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名校概述,北京师范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是一所公立中学,创建于1917年,前身为师大女附中,位于中国北京。学校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追求发展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追求发展、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在历届高考中都取得优异成绩。本科升学率均为100%,每年重点大学上线率均在95%以上。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是北京市首批示范高中校,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和北师大进行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验基地是培养优秀中学生的摇篮。学校创建于1917年,前身为师大女附中,有着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闻名全国。著名的女科学家郝治纯(中国科学院院士)、胡启恒(原中科院副院长)、陆士嘉、女新闻工作者浦熙修、陈柏生、女将军聂利、女画家肖淑芳等都先后从这里毕业。全国著名学者、教育家马寅初、陈荩民、傅仲荪、程春台、闵嗣鹤,胡洁青等都先后在校任教。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名校概述

校训:诚信严谨求是拓新

育人理念: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追求发展追求卓越

培养目标: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


图书馆学生阅览室鲁迅铜像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创建于1917年,前身为师大女附中,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而享有盛誉。悠久的历史所沉淀的教育思想和文化对教师和学生起着重要的熏染和影响作用。“以人为本、服务社会、追求发展、追求卓越”已经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教育价值观。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发展要求,使全体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的、充分的发展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和教育追求。在实验中学,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动参与者,是学习生活的积极投入者,是校园文化的主动建设者。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注重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特色。注重品德培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认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学校的校训是:“诚信、严谨、求是、拓新”。现代化教育是面向世界的教育,是和世界相通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学校教育中努力实践,使师生具有一种开阔的视野和胸襟,一种善于沟通的放达与亲善,一种基于对本民族文化热爱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办学特色


三号教学楼前雕塑“热力传递”执着的事业追求,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队伍的传统。学校中青年教师占63.2%。30余位教师担任市、区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会负责人;近几年又承担国家级、部委级科研项目七项,写出专著或学科教育著作近百本,发行全国,有较大的影响。撰写论文近千篇,其中数百余篇发表在全国或市级刊物上。在西城区教育系统优秀论文评比中,学校教师论文获奖数名列前茅。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校。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重视体育卫生工作,学校还是北京市女排高水平运动队和田径传统校。学校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构建了“必修+专修”的体育教学模式。多次被评为传统项目先进校和全国卫生保健先进校。2000年学校获健康促进校金牌。学校又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宾客,进行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夫人等曾先后到校参观、交流。十几年来,先后共有230余名教师、200余名学生到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进行考察、进修,并与香港汉基国际学校、美国明敦等学校建立互访交流校。学校多次被评为西城区外事先进单位。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校徽校歌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校徽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机构设置

学校部门


机构设置图办公室 教学处 教务处 学生处 教科室
教育信息中心 国际交流中心 校园文化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实验中学初中部

党团组织
实验中学党总支团委 教工团少先队 民主党派

群众社团
实验中学工会 校友委员会学生会 老教师协会 青年教师研究会

教育产业
培训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

后勤产业
实联服务总公司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名师风采


北京市特级教师胡国燕胡国燕,女,英语特级教师。北师大实验中学外语教研组组长。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999-2000年参加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199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外语教师,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学英语特级教师。连续多年被聘为西城区教研员。胡国燕老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凭着对学生的无私的热爱,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

胡国燕老师先后十五年承担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历届学生在高校招生考试中英语平均成绩总是名列北京市第一或第二。随着计算机运用的不断普及,胡国燕老师以身作则,带领全组老师一起探索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她率先尝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教材为话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自主学习,她的课深受学生的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把它与对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在她的带动下外语组已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不少青年教师利用计算机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老师们的撰写的科研论文分别获得北京市、西城区论文评选的一等奖、二等奖等。胡国燕老师1998年参加了北京市九.五重点研究课题《北京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的工作。

崔明,化学特级教师。从事高一、高二和高三的化学教学工作二十多年。参与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新课程方案下,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中学教学策略与评价研究》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活动。两次参与支援我国“西北”的教育活动。参与录制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的《课堂实录与点评》,已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参与卫星直播化学课的教学工作。多篇文章在报刊发表。


北京市特级教师梁侠在化学组常规工作中,能主动培养青年教师,承担市级研究课,并受到好评。集化学组内全体教师的智慧,提高凝聚力,使化学组整体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组内,主张备课定主讲人,统一教学进度,提倡协作的精神,教学中寻找最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配合学校各处室的工作,作到在化学组内政令畅通,顾全大局。在自身的教学中,注重基础;讲学法,善于讲化学解题方法和归类总结。

梁侠,政治特级教师,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北京市政治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培训骨干教师。兼任西城区政治学科教研员;西城区中学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兼任西城区思想政治课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中学政治骨干教师班指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编委、《半月谈》杂志特约记者。

梁侠曾多次帮助过贫困地区的教学工作,受到好评和欢迎。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文科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参加教育部新课程《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研制》,参加北京市《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科研课题研究、参加北京市重点科研课题“中学学科能力培养目标的制定、实施与检测研究”、“文科实验班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主编、编写过相关著述,并获得奖项。主编《政治学习精要》、主编《历史与社会》教参及教学案例等;在《中国考试》《考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件。多次参加中国教育台、中央电视台高考咨询节目。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教学成果

