赛马、短距离赛马、赛牦牛、大象拔河、举皮袋等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及“香巴拉之夜”互动焰火狂欢晚会;三是举行合作市经贸洽谈会;四是“香巴拉藏餐”消夏美食节,主要内容为甘南地方特色时令小吃、民族特色饮品、美食品尝、藏区特色食品操作能手现场厨艺表演比赛;五是“香巴拉之旅”旅游热线推介会,主要内容为旅游文化成就展、旅游资源展览、甘南十大王牌景点及精品线路推介;并重点推出以合作寺院景区为主的合作市旅游活动项目,内容包括外宾寄宿寺院、传统寺院饮食及寺僧生活体验、合作噶丹曲林寺六月法会法舞表演欣赏等.

香浪节
香浪节

香浪(意即采薪)本意是在砍柴采薪时,在野外打茶聚餐。随着岁月的流逝,演变成为人们喜爱的传统节日。农历六月间,当高原上鲜花盛开、遍地似锦的时候,藏族群众纷纷到野外扎帐篷,打灶最炊。

香浪节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周,长达月余。古老传统的"香浪节"还有节日仪式,第一项仪式是到山头进行"煨桑",即点燃事先准备好的柏树枝叶。在熊熊柏火的映照下,拂晓的旷野中飘散着阵阵扑鼻的柏香、油香及食物的香味。男人们骑马围着火堆转圈并鸣枪。接着便进行插箭仪式,就是把高达十几米的木箭插到山头上的大木栏里。节日期间人们身着夏日盛装,饮酒娱乐,欢歌漫舞,还有赛马、赛跑、摔跤、拔河、对弈、打牌等小型文体活动。夜晚青年男女悄悄地聚在帐篷稍远的草滩上对唱"拉伊"即情歌。

香浪节以其草盛花艳,且丰收在望的时机,琳琅满目的饮食,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

洛萨尔(新年)
洛萨尔(新年)

初一拜年,初三祭山神煨桑,到嘛呢堆旁插"央达"(小箭)。17岁少女要举行"上头"仪式(也称"伏发",是成年的礼仪),梳成细小的发辫,配上精美首饰,身着艳装。初九至十五期间为公众集体聚餐饮酒,唱歌跳舞。

端阳节

安康体育设施基本情况 合作市 合作市-基本情况,合作市-基础设施

农历五月初五,过端阳节,藏语称之为"雅同",藏族认为:药师佛在这天凌晨撒甘露于人间,所有河水都成为药水。因此人们尽早起床,汲取一桶水,供家人洗漱、饮用。摘几朵麻莲花或杨柳枝插在门前。拔几根麻莲叶子绕头缠足,据说这样做能祛病防疫。这天吃韭菜包子、凉粉等食物。

插箭节

插箭是一项祭神活动,依其所祭之神类的不同,所称名讳也不同。如祭护法神的叫做"拉托",祭战神的叫做"化卡尔",祭山神的叫做"拉卜则"。插箭的程序有备物、煨桑、插箭、扬"隆达"、赛马等项。通过插箭活动,藏族人民祈求山神除灾灭祸,人畜平安。

合作_合作市 -民族小吃

蕨麻米饭
蕨麻米饭



作料有大米、蕨麻、白糖、酥油。制作方法:先将大米、蕨麻另行煮熟、一样一半盛在碗内,再撒上白糖,浇上酥油汁。食用时用调羹边搅边吃。具有甜而不涩,油而不腻的特点。藏族群众视之为团圆和睦和象征性食品。设宴待客时首先上桌。

灌肠

有肉肠和血肠两种。肉肠是用绞碎的肺、心肾等内脏加切碎的蒜苗和食盐灌入大肠;血肠是用绞碎的肉放在血液中,加入食盐、花椒粉搅匀而灌入细肠内,均以清水煮熟食用。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手抓羊肉

