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简介 张维良 张维良-个人简介,张维良-职业生涯

张维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笛子专业委员会会长,华夏室内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东南大学名誉教授。张维良先生是一位集创作与演奏于一身、极富个人魅力的音乐家,他在笛、箫、埙的演奏和创作上颇有建树,有"圣手箫王"之美誉。对音乐艺术执着的追求与探索,使他不断推出个人CD专辑。曾于87年、95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笛、箫独奏音乐会,2000年12月26日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举办《张维良笛箫独奏会》。2001年1月7日在中国广州星海音乐厅与广州交响乐团演出曹光平先生的《中国大曲----埙与笛》交响作品音乐会。主要著作《笛子演奏法》、《箫吹奏法》并有配套教学VCD等。

张维良_张维良 -个人简介

张维良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先后师从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王铁锤等老师。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任该校笛子专业主课教师。多次在海内外比赛中获演奏奖、创作奖。曾担任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霸王别姬》音乐独奏工作(整部电影音乐仅采用一种乐器演奏,在电影史上尚属少见),该四部电影均在国际重大电影节上获大奖和最佳音乐奖。他运用全音阶和十二音序列等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笛箫独曲和协奏曲,将笛子的音域拓宽至三个八度,同时第一次将箫以独奏形式搬上舞台并与交响乐队合作,多次举办个人演奏会均获得了成功。


张维良

张维良先生是一位集创作与演奏于一身、极富个人魅力的音乐家,他在笛、箫、埙的演奏和创作上颇有建树,有"圣手箫王"之美誉。对音乐艺术执着的追求与探索,使他不断推出个人CD专辑,主要有:笛子专辑《花泣》、《醉笛》,箫独奏专辑《箫的世界》(获金唱片奖)、《天幻箫音》,《殇》(后期有相同曲目的《良宵》)埙的世界《问天》。

笛箫埙综合专辑《清幽脱俗》其箫与箜篌协奏【清明上河图】获国际放送基金大奖。曾担任《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影片的音乐独奏,荣获最佳音乐奖。被评为中国'98突出贡献专家。曾于87年、95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笛、箫独奏音乐会,2000年12月26日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举办《张维良笛箫独奏会》。2001年1月7日在中国广州星海音乐厅与广州交响乐团演出曹光平先生的《中国大曲----埙与笛》交响作品音乐会。主要著作《笛子演奏法》、《箫吹奏法》并有配套教学VCD等。2000年10月,作为专家出席全国首家埙质量鉴定会,为埙及埙乐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张维良_张维良 -职业生涯

张维良青年笛子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教授、副主任、华夏窒内乐团团长、中国音协管乐研究会副会长、南京东南大学名誉名誉教授。1957年生于江苏苏州,自幼喜爱音乐,八岁开始学笛,1967年得到著名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先生的精心培养和系统训练,1977年考入央音乐学院,师从冯子存、赵松庭等。1981年转入音乐学院器乐系,1982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后留校任教。1982年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获优秀表演奖(笛子组第一名);1983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太湖春》获中国音乐学院首届创作比赛二等奖;1987年演奏的《清明上河图》(箫与箜篌)获87年国际放送大奖;1988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南韵》获全国第六届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三等奖。分别87、92、95年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三次个人独奏音乐会。近年来与香港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和法国著名长笛演奏家piebre一yllffiartaud等共同合演,并多次参加国际重大艺术节。1995年录制的中国第一张激光唱片〈箫的世界〉荣获金唱片奖。


张维良作品已发表的著作有:〈笛箫演奏法〉《箫演奏法》论文有:《中国笛乐文化发展的透视》《中国竹笛教学回顾与展望》《笛箫乐器呼吸理论及其实践)等十余篇。激光唱片有:〈笛的世界》〈张维民的吹笛艺术〉〈花泣〉〈殇〉〈天幻箫音〉〈喜相逢〉〈问天〉《醉笛〉。先后出访奥地利、英国、法国、丹麦、德国、荷兰、日本、马采西亚、加拿大、美国、新戏兰等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演出、讲学。

《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音乐周报》、《人民音乐》等报刊都发表了评论和专访文章,巴黎《欧洲时报》和伦敦《独立报》也进行专题报道,把他誉为:“对整个笛箫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近年来由海内外唱片公司录制出版了多张CD唱片和磁带,《箫的世界》《张维良的吹管艺术》《花泣》、《殇》、《别梦》、《中国佛乐》、《冯子存笛曲精选》、《喜相逢》、MIDI与笛、箫、埙合作专集《问情》……1997年推出了箫与多媒体结合的专集《箫的传奇》(该专集全部乐曲均由他本人创作并演奏)。

