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历史沿革 淹城 淹城-历史沿革,淹城-地名由来

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湖塘镇大坝行政村,占地一千亩,考古确认为春秋时期所筑。淹城古称“奄”国,建于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余年的历史,学界较权威的说法为古奄国是由山东曲阜一支殷商后裔来此建立,后水源充分,地方县志改为“淹” 。淹城是我国目前春秋晚期城池遗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从里向外,它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这种筑城形制在中国的城市建筑史上,可谓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因为当时的城,大多为一城一河,少数是两城一河或两城两河,而三城三河,在国内仅此一家。子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呈方形,周长1500米;外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2500米。另外,淹城外城河的外侧还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500米。淹城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淹城面积的大小,适与《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廓”的记载相吻合。淹城的三道城墙,均系用开挖城河所出之土堆筑而成。其方法是从平地起筑,充分利用当地土质粘性大的恃点,不挖基槽,亦不经夯打,仅一层一层往上堆筑,个别地方铺一层干土,铺一层湿土,依次相间,以加固墙体。因不依版筑,故墙体较宽。淹城的三道城墙均呈梯形,现高3―5米,墙基宽30―40米,三护城河平均深4米左右,宽30―50米,最宽处达60余米。

淹城_淹城 -历史沿革

淹城建于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余年历史。

1935年,我国考古学者首次对淹城进行了实地调查,确认淹城为一处古代居民活动遗存,引起学术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淹城内河出土了3条独木舟和一批青铜器、陶器,这批成组文物的出土,首次展示了淹城遗址独特的文化面貌和内涵,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轰动。这之后,对淹城的研究一直不断。


淹城遗址

1986年,江苏省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首次对淹城遗址进

行了为期6年的考古发掘,解决了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当年考古发掘队队员之一,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陆建芳经过多年研究后认为:“淹城是吴国的一个军事城堡,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春秋时期唯一保存完好,三道城河、三道城墙形制的军事设施。”

淹城为何方人士所居?这个问题目前考古界尚无定论。查阅东汉《越绝书・吴地传》、北宋《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得知,常武地区在春秋吴国时称延陵,春秋晚期为吴王梦寿四子季札的食邑。季札因不满阖闾刺杀王僚篡位,立誓“终身不入吴”,遂在自己的封地延陵掘河筑城,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起了一个“独立王国”,名之“淹城”,以示淹留至死之意。也有人推测,这里曾经有一个淹国,淹城为都城,但此说缺乏足够根据。

淹城的最早历史文字记载是东汉袁康《越绝书―吴地传》:“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常武地区,在春秋时称延陵,至汉改曰毗陵,春秋时期为吴王寿梦四子季扎的封邑。北宋《太平寰宇记》云:“常州府春秋时为吴国内地。”《史记》云:“吴公子季扎所据,是为延陵之邑。”吴为越所灭复属越,到战国时越为楚所灭复属楚,故《越绝书》谓之“淹君城”。清代《读史方舆纪要》云:“淹城,在(常州)府东南二十里,其城三重,壕垫深宽,周广十五 里。”除此之外,常武地区的一些地方志亦有零星的记载,如宋《咸淳毗陵志》云:“淹城在阳湖延政乡”等。

念奴娇。淹城怀古 文、荒村野鹤

狼烟散去,嶂层林,霭里隆显庄穆。三水桥边,愁周室,几多冤魂怨苦。

城阙如铁,森森壁箭,萧里千声咽。斜霞送晚,暮里残阳如血。

曾忆奄君尊颜,锁眉皆弱小,梦里嗟呀。筑城屯兵,御列强,何须三山五岳?

抚今怀古,看强者食弱,版图几划。人生有何?风雨情浓同越。

淹城_淹城 -地名由来


淹城

关于淹城的来历和淹城的主人究竟是谁,史学界和考古界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一说淹城是夏桀的离宫

。一说淹城曾是商末周初奄国的国都,奄君就是当时在山东曲阜之东的奄国君主。相传奄君就是周成王时与商代后人武庚勾结发动叛乱的奄国君王,被周成王所灭后,带领残部从山东辗转逃到江南,在这里凿河为堑,堆土为城,仍称"奄"。因为古代三点的"淹"字与没有三点水的"奄"字通用,一直流传至今,遂有"淹城"之名。另一说是春秋晚期吴国公子季札不满阖闾刺杀王僚夺取王位,决心与阖闾的强暴政治决裂,"终身不入吴国",便在封地延陵筑城挖河,以示淹留之决心,邦名"淹城"。自然,淹城的主人是季札了。淹城,这座历史古城,沿有许多不解之谜,有待考古工作者、历史学家去揭开谜底。据史书记载,淹城古城墙最高达20米,墙基宽25-30米,全部由泥土夯筑而成。