藏族宰牲不用刀杀,而是用细绳将牲口勒闭而死。藏族食肉不兴烹炒,而是连肉带骨解肢后以清水煮之,调料也只是食盐和花椒。煮至半熟捞而食之。

糌粑
糌粑

先将碗内放一块酥油,然后倒茶水,再放糌粑(熟青棵粉),加曲拉(乳渣)、白糖,用手搅拌,边搅边吃。因食用方便实惠,历来是藏族人民喜爱的主食。

哈居

也称辣子尕勺,将羊肉剁碎,下在凉水里边煮边搅,开锅后加盐,调料及葱花,盛在碗里再调油辣子,然后拌好糌粑用拇、食、中三指将拌好的糌粑一小块捏成勺形,再用小勺连肉带汤舀入糌粑捏的勺里食之,不但别有风味、而且增热抗寒,是藏区冬季早晨的佳餐

藏包

将牛羊肉绞碎后加食盐、花椒,再加入少量水份搅匀成馅子,用不发酵的死面包好蒸熟。其形似宝瓶,皮薄多汁,色味俱佳,被誉为水晶包子。

多食合

日牧区独有的野外食肉方法。牧人们先将羊肉与骨头分解,再将肉割成块,堆在一起。加上食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然后撑开事先洗好的羊肚,塞一把肉,装一块烧红的青石头蛋,直至肉和块装完后,用绳子把肚口扎牢,不让里面的热气遗漏。这时,羊肚里嘭嘭鼓涌,似欲崩破,再轻轻翻滚待热气降温,停下崩跳时,用刀划开一点口子,取出积在里面的肉汁,然后将肚皮整个划开,吃一块肉,喝一口汤,其滋味别具一格,任凭炒吃烤吃,任凭加什么调料,都无法与之相比,真是妙不可言。

青稞酒
青稞酒

用当地产的青稞酿造,为绿色饮品。

奶茶

用牛奶与茶叶加少许盐煮沸而成。清香可口,美味无穷。早上喝几碗奶茶,一上午不觉饥渴。

合作_合作市 -景点风光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文化游览区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文化游览区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是全藏区唯一的一座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高层建筑名刹,始建于清乾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建筑总面积4028平方米,高40余米,共九层。佛阁内供奉有各类佛像一千二百七十多尊,建筑造型独特,融藏族堡式建筑与佛阁式建筑特色为一体,外观雄浑壮观。楼内壁画琳琅满目,与彩绘、唐卡、塑像浑然一体,颇具宗教神秘的色彩;走廊楼梯盘旋直达楼顶,一至九层佛殿供奉的佛像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并先后形成了宁玛派、萨迦派、葛举派、葛丹派、格鲁派等诸多角派,有以喜金刚为主的密乘四部的众多本尊佛像;还有佛、菩萨、护法、财神等佛像二百一十五尊。整个佛阁的佛像总数为一千二百七十二尊。米拉日巴佛阁的僧侣们每年还要举行各类佛事活动。从后藏扎什伦布寺习而来的宗教法舞蹈形象或兽、或鬼或神,或善或恶,服装奇特、面具繁多,法号锣鼓激越,震颤人心。

当周草地公园

当周草地公园位于合作市南郊2.5公里,国道213线和省道306线在此交汇,交通通讯便利,是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主会场,也是甘南州民族性群众文体活动、节日庆典的聚会场所。中心地处甘南州著名的当周草原风景区,占地8600亩,景区内阴坡地带绿树成荫,阳坡地带碧草连天。区内有四家草原旅游度假村,提供餐饮、住宿及旅游活动接待服务,主要开展民俗表演、藏族礼仪接待、藏族食品品尝及现场制作表演、民歌弹唱、锅庄舞表演与教练、骑马、乘牦牛、篝火晚会等民俗旅游服务活动。

2003年市政府投资600多万元对当周草原景区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3980亩森林草原保护建设,供水、供电、垃圾处理、景点道路、佛塔、仿古亭、观礼台等景点建设,使中心的旅游服务更趋完善,成为集藏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大型历史文化博览园,进入中心,您可了解藏民族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生活习俗,欣赏民族歌舞,品尝民族食品,观赏、参与民间喜庆节日活动,领略藏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

