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 文县 文县-历史,文县-地理

文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邻接四川省。总面积4994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46400。代码:621222。区号:0939。拼音:WenXian。地处东径1040 16' 16'' -1050 27' 29'' ,北纬度320 35' 43'' -330 20' 36''。东西长217公里,南北宽156公里,幅员面积5000平方公里,辖2区25个乡(镇),有汉、藏、羌、蒙、撒拉、东乡等11个民族,总人口25万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文县城关。

文县_文县 -历史


文县历史悠久,秦以前俱属氐羌,汉置阴平道,三国时魏阴平郡,南北朝时建阴平国,北周明帝封“文”置州,明洪武四年降州设县,古时称“阴平”。文县,历史悠久。早在原始氏族公社已有人类活动。县境内堡子坝乡朱家台,石鸡坝乡哈南寨坪均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文化遗址。《尚书.禹贡》记入梁州之域,周时为雍州地。战国至西汉初为氐族所居,《史记.西南夷传》“白马最大,皆氐类”。

秦朝统治势力达到这一地方,六年(公元前206年)置广汉郡平道;东汉为蜀国都尉治;三国时初属魏,曹操改广汉属国为阴平郡,蜀汉置阴平郡;东晋南北朝间、氐族部落割据为“阴平国”;西魏后北周明帝二年(588)改郡置为文州;随废郡,置建昌,曲水,正西三县属文州;唐复置文州;宋、元沿置文州。明洪武四年(1371)降州设置文县,清、民国间文县隶甘肃省阶州(武都专区)辖。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国民党县政府投降,和平解放了文县,文县回到了人民手里。在中共文县委、文县人民政府领导下进入了新的时期。

文县之“文”是沿用文州之文而来,始封称于北周明帝二年(公元558年)故文州、县得名已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从大局讲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周明帝宇文毓促进了南北朝历史的大转折,停止了战乱、结束了大混乱、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统一了中国。从小局讲,南北时期氐人创建的“阴平国”(今文县一带)割据势力,百多年来武力相争,战乱不息,到宇文毓时期也逐渐平定。当时统治者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奖励氐族的“归顺”决意偃武修文,以“文明教化”来统治这块地方,故封“文”置州,始称“文州”。到明洪武四年降州为县,叫文县,沿用至今。

文县_文县 -地理

文县 文县 文县-历史,文县-地理


文县位于甘肃南陲,坐落在甘、川、陕三省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素有“陇上江南”、“甘肃西双版纳”、“大熊猫故乡”之美誉,既有北国之雄奇,又有南疆之灵秀。全县辖3镇17乡,总人口24.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76万人,居住着汉、藏、回、维吾尔、土家等7个民族,是全国白马氐人主要居住区之一。全县总土地面积499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1.80万亩。

地质


文县西高东低,东西长约217公里,南北宽约156公里,最高海拔4187米,最低海拔550米,山地约占总面积的90%。全县自东向西由亚热带丘陵区向高山峻岭、深山峡谷区展布,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形。山峰海拔高程1000米-4187米之间,河谷海拔高程550-1650米。全县属长江流域、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水系,境内白龙江、白水江由西至东穿流而过,汇入嘉陵江。境内白龙江、白水江由西至东穿流而过,汇入嘉陵江。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特点,适宜于南北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栖。文县地处内陆腹地,属秦巴山区,地形独特,构造复杂。境内山高林密,江河纵横,素有“陇上江南”之誉,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地形的复杂性和气候垂直分布的多样性,天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种群。

气候


文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形成了亚热带、温带、寒带叠次镶嵌的不同气候类型区。为亚热带北缘山地气候,年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数1200-1800小时,无霜期250-310天。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60天左右

文县西高东低,东西长约217公里,南北宽约156公里,最高海拨4187米,最低海拨550米,山地约占总面积的90%,境内已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20多种,100余处。境内中国四大天池之一的洋汤天池。

国道212线从文县东西贯通,两条省道和十多条县乡道路与国道连接,南达成都、重庆,西连九寨沟、黄龙寺,北通武都、兰州。[3]