1958年以来,淹城出土了大量几何印纹陶罐、缸、瓮、钵和青铜器(如铜编钟、铜鼎),在内城发掘出的独木船,轰动了中国考古学界,最大的一只为整段楠木火烤斧凿而成,长11米、宽0.9米、深0.45米,被誉为“天下第一舟”,现珍藏在北京博物院。

淹城_淹城 -历史记载

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中提到"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作成王政。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汉孔安国尚书传曰,"成王即政,淮夷、奄国又叛,王亲征之,遂灭奄而徙之,以其数反复",唐孔颖达尚书正义疏曰,"周公摄政之初,奄与淮夷从管、蔡作乱,周公征而定之。成王即政之初,淮夷与奄又叛,成王亲往征之。成王东伐淮夷,遂践灭奄国"。

淹城_淹城 -六大核心景区


淹城

明清看北京、南宋看杭州、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中国武进春秋淹城旅游区

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景区核心部分――春秋淹城遗址,占地300公顷,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考古确认为春秋时期所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是我国目前春秋时期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遗址。

淹城旅游

从2003年开始由常州市武进区政府组织,并会同全国知名专家历经数年,经过若干次方案论证和修改完善后最终确定了淹城遗址旅游区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城内立足原生态保护,城外保护开发,把淹城建设成“一心一环五区”的旅游区。规划确立了六大功能区:淹城春秋乐园、春秋淹城遗址公园、淹城传统商业街坊、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淹城春秋文化拓展区、宝林禅寺。

淹城・春秋乐园


淹城

特别是淹城春秋乐园里的水影秀项目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大手笔制作. 淹城水影秀项目总设计师,同时也是担纲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舞美总设计的韩立勋介绍:淹城春秋乐园此次推出大型水影秀项目,运用了国内乃至全世界罕有的科技手段,空前显示了春秋时期以及中国文化的壮丽与博大精深,场面宏大,气势磅礴。 整个创意采用影像视频与多媒体声、光、电互动技术相结合,展现“烟”、“雨”、“春秋”三个篇章。

第一部分―“烟”

金戈铁马、诸侯纷争

该部分以吴、楚、越争霸为主线索、以炫彩灯光、灿烂烟花和震撼人心的立体音响,展示春秋时期列国争雄战事频乱、烽火狼烟的时代特征。

第二部分―“雨”

灵秀飘逸、春秋丽人

诸侯割据的夹缝中,也曾有一片宁静安详的乐土!桃红柳绿、小桥流水、轻雾飘渺中隐现出一幅秀丽的江南水乡风光。清波上荡来一叶扁舟,那位容貌清秀的女子、轻舒曼长的水袖,可是淹城百灵公主在戏水?抑或西施在浣纱?画面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部分―“春秋”

百家争鸣、千古经典

水幕上映出取自《诗经》、《论语》、《老子》等经典着作中的名言、警句;耳畔响起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看,那是孔子在杏坛授徒;滚滚的车轮碾出“兵圣”孙武的经典;提篮荷锄的村姑、农夫在诠释墨家、农家的宗旨;阴阳太极八卦是道家、阴阳家的精髓!