每当夏秋之季,这里水草丰美、鸟语花香,蓝天白云、气候宜人,炊烟袅袅、牧笛声声,人欢马叫、牛羊追逐,一副令人陶醉的草原美景尽现眼前。赛马、摔跤、射箭、锅庄等传统的活动项目任您欣赏,烤全羊、烤羊腿、手抓肉、酸奶、糌粑等民族风味食品任您品尝。声势浩大的千人马队、气势恢弘的千人锅庄、绚丽多姿的民族舞蹈、雍容华贵的服饰展示、古老的藏族手鼓、藏族面具、百人"巴郎"舞、激情的美酒……会使您大开眼界。一座座帐篷、一群群牛羊,让您的灵魂回归自然。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给您"家"一样的温馨和愉快。如果您想一显身手,很多活动您都可以参与,和我们的藏族姑娘、小伙子们一比高低,同娱同乐。

岗岔溶洞
岗岔溶洞



岗岔溶洞分布在喜拉沟两侧,位于合作市东北27公里处的岗岔行政村(佐盖曼玛乡)。喜拉沟两侧山峰丘陵连绵,草地、灌木、森林等植被覆盖良好,沟内溪水四季奔流,清澈见底。进喜拉沟不远,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岗岔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公元1241年,历史非常悠久,比著名的拉卜楞寺还早一百多年;景区内有青藏高原十分奇特的岗岔溶洞景观;有年代久远的摩崖石刻,记载与回响着古时一征两大将军路径此地的历史之音;山上巨石耸立如林、群峰突兀、层峦叠峰,洞石壁上有十八罗汉雕像及格萨尔王妃珠毛做饭时留下的脚印及炉灶。有石桌、石椅、石床,恰如神仙居住过一样,曲径通幽,滴水怪石。洞外有一摩崖石刻,相传元朝一征西大将军征剿途经此地,刻字于此地,如今仍有其神奇之处,浸水后清晰可见,水干后忽隐忽现,非常神奇。阿尼念卿山与阿尼夏格山浑然相连,融草原、溶洞、奇峰、怪石为一体,是游览、探险、观奇的好去处。

合作森林公园
合作森林公园

合作森林公园地处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南郊,徐合公路旁。距合作市2公里,距西北重镇兰州280公里,海拔2960m占地面积8800余亩,处于拉卜楞寺-合作森林公园--则岔石林--尕海候鸟保护区--黄龙寺--九寨沟这条被人们为最经济、最有欣赏价值的黄金旅游线上。目前建设的主要旅游服务设施有:732平方米的"怡心园"宾馆;具有民族特色占地282平方米的藏式帐蓬房,造型不同的亭子四座,佛塔一座,拱形桥一座;占地13亩的人造琵吧湖两片;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儿童游乐场;主要驯养适应高寒地区的梅花鹿、"苏门里、"等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动物园一处;每年的六、七、八三个月是公园景色最迷人的季节。清晨,漫步公园,山幽林静水波鳞鳞,鸟;蓝天下,草地上,一顶顶热情而温馨漫着奶油清香的帐房,如梦似幻。中午,正当艳阳高照,帐篷城内游客接憧而至,络泽不绝,令人的风味大餐--手抓羊肉、藏包、青稞酒、酥油糌粑、人参果饭、奶茶等是必品的佳肴。当夜幕降临时,坐在膏火旁,悠扬动听的琴声,曲调高亢的祝酒歌更令人似真似幻,如醉如痴,围着篝火跳起锅庄舞、现代舞将使您一天游玩的疲劳荡然无存。

每年八月初在公园举办的"德吉梅朵旅游香浪节",是雪域民族最盛大的节日。届时,一对对少男少女身着节日盛装挥袖漫舞,小孩们踏着化香,你追我赶,老人们端着自己酿造的青稞酒,互相祝福着生活更加美好!