在教学中,将自己的体会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培养的学生有9名先后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上获奖。多次出版丛书和发表论文,均得到有关专家高度评价。他曾先后出访香港、菲律宾、奥地利、法国、英国、荷兰、德国、丹麦、日本、塞内加尔、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地区演出和讲学,以及多次参加国内的重大演出,均获成功。1995年底创建了“华夏室内乐团”任团长,已举办系列音乐会五场,并率团参加法国96’现代音乐节,获得极大的成功,被誉为是“中国最有希望的演出团体”。

张维良_张维良 -大事记


张维良作品1957年出生于江苏。
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
1982年毕业留校任笛子专业主课教师。
1982年参加全国民族音乐独奏比赛获优秀表演奖(笛子组第一名)。
1983年创作笛子独奏曲《太湖春》,获中国音乐学院首届创作比赛二等奖。
1987年参加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获一等奖。(集体)
1987年演奏的《清明上河图》(箫与箜篌)获1987年国际放送基金大奖
1987年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个人笛箫独奏音乐会
1987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音乐入门]丛书《笛箫演奏法》
1988年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南韵》获全国第六届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三等奖。
1992年1月举办了《别梦》独奏音乐会
1993年与日本著名尺八演奏家――克里斯朵夫举办了专场音乐会。
1993年与法国著名长笛演奏家弗郎索瓦联合举办了专场音乐会。
1993年在台湾[音乐与音响]刊物上发表了《当代中国笛乐文化发展的透视》。
1994年年在--[中国音乐]上发表论文《笛箫乐器呼吸理论及其实践》和
1995在[中国音乐]上发表论文《中国竹笛教学回顾与展望》
1995年在香港雨果乐讯上发表的论文《冯子存的笛子演奏艺术》
1995年本人专集《箫的世界》激光唱片荣获中国金唱片奖
1995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音乐入门]丛书《箫演奏法》。
1995年底创建了“华夏室内乐团”任团长
1995年6月举办了《忆吹箫》独奏音乐会。
199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音乐入门]丛书《箫曲四十首》。
1996年率团参加法国96’现代音乐节

张维良_张维良 -音乐赏析


音乐专辑

创作随想

埙――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古朴的东方韵味,成为中华古文化象征的骄傲,它那浑厚低婉的音色,总能将我们带回那远古的年代,去重温一些古老的故事。但是长期以来,由於它音色的特别和受其音域所限,埙一直只能作为自娱或独奏乐器存在,在一些现代音乐中也只是作为某种音色的点缀出现。尽管说它应该是管乐家族的老大哥,但在舞台上的出现比其他管乐就要少得多,甚至没有人为埙专门谱过曲,不能不说是我们今人的一件憾事。

几年前,我与电影「菊豆」中的电影音乐配乐、导演张艺谋先生认为只有埙的音色,与他所要表现的东西贴得最近,要求我整部电影音乐用埙一种乐器完成,难度相当大,经过近一个月的推敲,总算完成了,而且效果相当好,应该说那一次的成功奠定了我今天为埙谱曲、出专集的基础,再就是去年本人出版的《天幻箫音》,经过近一年的发行,可以说还是相当成功的,在它的创作过程中,我就已尝试将埙作为一种色彩乐器出现,还是有其特别的效果。也许是长期孕育在我心中的一种企盼和这两次尝试的成功所给我的力量,使我决定接受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的委约,再次推出以埙为独奏乐器的新音乐《问天》专集,在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上迈出了一步,因为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只要我们还有梦,就会梦想成真。
在《问天》专集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中,重点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 用古老的乐器,再现古老的文化,
由于时代的久远、文献的流失,先人没有为埙留下任何传统的独奏曲谱,直至今日用埙演奏的乐曲也甚少,因此本专辑的九首乐曲,全部是我专为埙而最新创作的,分别以《问天》、《驼道》、《秋风》、《锅庄》、《飘零》、《相和》、《罗衣》、《苍莽》、《晨喧》命名,都是以远古年代的文化为背景,力图通过埙这一古老乐器的独有音色,去再现一些过去的场景。