文县_文县 -政治


县委

书记

苏彦军

县常委,纪委书记

高玉龙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武福成

县委常委,政法书记

寇正德

县委常委,武装部长

何强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纳康清

县政府

县长

张立新

副县长

贾让来

副县长

刘远勤

副县长

王育红

副县长

张喜琴

副县长

赵颜凯

文县_文县 -社会


计划实施社会事业项目19项,已完成项,正在加紧建设项。科普示范、科技培训广泛开展,实施科技项目2个,完成投资18万元。新开工建设教学楼17幢,9009.37平方米,完成投资496.54万元;二期危改工程完成投资330万元;苗圃行动完成投资49.4万元。

社会保障

卫生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争取项目资金330万元,新修和维修乡镇卫生院2所,县医院医技楼和传染病区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县妇幼站综合办公大楼已开工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巩固和提高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成果工作稳步推进,救助计生困难家庭38户、4.8万元,7乡9村169户享受到“少生快富”工程资助资金21万元,316户“农村两户”家庭享受到了初升高、高升大专加10分的优惠。体系进一步完善,参加养老保险达到3041人,失业保险达到5200人,医疗保险达到6736人,三条保障线得到较好落实,拨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40万元,下岗及再就业补助资金66万元,按时足额发放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331万元;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展顺利,新增就业1408人。

文县_文县 -资源

生物


已查明的野生植物多达数万种,尤以出产中药材著称,素有“千年药乡”之美誉,野生动物达166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62种,属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世界珍稀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地区。发展特色种植和特种养殖潜力巨大。种群数量庞大。在两个总面积为2500多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省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100只大熊猫,2000多只金丝猴及羚牛、雪豹、大鲵、林麝、黑熊等38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全部兽类77种;鸟类275种、一级保护4种,二级保护24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47种;高等植物2160种,其中全国新科5新变1个,甘肃新记录33濒危珍稀植物珙桐、香果树、红豆杉等617种。在白水江、白龙江、团鱼河、丹堡河、白马河、马连河、中路河、洋汤河、龙巴河,有亚热带海洋类鱼资源68种,有每尾重达100斤以上的鲤鱼、1公斤以上的野生甲鱼、小黄鱼、有野生花卉"黄海棠、红海棠、毛杓兰、西康兰、铁橡树、京山梅、太师、台灯树、紫牡丹、映山红、黄杜鹃、红杜鹃"等100多种。有虫草、贝母、当归、大黄、白芪、天麻、猪苓、杜促等1260多种野生、家种中药材和绿色食品山野菜珍品,"蕨菜、微菜、皇菜、黄花、水蕨、刺嫩芽"等20多个品种。与此同时,拥有珍贵大型林木真菌"蘑菇、香菇、羊肚菌、猴头菌、牛肝菌、松茸、黑木耳、金耳、银等194种。

水电


全县属长江流域、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水系,境内有“两江八河”、360多条大小溪流,年径流总量90多亿立方米,发电蕴藏量247万千瓦。现已开发的利用仅30多万千瓦,开发潜力十分巨大。从肖家乡沿白龙江上行第一河,便是团鱼河,第二为让水河。这是两条水温适中,水质清亮的河流,也是除白龙江、白水江两江外所有河流中,唯一自然产出"甲鱼、水獭、淡水虾"的河流,也是这两条河流里,生活着68种鱼类,由此构成了蜚声中外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资源。逆白水江而行,相继有"丹堡河、白马河、中路河、马连河;白龙江文县河段另有"洋汤河、伦巴河"。这就是著称于世的文县两江八大河流。

境内有30万千瓦的碧口水电站,2500千瓦的尚德水电站,肖家山、河滩、哈南、民兴、元茨头、安昌河等小型电站69座,全部进入西北大电网,风景区25个乡镇全部通电,近200个村、社电力照明,全县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碧口水电站是白龙江梯级电站开发中的第一座水电站,又是联结西南西北两电网的枢纽,装机容量30万千瓦。该电站建于1973年12月,大坝为土石结构,坝高101.8m,为全国最高的土石坝,在引水系统上建有全国最大的调压井。水库除发电外,还兼有防洪、水运、灌溉、养殖等综合效能。

矿产


文县矿产资源富集。被称为长江上游的“金三角”,在已探明的地下矿藏中,储量大、品位高,质量优,具有开采价值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达13种之多,其中黄金金属储量150多万吨、铜金属储量5万吨,锰矿储量140万吨、重晶石储量3200万吨、硅矿储量1亿多吨,极具开发价值。其中储量大、品位高的有金、铜、硅石、锰、重晶石、大理石等。矿产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黄金