太子山风景区

太子山风景区

太子山,藏语称"阿尼念卿",地处合作市卡加道乡行政村正北方,标准海拔4332米,属高寒地带,年均温0.5℃,距合作市45公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景区内山水、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多种景观融为一体,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绿草如茵,奇绝的景观天然挥成。太子山景区,以山大沟深著称,有大量的森林和灌从草场,植被良好,主峰母太子(阿乃玛玛)山峰为市境内第一高峰,海拔4332米,与猪诅山(海拔4364米),公太子山(海拔4162米)并抵于卡加道乡被部边缘,史载"冬夏顶积雪","石骨杰出,高入云表,数百里外皆望见之"。相传秦太子扶苏曾到此处,故名太子山,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岭,是西倾山脉北支的重要山峰,为安多藏区著名神山。藏传佛教的祭祀文献中对阿尼念卿有多种名称,如"大首领"、"念神王俄拉玉则"、"大念神"等,阿尼念钦山神的伴妃为"阿且曼杰旺姆",有八位神女、六位神子,阿尼念钦山神同样拥有庞大的集团军。太子山山势壮观巍峨,云遮雾罩,登高望远,观林海松涛、奇石异峰、雪山"映月",感受天高地博,地广物丰。有藏原羚、黄羊、盘羊和喜玛拉雅雪豹等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阿尼念钦山神有保护上师寿命,使寺院香火不断兴旺,保佑旅行者,做迎接护送、扬善惩恶、消灾降福等职责,所以,藏族群众每年初夏都要在这里举办大规模的祭山神活动。合作市也于每年夏天在此举办"太子山登山运动探险登山的好去处。

美仁大草原
美仁大草原

从合作驱车往东行驶约两小时,便到了合作市最大的草原--美仁大草原。这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这里地势平缓、景色奇特,风格迥异,置身其境,让人感受到高原草地的辽阔和雄浑。同时,大草原上牛羊成群,座座帐篷如明珠般镶嵌在碧绿的草地上,纯朴的民情,辽阔的草原。置身其境,让你忘记城市的喧嚣和繁杂,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博大与神奇。美仁大草原也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峡谷和莲花山等景区的必经之地。

勒秀洮河风景区

由合作市南行30公里,便到了林木茂密、峡谷幽深、山清水秀,人们称之为合作"小江南"的勒秀洮河风景区。这里林叠峰转、山重水复、小溪潺潺、松涛阵阵。藏式小木屋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多类珍贵动物栖息在林间,尤其以鸟类繁多而著称。弯曲洮河上横跨着铁索吊桥,水面上不时有羊皮筏子和木排,水里游荡着肥美的石花鱼。岸边的水磨房,述说着古老而神奇的故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博大与万物之间的和谐,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合作_合作市 -特色资源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互相融合,创造了合作市璀璨夺目。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其它地方在民族融合演变中早已消失了的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

合作市藏族服饰豪华绚丽,做工精细,样式美观大方,这里的藏族民居别具一格,特别是帐篷,做工、图案设计新颖独特。这里的香浪节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民间歌舞悠扬婉转,尤其是近几年盛行的锅庄舞,更是名扬四海。

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浓缩了甘南旅游的品牌精髓,揭示了甘南旅游的化旅游特征――自然风光优美如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民族团结和睦,是合作市最大的旅游结合性节日,每年盛夏在美丽的当周草原举行,已成为合作市旅游品牌节庆产品,将旅游与文化、生态有机结合。以旅游为载体,文化为精髓,重点突出两大特点:一是群体民族文化性活动,活动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民众,突出民族特色为主旨,是面向广大群众的节日盛会;二是旅游产品性活动,将活动作为一种崭新的旅游产品,是游客体验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充分了解藏民族风俗并与之同乐的活动之一。节庆活动有声势浩大的千人马队,有气势恢弘的2000人锅庄舞,既有雍容华贵的民族服饰展示,也有绚丽多姿的民族舞蹈表演;既有烈焰冲天的篝火晚会,也有鼓号深沉的喇嘛乐队,还有浓郁厚重的藏戏和民族体育比赛、火枪射击、帐篷展示、名家演唱和民间弹唱等文艺、体育活动。整个节庆活动恢弘热烈,隆重祥和。走进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您就踏入了“香巴拉”之旅的大门。


