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句 徘句 徘句-起源,徘句-俳句与汉诗文

俳句,日本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它在日本最初出现于《古今和歌集》(收有“俳谐歌”58首),至江户时代则有从“俳谐连歌”产生的俳句、连句、俳文等。

徘_徘句 -起源

连歌是开始于十五世纪日本的一种诗歌,同中国近体诗联句相仿,是由多个作家一起共同创作出来的诗。它的第一句为五、七、五句式的十七音,称为发句,胁句为七、七句式的十四间,第3、第4句以后为前两种句式轮流反复,最后一句以七、七句式结束,称为结句。
连歌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承袭了中世的审美意识,其写作方法是引用古典的故事来创作出诗句。其后,连歌渐渐被一种称作“俳谐”的幽默诗而代替。
俳谐和连歌一样,也是由十七音和十四音的诗行组合展开的诗。但是,俳谐将连歌讽刺化,加入了庸俗而且时髦的笑话。俳谐较多地使用谐音的俏皮话,而且喜欢使用连歌中没有用过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事物来作为题材。在俳谐中,开始有人将发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发表。俳谐一语来源于中国,大致与滑稽同义。自明治时代由正冈子规起改称俳句。这就是“俳句”的起源。

徘_徘句 -俳句与汉诗文


有一种说法,说俳句的形成可能有中国近体诗中的绝句影响。日本中古的时候出现了和歌,和歌的格式是五句三十一音。后因多人合咏和歌,出现了长短连歌。而俳句起源于连歌,为连歌的发句,为三句十七音。连歌的胁句,为二句十四音。加起来正好是三十一音。而中国古人有一说法,把绝句看成是律诗的一半,即所谓“绝者,截也”。
古代日本诗人大半都能汉诗,所以,俳句的形成影响之一,有可能是日本人从绝句和律诗的关系上得到了启发。正冈子规曾说:“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得力于汉诗之故。”俳句的意境与汉诗更多有相通之处。俳句的妙处,是在攫住大自然的微光绮景,与诗人的玄思梦幻对应起来,造成一种幽情单绪,一种独在的禅味,从刹那间而定格永久。而这种禅寂,在中国的诗歌里也屡有体现。比如王维的诗句:“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一悟寂为乐,此生间有余”(《反复釜山僧》)等。而日本俳句诗人,有很多能写汉诗。也有很多,把中国的汉诗俳句化。比如芭蕉的一句:“长夏草木深,武士留梦痕”便是引杜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所作。

徘_徘句 -格式


俳句是一种有特定格式的诗歌。俳句的创作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规则:
1. 俳句由五、七、五三行十七个日文字母组成(以日文为标准)。
2. 俳句中必定要有一个季语。所谓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像“樱花”、“蝉”等动植物名称。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这些“季语”通常带着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徘_徘句 -无季俳句和自由律俳句


无季俳句,顾名思议,就是不要俳句中的季语。一茶有一首俳句便没有季语:“撒把米也是罪过啊,让鸡斗了起来。”自由律俳句则彻底地连俳句的格式也放弃,虽然它一直未成为俳句的主导,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要写一写汉俳的话,还是写这种自由律的俳句要来的好一些。笔者即兴写了一些短句,权当是自由律的俳:“深秋,倦鸟阵阵鸣叫,夕阳的红光染遍山林。”、“月下,风如情人的抚摸,杨柳的影子在扭动。”、“倦了、躺上草地上,天上的云飘进我的梦里。”“镜子里的人不是我,那只是一张、陌生的脸。”
在日本,最受欢迎的自由律俳句作家当属种田山头火。山头火是一位来自于防府城的俳句诗人,一八八二年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他对文学非常感兴趣并显露出很高的才华。因为患病,他中途退学回到了家里。在这以后,他父亲破产,之后他又失去了妻子和孩子。失去了所有的东西之后,他出家了,开始了他在日本流浪的僧侣生活。他走到任何地方,总是要写俳句,来思考自然和人生。因此,他被称作流浪诗人。下面是一些山头火的俳句:“怀着平静的心情长眠于新生的绿草丛中”、“晨空如此清澈,轻云流动在蓝天”、“夕阳之光如此美丽,我正慎行,不虚度光阴”。