文县金矿资源丰富,黄金金属储量达到150多万吨,拥有多个高藏金量的矿山和矿场。其中初步探明高楼山金矿为我国大型金矿,金属储量为29.17吨,远景储量达55吨。

硅铁


文县立足当地碧口电厂充裕的电力和硅矿资源丰富的优势,依靠招商引资,引进资金1.3亿元,先后建成了8家铁合金企业,形成了年产结晶硅和硅铁5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3亿多元,可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成为我国西北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基地之一。

其他


除了黄金金属和硅铁矿产以外,文县还有多种矿产,如:铜矿、锰矿、重晶石等多种矿产。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文县_文县 -文化艺术


文县偏居甘肃东南一隅,不仅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而且是我国著名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2002年,联合国正式接纳保护区为人与生物圈计划成员。同时有据史学者、民族学研究人士考证为氐族扣裔的"白马藏族文化",氐羌村寨,藏羌民俗等独特的民族习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上雪花飞舞,山下桃红柳绿"的光热气候,但"藏在深山人未识"。

饮食文化


文县地处南北交接,合北以面食,南以米食的特点。

早点


一、米皮。

二、油茶

三、糍粑

四、肉夹馍

五、凉粉

六、炒馍

鸡蛋醪糟

鸡蛋醪糟

七、鸡蛋醪糟

八、擀面皮

午餐

一、油醋面

二、酸菜面

三、水饺

四、拌面饭

五、搅团

晚餐

一、米饭

二、稀饭

教育


文县一中创建于1942年10月,全称“省立文县初级中学”。1950年学校被命名为“文县初级中学”,1958学校增设高中部,命名为“甘肃省文县第一中学”。1969年学校被更名为“文县五・七红砖学校”,1973年学校再次被命名为“甘肃省文县第一中学”。2003年开始,学校停招初中学生,2006年开始,学校停办初中,成为文县唯一的独立高中学校。

另外还有文县二中,位于碧口镇;文县三中,位于石方乡;文县四中,位于桥头乡。以上高中成为文县主要教育单位。初中分布文县个乡镇,因教育资源匮乏,以至于教育比较落后。文县比较贫困,小学虽分布各处,但老师极度缺少,教室简陋,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

广电事业


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51%和90.3%,“2131”农村放影工程进展顺利,已完成放映910场。文化艺术事业绽放奇葩,小米的诗歌获全国大获,刘启舒的《文县漫记》十卷、《白马人》,李世人的《漫步阴平道》陆续出版发行;书画交流、书画展览、文艺采风活动经常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成功举办了三次采茶节,助推了茶叶产业大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举办了首届农民运动会、环城长跑赛等大型赛事;由县文化局、文工团创作的喜剧小品和音乐舞蹈多次获全省大奖、白马人服饰、白马人原生态民歌、铁楼民歌、玉垒花灯戏、中寨琵琶、洋汤号子等民俗文化“瑰宝”得到挖掘和保护。在此基础上,由叶珍全、张财林、谭昌吉、张玉林等挖掘、收集、整理的《文县民歌》、《山歌五百首》、《文秘礼俗》、《歇后语集锦》已编辑出版,并广为流传。

白马文化


铁楼,为文县四大边寨之一,因古传掘地一大铁炉而得名,又叫铁炉寨。历史悠久,开发较早,该乡旧寨草坪有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境内的白马藏族,又称“白马人”,性情豪放,能歌善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大农庭中的一朵奇葩,保留着古扑原始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奇异风俗。当地白马人的敬酒歌,又称“酒曲子”,高亢嘹亮,热情奔放,既显示了白马人的文化底蕴,又表达藏家儿女对嘉宾贵客的深情厚意。尤其是白马人世代沿袭的祭祀活动元霄佳节“池歌昼”,又称“面具舞”,以原始古扑豪放著称,曾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上一展风姿,荣获二等奖,受到李瑞环称赞。在喜迎香港回归的日子里举办的中国首届白马艺术节,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1959年国庆节,白马藏族代表赴京在城楼上观礼,独特的民族彩服受到毛主席关注,问道是什么民族,带队者称其为“白马藏族”。白马人是当今我国民族学家、历史学家研究的中心之一。