赛马



合作市的民族体育源远流长,科索沃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赛马是牧民群众最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分场地赛马、越野赛马、障碍赛马、乘马射击、乘马接力等种类,比赛距离500――15000米不等,一般按骑手性别分组,不论年龄。比赛时,赛马扎上各色彩带,骑手身着节日盛装,竞争激烈精彩,四周人头攒动,呐喊助威,场面十分热烈。获胜者在群众的欢呼声中,由长者牵马绕比赛场一周,接受观众祝贺、哈达和鲜花。

乘马捡哈达是藏族赛马的优秀项目之一。其比赛方法是在长100米,宽3――5米的跑道上每间隔5米横放一条哈达,一般放10――20条不等。骑手乘马经过放有哈达的跑道时,弯腰迅速捡起哈达,最终以达到终点的时间和捡哈达数的多少计胜负。此项活动难度较大,比赛精彩异常。

藏式摔跤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竞赛活动,比赛一般在直径10米的圆形摔跤垫、草地或沙地上进行,以个人为单位,不爱年龄和体重的限制,但运动员必须赤脚上阵。运动员以拥抱或互相抓对方前后腰带,用摔拉、提举或旋转等方法将对方摔倒为获胜方。比赛时只允许握抱对方腰部以上部位,不得用脚、腿勾绊对方。


藏式摔跤



藏族人民崇敬大象,认为大象是吉祥物,因此,大象拔河这项运动深受牧区群众的喜爱。大象拔河比赛时,两人为一组,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比赛时间为3分钟,并轮流交换场地。比赛绳一般长10米,直径25-30毫米,绳头两端各有一个周长1.5米套环,比赛时,运动员将套环在各自的脖颈上,转身相背,使绳从颈下通过腹部并从裆下穿过,两手、两膝、两脚着地,标志带垂直于中心线中点。比赛按运动员体重分60、70、80、90公斤四个级别。由于此活动集比赛。娱乐为一体,简便易行,深受牧区群众喜爱。

赛牦牛与赛马基本相似,骑手多为10多岁的孩子。赛牦牛一般进行速度赛,距离200――300米之间。是人和牛在力量。速度。技巧上有机配合的较量,难度较大,获胜方骑手披红戴花,十分荣耀,赛牛也倍受群众青睐。

合作地区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还有藏棋、拔腰、射箭、绳索套马、民让举重、火枪射击、骑术表演等。

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在创造自己灿烂文化的同时,根据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创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合作风味小吃以品种诸多、制作独特、用料考究、味道鲜美著称。主要的风味小吃有奶茶、藏包、手抓羊肉、蕨麻米饭、酥油茶、酸奶子、牛羊灌肠、烤全羊、青稞酒等十多个品种。唐卡即有布帛画,是用彩缎装裱的悬挂卷轴画,按质地和制作工艺分绘制唐卡、织绣唐卡、印刷唐卡三类,其内容多反映宗教活动,有佛像、菩萨像。寺院建筑、佛教故事和神话等。

酥油花是藏族特有的古老手工艺术品,它是以青藏高原牧区特产的酥油为原料,以色彩缤纷的人物、花草为造型,栩栩如生,堪称一绝。制作者一般是寺院的大小活佛及僧侣,民间也不乏有手艺高超者,其题材十分广泛,花样繁多。从简单的日月星辰、草木花卉、龙虎象狮到复杂的佛教故事、人物传奇、历史盛会、节日焰火都在它所表现的范围之内。

合作的民间工艺还有色彩绚丽的藏族锦带,雍容华中的金银首饰,制作精美的藏族腰刀,还有小巧别致的羚羊小雕等旅游纪念品。

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和长期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的古朴而灿烂的藏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宝库的瑰宝,它以天成独秀的风采,吸引着四方宾朋,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合作_合作市 -特产