(二)克服局限,拓展表现力

由於埙的历史太悠久,故它的音域非常窄,最早只有五个音,现在常用的也只有九个音,因此创作难度相当大。为了丰富其表现力,又要在音乐的语言上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我与埙制作大师张荣华先生合作研制了从高音埙到倍大低音埙的埙系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从埙的自身入手,克服其音色单一的弱点。例如:在《锅庄》一曲的前半部慢板,采用四个低音埙作为低音背景而存在,上面由高音埙与古乐器排箫交替对话的形式出现,使音乐的层次分明,并极具西域风格。在《晨喧》一曲中就表现得更为突出,采用了五个埙与一支陶笛和骨笛、骨哨相结合,模拟出大自然中的各种鸟鸣声,可以说是对埙的演奏的一次革命。在其他几首乐曲中也时常出现多支埙在不同声部同时演奏的形式,仿佛在你眼前出现了一支古埙乐队。

(三)音色多样,色彩多变

本专辑是以埙独奏为主线,在此基础上结合了陶笛、骨笛、排箫、竹笛、尺八,篪等多种古老的吹管乐器。在制作过程中用MIDI辅助了一特殊乐器的音色,但是总体上是以真乐器为主,追求逼真的效果,例如:《问天》、《飘零》、《苍莽》等乐曲中的中国打击乐声,震憾人心,恰似一条东方巨龙的崛起和腾飞,加上合唱的音色,极具震憾力,力求一种远古回声的感觉。

张维良_张维良 -作品解析

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简介 张维良 张维良-个人简介,张维良-职业生涯



问天

问天 of Heaven and Earth

荒凉的人间。生命的山川矗立在天地之间。
三个男声合音,在较高的音域上出现,庄严而深刻。人,在万物中意味甚麽?!
浓重的MIDI循环低音,巨大无形的天宇;埙,雄浑深远,广袤无垠的原野,奔腾的长流。天命,低温要真是高悬在长空中的利剑吗?!
雄壮的男声合唱,管子、大鼓,像圣堂上激烈的颂诵,越来越响亮,斩钉截铁,威武悲怆。在一个神秘的时刻,乾坤、生灵之门全部打开。
轰鸣渐渐远去,大地飘浮着回声。回声也消失殆尽。一切都隐没在沉寂的宇宙之中。

作曲、埙:张维良
编曲、MIDI:陈黔
男声:霍永刚
管子:李宾林
中国打击乐:王以东
男声和音伴唱:龙昊、袁小钢、宋战鹰
第一小提琴:刘云志、鲁斌、赵坤宇、程亚威、郑羲、李博彦
第二小提琴:邱澜、王婉宜、郑凯林、赵白桦、黄远浦、王大毛

驼道 Caravan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漫漫的黄沙道上,悠扬的驼铃声中,走来了一支驼背上的商旅,炊烟起处,热情的西域少女端上了香醇的美酒,跳起了欢乐的舞蹈,在驼道上颠簸了一天的商人,醉倒在遥远的异乡。
乐曲以鲜明的节奏,采用7/8、9/8的拍子交替出现。重音不规则的变化,三个埙和一支陶笛形成一组混合音,在欢快的气氛中进入主题。中段出现古筝和琵琶在强节奏中交融,华彩乐段以竹笛的音色吹出西域的歌声,后面回到主部再现,表现出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作曲、埙(大、中)、陶笛、竹笛:张维良
编曲、MIDI:陈黔
古筝:常静
琵琶:陈一涵
手鼓:王以东

秋风 Autumn Breeze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秋风起了,委婉的埙扬起昨日的遐思。
秋叶落了,清丽的筝扫过满地的金黄。
在无伴奏女声和音的衬托下,往事的灯全部点亮了,如繁星闪烁在天际。
作曲、埙:张维良
编曲、MIDI:陈黔
古筝:常静
女声和音伴唱:吸引力和音组(王英姿、江竹、窦影)