文县_文县 -交通


文县交通良好,景区道路畅通,局部公路正在改造提高。

1、通往省外:文县至成都500公里,至宝鸡550公里,至四川广元220公里,至四川南坪75公里,至九寨沟110公里。

2、通往省内:文县至兰州600公里,至武都150公里。

3、县内:文县至碧口85公里,至玉垒雄关节0公里,文县至丹堡河凤凰山20公里,至让水河百里生态景区75公里,至对树生态游区5公里,文县至白马民俗村35公里,至高楼山峻岭40公里,至对树生态游区5公里,至天池.生态公园65公里;至中寨45公里。

4、南线景区沿线20多个景点,为县乡公路。中线近30个景点,均为国道,西线70%的里程为国道,其余均为县道。

运输

全县建有两个较大规模的客运中心,境内沿途20多个小站点,显网分布通往三大景区各景点。

有发往兰州、成都、西安、四川广元、九寨沟等的跨省区长途客运豪华车6个班次。

有发往碧口、丹堡、中寨、桥头的县内中巴客运车全天数十上百个班次。

有长、短途出租车中巴、的士等面包型、轿车型车辆100多辆。

文县_文县 -旅游


有历史悠久的三国古战场遗址,邓艾偷渡阴平凿山修筑的古栈道、忽必烈之子阔端攻陷文州后焚毁的古代城廓、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与清军战斗过的中寨、屯寨、铁楼寨、哈南寨"四大边寨",有朱元障本征伐蜀连连攻破的"临江关、火烧关、五里关、玉垒关、悬马关"等五大雄关和南起甘肃四大名镇之一、

古称小苏州的碧口-范坝-店坝-对树沟-摩天岭-凋楼河-清凉寺-永宁寺-凤凰山、让水河与丹堡河构成的百里自然风景区,有白马河60里白马民族风情区、位列我国四大天池之首的洋汤天池(文县天池)-天池生态公园近30个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群。这些自然风景、名胜古迹与四川九寨沟、武都万象洞、武则天故乡广元、平武报恩寺、江油李白故里。

南线景区沿线20多个景点,为县乡公路。中线近30个景点,均为国道,西线70%的里程为国道,其余均为县道。

重点自然景区

1、南线旅游风景区

东起四川广元至碧口--小九寨生态旅游区、红庙、南山寺、抗日八角楼--大坝风光--库区山水--让水河--店坝对村沟生态游区--摩天岭三国古战场--凋楼河大熊猫、金丝猴栖息地--清凉寺--大岭当梁云涛--凤凰山雄姿--白水江大桥。全线沿途共12个以上主要景点。

2、中线旅游风景区

碧口白龙江大桥--楼沟滴水观音--玉垒雄关--姜维城(水库已淹没)--关头坝大桥--青龙湖--骆驼山、碟子大的天、明代古本栈道--城关文昌宫--文昌楼--玉虚山园林--五里关--睛霓瀑布--南山基督教堂--西园春色、早鱼场--白马河风情--白马藏羌村寨--邱宾坝大熊猫驯养声、羚牛等珍贵野生动物。全线主要景点18个以上。

3、西线旅游风景区

文县城出发--高楼山峻岭--九曲十八弯--洋汤天池、生态公园、五指洞、跑马坪、尖山卓笔--白龙江三国古栈道等20多个景点。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陇南市文县以北约100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之中。由于远古时期的地壳活动,致使地壳断裂,洋汤河河道被堵截,于是在海拔高度为2400余米的天魏山上,便汇成了状如葫芦的一湖碧水,文县天池有九道大湾和一百零八个小湾,方圆20公里,水深97米,水域面积80公顷。

文县_文县 -特产


文县,山高水长,地大物博,特产丰饶,在两江八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拥有30多种无污染山野菜绿色珍品,并有多种畅销各地的经济作物和名优特产,主要产品有:“大红袍”花椒,松茸,羊肚菌,纹党,木耳,碧口龙井,柿饼,生漆,蕨菜,空筒菜,水蕨,毛蕨菜,芥菜,薇菜,黄花刺,嫩芽,灰灰菜。

文县_文县 -名人


萧藉(明举人),城关西元村人,明代官至知州(五品),著述颇丰,有政声,敕封文林郎,殁后葬于鹄衣坝,其墓有研究价值。

王继礼(?――1539),铁楼名人,明正德十六年进士,官湖广按察使(从三品),威镇海境,边隅肃靖,勤政于民。

米重(1862-1923),文县城关人,光绪21年进士,官至海城(奉天)、通化、石泉三县知事(七品),为政宽简,不苟苛察,受人敬戴。程晋三,清末进士,诗文行世,著有《余集》。