春秋淹城遗址公园

淹城四周1公里范围内,原有大小土墩数百座,现仅剩70余座。土墩高15~7米,直径大多在25~30米之间,

亦有小到15米,大到45米左右的。在淹城外城的西部,南北向排列着三个高大的土墩,俗称“头墩”、“肚墩”、“脚墩”。“头墩”和“脚墩”高近10米,占地约2亩。对城内外的这些土墩,以往说法不一,或认为是军事设施,或认为是墓葬,亦有人认为是可能与高台建筑有关。为了摸清这些土墩的性质,江苏省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对城外的干家墩和城内的头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干家墩堆积共分五层,第三层、四层和五层上分别清理出4座墓葬,共出土原始青瓷器和几何印纹陶器40余件;“头墩”揭示出一东西长20米,南北宽6米的大型积炭墓,墓中棺椁葬具均已朽尽,唯朱红漆皮依稀可辨。随葬器物集中在墓室的西端,共出土原始青瓷器和几何印纹陶器等近300件。这是同时期同类型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表明墓主的身份很高。通过考古发掘,证明淹城城内外的这些土墩为西周至春秋时期江苏南部地区流行的土墩墓。城内为一墩一墓,可能为贵族墓葬;城外为一墩多墓,可能是平民的家族墓葬。淹城遗址的概貌可以用当地流传的一首民谣来概括:“里罗城,外罗城,中间方形紫罗城;内高墩,外高墩,四周林立百余墩,城中兀立玉女墩;内河坝,外河墩,通道唯有城西坝,独木舟渡古无坝。”

淹城传统商业街坊

淹城传统商业街坊位于淹城保护区外东部,占地235亩,仿汉唐式建筑,总建筑面积45000平米,由中医街、文化街、美食街三条古文化街组成。三条古街均临港背河,有临河水阁、水墙门、旱踏渡、长驳岸、石河桥、河埠廊坊等建筑,恬静整洁,风景如画。

淹城野生动物世界

淹城外城往南为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所在地,占地2000亩,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仿效动物产地的自然环境,以野生动物生态散养为特色,是一个集动物野趣观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主题公园。对近万头(只)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进行集中展示,是目前江苏唯一一家超大规模的野生动物园。

淹城博物馆

淹城博物馆坐落于淹城传统商业街坊文化街内,为面东二层楼仿汉代建筑。现有“史河流韵”、“馆藏书画”和“春秋淹城”三个基本陈列厅和一个临时展厅。

“史河流韵”按史序陈列展示的400余件文物精品,使观众直观尽睹武进辉煌的成长史;馆藏书画厅介绍了武进传统书画艺术概况,观众于此可欣赏到明清及近现代40位书画名家的精湛作品;春秋淹城厅由淹城出土文物、淹城大型图照、淹城大型沙盘和春秋都城遗址、独木舟制作、地投衍射等多媒体及春秋淹城短片组合而成。

独木舟

地名历史沿革 淹城 淹城-历史沿革,淹城-地名由来

建国以来,淹城遗址先后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有些堪称“国宝”。这些文物,有的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有的纹饰繁丽,工艺精湛;有的器形奇特、十分罕见,令人叹为观止。其中独木舟堪称“天下第一舟”。

在淹城内城河中,先后出土了4条独木舟。其中长11米和4.2米的两条独木舟,分别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还有两条收藏于武进淹城博物馆,其中一条长7.45米的独木舟,经碳14测定,距今约2800年的历史,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独木舟,有“天下第一舟”的美称。淹城出土的独木舟有梭形和平头平尾形两种,所用木材为楠木、槠木和柏木。

青铜器

淹城先后出土了20多件青铜器,主要器形有尊、盘、匚也、簋、钩、鼎、剑、箭镞、锸等。纹饰有蟠螭纹、云雷纹、钩连纹、连珠纹、锯齿纹、鱼鳞纹等。淹城出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一般为两范、三范合铸,制作工艺独特,造型轻盈、灵秀、飘逸,具有鲜明的江南地方特色,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原始青瓷器和几何印纹陶器。

这些珍贵的文物为我们提供了更好地认识春秋历史的实物资料。独木舟的出土不仅表明了当时的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有可能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而且为提供更多的剩余产品创造了条件。青铜器的发现,反映了中国江南地区青铜时代生产发展的水平。

宝林禅寺


淹城

宝林禅寺位于春秋淹城遗址公园西约1公里初。该寺由北周孝闵帝(557)舍业始建,名法华,宋改今额。崇宁年间(1102~1106)兵毁。明永乐三年(1405)由高僧惟馨住持重建佛殿。明正德丙寅八年(1513),金陵比丘佛圆、法声募建前后两殿。鼎盛时有殿宇1408间,蔚为壮观,香火旺盛。

淹城_淹城 -出行指南

B1、B16、B19到兰陵路长虹路站下,14路、80路至淹城公交中心站下车。

淹城_淹城 -主题公园

旅游区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淹城春秋乐园是一个以文化游乐与文化休闲相结合的人文主题公园,以游乐化的旅游设计手法,从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取材,设置春秋文化意境下静态观赏型项目、互动性演艺项目及体验式游乐项目。使得游客与春秋文化“零距离”交流,

