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历史,湖南省立第一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湖南省立一师范,以下简称“省立一师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境内,地处书院路中南段。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前身为南宋的城南书院。1903年11月,湖南师范馆(同年3月成立)和城南书院合并成立湖南省师范学堂,1912年年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3月,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成立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1938年毁于文夕大火,之后迁至长沙河西左家垅,1950年迁回原址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1968年按原貌修复并建有陈列馆,197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2008年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升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后,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湖南省立一师范,以下简称“省立一师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境内,地处书院路中南段。前身为南宋的城南书院。1903年11月,湖南师范馆(同年3月成立)和城南书院合并成立湖南省师范学堂,1912年年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3月,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成立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1938年毁于文夕大火,之后迁至长沙河西左家垅,1950年迁回原址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1968年按原貌修复并建有陈列馆,197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_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历史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学楼

它的前身曾称为湖南师范馆、湖南全省师范学堂、中路师范学堂。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1911年校址迁建长沙书院坪"城南书院"旧址后,改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学习,他立志救国救民,刻苦读书,顽强锻炼身体,进行农村调查,主办工人夜学,创建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20秋至1921年冬,他先后被学校聘任为附属小学主事、师范部国语教员。这一时期,毛泽东已秘密从事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组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工作。与此同时,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如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夏曦、萧三、任弼时、廖沫沙、周谷城等均曾在学校学习或工作过。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校舍系仿日本青山师范(今东芸大学)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坐东朝西。由师范部和附属小学部两大建筑群组成,平房与二层楼房有机结合,栋栋之间或有走廊,或由亭楼连接,形成四合院落。

建校之初效仿日本式的普通中学系统与师范学校系统分立双轨制,至1926年改制;之后历经多次停办、合并、更名和迁徙。
1926年秋季开始改为美式的单轨制综合中学,并将学校名称改为湖南省立高级中学教育科。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后学校停办,学生解散。

1928年春季复课,改(湖南省立高级中学)教育科为(湖南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

1929年1月(湖南省立高级中学)师范科分出,恢复省立第一师范。省立第一师范址续办省立第一中学,省立第一师范迁至省教育厅和一师二附小所在地教育会坪(原国民党省党校院内)续办,并改称“新一师”,1930年红军攻打长沙时学校也曾一度停办。

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历史,湖南省立第一

抗日战争期间,省立一师范迁至湘乡西阳、安化桥头河等地。1939年2月,与省立一中、二女中等七校又合并为湖南省立第一临时中学,分设师范部;1941年1月,师范部从第一临时中学分出恢复省立第一师范;1946年初安化桥头河搬至岳麓山左家垅。

1954年从左家垅迁回原址。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走廊

1966~1968年复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有第八班教室、工人夜校、附小主事室、阅报室、君子亭等10处纪念点复原陈列,对外开放。

1983年还专辟有毛泽东青年时期革命活动陈列馆和校史陈列室,展出有毛泽东当年写的《讲堂录》笔记、《夜学日志》等文物照片,以及1950年12月毛泽东为学校题名"第一师范"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题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30103/60133.html

更多阅读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鑫国益》检测员:娅静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鑫国益》检测员:娅静 娅静毕业于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娅静出来工作就已经掌握了一手的电脑技术,‘定义一个表格的实体’‘以默认选项建立一个新的图层【Ctrl】+【Alt】+【Shift】+【N】’‘Winprot.exe→Chupa

声明:《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历史,湖南省立第一》为网友不如潦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