锅庄 Guozhuang; Tibetan Bonfire Dance
黑暗笼罩着山野。阴湿的洞穴中走出茹毛饮血的先祖。
一个高音埙和一支排箫在四个低音埙浑厚的背景上盘旋,清澈明亮,那是人类寻找光明的眼睛。
快板,由梆笛和群埙交替出现。看啊,火!温暖、灼热,充满快乐和希望的美丽的火!弯曲黑暗,照亮了山川小路,驱散了寒冷,送来了美食……如神如圣的火!
火堆全部点燃。龙飞凤舞的火焰熊熊燃烧。狂欢的人们围着火堆顶礼膜拜,欢悦起舞。灸热的激情、豪迈的舞步和升腾的火焰一起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作曲、埙(大、中、小)、陶笛、竹笛:张维良
编曲、MIDI:陈黔
长号:曹军、高健男
男声和音伴唱:龙昊、袁小钢、宋战鹰
第一小提琴:刘云志、鲁斌、赵坤宇、程亚威、郑羲、李博彦
第二小提琴:邱澜、王婉宜、郑凯林、赵白桦、黄远浦、王大毛

飘零 Lament of the Refugees
部落之战,家园在硝烟中化作废墟。
凄婉的琵琶是一个少女悲凉的哭泣,「母亲,你在哪里?你可听见我的呼唤?血仍在涌,父兄的尸骨在墙边,到处光冲天……母亲啊,你在哪里?你可听见我的呼唤?」
埙在暗中对答,似母亲微弱的音声,似母亲明月般慈祥的脸。
作曲、埙:张维良
编曲、MIDI:陈黔
琵琶:陈一涵
中国打击乐:王以东
男声和音伴唱:龙昊、袁小钢、宋战鹰
女声和音伴唱:吸引力和音组(王英姿、江竹、窦影)

相和 Concord
「金灿灿的麦子,随风摇曳,收获的季节,兄弟们团聚。竹盘木碗,酒香饭足,你吹一只埙,我和一支笛。和乐安乐,莫如兄弟。」
音乐取自《诗经》「伯仲吹埙,仲氏吹篪。」的意境,表现兄弟和睦相处的情景 。
作曲、埙、篪:张维良
编曲、MIDI:陈黔
古琴:李凤云
女声和音伴唱:吸引力和音组(王英姿、江竹、窦影)

罗衣 Grace
渺渺的埙吹起,托起了一片罗衣。
柳阴莲丛,石桥画舫,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女声独唱清丽而激昂,红泥香径,碧水幽栏,罗绮锦绣,华盖缤纷,汇成红桑碧浪。
埙和女声交替出现,萨克斯管穿梭其间。灯火繁华处,画罗轻扇,映衬人面桃花。皎腕如雪,美目清扬。
音乐以京剧素材为依据,用两种节奏贯穿全曲,极具东方民族色彩,充份显现了中华女儿的娇娆多姿。
作曲、埙:张维良
编曲、MIDI:陈黔
女声:朱桦
长号:曹军、高建男
萨克斯管:杜银蛟
中国打击乐:王以东
中国乐器演奏:华夏室内乐团(三弦:赵承伟、扬琴:张侠、琵琶:陈一涵、古筝:常静)

苍莽 wilderness
乐曲由大段埙的自由演奏引入,这里有平沙漫漫,雁雪纷纷,也有千里黄云,万树梨花,更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节奏逐渐分明,尺八在低吟,与男声即兴对位,节奏越来越强劲,粗狼,奋进,充满生机,塞外的风沙飞雪,莽莽冰封,悠悠羌笛,与如斗的巨石,如链的苍山构成一幅壮丽的北国风光。
作曲、埙、尺八:张维良
编曲、MIDI:陈黔
男声:霍永刚
中国打击乐:王以东
男声和音乐伴唱:龙昊、袁小钢、宋战鹰

晨喧 Morning Chirps
芳树无人花自落,空山一路鸟空啼。
清晨静谧的树梢上,一支骨笛如小鸟在啼鸣,呼唤黎明第一道曙光。所有的鸟儿都醒了。五个埙,陶笛,骨哨模拟各种鸟叫,众鸟齐鸣,啁啾如歌。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迎来了一个喧闹着希望的早晨 。
作曲、埙(大、中、小)、陶笛、骨笛、骨哨:张维良
MIDI:陈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20103/57580.html

更多阅读

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简介 尼图 尼图-个人简介,尼图-职业生涯

尼图,男,巴西人,足球运动员,后卫。尼图_尼图 -个人简介姓名:尼图英文名:Ion Nitu生日:1987-06-10场上位置:后卫身高:185厘米体重:公斤惯用脚:左脚出生地:未知(未知)国籍:未知代表国家队:出场0次,进0球欧洲三大杯:出场0次,进0球欧洲冠军联赛:出场0

声明:《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简介 张维良 张维良-个人简介,张维良-职业生涯》为网友闲言碎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