大幅提升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按照游览顺序,整个春秋乐园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分别是入口服务区、诸子百家园、春秋文化演艺区、春秋主题体验区以及春秋民俗文化区。


淹城

古老的春秋文化和现代的游乐设施在此得到了完美而有机的融合,游客在尽情的游玩过程中,既能享受到游乐项目带来的欢乐和刺激,更能品味出春秋历史文化浓郁厚重的韵味。

“一回走千年,春秋看淹城”。为配合开园,加大营销力度,30集大型历史剧《春秋淹城》已拍摄完毕;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拍摄的3集纪录片――《淹城之谜》,于2009年底开播。目前,春秋淹城旅游区已建成对外开放淹城传统商业街坊、淹城春秋遗址公园、淹城野生动物世界、春秋淹城博物馆与正在开发建设的春秋文化园将一起构成淹城春秋文化的整体吸引力,全面而科学地展示淹城文化和春秋文化,完美地提升淹城旅游区整体文化品味。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已逐步成为长三角地区一颗璀璨耀眼的旅游新星。

淹城_淹城 -淹城的十大传说

传说一:神龟救奄

相传,商汤时期,山东泰山南侧的汶泗流域有一黾(miǎn音免,古水名,在今山东。)姓的部族方国,族民素有崇龟的习俗,因而由“大龟”合文为“奄”,作为国名,标志着其氏族徽神圣意象的升华:龟族即奄族。

后来,奄族因追随商纣,被周武王讨伐殷纣时灭国。族民迁移山东曲阜东部。不料数年后,奄国又因牵涉“三监”叛乱,再次被周公旦东征时赶杀,奄君遭残。族民只得拥新君徙至淮夷之地。但周朝新君成王担心奄族还存谋反之心,欲以赶尽杀绝而后快,于是率兵亲征。小奄君无奈,只得再次带着族民向东南方逃避。

他们逃到长江边,却被滔滔江水阻拦。小奄君听得追兵杀声越来越近,急得手足无措,仰天长叹一声:“天亡吾奄耳!”说罢欲跳江自尽。此时,他随车携带的一只乌龟突然开口说道:“主公勿忧!”说罢跳下车来。这是一只怪异之龟,身长六只脚,被他人嫌弃,是小奄君自幼饲养。只见这六脚乌龟飞快爬到水边,伸长脖子喝起水来。但听得水流哗哗作响,被乌龟大口大口吸入肚中。乌龟呢,见水便长,不一会大若丈余见方。此时,六脚龟示意小奄君和族民站到它的背上。说来也怪,小奄君和族民依次往上站,却不觉得拥挤。乌龟见族人全部站上去后,嘱咐他们千万不可睁眼。

六脚龟一声长啸,顿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六脚龟中间两只脚变成一对二丈长的翅膀,腾空而起,眨眼功夫便飞过江面。落在南岸后,六脚龟收回翅膀,竟向东南方飞快爬去。族民站在龟背上虽然稳当,只是听得耳边呼呼风生,也吓得都抱成一团,谁也不敢睁开眼睛。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六脚龟爬到了江南一片沼泽荒地,终于累垮了。它停下脚步,转身看看背后是否还有追兵。当它艰难地转身向西北方一看,只有一望无际的荒芜沼泽之地,才放下心来。不料,它这一转,却再也无力动弹了,仅仅一炉香的功夫便气绝身亡,身体慢慢地陷入湿地里,凸现出一个方圆数里的龟形图案。

小奄君和族人见状,放声大哭。为纪念六脚神龟的大恩大德,小奄君即下令按地面龟形开河筑城,让神龟永远留在奄族人身边。

后来,奄城成了龟形,神龟的头尾和六只脚成了八条河浜,奄城大门设在龟口之处,朝着西北方了。

传说二:双龟造河

相传,奄君被神龟救至江南一片荒芜沼泽之地后,依照神龟图形开河筑城。无奈此工程量大,族人在沼泽地行走十分困难,加之工具简陋,劳动效率低,所以掘河筑城进度十分缓慢。此事愁得奄君日难进食、夜不成寐。