程海寰(1908――1949),中共地下党工作者,诗人,诗作《甲后吟草》、《涤月轩集》。

杨怀仁(1917-1949),中共党员,烈士。

秦锡田,文县人,清同治副贡生,

张秋爆(1907――1958),留德学生,欧亚航空公司兰州办事处主任。

韩定山(1893――1965),自幼家贫,聪颖好学,1930年任文县教育局长,1933年任碧口小学校长,1942年创办文县初级中学,著述颇丰。有《阴平国考》等,其文有昌黎遗风,其诗纯朴自然。此外还有张海观等。

齐培礼,曾任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关心家乡建设,著述颇多。西北师大副教授张海生,著有<林则徐在西北》、《甘肃史稿》、《中国近百年经济史辞典》等著作。

鄢雨民先生,文县人,书法在陇原书法界独树一帜,曾在日本国展出。

王应国,文县梨坪人,曾任甘肃省交通厅厅长,为家乡公路建设、冷堡子渡口、九原电站建设做出了贡献。

张艮生,延安大学教授,尚德镇人,从教数十年,西北文学研究所教授王尚寿著述近百万字,著有《简明文学知识辞典》,《甘肃文学四十年》副主编。

刘润寰(1923――1960),舍书板石人,曾用名刘润彩,1949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教员,勤奋教学,深受学员敬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病逝劳教农场,1979年沉冤昭雪。舍书人氏刘郁采,1950年参加工作,曾任甘肃日报社部主任、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省委机关刊物《党的建设》副总编、省委党史办主任,正厅级,著文颇多,有长篇通讯《看,阳山人怎样征山战水》。

刘守业,石坊人,曾任陇南行署专员,省扶贫办副主任,扶持修建石坊灌渠,积极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

文县_文县 -事件


2013年7月27日零时25分3秒,文县发生4.5级地震。地震已造成33人受伤,其中重伤1人;20个乡镇105个村10145户35079人受灾,文县尖山、临江、口头坝、尚德、城关、石坊、梨坪等7乡镇灾情严重,地震造成县乡村道路多处塌方落石,交通受阻,口头坝乡道路中断,部分民房受损,县城停水6小时,直接经济损失达2.6亿元。2013年7月27日16时54分,国道212线文县境内受阻路段抢通,文县电信局组织技术人员对损坏的光缆已全线抢通。

“7.27”4.5级地震发生后,甘肃文县县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连夜召开会议,迅速抽调县乡两级干部1000余名,奔赴20个乡镇,全面掌握核心区域和重点乡镇村社次生灾害隐患,积极组织群众转移,配合相关部门抢修道路交通、恢复电力通讯等,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位于我省最南端的陇南市文县,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县,加上持续强降雨和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叠加影响,导致原本松软、脆弱的山体容易发生塌方、滑坡等灾害。27日凌晨的4.5级地震造成全县倒塌民房80户184间,严重受损166户521间,一般受损2128户5381间。国道212线出现滑坡和塌方,全县132条1144.8公里农村公路不同程度受损,损坏便民桥7座,损坏涵洞107道。地震导致电力、通讯设施受到严重损坏,2村17社578户2060人用电困难,口头坝乡电信网络中断。


文县行政区划
文县茶园
文县黄林沟景区
文县特产――纹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30103/62820.html

更多阅读

历史与地理织就的城市肌理:老广州的生长史

历史与地理织就的城市肌理:老广州的生长史2013-07-16 14:27:25|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广州 |字号订阅周斌加拿大地理学家鲍恩(L.S.Bourne)和西蒙斯(J.W.Sim-mons)在《城市体系》一书中曾说过:“任何一个城市的景观,都是这城市从有人定居时起

全面介绍:中国领土钓鱼岛简介、历史、地理资料

钓鱼岛,这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我们保卫祖国主权的前沿阵地。  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倭人称其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

历史自然地理 竹叶青茶 竹叶青茶-历史发展,竹叶青茶-自然地理

竹叶青茶,中国名茶系列之一,为绿茶类,产于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既是茶品种,又是其商标和公司名称,归属于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其外形扁平挺直似竹叶,色泽嫩绿油润;汤色黄绿清亮,叶底浅绿匀嫩;滋味清醇爽口,饮后余香回甘。竹叶青

声明:《文县 文县 文县-历史,文县-地理》为网友蓝色换日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