徘_徘句 -代表作家


日本著名俳人:室町时代(1392~1573) 后期有宗鉴、荒木田守武,二人是俳谐连歌作者;江户时代有松永贞德,他提倡俳谐的娱乐性和教养性,号称“贞门”,可谓倾向于古典的一派。当时俳谐尚处于进入俳谐连歌的阶段。另一方面又有西山宗因,主张俳谐的滑稽性,强调创作上的自由奔放,称为“谈林”派。具有这一派特色的还有著名俳句家井原西鹤。一般被称 为俳圣的松尾芭蕉,把松永贞德的古典式技巧和西山宗因的自由奔放的散文风格熔铸一炉,并加以发展,摒弃滑稽、娱乐等文字游戏成分,使俳谐成为具有艺术价值的庶民生活诗。
17世纪日本俳谐曾一度中落,至18世纪下半叶,与谢芜村号召“回到芭蕉去”,再度呈现繁荣景象。江户时代胁句(配句)以下各句逐渐失去生色,但小林一茶在发句(起句)的创作上表现了突出成就。正冈子规作为明治(1868~1912)的俳谐复兴者,明确提出连句(即俳谐连歌)非属于文学的主张,提倡以连句的发句(起句)为“俳句”文学,依然保存了发句的格律,使它发展成为日本民族最短的诗歌。此后,俳谐连歌逐步衰落,现代虽有少数人加以提倡,依然未见复兴。后来曾有人主张废除“季题”(称为“无季俳句”),否定定型(称为“自由律俳句”),但未成为主导力量。

徘_徘句 -对其他语言文学的影响与流传


俳句流传到其他国家,对不少国家的文学都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俳句就已经流传至西方,不少西方国家都有仿照俳句形式以本国语言写成的文学,俳句于五四时期左右传至中国。

英俳和美俳


英俳是仿照俳句形式以英语写成的诗,美俳则专指以美式英语写作的作品。初期西方学者并不重视俳句的价值。第一个提倡英俳的人是野口米次郎,他在1904年2月的《Reader》杂志以英语发表题为《A Proposal to American Poets》的文章,并以热烈呼吁作结:「祈求你们尝试写日本俳句,我的美国诗人们!」。]而第一个以英语写作近似俳句形式诗文的人是美国作家Paul Reps。差不多同一时期,诗人Sadakichi Hartmann出版原创的英俳以及其他日本韵文形式的英语和法语作品。

法俳


俳句于1906年左右由Paul-Louis Couchoud引入法国。到了1910年代,俳句对意象派有深远影响,但人们对俳句的历史和形式所知甚少。其中一个了解俳句的西方文学批评家是罗兰·巴特。他在1970年所写的《Empire of Signs》指出俳句就是一个小孩指着某样事物然后说:「this is how it 」。

犹太俳 Jewish HaiKu


犹太俳是对于古日本俳句的模仿,综合了犹太语的格式和习惯和语法。

希伯莱俳 Kimo (poetry)

徘句 徘句 徘句-起源,徘句-俳句与汉诗文

由以色列人所创,以希伯莱文写成。

汉俳


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创作的韵文,初期多为翻译日本俳句,后来再出现仿作,1980年代由赵朴初定型。由于中文为单音节语言,改俳句的十七音为十七字,分自由体和格律体两种。自由体即无任何平仄和押韵规定,格律体则规定平仄和押韵,这是因为汉语的发音较日语复杂,为了顾及音乐性而要规定格律。一般而言,自由体可用白话文写作,近似新诗,格律体则用文言写作,近似词。无论是自由体还是格律体,都要像俳句一样有季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30103/61454.html

更多阅读

学会用按键精灵获取子窗口句柄 按键精灵获取窗口句柄

学会用按键精灵获取子窗口句柄——简介电脑的桌面是最顶级的窗口,在桌面里的其他程序窗口是桌面的子窗口。那到底父窗口和子窗口是怎么理解的呢?学会用按键精灵获取子窗口句柄——工具/原料按键精灵2014学会用按键精灵获取子窗口句柄

预防手足口病的五句真经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预防手足口病的五句真经没有一种药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经常有家长在微博上给我留言咨询手足口病的预防,有人问:“一同事告诉我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宝宝从外面玩耍回家后给他洗手、洗脸、换衣服,然后再给他喷儿童型的开喉剑喷雾剂。说这

何必马革裹尸还 何必马革裹尸还前一句

1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句豪迈的诗是很多人喜欢的诗句,毛泽东也因此将毛岸英葬于牺牲地朝鲜。这句诗说的是东汉名将马援的故事,东汉初年,匈奴、乌桓又来抢劫了,马援已经54岁了,还要求率军迎战,留下一句豪言壮语:“男儿要当死于

转载 师学军:就“师李案”对朋友们说几句话

原文地址:师学军:就“师李案”对朋友们说几句话作者:大地旅人今天是8月23日。至少有两层意义使我对这个日子怀有特殊的感情:它是我女儿的生日;去年今天,我的女儿陪妈妈一道去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反映我的案情,受到院长接待,“师李案”的再

声明:《徘句 徘句 徘句-起源,徘句-俳句与汉诗文》为网友孤芳自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