这天晚上,奄君又愁思交加,一直苦思冥想,直至凌晨才昏昏欲睡。在睡梦中,他忽然看见神龟满身创伤,从门外走来。奄君连忙迎上前去说:“君何居?”神龟说:“勿问。君造河不力,可至我腹中掘穴,有两小龟助君。”说罢,神龟用爪扒开肚膛,顿时鲜血流淌。奄君见状,大哭而醒。次日,奄君依梦中神龟所言,在龟形地中央挖掘起来。半天工夫,挖成两个丈余深穴,见穴洞之中果然卧眠一黄一白两只小龟。奄君小心翼翼将两只小乌龟捧起。谁知这两只小乌龟见风便长,不一会便长成丈余见方,“呼”的一声钻入沼泽地里,按照龟形图案拱土造河。

两只小乌龟拱呀、堆呀,一连三天三夜,终于拱出了三条环形河,筑成三道环形城。城河雏形完成后,两只小乌龟又恢复原形,跳进那两方深穴卧眠不动。

后来,族人便将位于子城中的两深穴叫做“金井”、“玉井”。传说,每当天空出现“七云天”的时候,金龟藏身的金井中便鼓乐声声,金光闪闪。另一口玉井中(又名玉龟井),小白龟每隔十天生蛋一枚,蛋大如拳,晶莹剔透。蛋日积月累,不断在井底堆积,以至井内如星光闪烁,白玉生辉。据说如有人吃到此白龟蛋,吃一枚可祛疾,二枚可壮体,三枚可延年。当然,一般人难以吃到,只有积德大善之人,方可享用。

这两口井一直存留2000多年,直至光绪年间才湮没了。

传说三:淹王斩女

在淹城外城的西侧,南北向排列着三个高大的土墩,当地人称其为头墩、肚墩和脚墩。关于这三个土墩,还有一段非常动人的故事呢。

话说奄君造成奄城后,不久,夫人生下一女。奄君遂以三道奄河为意,为女儿取名淼。公主淼自幼聪明善良,长到15岁时己出落得像支出水的芙蓉,娇艳无比,是奄君夫妇的掌上明珠。公主淼勤劳善良,温柔美丽,精于蚕桑和纺纱织布,又酷爱琴棋书画,能歌善舞,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好姑娘。

邻邦留城的公子炎野心勃勃,觊觎奄城疆土,又对公主淼垂涎三尺,便勾结奄城贪财的木大夫,骗取了奄君的信任,当上奄城驸马。有一天,公子炎乘奄君外出之际,盗用公主的名义,骗得了后花园的钥匙,偷去了奄君的护城之宝白玉龟。

公子炎怀揣着白玉龟正欲逃出奄城时,恰巧碰到公主从练兵场回来。公主见状,便指责公子炎的卑劣行径,并要以军法处置。公子炎见事情败露,遂假意十分愧疚,请求公主原谅。而后,他乘公主不注意之时,拔出短剑――公子炎的铜剑穿透了公主的胸膛,善良的心灵被邪恶的无情剑剌伤。公主来不及呼唤,来不及再看一眼哺育她的水土,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公子炎丧心病狂地将公主淼剌死后,仓皇出逃。奄君得知消息,急速赶回奄城,在半路上截住了炎,一场厮杀后将白玉龟夺下。

奄君回到子城,见女儿不幸罹难,不禁痛哭流涕,悲痛欲绝,遂以白玉龟等珍宝陪同公主,厚葬于内城墙上。奄君恐怕日后有人盗窃公主墓中珍宝,便在出殡时一气筑了三个坟墩,让他人真假难分。

此后,人们怀念公主淼,每到清明时节,便前往祭奠。同时带上一掬泥土,添在公主坟上,培土植树。久而久之,公主墓堆成了三个大高墩。为方便指点,人们给这三个墩依次取名为头墩、肚墩和脚墩。

由于人们拜谒公主墓时,许愿十分灵验,后来人们就将公主淼叫成“百灵公主”了。于是,一段凄美的传说千古传播,至今仍感人肺腑。

传说四:奄王金索

当年的淹城原来一直叫奄城。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当地有一个奸恶贪心的财主,霸占了奄城河。一年夏天,财主雇了几个渔民到奄城河里去捕鱼。老财主怕渔民暗中藏拿,除了派庄丁在河边把守外,他还三天两头亲自坐镇监督。