合作猪


合作猪

合作猪(因地得名),又叫蕨麻猪或称山猪,是小型原始地方猪种。合作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其体来源和驯化时间无确据可考。甘南海拔高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期短,饲料缺乏,猪只终年靠放牧采食为主,经漫长的繁育发展,逐步形成了这年特殊猪种。

合作猪主要养在海拔略低的草原和河谷地带的农区或半农半牧区。具体分布在甘南州夏河县的扎油、合作、阿木去乎、美武、美仁、博拉、加门关等地,碌曲县的西仓、双岔、阿拉。卓尼县的沙冒、完科洛、碌饱、拱把。迭部县境内白龙江两岸也有少量分布。现全州合作猪的数量有6万多口。

河曲藏獒
河曲藏獒

河曲藏獒是藏族群众在高寒生态环境中,长期选育和保存下来的珍贵牧养大型犬种,它对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严酷的自然环境适应力强。具有五千年的生存发展史,是我国乃至世界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原始珍贵犬种。河曲藏獒主要分布于甘、青、川的安多地区,其中心产区为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首区地带。1993年8月19日被甘肃省质量管理局制定为《甘肃省地方标准》。

甘加羊

甘加羊是甘肃省藏羊品种的一个优良地方类型,产于夏河县,以甘加乡为中心,甘加羊以产优质地毯为特征,是在海拔2800――4000米的高山草原上,终年放牧无补饲的条件下,长期选育而成的。1986年由甘肃省标准管理局制定为甘肃省地方标准。

牦牛

牦牛是藏族群众在高寒生态环境中,将野牦牛饲养驯化而形成的特有牛种,距今两千余年以前牦牛已为藏族所牧养的家畜,它对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严酷的自然环境适应力很强。甘南的牦牛来源于青藏高原的牦牛,它是在高寒草原上繁育的地方类群。藏族居住地区多养牦牛,主要是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贵州等省局部地区。甘南州牦牛分布以玛曲、碌曲、夏河三个牧业县最多,现全州牦牛有75万头,占全省总数的80%。1996年9月24日由甘肃省技术监督局制定为甘肃省地方标准。

河曲马
河曲马

河曲马是中国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产区分布在黄河首曲――甘、川、青三省邻接的广阔草原上,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牧区和青海省河南蒙古自治县等地区。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曼尔玛(乔科)和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素克藏所产河曲马品质最佳。1954年原西北畜牧部正式名为河曲马,甘南州河曲马场是选育繁殖河曲马的国营马场。河曲马在甘南州境内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三县,以玛曲县(含国营5806匹)所产数量最多,品质较优,为中心产区。现全州有河曲马8万多匹。1984年6月16日由甘肃省标准管理局制定为甘肃省企业标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10103/54871.html

更多阅读

《三国演义》人物读音、出现回数、基本情况大全 新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人物读音、出现回数、基本情况大全A阿会喃nán: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B鲍信:三回,初为济北相。剿青州黄巾军,被害。鲍忠:五回,鲍信之弟。为华雄斩。鲍隆:五十二回,桂阳管军校尉,猎户出身,为

贝尔格莱德大学基本情况 贝尔格莱德

编者按:这个资料是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时期翻译的,现在也许有点参考价值。贝尔格莱德大学基本情况贝尔格莱德大学建立于1905年2月27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这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1808年,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在

萨摩耶犬喂养和基本情况 萨摩耶喜欢吃什么

萨摩耶犬基本情况全名: 萨摩耶犬类型:中型犬原产地北俄罗斯和西伯利亚体重 23-30公斤寿命:12-15年和谐,体质非常好。性格特征萨摩耶犬有着非常引人注目的外表,体格强健却不惹麻烦:雪白的被毛,微笑的脸和黑色而聪明的眼睛,是现在犬中最漂亮的

黄晓华个人基本情况简介 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简介

个人基本情况简介:黄晓华,女,42周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历任中学数学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学主任等职。曾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教师、哈师德先进个人和哈优秀班主任等。2002年被评为哈尔滨市数学学科

声明:《安康体育设施基本情况 合作市 合作市-基本情况,合作市-基础设施》为网友勞恣灬鮇宬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