1984年学校率先在北京市进行课程改革,自编的语文“开明版”教材经国家教委审批后在全国使用。经市教委批准,从1995年起,高中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课程结构为“必修+专修+选修+活动课”。通过专修课来实现“基础分流”,通过选修课与活动课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以便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发展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大厅孔子铜像1983年学校率先进行德育工作改革探索,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1996年开始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在以实验中学为中心的基础上,已建成中外合作学校“北京中加学校”、民办公助初中校“实验中学分校”、企办公助、学校协办的“北潞园分校”。1993年起,国家教委决定在我校试办高中三年制全国招生的“全国理科实验班”。招生对象是各省市初中三年级数学、物理竞赛前十名。全国理科实验班重点探索理科有特长学生的培养规律及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学生毕业后全部保送进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学习。

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学生竞赛成绩突出,参加国际、国内竞赛64项,共有1158人获奖,其中13人获国际奖,94人获全国奖,1054人获北京市奖。1994年被北京市批准为高中免会考学校(全市仅批准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及北京四中两所学校)。“追求发展、追求卓越”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让学主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个人都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是学校的教育追求。学校在历届高考中都取得优异成绩。本科升学率均为100%,每年重点大学上线率均在95%以上,其中考入清华、北大两校的人数约占26%以上,每年向十余所大学保送优秀主10余名。学校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先进学校。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学校荣誉

世界级:
第29届世界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国家级:
2007年第三届全国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优秀组织奖


黄彩英老师获得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二等奖市级:
2007年“STAR”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排球初中组女子组第一名、高中组女子组第二名
2007年传统项目学校游泳比赛初中组第二名
2006年北京金鹏科技奖
2007年青年文明号
2006年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集体
2007年第十届学生艺术节舞蹈一等奖

区级:
2006年度西城区文明行业示范单位
2006-2007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类学校
2006年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
2006年中小学课间操评比优秀学校
西城区敬老文明学校
2007年健康促进学校先进集体二等奖
2006年学生科技节优秀组织奖
2006年第十二届中小学艺术节(舞蹈)一等奖
2007年迎奥运春季田径初中传统校团体总分第二名
2007年迎奥运春季田径高中传统校团体总分第六名
2006年中小学“三好杯”排球赛高中女子组第一名
2006年中小学“三好杯”排球赛初中女子传统校组第一名
高考、中考目标管理优秀单位
高中毕业会考目标管理优秀单位
第二届“西城杯”课堂教学录像摄制技术评比一等奖:电教组
2006年宣传信息“十好”评比中获“好党日”活动三等奖
2006年度西城区“达标创优”竞赛活动中荣获红旗团支部:北师大实验中学支部
2007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高二年级组
“迎奥运,健体魄,益心智”素质大赛方案荣获奥运教育活动方案三等奖
2006年第七届“西检杯”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竞赛二等奖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校内大事

1917年3月,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设立附属女子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老校门1917年9月5日,定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并正式开学。
1924年7月,北京女子师范学院更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本校亦同时更名。
1931年7月1日,女师大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学校正式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
1955年9月,由中央教育部直接管理,改名为北京实验中学,校名由郭沫若提写。
1964年8月,学校由师范大学收回,恢复师大女附中原校名。
1966年8月,本校红卫兵在校园将副校长卞仲耘打死,她是北京第一个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1968年,结束50年女校历史,开始兼收男生。
1972年,学校更名为北京150中学。
1978年10月,学校重新归属师大定校名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简称北京师大实验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操场1993年―2002年,学校承办中国教育部的全国理科实验班项目,面向全国招生,该班学生通过三年高中学习及考核可以免试直接升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一流高等学府。2003年因为非典等原因一直停办至今。
2003年秋季开始招收“香港英才班”学生。
2004年,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来访,并签订了于中国教育部合作的相关项目。同时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设立微软实验室。
2005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与广州番禺桥城中学结为中国友好中学。
2007年3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举行庆祝北京奥运倒计时500天“同心结”签名活动
2008年7月2日正式启动奥运训练场馆,先后接待了古巴女排、波兰女排、巴西女排、波兰女排等
2008年7月27日,北师大实验中学合唱团成员、“十佳”学生作为我校学生代表以及带队教师一行55人,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开村仪式与中国运动员入村仪式。
2008年8月19日,古巴女子排球队来到实验中学场馆训练,她们也成为实验中学训练馆最后的客人。截止8月19日,实验中学训练馆共接待8个国家,24次,426人,圆满完成训练服务任务。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友好学校

香港圣公会莫寿增会督中学
美国洛杉矶ABC学区惠特尼高中
美国波士顿明敦中学
美国旧金山尤方玉屏学校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相关词条

重庆巴蜀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杭州学军中学重庆南开中学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天津市第一中学山东省实验中学苏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黄冈中学湖北省武钢三中

北师大实验中学_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参考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名校概述,北京师范

[1]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http://www.sdsz.com.c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30103/62136.html

更多阅读

河北武安市实验小学“条子生”有多少? 武安市实验小学

有关系的批条拿钱上学,无关系没钱的上学无门9月12日上午,年满6周岁的小童(化名)在姥姥带领下再次来到武安市实验小学门口徘徊,期待着能够见校长一面。其他小伙伴都开学十多天了,小童目前还没有找到能够接收她的学校。“我的乖女娃该去哪

转载 淄川区小学一览表及介绍 淄川区实验小学书香网

原文地址:淄川区小学一览表及介绍作者:大书蠹淄川区实验小学淄川区实验小学,占地4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2405名学生。现有136名教职工,具有本科学历的56人,专科学历的58人。学校以“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

“从小养成好习惯”主题队会_邯郸市丛台区实验小学

“从小养成好习惯”主题队会时间:2009年09月08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点击: 661次邯郸市丛台区实验小学 六(1)中队主题队会活动方案(辅导员:刘焕霞)一、目的要求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二、活动形

声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名校概述,北京师范》为网友薰扆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