捕鱼的第八天,有位渔民忽然从河里捞出了一条绳索,索头足有手臂这么粗,在阳光下金光熠熠,格外耀眼。“宝贝!”老财主一见,心里格登一下。他急忙赶到河边,大声喊了起来:“快放下去,这是我家祖先留下来的宝贝,特意放在河里镇风水的!”他还煞有介事地吓唬渔民,谁要是随便拿了这条宝索,就会有灭门之祸,还会连累全城百姓遭灾。渔民一听,赶紧将此索丢入河中。

当天晚上,老财主带着儿子,乘着月色悄悄地来到淹河边。他俩划着小船赶到渔民白天捞索的地方,将一排滚钩放入河中。不一会,滚钩扎住了绳索,父子俩便用力往上拉。刚拉上来一小段,老财主就急不可待地俯下身去,用舌头舔了舔索头,惊喜地大叫起来:“甜的,是金子!”这一发现使老财主父子俩欣喜若狂。两人全然不顾腰酸背痛手乏力了,在小船上一前一后,拼命地往上拉。

拉呀拉呀,两人拉了好半天,金索很快就把小船的中舱装满了。说来奇怪,这金索却像没有尽头一般,不管怎么拉都拉不完。很快,前舱也装满了,后舱装满了,河水己漫得平了船沿。可是,老财主正拉在兴头上,哪里肯放手,还是拉啊拉。终于,小船承载不起啦,河水哗哗地灌进船舱,小船迅速往下沉,眨眼工夫就沉入河底。这时,老财主想丢开金索向上冒。哪知那金索却像粘在他手上一样,甩也甩不掉。不一会,老财主父子就沉入河底,灌了一肚子的淹河水――淹死啦!

原来,那条紫金索是奄王当年系在独木舟上的纤绳,后来奄王兵败时沉到河底。平时,人们都看不到什么,只有在每年八月十五的深夜,明月当空时,才能看到一阵阵金光直冲云霄,而从未有人捞到过什么东西。不巧,这金索却给贪心的老财主发现了,而又使贪心的老财主受到了报应,被金索活活拖进河里淹死了。

自此,奄城就被人们喊成了“淹城”。

传说五:火攻奄城

传说在奄城的东北隅,有座留城。留王觊觎奄城已久,他知道凭武力

强攻奄城不会取胜,便改用百般讨好的办法,取信于奄君。后来,留王的儿子炎被奄君招为东床驸马。

没过多久,公子炎给奄君出了个点子,在外城墙上遍种狗蒺藜。狗蒺藜的锐刺密密匝匝长满城头,连狗也钻不进,可以加强城防。奄君一听,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于是令军民依计而行。留公子炎见一计得逞,又出了第二个点子,让奄君在内城墙上遍种扁豆,他说扁豆花开时丽紫粉红,云蒸霞蔚般的绚烂,成为奄城的天然装饰屏障。公子炎的细密心思和投其所好的手段,又得到了奄君的夸奖。

炎夏,奄君站在子城城头观赏,看到扁豆花开,红霞一片。想到风景如画的淹城将是坚不可摧的堡垒,奄君非常高兴。

但是,一到冬天,土城墙上的天然城防――长满锐刺的狗蒺藜都枯萎了,曾经绿叶红花的城墙奇景扁豆藤也也枯黄一片。留王认为时机已到,先让公子炎去偷奄国之宝白玉龟,事败之后即发兵攻城。

留兵在奄城外用火箭射向内城墙上的狗蒺藜和扁豆藤,顿时整个奄城燃成一片火海,留王之子乘机攻下了奄城。奄君败走后,四处奔波,联络邻邦三国,三天后搬重兵杀回奄城,一举歼灭了留王父子。

传说六:瑶岭钟声

“瑶岭钟声”顾名思义,就是敲钟的地方,它原是奄君用来省衰事、明心志的场所。

原来,奄族是在北方的一个方国,只因祖上助纣为虐,被周王三次讨伐,逃难至此。为使族人及后代牢记前事之鉴,发奋图强,小奄君修筑好奄城后,第一件事就是选择内城岗上辟一场所,在大树上悬挂一只半人高的铜钟。每天清晨和暮晚,奄君带领大臣在这里为前人劣行忏悔,为立志强国宣誓。

每到此时,司仪便敲响铜钟,“当当”的钟声催人奋发。后来,因为这里地势独特,贯通三河,便同时用作军事防御的峰火台。据说当时每当发现敌情,奄君便在此敲钟鸣警,警示全城进入战备状态。当年敌军火攻奄城时,奄君就是在此亲自敲响大钟,号召军民保家护城。

