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青瓷 耀州窑青瓷倒装壶 耀州窑青瓷倒装壶-名称,耀州窑青瓷倒装壶-介

倒装壶_耀州窑青瓷倒装壶 -名称

耀州窑青瓷倒装壶

英文名称:Reversed celadon hu of Yaozhou Kiln

倒装壶_耀州窑青瓷倒装壶 -介绍

耀州窑青瓷 耀州窑青瓷倒装壶 耀州窑青瓷倒装壶-名称,耀州窑青瓷倒装壶-介


独具匠心的倒装壶

此壶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豳县,整体似一梨状,上部作双蒂式假壶盖,系虚设,不能打开。顶端与腹一侧置飞凤式提梁,凤首指向的另一侧贴塑母子狮。母狮张口作壶流,子狮在母狮腹下吸吮,造型生动、逼真。肩腹之间装饰乳钉纹、垂三角纹各一周。腹部深刻缠枝宝相花纹,下刻仰莲纹一周,由于花纹轮廓线外的隙地均被剔去,致使花纹凸起。刻花技术熟练,刀锋犀利,线条活泼流畅,布局适宜。腹下附圈足,略外撇。

倒装壶_耀州窑青瓷倒装壶 -倒装壶的原理



由于该壶无口无盖,只在壶底中央有一梅花形注口,使用时须将壶倒置,酒由壶底梅花孔注入壶腹,故名“倒装壶”。壶内置漏注与梅花孔衔接,酒通过漏注流入壶内,利用连通器内酒面等高的原理,由中心漏注来控制酒面,流下有同样的隔离装置,倒置时酒不致外溢,若外溢则表明酒已经装满。同样,将壶正置或倾斜倒酒时,因壶内中心漏注的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底孔也不会漏酒。此壶构造奇特,设计精巧,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倒装壶_耀州窑青瓷倒装壶 -青瓷倒装壶的工艺特点



该壶集捏塑、剔刻、模印装饰于一体,造型精美,釉色明快素雅,展示了宋代耀州窑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宋瓷精品中又一杰作。相同的倒装壶,在日本出光美术馆也有收藏。

规格: 通高19厘米 腹径14.3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宋代

类型

质地类型: 瓷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宋辽金元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主题词或关键词: 倒装壶

辅助分类项: 酒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20103/55847.html

更多阅读

磁州窑 普通磁州窑瓷器的价值

宋代五大名窑中,定窑烧制白瓷,汝、官、哥、钧都是青瓷,青瓷以其宫廷背景的审美取向成为当时的主流。五大名窑之外,还有两个专事烧制青瓷的著名窑场:浙江越窑、陕西耀州窑。这两个窑场每年都有高档青瓷进贡给朝廷,稍后本博会加以介绍。今次

鲜为人知的相州窑 相州窑粉盒

河南安阳相州窑在历史上是个文献中无记载的瓷窑,安阳在北魏、北周时期隶相州管辖,按古代以地名命窑名的法则,故称相州窑。田野考古调查证实:相州窑始烧于北魏,终于晚唐。图为唐代相州窑生产的黄釉提粱两系罐。此罐造型古朴圆浑,形制规整

汝窑 汝窑开片

1 概述 编辑本段汝窑在汝州境内(今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州文庙、严和店窑址、张公巷窑址等),故名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两部分,其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古玩知识之1 :五大官窑和八大民窑

一、宋朝五大官窑——令人艳羡的皇室血统经过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和五代时期的分裂局面,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政权,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制瓷工艺达到新高峰,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

声明:《耀州窑青瓷 耀州窑青瓷倒装壶 耀州窑青瓷倒装壶-名称,耀州窑青瓷倒装壶-介》为网友农村汉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