从后来的考古中发现,春秋时代,这三条护城河是串沟通的,在如今地表1.8米以下处,还存在着两条春秋时期的河道遗址。

传说七:龙泉通江

在淹城东南方的外城河之中,有一处叫龙泉,又名龙潭,此处水流长年不竭。传说,当年神龟救奄人过江时,吸足了长江水。到此落脚后,便将一肚子的水留在这里。谁知,此水渗入地下后,竟接通了长江。所以,这里的水清澈见底,甘冽可口,与当地的水质完全不同。

此水与外河连接处,清浑分明。靠这龙泉水浇灌的庄稼,也长得特别旺,出产的大米、山芋、豆子等食物,品质上乘,营养倍增。

清咸丰六年(1856年)大旱,赤地千里,当时百条河道干涸龟裂,而独有淹城内外城河之水清澈如常,水流未涸,原因就在于有了这口龙泉,淹城人和邻近的村民就靠此龙泉水度过了这场大灾。

这里曾流传着“龙女嬉水,玉龟造河”的神话故事,还有一首民谣:“龙泉之水东海来,万年不枯香甜美,滋润两岸万物生,金赤龙女白玉龟。”相传这里曾是公主淼划船嬉水之地。

传说八:岳飞屯兵淹城

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 春,岳飞率军驻扎于常州淹城,以南控广德、西观溧阳之势,截击完颜宗弼军渡江北归。

岳飞在屯兵淹城的短短时间里,组织兵士进行训练。岳飞对军队要求极严,士卒擅自拿人民的一根麻用来缚草,即被斩首号令。他特别注意练兵,冲山坡,跳壕沟,都穿着重铠练习。岳飞能左右发射,他的士卒也都能左右发射。

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卒,严格依照命令行动,就是突然遇到敌人,也不会动摇。岳大帅赏罚分明,关心士兵,经常替病号调药;将士远征,他经常慰问他们的家属。作战牺牲的,抚养他们遗下的子女。凡有赏赐,都平均分给部下。

岳飞身体力行,生活简朴。据说,他有句名言:“文官不贪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就会太平。”就是在淹城出兵攻打敌军时对将士们说的。

当时,金兵占领溧阳,岳飞派刘经率领部队,乘夜出击,杀敌五百,活捉女真、汉儿军及伪溧阳知县等12人,收复了溧阳。南下金兵狼奔豕突,到处烧杀掳劫,金兵窜到宜兴金泉乡。岳飞率军追到宜兴,与金兵在宜兴城南相遇,双方在百合场展开激战。岳飞亲自率军与金兵厮杀,双方军门遥对,战鼓咚咚,人马嘶叫,刀枪剑戟的撞击声,杂似松涛竹啸,战尘蔽天。岳飞横枪跃马,千百健儿越杀越勇,金兵不敌,狼狈向北逃窜。岳飞追杀一阵,派岳云率兵赴常作战。

据传,岳飞亲率部队扎营离常州城20里的淹城,张宪、王贵、傅庆引本部兵马,伏师戚墅堰桥南,遣傅庆、王万领兵伏西河滩,又令岳云、张宪率兵扮作溃军伏新闸,遣李道、姚政东西援应,留刘经守营。不几日,岳飞亲率一千岳家军,与金兵在常州东郊相遇,双方展开血战。顿时,战鼓声声,伏兵四起,岳飞四战皆捷,兀术率军向西奔窜,敌人死伤和溺死者不可胜计。岳飞又从后掩杀,金兵横尸15里,活捉女真万户少主李堇、汉儿李谓等11人。

金兵西窜时一把火把常州烧成一堆废墟。岳飞率军追击,向建康进发,在清水亭再与金兵接仗,又获大胜,敌人横尸十里,活捉女真渤海汉军四十五人,更斩耳环兵175人,获马甲金鼓无数。

当年岳大帅帅府在淹城内城坡地上(今南边村位置),帅府为坐北朝南的六间厅屋,横宽六丈,进深二丈六,檐高一丈三尺六,大门外的大红立柱有一抱粗。帅府门前抱柱上有一副楹联,上联曰:武官不怕死;下联为:文官不贪钱;横批:精忠报国。此帅府遗址于1930年被当地商人孟二芽拆除,木料运往城外高田村建造庄家祠堂。至1990年,庄家祠堂被拆,木料又给人买去建造厂房了。

传说九:岳帅墨宝留淹城

岳飞是文武双全的名将,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屈指可数。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岳飞28岁,率兵2000人与金兵战于常州城下。从金人手中夺回常州后,接着横扫金兵,收复镇江、建康(今南京)等江南大片失地。同年在宜兴、溧阳、广德,破郭吉等大盗众匪,六战六捷,使百姓免遭蹂躏之苦。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今被国人广泛传颂。

但是,人们很少知道当年岳家军驻扎在淹城时,岳飞曾留下诗词墨宝。

相传,岳飞当年奉命赴毗陵(常州)抗击金军,路过宜兴张(章)溪时,拜访了高士张完,并题赠《七绝・过张溪赠张完》,诗曰:“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蠃马访高人。”

该诗首句“无心”,说的是初本无意,事出自然。“谒”,言禀告,陈说。“青春”,此处作青少年时代解。二句“嗟”,即感叹。末句“垂垂”,谓下垂貌,或作“渐渐”解。“蠃”,指瘦弱,疲病。“高人”,言超世脱俗的人,多指隐士,此处是指张完。张完答诗曰:“相别相逢不记春,眼前非旧亦非新。声求色相皆邪妄,莫认无疑是惜人。”

后人将岳帅此诗勒石存于淹城,《常州府志》记载,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今勒石尚存”。此后,碑石何存,现已无考证。

同时,常州还发现了岳飞屯兵淹城时的两个手书题词。一是岳飞给常州苏东坡后人修谱时的题词:“眉山苏氏传世至宝”,一是岳飞给武进王氏修谱时的题词:“王氏世宝”。

传说十:行雍僧独修茅庵

清顺治二年(乙未年,1645年),50多岁的四川行脚僧行雍前往东海龙池,从茅山翻山道后经过武进。偶然听说武进南部有一古城遗址,淹溪古迹,曲水环围,苍柏郁秀,颇类空山无尘绝俗之境,不觉兴趣盎然,大步赶往。行雍僧在淹城内游览片刻,至子城区却看见寺院风雨不蔽,观音大士和众菩萨佛像颓败不堪,不禁感叹,顿生恻隐之心,当即发愿重建此寺。

于是,他改变了东去的计划,决定对茅庵暂作初步修缮。三天后,他在子城内选择一亩多地,挥镐开挖庵屋地基。自此,行雍僧日作夜息,风雨无阻,积砖聚瓦,独造茅庵。

多少年来,他劈柴担水,肩穿足裂,艰苦异常。一开始,邻近的众百姓漠然视之,难得有人去帮助一二。行雍僧生性老诚,不善外出募化,只将随身仅有携带的钱财开销,省下口粮,节俭度日。有时便为求佛的施主诵经讲法,获得少许酬金。慢慢地,诵经的酬金积累起来了。

后来,施主们得知他如此诚信,不为名利,为之感动,纷纷随缘布助。真可谓积沙成塔,集腋成裘。10多年下来,庵屋盖好后,行雍僧又购买了警钟鼓乐等一应器物,墙垣完固,地砌磨砖,栽松植竹,佛像重修,香火不息,鼓钟复鸣。

此时,行雍僧己届73岁了。康熙辛末年(1668年)正月初七日,众僧勒石纪念,乡邻传颂。

淹城_淹城 -旅游信息

景区

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景区核心部分――春秋淹城遗址,占地300公顷,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考古确认为春秋时期所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是我国目前春秋时期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遗址。

交通


淹城

1、61、68路到淹城站下车即到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

2、75-1路到延政西路下车即到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

3、14路、80路、B1、B16、B19到淹城公交中心站下车即到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

4、B11路可在人民路转B1至淹城公交中心站下车即到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

淹城_淹城 -荣誉


淹城

1988年淹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苏州世界遗产大会上淹城被誉为“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标本,吴越争霸的军事堡垒”。2007年淹城被红色旅游网评为中国江南第一水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340103/63173.html

更多阅读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广东书院制度沿革

浅谈我国工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兼议我国工会制度的完善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张宇彬摘要: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工人开始成立与雇主对抗的组织,这便是工会;伴随着中国近100年来的政治经济大变动,工会制度也

声明:《地名历史沿革 淹城 淹城-历史沿革,淹城-地名由来》为网友少年亡了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